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灭蜀汉

2022-12-02 可可诗词网-《资治通鉴》译注 https://www.kekeshici.com

        【说明】
        《通鉴》 卷七十八记载了魏灭蜀汉的战争。
        魏灭蜀汉,是魏晋之际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重要的战争。蜀汉自诸葛亮病死 (234) 、北伐未成之后,国势在走下坡路。蒋琬、费祎、董允相继辅政,因循守旧,联吴御魏,力主攻魏的姜维一时因得不到费祎的支持,只能以少数兵力作几次小规模的军事行动,谈不上多大得失。自费祎去世(253) ,姜维掌握军政大权之后的十年间,先后六次向陇右出击,劳而无功,弄得兵疲民困,怨声载道。加上后主刘禅庸懦,宦官黄皓弄权,朝政更是腐败,将临末日。东吴后期,内政不修,而用兵不少,自孙权病死 (252) 、诸葛恪大军对魏用兵失败 (253) 之后,内乱不已,日渐衰落。
        曹魏自抵御了诸葛亮北伐之后,围绕皇权和军政大权问题,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嘉平元年 (249) 春,司马懿谋杀了曹爽及其同党。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正元元年 (254) ,司马师废曹芳 (邵陵厉公) ,立曹髦 (高贵乡公),平定了毋丘俭及文觊的武装反抗 (255) 。司马昭平定了诸葛诞的武装反抗 (258) ,又杀曹髦,立曹奂 (魏元帝) 。司马氏实际上掌握了魏国大权。此时,尽管不时有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但对社会影响不大。而其屯田制虽已趋破坏,但还有些选用人才,兴修水利、移民实边等措施,国势还在上升。所以,魏在灭蜀汉之前的二三十年中,不仅有力量击败蜀、吴屡次发动的进攻,而且力量不断壮大,竟至有实力进行吞并的战争。
        景元三年 (262) 冬,司马昭下定灭蜀的决心。经过半年准备,景元四年 (263) 五月下诏征兵十八万,大举攻蜀,分三路推进: 邓艾军自狄道向甘松、沓中进军,牵制姜维; 诸葛绪自祁山向武街、桥头进军,以切断姜维归路; 钟会率主力军分队从斜谷、骆谷、子午谷直趋汉中。以卫瓘监钟会、邓艾两军。
        姜维这时以蜀军主力屯于沓中,只留三万人在汉中。汉中之军弃险不守,只据守重要城邑汉寿、乐城、汉城。姜维向刘禅建议派张翼、廖化督军分护阳安关口及阴平桥头。刘禅起初没有采纳姜维的建议,在魏军已进攻时才派出廖化去沓中支援姜维,张翼、董厥去阳安关口增防,并命汉中诸军退保汉、乐二城。
        九月,魏军三路发起进攻。东线钟会军三路越过秦岭,突入汉中,围攻汉城、乐城,夺取阳安关口,并准备南下夺取剑阁,指向成都。西线邓艾军三路进攻沓中姜维军。姜维闻知钟会军已入汉中,深怕阳安关口有失,遂即边打边退,向东移动。此时,魏诸葛绪军已占领武街和阴平桥头。姜维军有被魏军前后夹击毁灭的危险。姜维乃北出孔函谷,摆出佯攻态势,诱使魏军回救,乘机迅速回军通过桥头隘道,沿途会合了廖化、张翼、董厥等部,退处剑阁,凭险拒守。钟会军前来,久攻不克,打算退师。
        邓艾取得阴平之后,知道姜维与钟会相持于剑阁,西边无守,乃向司马昭建议: 从阴平由偏僻小路,经汉德阳亭趋涪,扰蜀腹心,迫使剑阁守军回救,则钟会大军便可南进。得到司马昭同意。邓艾自十月中旬率轻军由阴平出发,亲自开路,翻越摩天岭,通过岷山,先至江油,经德阳亭,向涪县挺进。一再打败奉刘禅之命前来迎战的诸葛瞻军,杀了诸葛瞻,进占绵竹。此时蜀汉朝野上下一片混乱,刘禅被迫向邓艾投降。魏军进占成都。
        姜维在剑阁闻知绵竹失守,知后方危险,乃东撤至巴中,再退至郪,最后奉刘禅之命,向钟会投降。蜀各地军政官吏也降于魏。蜀汉至此灭亡。
