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标志代替人与事物

2023-03-22 可可诗词网-修辞艺术 https://www.kekeshici.com

        1.我一边跑下楼去匆匆的梳洗,一边 催听差的起来,问他是什么时候。因为 我一个镶金的钢表,在东京换了酒吃, 一个新买的爱而近,去年在北京又被人 偷了去,所以现在我只落得和桃花源里 的老乡一样,要知道时间,只能问问外 来的捕鱼者“今是何世?”(郁达夫《还乡 记》)
        评析 用表的商标代替表,避免行文的 重复,使文章变得含蓄,为后文的自嘲 作了过渡。
        2.天气热得厉害,从八里桥,走到洋 河边不过十二三里路,白鼻的胸脯上、 大腿上便都被汗湿透。(丁玲《太阳照在 桑干河上》)
        评析 白鼻是马的特征即白鼻梁的马, 这样呼唤马,显示主人对马的一种特殊 亲昵的感情。
        3.来了——驾拖拉机的小伙,
        来了——开喷灌机的小丫,
        来了——背心、草帽、花布衫,
        来了——青年、老汉、孩子妈。
        

(翁景贵《收工》)


        评析 诗中“背心、草帽、花布衫”写出 收工路上参加劳动的人的年龄、性别、 爱好,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这是以富有 特征的穿着来代替人。
        4.一个收拾得整洁精神,总戴一副水 晶茶镜,他在心里管他叫“茶镜”;一个 宽服大袖,留一撮胡须,他暗地叫他“胡 子”;……(邓友梅《话说陶然亭》)
        评析 此例是典型的旁代,借人的特征 和标志来代人。
        5.我用筷子挑起一根粉丝:“这个啊, 叫做‘雨’。”“这个啊,是春天下的第一 场雨,下在高山上,被一根根冻住了,山 胞扎好了背到山下来一束一束卖了换 米酒喝,不容易买到哦!”
        ……以后他常吃“春雨”,到现在不 知道是什么东西做的。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评析 为什么粉丝叫做“雨”?作者在解 释中运用了比喻修辞,后面直接将粉丝 称为“春雨”,这是借代修辞,一个重在 类比,另一个重在代替,仔细比较就能 看出比喻与借代的差异。不过,如果没 有前面的比喻为前提,后面的借代就难 以成立。比喻在这里起到了确定“粉丝” 与“春雨”之间的共同特征和联系的作 用。
        6.因为杭州人家的习俗,是吃粥人家 的女儿,非要嫁吃饭人家不可。还有乡 下姑娘,嫁往城里,倒是常事,城里的千 金小姐,却不大会嫁到乡下来的。(郁达 夫《迟桂花》)
        评析 在江浙一带老百姓都吃米,富家 吃干饭;贫家只能吃野菜、红苕搀合在 一起的稀饭。作者用“吃粥人家”代贫 家,“吃饭人家”代富家,使作品增加了 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
        7.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余烈 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 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 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 (司马光《资治 通鉴·赤壁之战》)
        评析 用“残”代替凶残的奸臣,以“秽” 代替坏人和恶势力,这是借事物的属性 代替事物的旁代形式。寥寥二字,言简 意赅,褒贬鲜明,形象突出。
        8.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 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 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 喝。(鲁迅《孔乙己》)
        评析 人的穿着打扮常常和人的经济 状况和社会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以穿 着代替人,一箭双雕,能够起到描写人 物外貌和经济地位的双重作用。
        9.阿凡提当上了生产队文书。队长给 他交代任务时,特别叮咛:“上级不让请 客送礼,今后就不搞了。可是烟茶招待 是免不了的。今后凡是上面来的,就敬 ‘大前门’,外队来的就给一支‘羊群’。” 这一天,来了一伙人检查工作。等客人 坐定之后,阿凡提问队长:“今天的客 人,几个‘大前门’,几个‘羊群’?”(《现代 笑话》)
        评析 “大前门”和“羊群”是七十年代 流行的香烟牌号。前者是优质烟,后者 是劣质烟。例中是以香烟牌号代指香 烟,于是闹出了一点笑话,几个“羊群” 语含双关,读后令人忍俊不禁。
        10.祥子的脸红起来,低声说了句: “我怎能当厂主?!”“哼,你怎么不能呢, 眼看着就咚咚擦啦!”(老舍《骆驼祥 子》)
        评析 旧式结婚都要有鼓乐,所以作者 以敲锣打鼓的声音代替结婚。这样的借 代不仅形象生动,而且透露出虎妞按捺 不住的内心喜悦。
        11.刚至穿堂那边,只见玉钏儿独坐 在廊檐下垂泪,一见他来,便收泪说道: “凤凰来了,快进去罢,再一会子不来, 都反了。”宝玉陪笑道:“你猜我往那里 去了?”玉钏不答,只管擦泪。宝玉忙进 厅里,见了贾母王夫人等,众人真如得 了凤凰一般。(《红楼梦》第四十三回)
        评析 凤凰是传说中的极其珍贵的飞 禽,是祥瑞的象征,用凤凰来代替宝玉, 显示出宝玉在贾家的重要地位。
        12.[外旦云]那周舍穿着一架子衣 服,可也堪爱哩。
        [正旦唱]那厮虽穿着几件虼螂皮, 人伦事晓得什么?
        

