(二)借助性缩小夸张
借助于其它修辞方式进行缩小夸
张的形式。
70.万水奔腾,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 而来,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 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会撞得粉 碎。(刘白羽 《长江三日》)
评析 “稍差分厘,便会撞得粉碎”,向 人们暗示了三峡行船的危险和艰难程 度,夸张手法点染出自然环境的险恶, 衬托出人的智慧和勇气。
7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 然而已。(庄周 《知北游》)
评析 人生是漫长而富于变化的,但若 置于宇宙这个总体之中,却显得渺小而 短暂! 庄子把它比为“白驹之过隙,忽 然而已”是再恰切不过了,其中满含着 老庄特有的哲学意味。
72. 一进灵官峡,我就心里发慌。这山 峡,天晴的日子,也成天不见太阳; 顺 着弯曲的便道走去,随便你什么时候仰 面看,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目下, 这里卷着雪片的狂风,把人团团围住, 真是寸步难行!(杜鹏程《夜走灵官峡》)
评析 “巴掌大的一块天”是比喻也是 夸张,极言在峡中所见天空面积之小; “寸步难行”是极言狂风暴雪之下行走 的困难。既是写景,又在写景之中表现 出人物在特定环境之中的独特感受; 也 许正因为此,人们才不以为谬,从中感 觉到夸张的真实性。
73.真定界有孤女,方六七岁,收养于 夫家。相居二三年,夫诱与交而孕。腹 膨膨,而以为病也,告之母。母曰:“动 否?”曰:“动。”又益异之。然以其齿太 稚,不敢决。未几,生男。母叹曰:“不 图拳母,竟生锥儿。” (《聊斋志异·真 定女》)
评析 “不图拳母,竟生锥儿”,译成白 话,大意是:想不到这拳头般大的母亲, 竟生下锥尖样小的儿子。孤女再幼,绝 不会只有拳头般大小;若能生子,也绝 不会像锥尖般。这是借助比喻所作的缩 小夸张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其母“慨 叹、惊异”的神情。
74. “喂!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一 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拴面前,眼光 正像两把刀,剌得老拴缩小了一半。那 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 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 的往下滴。(鲁迅 《药》)
评析 这里写的是华老拴向刽子手买 人血馒头时的情景。“眼光正像两把刀” 是比喻;“刺得老拴缩小了一半”则是夸 张,刽子手的凶残,老拴的胆怯与善良 在形象化的夸张描写中,得到鲜明而生 动的表现。
75.是一个老一点儿的干部管我的事 儿。那人也好,说话一脸笑。真是官儿 越大越没架子。有些小干部,官儿没芝 麻籽儿大,架子像老太爷。(周同宾《皇 天后土》)
评析 形象化地突出事物特征是夸张 的主要修辞作用之一。用“芝麻籽儿”比 喻“官小”,使无形的 “官”具有实感, 读者的感受和印象随之加深加强,作者 将“官儿越大越没架子”和 “有些小干 部”“架子像老太爷”相对照,在强烈的 反差中,赞美了那些亲切、和蔼,热情 为群众服务的好干部。
76.你只有谷城县弹丸之地。池塘小, 难养大鱼。等到你的创伤养好了,羽毛 丰满了,左良玉他们的人马也整练好 了,比以前更多了。(姚雪垠《李自成》)
评析 首句以 “弹丸之地”形容谷城县 之小,缩小夸张铺垫有力,使次句 “池 塘小,难养大鱼”的说理水到渠成,自 然流出; 后句再以敌情分析告诫,说导 环环相扣,语语中的,从不同角度激发 对方的英雄豪气和一展宏图的远大志 向,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77. 九十春光,转眼绿肥红瘦。素心人 远,良会何时? (许思湄 《复陈宪章》)
评析 “九十春光”(春季三个月共九十 日) 并不短暂,而在伤春念友的文人眼 中,这 “绿肥红瘦”的变更,只是一转 眼间的事,正应了席慕容那句 “欢乐总 是乍现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 的时光”。作者对已逝韶光的惋惜、眷 念,对良友聚会的渴盼,凝聚在这只言 片语之中,令人读之不胜感慨。