        魏胜蜀败的原因是:(一) 魏国一直采取内修政治,外拒吴、蜀,休养生息,伺机兼并的国策。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奠定了统一的基础。蜀汉后期,刘禅庸懦无能,黄皓奸诈弄权,朝政不像,经常弄兵,搞得政治昏暗,国穷民困,军民皆怨,已到了败亡难免的地步。(二) 魏军在作战上是乘虚进击,出奇制胜,最著名的是偷渡阴平,奇袭成功,这在魏灭蜀汉的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蜀军在防守战略上一再失误,开始是军队主力在沓中,汉中防御力量薄弱; 而汉中防御,又是守城而不守险,以致很快失去汉中。后来,姜维退守剑阁,这当然必要,但没有在其它险要处设防,给了邓艾军奇袭的机会。蜀军的外围防线既有漏洞,内线防务又失之薄弱,使得邓艾少数人马进入腹地得以大显身手,逼迫成都内的君臣出降。
        《通鉴》 写魏灭蜀汉,用心着力处是邓艾偷渡阴平的进取精神,以及刘禅庸懦无能而为降虏的可耻行为。
        
        (三年)①
        司马昭患姜维数为寇,②官骑路遗求为刺客入蜀,③从事中郎荀勖曰: ④ “明公为天下宰,⑤宜杖正义以伐违贰,⑥而以刺客除贼,非所以刑于四海也。”⑦昭善之。
        ①三年: 魏元帝景元三年 (262)。②司马昭 (211—265):字子上。司马懿之子。继其兄司马师为魏大将军,专国政。自景元四年 (263) 发兵灭蜀之后,自称晋公,后为晋王。姜维 (202—264):字伯约。三国天水冀县 (今甘肃甘谷) 人。在诸葛亮死后,任大将军,屡攻魏无功。后降于魏,因谋反被杀。③官骑: 即驺骑。侍从的骑士。④从事中郎: 官名,汉魏时幕僚。荀勖 (xu序):司马昭的谋士。⑤宰: 主宰。⑥杖: 执持。违贰: 背叛;有二心。⑦刑于四海: 意思是做天下的榜样。刑: 通 “型”。典范,引申为示范。
        昭欲大举伐汉,朝臣多以为不可,独司隶校尉钟会劝之。①昭谕众曰:“自定寿春以来,②息役六年,治兵缮甲以拟二虏。③今吴地广大而下湿,攻之用功差难,④不如先定巴蜀,三年之后,因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虢取虞之势也。⑤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境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今绊姜维于沓中,⑥使不得东顾,直指骆谷,⑦出其空虚之地以袭汉中,⑧以刘禅之暗,⑨而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知也。”乃以钟会为镇西将军,都督关中。⑩征西将军邓艾以为蜀未有衅,(11)屡陈异议; 昭使主簿师纂为艾司马以谕之,(12)艾乃奉命。
        ①司隶校尉: 官名,掌纠察京师百官及所辖附近各郡,相当于州刺史。钟会 (225—264):字士季。颍川长社 (今河南长葛西)人。为司马昭谋士。景元四年 (263),与邓艾分军灭蜀。次年谋叛被杀。②定寿春: 指甘露二年 (257) 魏军攻取东吴寿春。寿春: 在今安徽寿县。③拟: 打算。二虏:指东吴、蜀汉。④差难: 较难。⑤灭虢 (guo国) 取虞之势: 春秋时晋献公灭虢,因以灭虞。这里言灭蜀可以乘势灭吴。⑥绊: 系足曰绊。这里是言牵制。沓中: 地名,在今甘肃文县以北。⑦骆谷: 在今陕西周至西南,即傥骆道。⑧汉中: 在今陕西汉中地区。汉中郡治南郑,在今陕西汉中市西。⑨暗: 愚昧不明。⑩都督:统领,总领。关中: 居于东函谷关、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之中。今陕西省中部。(11)邓艾 (197—264): 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东北) 人。三国魏征西将军,景元四年 (263),与钟会分军灭蜀。后因钟会诬其谋反,被杀。(12)主簿: 司马昭幕府中重要僚属,参与机要。为艾司马: 为邓艾军中的司马。以谕之:向邓艾传达(昭) 自己的战略意图。