(关汉卿《救风尘》)


        评析 周舍是富家子弟,穿着华丽,却 是衣冠禽兽。例中以“虼螂皮”(跳蚤皮) 来指代他所穿着的衣服,显示出说话人 对他的厌恶感情。运用借代时,一定要 注意这种语言内含的感情色彩。
        13.那个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 手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 点一点地往下滴。(鲁迅《药》)
        评析 “红的”代人血,令人惊心刺目的 “红色”在这特定的场景中是最富特色 的。再说,从老拴的角度说,是忌讳说出 “人血”来的,此处运用借代还可以起到 讳饰的作用,达到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 目的。
        14.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著,悉如外 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陶渊明《桃 花源记》)
        评析 “黄发”代老年人,“垂髫”代小 孩。这是以发式和发色的特征代替人。 借代可以扩大语言的容量,使被代替的 人或事物显得生动具体。
        15.三四顶旧毡帽从石阶下升上来。 旧毡帽下面是浮现着希望的酱赤的面 孔。他们随即加入先到的一群。斜伸下 来的光柱子落在他们的破布袄的肩背 上。(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评析 旧时江南农民多戴毡帽,作者以 “旧毡帽”来指代粜粮的农民,不仅形象 地描绘出他们的劳苦身分,而且显示了 他们贫穷的生活地位。
        16.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 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 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重九日作》)


        评析 词中的“金兽”、“东篱”、“黄花” 均是借代手法,分别指称“兽形的铜香 炉”,“种菊花的地方”和“菊花”。这是一 首有名的重阳词,作者长于在自然景物 的描写中加进个人浓重的感情色彩,使 客观环境和内在情绪融和交织,从而创 造了以诗人为主体的诗的形象。最后 “莫道”三句,用黄花来比喻人的憔悴; 以“瘦”暗示相思之深,显示出较高的艺 术水平。
        17.A主任将他塞进了“蓝鸟”的肚子 里,自己也钻了进去,“啪”地关上车门, “呜”地飞出县委大门。四个车轮沙沙地 转,车里冷气“嗖嗖”地吹。“差一刻”有 些晕了。(林深《吃城》)
        评析 用汽车的商标“蓝鸟”代汽车,可 以使人通过汽车的牌号等级去联想主 人的身分、地位和权势。表意内容扩大 了,同时也使描写和叙述显得具体生 动。
        18.一间阴暗的小屋子里,上面坐着 两位老爷,一东一西。东边是一个马褂, 西边的一个是西装,……警察吆喝着连 抓带拖的弄进一个十八岁的学生来,苍 白脸,脏衣服,站在下面。马褂问过他的 姓名,年龄,籍贯之后,又问道:“你是木 刻研究会的会员么?”(鲁迅《写于深夜 里》)
        评析 因为不知名,所以用衣着指称, 这是人物借代中最常见的例子。可是此 处的借代倒也藏了一点深意:“马褂”与 “西装”一古一洋,相映成趣,画出了反 动政府中,所谓“中西合璧”的丑态。鄙 视之情,不言而喻。
        19.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 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 传·庄公十年》)
        评析 “肉食者”可直译为“吃肉的人”, 指代有权势的人,这里是专指鲁庄公和 他的臣属们的。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 社会中,老百姓对战事的厌烦,对统治 者的鄙视,被“肉食者”三字表现得淋漓 尽致。
        20.两鬓飞霜,送往事。
        半筐诗稿,迎未来……

(张志民《自题小像》)


        评析 “霜”代白发,这是历代诗词中最 常见的修辞手法。“霜”的借代义含有强 烈的描写色彩。“诗稿”论“筐”,可见创 作的艰辛和收获之大。“两鬓飞霜”却豪 情满怀“迎未来”,诗人的胸襟、情操可 见一斑。
        21.“这位是徐佑甫先生,三年级级任 先生。”冰如指着那四十光景的瘦长脸 说。
        那瘦长脸便三个指头撮着眼镜脚 点头。脸上当然挂着笑意;但与其说他 发于内心的喜悦,还不如说他故意叫面 部肌肉松了松,一会就恢复了原来的呆 板。
        

(叶圣陶《倪焕之》)