7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 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 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 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 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 遗响于悲风。(苏轼《前赤壁赋》)
评析 上文大意是:何况我和你只是捕 鱼打柴,与鱼虾结伴,同麋鹿作友,驾 一叶扁舟,举杯劝酒。像蜉蝣一样地寄 生在天地之间,像大海中一粒粟米那样 渺小,叹人生的短暂,慕长江的无穷;真 希望能与仙人共同遨游,怀抱明月与之 长终。但这又不可能得到,只好借秋风 传送的箫声,来寄托我这悲凉的意绪。 诗人面对永恒的自然,顿觉万物俯仰如 过眼云烟,慨叹人生的渺小可怜。他用 带有明显夸张意味的语言,抒发了赤壁 之游的感怀,表达了他的超然思想和旷 达胸怀。蕴含哲理,富有诗情画意。
79. 十多年前,根据一条不满百字的 指示,他被放到一个纽扣大的小岛,一 口气呆了九年多。少年变成了青年。(陈 村 《大学·风俗画》)
评析 “小岛”再小,也不可能只 “纽 扣大”。同“扩大夸张”一样,对事物极 度的缩小也是一种夸张。这种对 “小 岛”渺小的刻画含有一种嘲讽的意味, 不仅写出了小岛的边远、闭塞、孤寂,还 透露出人物的忧郁和愤慨。让人回忆起 那个已经逝去的 “荒唐” 时代。
80.地上是冰凉的,身子一贴着地皮, 那寒气嗖嗖地直往肚皮里钻。平日厚重 严实的棉衣,这工夫仿佛变成一层薄 纸,不顶事了。(谢雪畴《老虎团的结 局》)
评析 “厚重严实的棉衣”、“仿佛变成 一层薄纸”,是极言天气的寒冷。既写出 了天气特征,又写出了人的具体感受。 语意含而不露,令人回味。
81.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 内疾之害,重于太山,而莫之避。(刘昼 《新论·防欲》)
评析 以上文字大意是: 外部来的灾 害,比秋天的毫毛还细微,人们却注意 防范它;内部来的灾害,比泰山还重,人 们却往往不去回避它。形象生动的夸张 语言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刻地说明了一 个抽象的道理:外部有形的害处大家容 易看到,而内在的无形的祸患,人们却 熟视无睹。浅显易懂的语言充满哲理意 味,引人深思。
82.那时在这茫茫的云海中,我独自 站在雾霭溟濛的小岛上,发生了奇异的 幻想——
我躯体无限的长大,脚下的山峦比 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
评析 缩小性夸张给人一种“会当凌绝 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表现了作者 登临泰山时的突出感受——那种奔涌 在心中的灵感与激情。
83. 乾坤一转丸,日月双飞箭。浮生梦 一场,世事云千变。万里玉门关,七里 钓鱼滩。晚日长安近,秋风蜀道难。休 干,误杀英雄汉。看看,星星两鬓斑。 (邓玉宾《雁儿落带得胜令·闲适》)
评析 乾坤永恒,日月无限,然而在作 者眼里仅是“一转丸”、“双飞箭”而已。 通过比喻把永恒无限的事物具体化,通 过夸张将时间、空间 “缩短”、“缩小”, 对“宇宙”、“浮生”藐视的结果,体现 了作者对生活的悲观看法和消极态度, 是旷达更是无奈。
84.右岸的河房里,都大开了窗户,里 面亮着晃晃的电灯,电灯的光射到水 上,蜿蜒曲折,闪闪不息,正如跳舞着 的仙女的臂膊。我们的船已在她的臂膊 里了; 如睡在摇篮里一样,倦了的我们 便又入梦了。那电灯下的人物,只觉像 蚂蚁一般,更不去萦念。(朱自清《桨声 灯影里的秦淮河》)
评析 以上文字空灵别致,构思、行文 都为常人莫及。灯下的河面、夜景,在 作者笔下显得那样美好、宁静,如同笼 着轻纱的梦一般。作者凭借缩小夸张, 描述了彼时彼地特有的感觉,在如画的 景象中,注入了诗一般的情。
85.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 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毛泽东《水调歌 头·重上井冈山》)