        姜维表汉主: ① “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②宜并遣左右车骑张翼、廖化,③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及阴平之桥头,④以防未然。”黄皓信巫鬼,⑤谓敌终不自致,⑥启汉主寝其事,⑦群臣莫知。
        ①表汉主: 上表于蜀汉后主刘禅。②规: 规划; 打算。③车骑: 将军的名号,即车骑将军。④阳安关口: 在今陕西宁强西北。阴平之桥头: 在今甘肃文县。⑤黄皓: 蜀汉宦官。善于逢迎,颇为蜀后主宠信。操纵政权,抑制姜维,使蜀汉政治腐败而亡。⑥致: 至也。⑦寝 (qin):停止。
        
        (四年)
        (夏,五月) 诏诸军大举伐汉,遣征西将军邓艾督三万余人自狄道趣甘松、沓中,①以连缀姜维; ②雍州刺史诸葛绪督三万余人自祁山趣武街、桥头,③绝维归路。钟会统十余万众分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趣汉中。④以廷尉卫瓘持节监艾、会军事,⑤行镇西军司。⑥
        ①狄道: 在今甘肃临洮。甘松: 在今甘肃迭部东南。②连缀 (chuo):牵制。③武街: 在今甘肃成县西北。桥头: 在今甘肃文县东南。④斜谷: 在今陕西眉县西南。骆谷: 在今陕西西安西南。子午谷: 在今陕西西安南。⑤廷尉: 官名。掌刑狱,为九卿之一。持节: 古时使臣出使,必持节以作凭证。魏晋以后以持节为官名。有使持节、持节、假持节等,其权力大小有别。⑥行镇西军司: 兼任镇西将军钟会军的军司。司马昭使卫瓘持节监邓艾、钟会军事,又兼任钟会军的军司,这是对邓、钟控制。
        秋,八月,军发洛阳,①大赉将士,②陈师誓众。将军邓敦谓蜀未可讨,司马昭斩以徇。③
        ①洛阳: 在今河南洛阳东。②赉 (lai): 赏赐。③徇 (xun):对众宣示。
        汉人闻魏兵且至,乃遣廖化将兵诣沓中为姜维继援,张翼、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为诸围外助。大赦,改元炎兴。敕诸围皆不得战,退保汉、乐二城,①城中各有兵五千人。翼、厥北至阴平,②闻诸葛绪将向建威,③留住月余待之。钟会率诸军平行至汉中。④九月,钟会使前将军李辅统万人围王含于乐城,护军荀恺围蒋斌于汉城。会径过西趣阳安口,⑤遣人祭诸葛亮墓。
        ①汉、乐二城: 汉城与乐城。汉城,在今陕西勉县东。乐城,在今陕西城固东。此二城位于当时汉中郡治南郑的东西两面,作为屯兵重镇,以加强汉中的防守。②阴平: 在今甘肃文县西北。③建威: 在今甘肃西和北。④平行: 同时进行。⑤趣(qu):通“趋”。阳安口: 即阳安关口。
        初,汉武兴督蒋舒在事无称,①汉朝令人代之,使助将军傅佥守关口,②舒由是恨。钟会使护军胡烈为前锋,③攻关口。舒诡谓佥曰:“今贼至不击而闭城自守,非良图也。”④佥曰:“受命保城,惟全为功; 今违命出战,若丧师负国,死无益矣。”舒曰:“子以保城获全为功,⑤我以出战克敌为功,请各行其志。”遂率其众出,佥谓其战也,⑥不设备。舒率其众迎降胡烈,烈乘虚袭城,佥格斗而死。钟会闻关口已下,长驱而前,大得库藏积谷。
        ①武兴: 在今陕西略阳东。武兴,原是汉代武都郡沮县地,蜀汉以其地处要冲,置武兴督以守之。在事无称: 言在职庸庸无可称道者。②关口: 指阳安关口。③护军:军官。护是督统的意思。秦汉时有临时设置的护军都尉或中尉,魏晋以后有护军将军及中护军。④良图: 即良策。⑤子: 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尊称。⑥谓: 以为。
        邓艾遣天水太守王颀直攻姜维营,①陇西太守牵弘邀其前,②金城太守杨欣趣甘松。③维闻钟会诸军已入汉中,引兵还,欣等追蹑于强川口,④大战,维败走。闻诸葛绪已塞道屯桥头,乃从孔函谷入北道,⑤欲出绪后; 绪闻之,却还三十里。⑥维入北道三十余里,闻绪军却,寻还,⑦从桥头过,绪趣截维,较一日不及。⑧维遂还至阴平, 合集士众, 欲赴关城;⑨ 〔未到,⑩闻其已破, 退趣白水,(11)遇廖化、张翼、董厥等,合兵守剑阁以拒会。(12)
