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深层意蕴探微

2024-09-19 可可诗词网-文章 https://www.kekeshici.com

李白诗歌深层意蕴探微
李萍
东北财经大学财经文秘系!辽宁大连116000
 
摘    要:
从李白诗歌深层意蕴的探索可知 , 李白的思想不是儒道合并 , 他的政治思想、生活原则充分体现了道家特别是老子的思想。李白诗的深层意蕴是着眼于人生价值的层面。而“道”之境界就在于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和体验。道家思想本质上就是由“守静”的功夫 , 通过主体的修炼和自我的“反观” , 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和人的心灵的整体和谐 , 从而达到“同于道”的境界。老庄哲学中的“无为”是一种手段 , 目的在于“有为”。李白“进”与“退”的不同态度与表现 , 正体现了老子哲学密切结合的两个方面。李白功成身退的思想深得老子哲学之体要 , 他是对老子哲学理解得较为准确、运用得较为有效的诗人
 
关键词:
李白; 诗歌; 思想; 道家;
 
收稿日期:2000-11-20
 
Received: 2000-11-20
 
关于李白诗歌中所表现的思想, 清人龚自珍曾说:“庄屈实二, 不可以并, 并之以为心, 自白始;儒、仙、侠实三, 不可以合, 合之以为气, 又自白始也。” (1) 当代学者论及李白思想仍多祖此说。如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说:“一方面他接受了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道家特别是庄子的那种遗世独立的思想……与此同时, 他还受游侠思想的影响……。” (2) 中科院文研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也说:“当他想要用世以建功立业的时候, `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就在他身上占上风;当他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之后, 抑郁不得志, 想要放情山水, 寻仙访道的时候……道家愤世嫉俗、返于自然的思想就在他的身上占了主导地位。” (3) 但我认为, 李白思想不是简单的儒道合并, 更不是消极时从道、积极时从儒, 他的思想充分体现了道家特别是老子的思想。这在分析李白诗歌的意蕴之后, 便可见其内涵所在。至于李白诗中所表现的那些游侠、纵横等思想, 其实也是由老子思想派生出来的。
 
人们之所以认为李白思想中包含着儒道两个方面, 或许是源于李白诗中的两大主要内容, 即出世时的遍干诸侯、建功立业;入世时的放情山水、求仙访道。于是断言, 前者来自儒家兼济天下的热情, 后者则是道家消极避世的表现。这种现象表面看来确乎如此, 但若细敲侧探, 则可发现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结论。因为, 李白诗的深层意蕴是着眼于人生价值的境界, 而“道”之境界就在于对人生价值的认识。道家思想本质上并不是消极避世, 而是由“守静”的功夫, 通过主体的修炼和自我“反观”, 而超越人为的欲望, 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原则和人的心灵的整体和谐, 从而达到“固于道”的境界。庄子反对异化, 从表面的避世, 炼就内在的“守静”功夫, 进而保持人格的独立;老子更是总结人生的经验、规律, 以求“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辩证法强调“柔弱胜刚强”, 认为“无为”正是这种“弱道”的体现和运用, 由于以“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所以,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在老庄哲学中, “无为”并不是目的, 而是一种手段, 目的在于“有为”。表面上守弱处静, 无所作为, 实际上则是遵循万物的本性, 顺应自然之道而知足知止, 正是有所作为, 也能无所不为。诚如鲁迅所说:“老子之言亦不能纯一, 戒多言而时有愤辞, 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其无为者, 以欲`无不为'也。” (4) 可见, 道家的无为, 其实是善为, “无为”才是真正善于作为的人用以实现“无不为”的终极目的的最佳手段。陈鼓应在《老子注释及评价》一书中, 也反复强调“一般常以为老子的思想是消沉的、厌世的或出世的。造成这种误解是由于对他的重要观念望文生义所致, 例如:`无为'、`不争'、`兼退'、`柔弱'、`虚无'、`清静'等观念都曾被人误解。其实`无为'是顺应自然、不强作妄为的意思……这些观念不仅没有消极的思想, 相反的, 却蕴藏着培蓄待发的精神……” (5) 老子的“无为”实属静观其变以待“有为”。他说:“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功成而不居。”“其中`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工作, 去创造, 去发挥主观的能动性, 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成就大众的事业。” (6) 可见老子的哲学是积极哲学, “无为而治”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理想境界, 它饱含了东方文明中深沉的政治智慧。李白“进”与“退”的不同态度与表现, 正体现了老子哲学密切结合的两个方面, 而不是儒道的混合。
 