评析 “风雷动,旌旗奋”,换了人间。 天翻地覆的 “三十八年”峥嵘岁月,在 毛泽东的眼里仅是“弹指一挥间”,显示 出多么豪迈的英雄气概! 艰辛和苦难肯 定有许多,然而已经成为过去,眼光应 该向着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领袖的宽 阔胸怀和诗人的乐观浪漫气质融为一 体,将政治和人生进行了艺术化的概括 和表达。
86.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 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卜算 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评析 此词的清丽奇巧之处,在于新颖 的构思。用眼波和眉峰形容山、水,使 读者在感受和视觉上不自觉地将这一 客体浓缩、具象化,显得十分灵动。“欲 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一句,不 仅点出友人的去处,也从一个侧面点染 出浙东山水的清秀,可谓“不着一字,尽 得风流”。
87.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 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
评析 此联是朱元璋与军师刘伯温对 弈时的即兴唱和。朱元璋的上联“天作 棋盘星作子”想象雄奇,大有帝王目空 一切的狂傲,而刘伯温的下联把雷和电 分别比喻为“战鼓”、“旗”,把对弈时的 气势与场面写得极其雄壮、豪迈。把 “天”当作棋盘等语是对天的缩小,却又 是对“棋盘”的扩大,上、下联把夸大 和缩小两类夸张融为一体,显示出构思 的精巧和表达的巧妙。
88.太阳烘烤着地球
像烤一块面包
我行走着
赤着双脚
我把我的足迹
像图章印遍大地
世界也就溶进了
我的生命
评析 以上诗句用夸张、隐喻、通感和 意象叠加的方法,造成奇特的美感效 果。在词语的反常搭配中,表现出知觉 之间的转换,反映出孩童眼睛里晶莹、 透明、奇幻、神秘的世界,表现出诗人 对诗美和生活美的追求。
89.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柳丝如 剪花如染。(冯延巳 《归自谣》)
评析 简洁的十七个字,用悠悠江水、 点点春山、袅袅柳丝、灼灼春花,向人 们勾勒了一幅明媚鲜艳的春天图景。人 们在对春光憧憬遐想的同时,似已感觉 到春天的融融暖意。而用 “三四点”状 写江上“晚山”,则使诗歌别有韵致,使 艳艳之春景图,显得美而不俗、艳而不 腻。
90.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评析 缩小事物的某一个方面,是为了 夸大事物的另一方面。诗人运用借助性 缩小夸张,将连绵起伏的雄伟南岭喻为 翻腾的细小波浪;把磅礴高大的乌蒙山 比作渺小的泥丸,突出了红军战士克服 困难,长驱直进的英雄气概。
91.黄尘清水三山下,
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
评析 从天上俯视人寰,三山之下,沧 海桑田,千年一瞬。九州之广,四海之 阔,自天视之,不过点烟杯水而已。此 诗想象神奇,意境开阔,语言夸张,表 现了作者的非凡气度和博大胸怀。
92.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评析 本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 比喻,创造出一种空灵、缥渺、宁静、和 谐的境界。诗的最后一句,用 “白银盘 里一青螺”写月下的洞庭山水,使君山 和洞庭如同一件工艺精巧的艺术珍品, 显得别有一番景象,给人极大的美感。
93.下午时分,游泳于东海,波高浪 阔,平沙一弯,驾碧涛而奋臂,借水力 任浮沉。直至日落,看水天一色,茫茫 无尽,叹天地之久远,惜人生之不永,一 生似瞬,百年如梦,于大好山河大好海 天之中,荡涤去心头尘土。于是身心焕 然一新,为山河社稷而祈祷,亦启发自 身无我之妙心。(雷铎《游闽赋》)
评析 作者由沧海之大,天地之永,联 想到人生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于是用 夸张语“一生似瞬”、“百年如梦” 比喻 人生短暂;然而作者并未陷入悲哀的境 地,而是由此生发出洗去人生怨恼,进 而为山河社稷祈祷的崭新意义,一扫悲 凉低沉,格调高亢,给人诸多启发。
94.一粒米针穿着吃,一文钱剪截充。 但开口昧神灵。看儿女如衔泥燕,爱钱 财似竞血蝇,无明夜攒金银。都做充饥 画饼!