        ①天水: 郡名,郡治上邽在今甘肃天水。颀(qi)。②陇西: 郡名,郡治狄道在今甘肃临洮。③金城: 郡名,郡治允吾,在今甘肃兰州以西。④强川口:在今甘肃宕昌西。⑤孔函谷: 在今甘肃武都西南。⑥却: 退却。⑦寻还: 旋即还回。⑧较一日不及: 只差一天,没有追上姜维军。⑨关城:指阳安关城。⑩有些《通鉴》版本在“关城”之后,有“未到”二字。(11)白水: 在今四川青川东。(12)剑阁: 在今四川剑阁。剑阁位于嘉陵江和龙斤山之间,有大剑山与小剑山相连,凿山据险,飞阁通衢,故称剑阁。这是汉中通往成都的咽喉。
        冬,十月,汉人告急于吴。甲申,①吴主使大将军丁奉督诸军向寿春; ②将军留平就施绩于南郡,③议兵所向; ④将军丁封、孙异如沔中,⑤以救汉。
        ①甲申: 查无甲申日。②吴主: 时为吴景帝孙休。孙休在帝位六年(258—263)。寿春: 在今安徽寿县。③留平、施绩:二人姓名。南郡: 在今湖北西南部,郡治江陵在今湖北江陵。④议兵所向:讨论进兵的方向。⑤如:去,往。沔中:即汉中。此时汉中已为魏钟会军所占领。吴在江北所占的巫、秭归等县,与魏的新城接境,自此行兵,可以发汉中。
        邓艾进至阴平,简选精锐,①欲与诸葛绪自江油趣成都。②绪以本受节度邀姜维,③西行非本诏,④遂引军向白水,与钟会合。会欲专军势,密白绪畏懦不进,⑤槛车徵还,⑥军悉属会。
        ①简选: 挑选。②江油: 在今四川江油北。成都: 在今四川成都。③本受节度邀姜维: 魏元帝诏诸军大举伐汉,命令诸葛维督三万余人自祁山趣武街、桥头,绝姜维归路,④非本诏:不是原来的诏命。⑤密白: 秘密地上表言。⑥槛(jian鉴)车: 囚禁罪犯的车。
        姜维列营守险,会攻之不能克,粮道险远,军食乏,欲引退。邓艾上言:①“贼已摧折,宜遂乘之,②若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③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出其不意,剑阁之守必还赴涪,④则会方轨而进,⑤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⑥遂自阴平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谷高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⑦濒于危殆,⑧艾以毡自裹,⑨推转而下。⑩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11)先登至江油,(12)蜀守将马邈降。诸葛瞻督诸军拒艾,(13)至涪,停住不进。尚书郎黄崇,权之子也,(14)屡劝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瞻犹豫未纳; 崇再三言之,至于流涕,瞻不能从。艾遂长驱而前,击破瞻前锋,瞻退住绵竹。(15)艾以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16)瞻怒,斩艾使,列陈以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出其右,(17)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引还,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叱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18)大破,斩瞻及黄崇。瞻子尚叹曰:“父子荷国重恩,(19)不早斩黄皓,使败国殄民,(20)用生何为!”策马冒陈而死。(21)