下面仅从李白诗歌的政治思想、生活原则两个方面的深层意蕴, 探析李白对老子思想的承继关系。
 
李白的理想社会是以老子的主张为蓝本的。老子说:“小国寡人, 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使民复接绳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 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这是老子在古代农村社会基础上所设想的民间生活情景。李白也曾描绘了一幅弃末返本的民间生活图景。“下明诏, 班旧章, 振贫乏, 散廒仓。毁玉沉珠, 卑宫颓墙。使山泽无间, 往来相望。帝躬乎田间, 后亲于效桑。弃末返本, 人乐时康。” (《明堂赋》) 还说:“饱人以淡泊之味;醉时以淳和之觳……使天人晏安, 草木繁殖。六宫斥其珠玉, 百姓乐其编织。” (《大猎赋》) 这与老子描绘的理想社会多么相似。
 
当然我们不能把老子和李白的理想社会单纯地理解成“小国寡民”。他们的政治主张的核心是返朴归真, 无为而治, 不过多地实施主观意愿, 顺其自然天性。李白正是立足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来吸收老子的哲学思想的。
 
唐自建国以来, 特别是唐太宗认真吸取隋炀帝灭亡的教训, 政治上力求“经邦致治”、“返朴归真”。他“观隋宫殿, 叹曰:`逞侈心, 穷人欲, 无亡得乎?'命撤端门楼, 焚乾阳殿, 毁则天门及阙”。 (7) 这些治国安邦之策与老子所说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何其相似。统治者的无为而治, 使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事实上, 贞观、开元时期, 四海晏安, 人民生活富裕, 确实接近老子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李白“圣代复元古, 垂衣贵清真” (《古风》其一) 的政治理想, 也正是以这种现实为基础的。
 
老子极力反对苛政。他说:“民之饥, 以其上食税之多, 是以饥……人之轻死, 以其上生之厚, 是以轻死。”老子反战的态度也是非常鲜明的。他认为:“以道佐人主者, 不以兵强天下”;“师之过处荆棘生,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兵者不祥之器, 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 恬淡为上”。
 
玄宗晚年, 统治者渐趋腐化, 又纵容边将穷兵黩武, 整个社会孕育着深刻的危机。针对这些, 李白从老子的政治思想出发, 给予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古风》其三、十四、二十四和《乌栖曲》、《丁都护歌》、《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北风行》、《关山月》等许多诗篇, 直刺统治者不惜民命, 穷奢极欲, 荒淫无道, 揭露统治者的好大喜功, 边将的腐败无能, 哀叹人民的无辜死难。他还在诗中直接引用老子的话说:“乃知兵器是凶器, 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战城南》) 李白这样做, 既是继承了老子的政治思想, 也是出于对玄宗前期清明政治的怀念, 希望恢复开元初期那种淳朴安定的社会政治。
 
李白终身奉行的一条生活原则就是“功成身退”。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写道:“奋其智能, 愿为辅弼, 使寰宇大定, 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 荣亲之义毕, 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 戏沧洲, 不足为难矣。”披阅李白诗篇, 这一意愿从早年到晚年随处可见:“我以一箭书, 能取聊成功。纵然不受赏, 羞与时人同” (《东鲁行答文上翁》) ;“却秦不受赏” (《赠从弟襄阳少府浩》) ;“成功羞执圭” (《赠从弟洌》) ;“愿一佐明主, 功成还旧林” (《留别王司马嵩》) ;“功成不受赏, 摇曳沧洲旁”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书张卿》) 、“功成谢人间, 从此一投钓”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院诸学士》) 。李白极赞赏战国时鲁仲连义不帝秦, 功成不受赏, 并常以自况。总之, 李白一生不管是居庙堂之高, 还是处江湖之远, 功成身退的信条始终不变。
 