评析 作者借助贴切的比喻进行夸张, 比喻贪汉“看儿女如衔泥燕,爱钱财似 竞血蝇”,用这种夸张的语言把贪财汉 的举止、心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想象奇 特,语言辛辣锐利,具有强烈的嘲讽色 彩。
95.从来系日乏长绳,
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
一杯春露冷如冰。
评析 远古时候,人们企图使时光留 驻,故有长绳系日的幻想,但是,“水去 云回”,时光依旧流走,幻想只能破灭。 借此,诗人用新奇大胆的想象,把沧海 桑田的漫长演变过程缩短为一瞬间
——眼前这一杯春露,似乎是浩瀚沧海 演变的遗迹。这种想象大胆到近乎有悖 情理,语句夸张到几近不着边际,然而 却正是在这看似荒谬之中,揭示出自然 规律的不可左右,时间的无情,以及诗 人由此生出的无可奈何的情绪。
96.我觉得
你变小了
小到
如我珍藏的邮票
可以放进
贴胸的衣袋
随时听得着
我自己的心跳
我觉得
你变矮了
就像我那老母亲
缩短身高
开始驼背
传达室和木栅栏
也老了
年轻的
只有花圃
和青青的草
评析 连接着“我”和母校的,也许是 一条弯弯曲曲的道路。几多欢欣、几多 坎坷,而母校则始终如慈母的目光,永 远伴随着“我”,给“我”以时光逆转的 快乐、安慰和勇气,而“我”也永远珍 藏着这份温馨的记忆。用比喻、比拟和 夸张相结合的手法,将母校比作“珍藏 的邮票”,表现了与母校间相互眷恋、相 互关注的诚挚感情。
70.万水奔腾,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 而来,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 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会撞得粉 碎。(刘白羽 《长江三日》)
评析 “稍差分厘,便会撞得粉碎”,向 人们暗示了三峡行船的危险和艰难程 度,夸张手法点染出自然环境的险恶, 衬托出人的智慧和勇气。
7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 然而已。(庄周 《知北游》)
评析 人生是漫长而富于变化的,但若 置于宇宙这个总体之中,却显得渺小而 短暂! 庄子把它比为“白驹之过隙,忽 然而已”是再恰切不过了,其中满含着 老庄特有的哲学意味。
72. 一进灵官峡,我就心里发慌。这山 峡,天晴的日子,也成天不见太阳; 顺 着弯曲的便道走去,随便你什么时候仰 面看,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目下, 这里卷着雪片的狂风,把人团团围住, 真是寸步难行!(杜鹏程《夜走灵官峡》)
评析 “巴掌大的一块天”是比喻也是 夸张,极言在峡中所见天空面积之小; “寸步难行”是极言狂风暴雪之下行走 的困难。既是写景,又在写景之中表现 出人物在特定环境之中的独特感受; 也 许正因为此,人们才不以为谬,从中感 觉到夸张的真实性。
73.真定界有孤女,方六七岁,收养于 夫家。相居二三年,夫诱与交而孕。腹 膨膨,而以为病也,告之母。母曰:“动 否?”曰:“动。”又益异之。然以其齿太 稚,不敢决。未几,生男。母叹曰:“不 图拳母,竟生锥儿。” (《聊斋志异·真 定女》)
评析 “不图拳母,竟生锥儿”,译成白 话,大意是:想不到这拳头般大的母亲, 竟生下锥尖样小的儿子。孤女再幼,绝 不会只有拳头般大小;若能生子,也绝 不会像锥尖般。这是借助比喻所作的缩 小夸张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其母“慨 叹、惊异”的神情。
74. “喂!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一 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拴面前,眼光 正像两把刀,剌得老拴缩小了一半。那 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 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 的往下滴。(鲁迅 《药》)