        ①邓艾上言: 此上言,是对司马昭言。②乘之: 乘蜀汉军已受挫折的机会。③邪径: 艰险偏僻的小路。汉德阳亭: 在今四川剑阁西北。涪(fu扶):在今四川绵阳东。④守: 指剑阁守军。⑤会: 钟会(军)。方轨: 两车并行。⑥邓艾这个建议,为司马昭所采纳,故邓艾立即行动。⑦匮(kui):缺乏; 不足。⑧濒于危殆: 迫近于危险境地。濒(bin):迫近; 靠近。危殆(dai):危险。⑨以毡自裹:用毡裹在身上。⑩推转而下:滚下。(11)鱼贯: 象鱼游一样先后相续。(12)江油: 在今四川江油北。自阴平至江油,需越过摩天岭,在岷山中行进,故山险路隘。至于江油,就已越过天险。(13)诸葛瞻: 诸葛亮之子,时为蜀汉军师将军。(14)权: 黄权,蜀汉将领。因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失败,黄权军归路断绝,被迫降于曹魏。参见本书《江陵、夷陵之战》。(15)绵竹: 在今四川德阳。(16)表为琅邪王:上表推举其为琅邪王。诸葛亮原籍是琅邪郡,故邓艾以琅邪王作为诱饵。(17)惠唐亭侯: 侯的一种。汉魏之际,有县侯,还有乡侯、亭侯。(18)更战: 再战。(19)荷(he):蒙受。(20)殄(tian舔):灭绝。(21)冒陈: 冲犯敌阵。
        汉人不意魏兵卒至,①不为城守调度;②闻艾已入平土,③百姓扰扰,④皆迸山泽,⑤不可禁制。汉主使群臣会议,或以蜀之与吴,本为与国,⑥宜可奔吴;或以为南中七郡,⑦阻险斗绝,⑧易以自守,宜可奔南。光禄大夫谯周以为:⑨“自古以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若入吴国,亦当臣服。且治政不殊,则大能吞小,⑩此数之自然也。(11)由此言之,则魏能并吴,吴不能并魏明矣。等为称臣,为小孰与为大,再辱之耻何与一辱!(12)且若欲奔南,则当早为之计,然后可果; (13)今大敌已近,祸败将及,群小之心,无一可保,恐发足之日,(14)其变不测,何至南之有乎!”(15)或曰:“今艾已不远,恐不受降,如之何?”(16)周曰:“方今东吴未宾,(17)事势不得不受,(18)受之不得不礼。(19)若陛下降魏,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者,(20)周请身诣京都,(21)以古义争之。”众人皆从周议。汉主犹欲入南,狐疑未决。(22)周 上疏曰:“南方远夷之地,平常无所供为,(23)犹数反叛,自丞相亮以兵威偪之,穷乃率从。(24)今若至南,外当拒敌,内供服御,费用张广,他无所取,耗损诸夷,其叛必矣!”(25)汉主乃遣侍中张绍等奉玺绶以降于艾。北地王谌怒曰:(26)“若理穷力屈,祸败将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27)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28)奈何降乎!”汉主不听。是日,谌哭于昭烈之庙,(29)先杀妻子而后自杀。
        ①卒(cu):同“猝”。突然。②调度: 指挥调遣。③平土: 平原。④扰扰: 纷乱貌。⑤迸(beng):散乱; 散走。⑥与国: 结盟的国家。⑦南中七郡: 包括越嶲、朱提、牂柯、云南、兴古、建宁、永昌等七个郡,在今四川南部、贵州大部和云南全部地区。⑧斗绝:“斗”通“陡”。形容山势或地势险峭。⑨光禄大夫:官名,掌顾问应对。魏晋以后无定员,皆为加官或褒赠之官。谯周(201—270):字允南。巴西西充(今四川阆中西南)人。通经学,善书札。劝蜀汉后主刘禅降魏。⑩治政不殊,大能吞小:此言政治上没有什么差异,则大国能并吞小国。(11)数:命运的意思。唯心主义先验论所谓气数,即命运。(12)这几句话是说,同样的称臣,为小国之臣还不如为大国之臣,再次受辱 (为吴之臣,吴为魏灭,又将臣于魏,是为再辱)怎如一次受辱(降魏为臣只一次受辱)。(13)可果: 可以成功。(14)发足: 起步。(15)这儿句话是说,大敌迫近,祸败临头,群小之心不可保,逃走之时即有不测,怎能到南中呢。(16)如之何: 怎么办? (17)未宾: 未归顺。这里是说东吴尚未归顺于曹魏。(18)受:指受降。(19)礼:礼待,以礼相待。(20)裂土以封: 指封王或封侯。因王侯有封邑,故曰 “裂土”。(21)京都: 言魏都洛阳。(22)狐疑: 谓遇事犹豫不决。(23)无所供为: 言其民既不出税租以供上用,又不出力为上有所施为。(24)此指诸葛亮平定南中。(25)谯周此言的意思是,逃奔南中根本不行。因今之南奔与诸葛亮南征的情况不同,今非昔比,南中必叛。(26)谌(chen沉):刘谌,刘禅之子,封为北地王,因国难而自杀。(27)背城一战:在自己的城下跟敌人决一死战,谓作最后的奋斗。(28)先帝: 指蜀汉先主刘备。(29)昭烈: 指刘备。刘备死后,追谥昭烈皇帝。
