畋猎第三十八

2024-11-10 可可诗词网-文本篇 https://www.kekeshici.com

秘书监虞世南以太宗颇好畋猎,上疏谏曰:“臣闻秋狝冬狩,盖惟恒典;射隼从禽,备乎前诰。伏惟陛下因听览之余辰,顺天道以杀伐,将欲摧班碎掌,亲御皮轩,穷猛兽之窟穴,尽逸材于林薮。夷凶剪暴,以卫黎元,收革擢羽,用充军器,举旗效获,式遵前古。然黄屋之尊,金舆之贵,八方之所仰德,万国之所系心,清道而行,犹戒衔橛,斯盖重慎防微,为社稷也。是以马卿直谏于前,张昭变色于后,臣诚细微,敢忘斯义?且天弧星罼,所殪已多,颁禽赐获,皇恩亦溥。伏愿时息猎车,且韬长戟,不拒刍荛之请,降纳涓浍之流,袒裼徒搏,任之群下,则贻范百王,永光万代。”太宗深嘉其言。

谷那律为谏议大夫,尝从太宗出猎,在途遇雨,太宗问曰:“油衣若为得不漏?”对曰:“能以瓦为之,必不漏矣!”意欲太宗弗数游猎,大被嘉纳。赐帛五十段,加以金带。

贞观十一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昨往怀州,有上封事者云:‘何为恒差山东众丁于苑内营造?即日徭役,似不下隋时。怀、洛以东,残人不堪其命,而田猎犹数,骄逸之主也。今者复来怀州田猎,忠谏不复至洛阳矣。’四时搜田,既是帝王常礼;今日怀州,秋毫不干于百姓。凡上书谏正,自有常准,臣贵有词,主贵能改。如斯诋毁,有似咒诅。”侍中魏徵奏称:“国家开直言之路,所以上封事者尤多。陛下亲自披阅,或冀臣言可取,所以侥幸之士得肆其丑。臣谏其君,甚须折衷,从容讽谏。汉元帝尝以酎祭宗庙,出便门,御楼船,御史大夫薛广德乘舆免冠曰:‘宜从桥,陛下不听臣言,臣自刎,以颈血污车轮,陛下不入庙矣。’元帝不悦。光禄卿张猛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广德言可听。’元帝曰:‘晓人不当如是耶?’乃从桥。以此而言,张猛可谓直臣谏君也。”太宗大悦。

贞观十四年,太宗幸同州沙苑,亲格猛兽,复晨出夜还。特进魏徵奏言:“臣闻《书》美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传》述《虞箴》称夷、羿以为戒。昔汉文临峻坂欲驰下,袁盎揽辔曰:‘圣主不乘危,不侥幸,今陛下骋六飞,驰不测之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欲自轻,奈高庙何?’孝武好格猛兽,相如进谏:‘力称乌获,捷言庆忌,人诚有之,兽亦宜然。猝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虽乌获、逄蒙之伎不得用,而枯木朽株尽为难矣。虽万全而无患,然而本非天子所宜。’孝元帝郊泰畤,因留射猎,薛广德称:‘窃见关东困极,百姓离灾,今日撞亡秦之钟,歌郑、卫之乐,士卒暴露,从官劳倦,欲安宗庙社稷,何凭河暴虎,未之戒也?’臣窃思此数帝,心岂木石,独不好驰骋之乐?而割情屈己,从臣下之言者,志存为国,不为身也。臣伏闻车驾近出,亲格猛兽,晨往夜还。以万乘之尊,暗行荒野,践深林,涉丰草,甚非万全之计。愿陛下割私情之娱,罢格兽之乐,上为宗庙社稷,下慰群寮兆庶。”太宗曰:“昨日之事偶属尘昏,非故然也,自今深用为诫。”