        22.“你叫金什么?”瘦子指着阿力问。 猴子用膝盖碰阿力说:“阿力,他在问 你。”阿力抱着头望着对方没回答。“他 叫金阿力,我叫金旺根,平时他们都叫 我猴子。”阳台这边的人都笑起来了。 (黄春明《两个油漆匠》)
        评析 运用借代修辞时,一定要注意 “代体”和“本体”之间的某种相关性,当 这种相关性不明确时,就需要在前或后 加以说明。例中的“猴子”是代体,在本 体前面出现,后面“我叫金旺根,平时他 们都叫我猴子”一语是说明,避免了借 代不清和误解。
        23.“嘿! 坦克! 你可把人急坏了!”剑 波上前握着刘勋苍的手。大家一面开玩 笑地说:“坦克回来了!”一面上前同他 亲切地握手。(曲波《林海雪原》)
        评析 刘勋苍个子大、腿长、走得快,任 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他,小分队的同志 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坦克”。起绰号是一 种借代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常见。
        24.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高适《燕歌行》)


        评析 “铁衣”代穿铁甲的征人;“玉箸” 是指戴玉箸的征人的妻子。三四句中的 “征人”与“少妇”均为本体。
        25.朵儿这两天格外留心观察哥哥的 行动。他看到哥哥一放学,就到后山去 挖药,挖回了好多黄芩……噢,朵儿明 白了,哥哥的科学办法是用药来治服三 个小害货的。可是她又看到,哥哥把药 晒干后,全卖了。他自己倒攒了许多钱。 朵儿急了,生气地问哥哥:“你骗人! 你 啥办法也没有!”哥哥欢眉大眼的,神秘 地笑笑说:“我要骗你,就是‘汪汪汪’!” (徐岳《金箍线》)
        评析 用“汪汪汪”的狗叫声代“小狗” 给语言增添不少情趣,人物天真活泼的 形象跃然纸上。有时一个恰当的借代, 对人物描写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此例即是。
        26.多少民兵都学会了埋这玩意儿 ——抱着大大小小的“西瓜”口里不言 语,心里笑迷迷的。这“西瓜”是铁的,里 面还有火药,“西瓜”藤子又十分细。你 要触动了“西瓜”藤啦,就请你扭一下秧 歌舞,跌倒地下,不拉你,你再也莫想起 来,起来还得进棺材。(邵子南《地雷 阵》)
        评析 用“西瓜”代地雷,以“扭一下秧 歌舞”代敌人被炸时的动作,不仅增加 了语言的幽默感,而且显示出战斗在抗 日前线军民的乐观主义精神。
        27.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吗?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评析 句中的“袁世凯”指的是印有袁 世凯的头像的旧制银元。作家借银元的 标志来代银元。这里的借代不仅写出当 时农民对银元的通称,而且暗示了通货 膨胀、纸币贬值的社会现实,从而透露 出农民在出卖自己血汗换来的粮食时 希望少受一点盘剥的愿望。
        28.油污和香脂挤在一起,
        汗味和发乳挤在一起,
        粗犷和纤巧挤在一起,
        豪爽和幽雅挤在一起,
        嘿! 挤成这么一个,
        结结实实的整体。
        

(郭俊明《挤车曲》)


        评析 诗中的“油污”、“香脂”、“汗味”、 “发乳”、“粗犷”、“纤巧”、“豪爽”、“优雅” 全是以人的外部特征代替各种各样的 挤车人,不仅写出了人物的性别、职业, 还写出了人物的气质,特别生动、形象。 当然这一切都是读者通过联想感觉到 的,随之品尝到的还有那清新活泼的情 趣。
        29.山上层层桃李花,
        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
        长刀短笠去烧畲。
        

(刘禹锡《竹枝词》)


        评析 银钏、金钗是古代妇女的佩饰, 词中代农妇;长刀短笠是山区农民不可 缺少的劳动工具,词中代农夫。借代可 以使语言简练含蓄生动形象,因此在古 典诗词中被广泛运用。此词描写了一幅 我国南方山区劳动人民刀耕火种的生 产图,不仅透露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生 活和社会生产的关注,而且为考察古代 社会的文化、生产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30.他(祥子)交了车,在茶馆里又耗 了会儿,喝了两壶茶,他觉出饿来,决定 在外面吃饱再回家。吃了十二两肉饼一 碗红豆小米粥,一边打着响嗝一边慢慢 往家走。准知道家里有个雷等着他呢。 (老舍《骆驼祥子》)
        评析 家里的“雷”就是指虎妞。因为虎 妞的性格是猛烈的,脾气是“爆炸”型 的,所以作者用随着闪电骤然而发的 “雷”来代虎妞,就把虎妞在祥子心目中 的形象写绝了。比用“母夜叉”、“丑妖 怪”等更有震撼力。足见恰当的借代在 塑造人物性格方面的功力。
        31.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 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上下的女人站 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 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 的圆规。……
        “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 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 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 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 腰里,出去了。
        

(鲁迅《故乡》)


        评析 前面用圆规来比喻杨二嫂的形 象,后面直称杨二嫂为圆规。一个瘦骨 伶仃、狡滑而又爱占小便宜的小市民形 象跃然纸上。不仅写出了杨二嫂的 “形”,而且画出了他的“神”。比喻与借 代相结合的修辞方法,使人物形神兼 备,栩栩如生,而作者的憎恶感也随之 洋溢于字里行间。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