        张绍等见邓艾于雒,①艾大喜,报书褒纳。②汉主遣太仆蒋显别敕姜维使降钟会,③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于艾,④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甲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艾至成都城北,汉主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诣军门。⑤艾持节解缚焚榇,⑥延请相见,⑦检御将士,⑧无得虏略,绥纳降附,⑨使复旧业; 辄依邓禹故事,⑩承制拜汉王禅行骠骑将军、太子奉车、诸王驸马都尉,(11)汉群司各随高下拜为王官,(12)或领艾官属;(13)以师纂领益州刺史,(14)陇西太守牵弘等领蜀中诸郡。(15)艾闻黄皓奸险,收闭,(16)将杀之,皓贿艾左右,卒以得免。(17)
        ①雒:在今四川广汉。②报书:答书。褒: 褒奖。纳: 接受投降的意思。③别敕: 另外命令。④簿: 名册,户口簿。⑤面缚(fu):两手绑在背后。舆(yu) 榇(chen衬):古代车上载了棺材自随,向对方表示有罪或就死之意,是帝王投降的仪式。舆:车。榇: 棺材。诣军门: 到邓艾的营门。⑥解缚:解开绑绳。焚榇:烧了棺材 ⑦延请相见: 这就是以礼相待。⑧检御: 约束的意思。⑨绥纳: 安抚、接纳。即抚纳。降附: 指投降归附者。⑩邓禹故事: 邓禹 (2—58),字仲华,东汉初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他奉东汉光武帝命入关,便宜行事。远征将帅便宜行事往往援用此先例。(11)承制: 代行皇帝的命令。行: 暂时署理,骠骑将军:军官,位次于大将军。奉车、驸马都尉: 都是皇帝的侍从官号。驸马都尉原是近侍官之一,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驸马,并非实官。(12)汉群司: 蜀汉众官署。王官:指魏朝的官。(13)领: 兼任。(14)益州: 在今四川、云南及贵州大部、陕西南部(汉中)等地区。(15)蜀中: 今四川地区。诸郡: 指诸郡太守。(16)收闭:关禁。(17)卒:终于。
        姜维等闻诸葛瞻败,未知汉主所向,①乃引大军东入于巴。②钟会进军至涪,遣胡烈等追维。维至郪,③得汉主救命。乃令兵悉放仗,④送节传于胡烈,⑤自从东道与廖化、张翼、董厥等同诣会降。将士咸怒,拔刀斫石。⑥于是诸郡县困守皆被汉主敕罢兵降。⑦钟会厚待姜维等,皆权还其印绶节盖。⑧
        ①所向: 去向。②巴: 指巴中,在今四川巴中。③郪(qi):在今四川广福。④放仗: 解除武装。仗: 刀、戟等兵器的总名。⑤节传: 符节信物。⑥拔刀斫石: 泄忿恨的表现。斫(zhuo酌):砍、斩。⑦蜀汉立国四十三年(221—263),至此灭亡。⑧权: 姑且,暂且。节:符节。盖: 车盖。
        吴人闻蜀已亡,乃罢丁奉等兵。①吴中书丞吴郡华覈诣宫门上表曰:②“伏闻成都不守,臣主播越,③社稷倾覆,失委附之土,④弃贡献之国。⑤臣以草芥,⑥窃怀不宁,⑦陛下圣仁,恩泽远抚,卒闻如此,⑧必垂哀悼。臣不胜忡怅之情,⑨谨拜表以闻!”⑩
        ①丁奉等兵: 指丁奉、留平、丁封等兵,是东吴所发的援汉部队。②中书丞:官名,掌管机要。当时魏有中书监、中书令,而无中书丞。此中书丞乃吴所置。吴郡: 在今江苏南部。华覈(he):字永先,三国吴郡武进人,官至中书丞。③播越: 流离失所。④委附之土: 言安身立命之地。⑤贡献之国: 言所统治之国。贡献: 指百姓向国家交纳税祖。⑥草芥: 比喻轻微而没有价值,这里用作自谦之词。⑦窃: 犹言私。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不宁: 心不安宁。⑧卒(cu):同“猝”。突然。⑨忡(chong)怅(chang唱):忧虑惆怅。⑩华覈之言,是儆戒吴君臣当以蜀亡为鉴。蜀是吴的与国,蜀亡,则吴岌岌可危。吴闻蜀亡乃罢兵,这是不知惧的表现,故华覈拜表以儆之。