贞观十四年,冬十月,太宗将幸栎阳游畋,县丞刘仁轨〔51〕以收获未毕,非人君顺动〔52〕之时,诣行所,上表切谏。太宗遂罢猎,擢拜仁轨新安〔53〕令。

〔注释〕 ① 秋狝(xiǎn)冬狩: 《周礼》载: 大司马,仲秋教治兵以狝田,致禽以祀祊,仲冬教大阅以狩田,戏禽以享烝。狝,秋天狩猎。 ② 射隼从禽: 射猎猛禽和追捕野兽。 ③ 备乎前诰: 前人的训诫已很完备。诰,古代一种训诫勉励的文书。 ④ 听览: 听事览文。谓处理政务。 ⑤ 余辰: 余暇。 ⑥ 摧班碎掌: 击毙虎豹,砍碎熊掌。班,通“斑”,虎豹身上的斑纹,句中借代虎豹。掌,熊掌,句中借代熊。 ⑦ 皮轩: 用虎皮装饰的猎车。 ⑧ 逸材: 超拔之才,此指特别凶猛的野兽。 ⑨ 黎元: 庶民百姓。 ⑩ 收革擢羽: 收集兽皮,拔取羽毛。 ⑪ 效获: 贡献猎获物。 ⑫ 式: 发语词。 ⑬ 黄屋: 古代帝王坐车用黄缯为车盖之里,此借指帝王的坐车。 ⑭ 金舆: 用金玉装饰的车厢,此借指帝王的坐车。 ⑮ 衔橛: 衔,马勒口。橛,马衔木。 ⑯ 马卿直谏: 司马相如(字长卿)曾随汉武帝在长杨狩猎,汉武帝好自击熊和野猪,相如上疏谏,汉武帝从之。 ⑰ 张昭变色: 张昭,东吴孙权的主要谋臣。孙权曾乘马射虎,张昭严肃地加以劝谏。 ⑱ 天弧星罼(bì): 整个天空都像布满了弓箭,罗网像繁星一样密布。形容打猎次数频繁,盛况空前。弧,弓。罼,同“毕”,古时田猎用的长柄网。 ⑲ 殪: 杀死。 ⑳ 溥: 普遍。 ㉑ 韬: 掩藏。 ㉒ 刍荛: 割草砍柴,转指樵夫。 ㉓ 浍(kuài): 田间水沟。 ㉔ 袒裼(xī)徒搏: 脱衣露体,徒手搏击野兽。 ㉕ 谷那律: 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曾任国子博士、谏议大夫,他熟悉经书,被褚遂良称为“九经库”。 ㉖ 油衣: 雨衣,一般用桐油涂过以防湿,但当时技术不精,常会渗漏,所以唐太宗这么问。 ㉗ 能以瓦为之,必不漏矣: 意思是如果不外出打猎,在屋子里,上面有瓦防雨,就不会渗漏。 ㉘ 怀州: 唐州名,治今河南沁阳。 ㉙ 搜(sōu)田: 打猎。 ㉚ 冀: 希望。 ㉛ 肆其丑: 放肆地揭短。 ㉜ 酎: 经过三次酿造的酒,味淳厚,故用来献祭宗庙。 ㉝ 薛广德: 西汉大臣,字长卿,沛郡人。 ㉞ 当: 挡。 ㉟ 晓人: 劝说、开导别人。 ㊱ 同州: 唐州名,治今陕西大荔。 ㊲ 沙苑: 地名,在陕西大荔南洛、渭之间,地多沙草,宜畜牧,唐置牧监于此。 ㊳ “臣闻《书》”句: 《尚书·无逸》:“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盘,留连。田,狩猎。 ㊴ 《左传·襄公四年》载,魏绛告晋悼公说:《虞人之箴》曰:“在帝夷羿,冒于原兽。……《虞箴》如是,可不惩乎?”箴,古代一种文体,内容以劝诫为主。夷羿,即后羿,有穷氏部落首领,善射,夺得夏代太康王位,因嗜好狩猎,不理国政,被家众所杀。 ㊵ 峻坂: 陡坡。 ㊶ 袁盎: 楚人,汉文帝时为中郎将。 ㊷ 六飞: 古代天子乘坐六匹马驾驭的车子。 ㊸ 乌获: 战国秦武王时的大力士,传说能举起3000斤重的鼎。 ㊹ 庆忌: 春秋时吴王僚之子,据说他敏捷无比,能走追奔兽,手接飞鸟。 ㊺ 逄蒙: 夏代善于射箭之人。 ㊻ 郊泰畤(zhì): 郊,古代君王于冬至日祭天于南郊称作“郊”。泰畤,祭泰一神之坛。畤,祭天地五帝之坛。 ㊼ 凭河暴虎: 涉水渡河,徒手打虎,比喻冒险行事。 ㊽ 群寮兆庶: 百官及亿万百姓。寮,同官为寮。 ㊾ 尘昏: 因尘埃蒙蔽而昏暗,指一时糊涂。 ㊿ 栎(yuè)阳: 治今陕西临潼西北栎阳。 〔51〕 刘仁轨: 唐朝政治家、军事家,字正则,汴州人,武则天时拜仆射。 〔52〕 顺动: 顺时而动,按照适宜的时候、季节而有所举动。 〔53〕 新安: 今河南新安。