评析 这里写的是华老拴向刽子手买 人血馒头时的情景。“眼光正像两把刀” 是比喻;“刺得老拴缩小了一半”则是夸 张,刽子手的凶残,老拴的胆怯与善良 在形象化的夸张描写中,得到鲜明而生 动的表现。
75.是一个老一点儿的干部管我的事 儿。那人也好,说话一脸笑。真是官儿 越大越没架子。有些小干部,官儿没芝 麻籽儿大,架子像老太爷。(周同宾《皇 天后土》)
评析 形象化地突出事物特征是夸张 的主要修辞作用之一。用“芝麻籽儿”比 喻“官小”,使无形的 “官”具有实感, 读者的感受和印象随之加深加强,作者 将“官儿越大越没架子”和 “有些小干 部”“架子像老太爷”相对照,在强烈的 反差中,赞美了那些亲切、和蔼,热情 为群众服务的好干部。
76.你只有谷城县弹丸之地。池塘小, 难养大鱼。等到你的创伤养好了,羽毛 丰满了,左良玉他们的人马也整练好 了,比以前更多了。(姚雪垠《李自成》)
评析 首句以 “弹丸之地”形容谷城县 之小,缩小夸张铺垫有力,使次句 “池 塘小,难养大鱼”的说理水到渠成,自 然流出; 后句再以敌情分析告诫,说导 环环相扣,语语中的,从不同角度激发 对方的英雄豪气和一展宏图的远大志 向,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77. 九十春光,转眼绿肥红瘦。素心人 远,良会何时? (许思湄 《复陈宪章》)
评析 “九十春光”(春季三个月共九十 日) 并不短暂,而在伤春念友的文人眼 中,这 “绿肥红瘦”的变更,只是一转 眼间的事,正应了席慕容那句 “欢乐总 是乍现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 的时光”。作者对已逝韶光的惋惜、眷 念,对良友聚会的渴盼,凝聚在这只言 片语之中,令人读之不胜感慨。
7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 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 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 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 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 遗响于悲风。(苏轼《前赤壁赋》)
评析 上文大意是:何况我和你只是捕 鱼打柴,与鱼虾结伴,同麋鹿作友,驾 一叶扁舟,举杯劝酒。像蜉蝣一样地寄 生在天地之间,像大海中一粒粟米那样 渺小,叹人生的短暂,慕长江的无穷;真 希望能与仙人共同遨游,怀抱明月与之 长终。但这又不可能得到,只好借秋风 传送的箫声,来寄托我这悲凉的意绪。 诗人面对永恒的自然,顿觉万物俯仰如 过眼云烟,慨叹人生的渺小可怜。他用 带有明显夸张意味的语言,抒发了赤壁 之游的感怀,表达了他的超然思想和旷 达胸怀。蕴含哲理,富有诗情画意。
79. 十多年前,根据一条不满百字的 指示,他被放到一个纽扣大的小岛,一 口气呆了九年多。少年变成了青年。(陈 村 《大学·风俗画》)
评析 “小岛”再小,也不可能只 “纽 扣大”。同“扩大夸张”一样,对事物极 度的缩小也是一种夸张。这种对 “小 岛”渺小的刻画含有一种嘲讽的意味, 不仅写出了小岛的边远、闭塞、孤寂,还 透露出人物的忧郁和愤慨。让人回忆起 那个已经逝去的 “荒唐” 时代。
80.地上是冰凉的,身子一贴着地皮, 那寒气嗖嗖地直往肚皮里钻。平日厚重 严实的棉衣,这工夫仿佛变成一层薄 纸,不顶事了。(谢雪畴《老虎团的结 局》)
评析 “厚重严实的棉衣”、“仿佛变成 一层薄纸”,是极言天气的寒冷。既写出 了天气特征,又写出了人的具体感受。 语意含而不露,令人回味。
81.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 内疾之害,重于太山,而莫之避。(刘昼 《新论·防欲》)
评析 以上文字大意是: 外部来的灾 害,比秋天的毫毛还细微,人们却注意 防范它;内部来的灾害,比泰山还重,人 们却往往不去回避它。形象生动的夸张 语言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刻地说明了一 个抽象的道理:外部有形的害处大家容 易看到,而内在的无形的祸患,人们却 熟视无睹。浅显易懂的语言充满哲理意 味,引人深思。