        魏之伐蜀也,吴人或谓襄阳张悌曰:“司马氏得政以来,大难屡作,①百姓未服,今又劳力远征,败于不暇,②何以能克!”③悌曰:“不然。曹操虽功盖中夏,④民畏其威而不怀其德也。丕、叡承之,⑤刑繁役重,东西驱驰,无有宁岁。⑥司马懿父子累有大功,除其烦苛而布其平惠,为之谋主而救其疾苦,民心归之亦已久矣。故淮南三叛,⑦而腹心不扰; ⑧曹髦之死,⑨四方不动,任贤使能,各尽其心,其本根固矣,奸计立矣。今蜀阉宦专朝,⑩国无政令,而玩戎黩武,(11)民劳卒敝,竞于外利,不修守备。彼强弱不同,智算亦胜,因危而伐,殆无不克。(12)噫!彼之得志,我之忧也。”(13)吴人笑其言,至是乃服。(14)
        ①大难屡作: 言王凌、母丘俭、诸葛诞等举兵。②不暇:言自顾不暇。③克: 胜也。④中夏: 即华夏。⑤丕、叡(rui):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⑥无有宁岁: 言没有安宁的日子。⑦淮南三叛: 指邵陵厉公嘉平元年(249),王凌叛; 高贵乡公正元元年(254),母丘俭叛,甘露二年(257),诸葛诞叛。⑧腹心: 指魏统治的中心地区洛阳一带。⑨曹髦: 字彦士,魏帝,在位六年(254—260)。被司马昭所杀害。⑩阉宦专朝: 指黄皓专政。(11)玩戎黩武: 即穷兵黩武。蜀汉自诸葛亮屡兴北伐之师后,姜维也一再对魏用兵。戎: 兵也。黩(du)武: 滥用武力;好战。(12)殆(dai):大概; 恐怕。(13)张悌之言,是对魏蜀战争胜负的分析。《通鉴》 将它记于曹魏灭吴之后,也是作为对这一战争胜负的基本结论。(14)《通鉴》写魏灭蜀汉至此结束。
        
        【译文】
        (景元三年)
        司马昭为姜维多次入侵而担忧,官骑路遗要求做个刺客到蜀国去,从事中郎荀勖说:“明公主宰天下,应当主持正义以伐叛逆,而用刺客杀灭敌人,不是给天下做出的好榜样。”司马昭赞同这个意见。
        司马昭打算大规模地讨伐蜀汉,朝廷的臣子多以为不可,惟独司马校尉钟会劝他这样行动。司马昭告诉众人说:“自从平定寿春以来,息兵六年,练兵备战是打算消灭东吴和蜀汉。如今东吴地区广大而低湿,进攻它有一定困难,不如先平定蜀汉,三年之后,才乘长江顺流之势,水陆两路并进,这是灭虢取虞的形势。估计蜀汉的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和驻守其它地区的士兵不下四万,其余的兵众不过五万。现在牵制姜维在沓中,使他不能顾到东面,我军直指骆谷,出现在敌方空虚的地区以袭汉中,以刘禅的愚昧,而外面的边城已破,内部的百姓震恐,蜀汉灭亡就可想而知了。”就以钟会为镇西将军,都督关中。征西将军邓艾以为蜀汉没有什么间隙可乘,屡次提出不同看法; 司马昭派遣主簿师纂做邓艾的司马,向邓艾说明意图,邓艾才接受命令。
        姜维上表给汉主:“得知钟会在关中治军,打算进攻,应当同时派遣左右车骑张翼、廖化,督率各军分别守护阳安关口和阴平的桥头,以防未然。”黄皓迷信巫鬼,说敌人终归不会自来,劝导汉主停止这事,群臣不知。
        (景元四年)
        (夏,五月)魏帝诏命各军大举讨伐蜀汉。派遣征西将军邓艾带领三万多人从狄道开赴甘松、沓中,以牵制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带领三万多人从祁山开往武街、桥头,截断姜维的归路。钟会统领十万多人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开往汉中。让廷尉卫瓘持着符节监督邓艾、钟会的军事,兼任镇西将军钟会军的军司。
        秋,八月,魏军从洛阳出发,大赏将士,军队列阵宣誓。将军邓敦以为蜀汉不可讨伐,司马昭斩杀了他示众。
        蜀汉听到魏兵即将到来,就派遣廖化带兵到沓中为姜维的后援,张翼、董厥等人到阳安关口为各个据点的外援。大赦,改元为炎兴。敕命各个据点都不得出战,退守汉城和乐城,城中各有五千兵。张翼、董厥往北到了阴平,听到诸葛绪将要指向建威,停留了一个多月等待他。钟会率领各军同时到了汉中。九月,钟会让前将军李辅领一万人包围王含于乐城,护军荀恺包围蒋斌于汉城。钟会直接经过向西开往阳安关口,派人祭扫诸葛亮墓。