老子主张“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功成而不居。”他告诫:“为者败之, 执者失之”;“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不辱, 常足矣”。李白的思想正是由此而来。老子的哲学是“将欲歙之, 必固张之, ……将欲夺之, 必固与之”、“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可见老子的“知足不辱”并非纯粹消极的远害避祸, 而是主动掌握规律, 欲进而退, 见机而动。李白也正是这样。他在仕进之前, 高谈功成身退以表明自己“被褐怀玉”, 提高自己的身份, 引起别人的注意, 同时也使录用他的人放心;在仕进之中, 他声称功成身退, 为的是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例如, 他到长安之后, 仍然说:“待我尽节报明主, 然后相携卧白云。” (《驾去温泉宫赠杨山人》) 当他发现玄宗在小人谗毁下, 无意重用自己, 便主动上疏求去。这并不是消极避世, 而是为了东山再起, “东山高卧时起来, 欲济苍生应未晚。”果然, 安史乱起, 李白又投入了永王的平叛队伍。在永王军中, 他仍然表明“成功追鲁连”。人们常赞赏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认为这是李白自信与自豪的表现, 但对这种自信的原因却没有揭示。我认为李白这种自信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自我安慰和倔强的性格所致, 而是处于对事物冷静的认识。他从长安退出的同时也就为再入长安做了准备。试想, 李白如不主动退出长安, 不保持名节, 那么李另起兵时又怎能如此器重他, 并再三邀请他出山呢?
 
现在我们可以明白了, 那些认为李白因受道家影响而消极避世的观点, 是由于没有正确理解李白功成身退的全部含义, 把李白的进与退割裂开来, 没有看到退隐与进取是紧密相连的。为此, 我们有必要探讨李白思想中“道”的境界, 辨析李白接受老子思想与求仙访道的关系。李白写了许多游仙诗, 却并未遁入道教。他的游仙诗表达了超越人为的欲望, 追求心灵的整体和谐。他信奉的是道家哲学, 特别是老子思想。老子说:“和其光, 同其尘, 是谓玄同”;“俗人昭昭, 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 我独闷闷。”可见老子并不主张离开人间去寻仙访道。李白也是“混游渔商, 隐不绝俗” (《与贾家少公书》) 。他说“仙人殊恍惚, 未若醉中真。” (《月下独酌》) 他也反对脱离尘世的高洁, “有耳莫洗颖川水, 有口莫食首阳蕨, 何必孤高比云月?” (《行路难》) 他还用《古风》讽刺了秦始皇、唐玄宗的求仙。由此可见, 李白的求仙只是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 是为了走终南捷径。
 
李白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建成功业, 但他的道路是现实的, 手段是有效的。比他稍后的李泌就成功地运用了他的这一生活原则。李泌出入于玄肃、代三朝天子的宫庭, 往来于名山与庙堂之间, 左右逢源, 进退自如, 终于成就了其政治伟业。李泽厚在评论老子“尚柔”的哲学时说这是“中国的智慧”, “在忍让和委屈中求得生存的可能和积蓄力量, 用以夺取最后胜利。” (8) 由此可见, 李白功成身退的思想深得老子哲学之体要。他是对老子哲学理解得较为准确、运用得较为有效的一位诗人。
 
注释
1 (2) (3) 《龚定庵全集》。
 
2 《汉语文学史纲要》, 见《鲁迅全集》第九卷, 1981年版, 第363页。
 
3 (6) 《老子注释及评介》, 中华书局1984年版, 第15-16、70页。
 
4 《资治通鉴》卷一八九。
 
5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