82.那时在这茫茫的云海中,我独自 站在雾霭溟濛的小岛上,发生了奇异的 幻想——
我躯体无限的长大,脚下的山峦比 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
(徐志摩 《泰山日出 》)
评析 缩小性夸张给人一种“会当凌绝 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表现了作者 登临泰山时的突出感受——那种奔涌 在心中的灵感与激情。
83. 乾坤一转丸,日月双飞箭。浮生梦 一场,世事云千变。万里玉门关,七里 钓鱼滩。晚日长安近,秋风蜀道难。休 干,误杀英雄汉。看看,星星两鬓斑。 (邓玉宾《雁儿落带得胜令·闲适》)
评析 乾坤永恒,日月无限,然而在作 者眼里仅是“一转丸”、“双飞箭”而已。 通过比喻把永恒无限的事物具体化,通 过夸张将时间、空间 “缩短”、“缩小”, 对“宇宙”、“浮生”藐视的结果,体现 了作者对生活的悲观看法和消极态度, 是旷达更是无奈。
84.右岸的河房里,都大开了窗户,里 面亮着晃晃的电灯,电灯的光射到水 上,蜿蜒曲折,闪闪不息,正如跳舞着 的仙女的臂膊。我们的船已在她的臂膊 里了; 如睡在摇篮里一样,倦了的我们 便又入梦了。那电灯下的人物,只觉像 蚂蚁一般,更不去萦念。(朱自清《桨声 灯影里的秦淮河》)
评析 以上文字空灵别致,构思、行文 都为常人莫及。灯下的河面、夜景,在 作者笔下显得那样美好、宁静,如同笼 着轻纱的梦一般。作者凭借缩小夸张, 描述了彼时彼地特有的感觉,在如画的 景象中,注入了诗一般的情。
85.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 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毛泽东《水调歌 头·重上井冈山》)
评析 “风雷动,旌旗奋”,换了人间。 天翻地覆的 “三十八年”峥嵘岁月,在 毛泽东的眼里仅是“弹指一挥间”,显示 出多么豪迈的英雄气概! 艰辛和苦难肯 定有许多,然而已经成为过去,眼光应 该向着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领袖的宽 阔胸怀和诗人的乐观浪漫气质融为一 体,将政治和人生进行了艺术化的概括 和表达。
86.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 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卜算 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评析 此词的清丽奇巧之处,在于新颖 的构思。用眼波和眉峰形容山、水,使 读者在感受和视觉上不自觉地将这一 客体浓缩、具象化,显得十分灵动。“欲 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一句,不 仅点出友人的去处,也从一个侧面点染 出浙东山水的清秀,可谓“不着一字,尽 得风流”。
87.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 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
(对联)
评析 此联是朱元璋与军师刘伯温对 弈时的即兴唱和。朱元璋的上联“天作 棋盘星作子”想象雄奇,大有帝王目空 一切的狂傲,而刘伯温的下联把雷和电 分别比喻为“战鼓”、“旗”,把对弈时的 气势与场面写得极其雄壮、豪迈。把 “天”当作棋盘等语是对天的缩小,却又 是对“棋盘”的扩大,上、下联把夸大 和缩小两类夸张融为一体,显示出构思 的精巧和表达的巧妙。
88.太阳烘烤着地球
像烤一块面包
我行走着
赤着双脚
我把我的足迹
像图章印遍大地
世界也就溶进了
我的生命
(顾城《生命幻想曲》)
评析 以上诗句用夸张、隐喻、通感和 意象叠加的方法,造成奇特的美感效 果。在词语的反常搭配中,表现出知觉 之间的转换,反映出孩童眼睛里晶莹、 透明、奇幻、神秘的世界,表现出诗人 对诗美和生活美的追求。