【鉴赏】 本篇内容主要为贞观众臣对唐太宗畋猎活动的劝谏。

《行幸》篇里提及,皇帝外出巡游和打猎的活动,常招致臣民反对。但唐太宗对打猎的态度与巡游是有区别的。唐太宗对巡游的危害有较清醒的认识,在尽量减少巡游活动上与众臣的主张基本一致,然而让他完全放弃打猎则显得颇为困难。概括起来,如此态度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唐太宗的武将出身与战争经历,使他对弓马有着深厚的感情。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弓箭和良马是他的两件重要法宝,善于骑射助其立下赫赫战功。唐太宗自称“以弧矢定四方”(《政体》),房玄龄曾赞他:“箭穿七札,弓贯六钧。”(《旧唐书·房玄龄传》)房玄龄有点夸大,但足见其善射之功的强劲。武德九年(626年),他自告奋勇,在宫中担任了警卫将卒的“习射”教练。对于马,唐太宗亦是酷爱之极。武德四年(622年),他从敌方得到一匹良马,取名黄骢骠。这匹马后死于远征途中,唐太宗“颇哀惜之,命乐工制《黄骢叠曲》”(《新唐书·礼乐志》)。《纳谏》篇中记载了一件事,宫中马苑饲养的良马“无病而暴死”,生气的唐太宗差点要杀掉养马的宫人。在他死后下葬的昭陵,雕刻着其晚年非常珍爱的六匹骏马,号称“昭陵六骏”,这是他死前授意的。种种迹象表明,唐太宗爱马成癖。一个酷爱弓马的皇帝,在平定天下后却不能驰骋疆场、射杀敌人。于是退而求其次,外出打猎成为他难以割舍的一大喜好。

其二,爱好打猎还与“武备不可忘”的观念有关。贞观十一年(637年),面对众多劝其减少打猎的谏疏,唐太宗对侍臣说:“上封事者皆言朕游猎太频。今天下无事,武备不可忘,朕时与左右猎于后苑,无一事烦民,夫亦何伤!”(《资治通鉴》卷一九五)打猎不忘武备,显示出唐太宗的战略眼光。贞观四年(630年)初平突厥,贞观五年(631年)正月,“上大猎于昆明池,四夷君长咸从”(《资治通鉴》卷一九三)。此次“大猎”,具有威慑四夷之意。不忘武备,使唐太宗的畋猎爱好多了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

对唐太宗的喜好畋猎,群臣多数持反对态度,众臣劝谏的事由有两个。

一是为唐太宗的安全考虑。贞观元年(627年),孙伏伽进谏说,骑射“乃少年为诸王时所为,非今日天子事业也”,既不能“安养圣躬”,又不能“仪刑后世”(《资治通鉴》卷一九二)。虞世南的谏疏中说,天子是“黄屋之尊,金舆之贵”,其行动为臣民所牵挂。为宗庙社稷考虑,天子应处处爱惜自己,脱衣露体、徒手搏击野兽这类危险的事,还是交给臣下去做吧。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又在同州沙苑亲自格杀猛兽,夜深才归。魏徵上奏,举了前朝几位帝王的例子来规劝。其中提到,汉文帝想驱车驰下陡坡,被中郎将袁盎劝阻,“陛下纵欲自轻,奈高庙何?”天子的性命,不是天子一人之事,若心存侥幸去冒险,是对祖先、对天下百姓的不负责任。汉武帝也喜欢打猎,司马相如规劝说,人类中有杰出如乌获、庆忌者,野兽中也有异常凶猛的。若打猎中遇上凶猛的野兽,必将陷于危险境地。即使“万全而无患”,也“本非天子所宜”。

二是认为打猎有扰民之弊。在虞世南的谏言中,提到恳请陛下“顺天道以杀伐”,“顺天道”即顺应“秋狝冬狩”、在秋冬肃杀时令进行打猎活动的规律,以不扰农事。贞观十四年十月,唐太宗将要到栎阳游猎,县丞刘仁轨上表谏阻。理由是:“今秋大稔,民收获者才一二,使之供承猎事,治道葺桥,动费一二万功,实妨农事。”农村收获没有完毕,此时又要为皇帝出游打猎修桥筑路,那是皇帝以一己之私娱扰民了。唐太宗接受了刘仁轨的意见,但并没有取消而是推迟了一个月出猎。对于避免扰民这一点,唐太宗还是比较注意的。从史料记载来看,其外出畋猎的时间,绝大多数安排在10至12月的冬闲时节。

对于大臣的进谏,唐太宗多数能够在当下表示接受。但也有一次,即贞观十一年,有人说他屡屡打猎是个“骄逸之主”,唐太宗感到不满和委屈。他认为“四时搜田”本是“帝王常礼”,何况他的出行已经避开农时,甚至“秋毫不干于百姓”,如此责难实在没有道理。综观唐太宗在位期间,一直畋猎不止。到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东征高丽,后又身染疾病,才逐渐减少并最终终止了这一外出的游猎活动。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