89.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柳丝如 剪花如染。(冯延巳 《归自谣》)
评析 简洁的十七个字,用悠悠江水、 点点春山、袅袅柳丝、灼灼春花,向人 们勾勒了一幅明媚鲜艳的春天图景。人 们在对春光憧憬遐想的同时,似已感觉 到春天的融融暖意。而用 “三四点”状 写江上“晚山”,则使诗歌别有韵致,使 艳艳之春景图,显得美而不俗、艳而不 腻。
90.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评析 缩小事物的某一个方面,是为了 夸大事物的另一方面。诗人运用借助性 缩小夸张,将连绵起伏的雄伟南岭喻为 翻腾的细小波浪;把磅礴高大的乌蒙山 比作渺小的泥丸,突出了红军战士克服 困难,长驱直进的英雄气概。
91.黄尘清水三山下,
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
(李贺 《梦天》)
评析 从天上俯视人寰,三山之下,沧 海桑田,千年一瞬。九州之广,四海之 阔,自天视之,不过点烟杯水而已。此 诗想象神奇,意境开阔,语言夸张,表 现了作者的非凡气度和博大胸怀。
92.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 《望洞庭》)
评析 本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 比喻,创造出一种空灵、缥渺、宁静、和 谐的境界。诗的最后一句,用 “白银盘 里一青螺”写月下的洞庭山水,使君山 和洞庭如同一件工艺精巧的艺术珍品, 显得别有一番景象,给人极大的美感。
93.下午时分,游泳于东海,波高浪 阔,平沙一弯,驾碧涛而奋臂,借水力 任浮沉。直至日落,看水天一色,茫茫 无尽,叹天地之久远,惜人生之不永,一 生似瞬,百年如梦,于大好山河大好海 天之中,荡涤去心头尘土。于是身心焕 然一新,为山河社稷而祈祷,亦启发自 身无我之妙心。(雷铎《游闽赋》)
评析 作者由沧海之大,天地之永,联 想到人生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于是用 夸张语“一生似瞬”、“百年如梦” 比喻 人生短暂;然而作者并未陷入悲哀的境 地,而是由此生发出洗去人生怨恼,进 而为山河社稷祈祷的崭新意义,一扫悲 凉低沉,格调高亢,给人诸多启发。
94.一粒米针穿着吃,一文钱剪截充。 但开口昧神灵。看儿女如衔泥燕,爱钱 财似竞血蝇,无明夜攒金银。都做充饥 画饼!
(元·无名氏 《嘲贪汉》)
评析 作者借助贴切的比喻进行夸张, 比喻贪汉“看儿女如衔泥燕,爱钱财似 竞血蝇”,用这种夸张的语言把贪财汉 的举止、心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想象奇 特,语言辛辣锐利,具有强烈的嘲讽色 彩。
95.从来系日乏长绳,
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
一杯春露冷如冰。
(李商隐《谒山》)
评析 远古时候,人们企图使时光留 驻,故有长绳系日的幻想,但是,“水去 云回”,时光依旧流走,幻想只能破灭。 借此,诗人用新奇大胆的想象,把沧海 桑田的漫长演变过程缩短为一瞬间
——眼前这一杯春露,似乎是浩瀚沧海 演变的遗迹。这种想象大胆到近乎有悖 情理,语句夸张到几近不着边际,然而 却正是在这看似荒谬之中,揭示出自然 规律的不可左右,时间的无情,以及诗 人由此生出的无可奈何的情绪。
96.我觉得
你变小了
小到
如我珍藏的邮票
可以放进
贴胸的衣袋
随时听得着
我自己的心跳
我觉得
你变矮了
就像我那老母亲
缩短身高
开始驼背
传达室和木栅栏
也老了
年轻的
只有花圃
和青青的草
(匡满 《致母校》)
评析 连接着“我”和母校的,也许是 一条弯弯曲曲的道路。几多欢欣、几多 坎坷,而母校则始终如慈母的目光,永 远伴随着“我”,给“我”以时光逆转的 快乐、安慰和勇气,而“我”也永远珍 藏着这份温馨的记忆。用比喻、比拟和 夸张相结合的手法,将母校比作“珍藏 的邮票”,表现了与母校间相互眷恋、相 互关注的诚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