        起初,蜀汉武兴督蒋舒在职平庸无能,朝廷派人代替了他的职位,让他协助傅佥守阳安关口,蒋舒因此忿恨。钟会让护军胡烈为先锋,进攻关口。蒋舒欺骗傅佥说:“现在敌人前来,不出击而闭城自守,不是良策。”傅佥说:“接受命令保守此城,只有守住才是功劳; 现在违背命令出去交战,如果丧师辱国,死了也没有益处。”蒋舒说:“您以保住此城为功,我以出击胜敌为功,各行其是好了。”就带领所部出城,傅佥以为他是出击,没有设防。蒋舒带领所部投降于胡烈,胡烈乘虚袭击关口,傅佥格斗而死。钟会听到关口已经攻下,长驱向前,得到了大量的库藏积粮。
        邓艾派遣天水太守王颀直接进攻姜维大营,陇西太守帝弘在前截击,金城太守杨欣直趋甘松。姜维听到钟会各军已入汉中,领兵退还,杨欣等尾追到强川口,大战,姜维败走。听到诸葛绪已经驻兵桥头挡住了归路,就从孔函谷进入北道,打算抄到诸葛绪的后面; 诸葛绪得知这个消息,退却三十里。姜维进入北道三十多里,听到诸葛绪退军,旋即还回,从桥头经过,诸葛绪赶来截击姜维,只差一天没有赶上。姜维就退到了阴平,集合士兵,打算开往关城; 没有到达,得知关城已经失守,退往白水,遇上廖化、张翼、董厥等,集合部队据守剑阁以挡钟会。
        冬,十月,蜀汉向东吴告急。甲申日,吴主派大将军丁奉带领各军指向寿春; 将军留平从施绩于南郡,讨论进兵的方向; 将军丁封、孙异往汉中,以救援蜀汉。
        邓艾进兵到了阴平,挑选精锐的士兵,打算和诸葛绪从江油进兵成都。诸葛绪因原来接受的是断绝姜维归路的命令,往西进兵不是原来的诏命,就领兵向白水,和钟会会师。钟会打算控制军事局势,秘密地上表说诸葛绪畏懦不敢进兵,把诸葛绪关进囚车押回魏都,军队都属于钟会。
        姜维扎下阵营据守险要,钟会攻他不能攻下,因粮道险远,军粮缺乏打算领兵退回。邓艾上书说:“敌人已受挫折,应当立即乘机进攻他们,如果从阴平偏僻小路经汉德阳亭指向涪城,出剑阁的西面一百里,距离成都三百多里,奇兵冲杀在蜀汉的腹心地区,出其不意,剑阁的守敌一定回救涪城,那么钟会就可以挥师涌进,如果剑阁的敌军不回救,那么应援涪城的敌军就少了。”就从阴平行军七百多里荒无人烟的地带,开山通路,修造浮桥和栈道。山高谷深,非常艰险,又粮食运输供应不上,濒于危境,邓艾用毡裹在身上,从山上滚了下去。将士们都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攀登到了江油,蜀守马邈投降。诸葛瞻带领各军拒挡邓艾,到了涪城,停止进兵。尚书郎黄崇,是黄权的儿子,多次劝诸葛瞻应当赶快占据险要,不要让敌人得以进入平原地区,诸葛瞻犹豫而没有采纳,黄崇再三提出意见,以至于痛哭流涕,诸葛瞻还是不能听从。邓艾就长驱前进,击溃了诸葛瞻的前锋,诸葛瞻退守绵竹。邓艾以书信引诱诸葛瞻说:“你投降的话,我一定上表推举你为琅邪王。”诸葛瞻愤怒,杀了邓艾的使者,列阵等待邓艾。邓艾派遣儿子惠唐亭侯邓忠出兵到诸葛瞻的右侧,司马师纂等出兵到诸葛瞻的左侧。邓忠、师纂作战不利,都领兵退回,说:“敌人不可击!”邓艾发怒说:“生存还是死亡,在此一举,哪有不可击的说法!”叱责邓忠、师纂等,将要杀他们。邓忠、师纂驰去再战,大破敌军,杀了诸葛瞻和黄崇。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叹息说:“我们父子蒙受国家大恩,没有早日杀掉黄皓,致使国败民亡,活着有什么用!”以鞭击马冲进敌阵而战死。
        汉人没有料想魏兵突然来到,没有做守城调遣的准备; 听到邓艾已经进入平原,百姓纷乱,都逃散到山泽之间,无法禁制。汉主让群臣在一起商议,有人以为蜀和吴本来是盟国,可以投奔吴国;有人以为南中七郡阻险陡峭,容易守卫,可以奔往南中。光禄大夫谯周以为:“从古以来,没有寄处其它国家做皇帝的,如果到吴国去,也一定是向吴臣服。况且政治上没有什么差异,那么大国就能够吞并小国,这是命运的安排,由此说来。魏能够吞并吴,吴不能吞并魏就明白了。同样的称臣,做小国之臣还不如做大国之臣,再次受辱怎如一次受辱! 况且如果打算奔向南中,应当早想办法,然后可以成功; 现在大敌已经逼近,祸败已经临头,一帮小人的思想没有一个可靠,恐怕起步的那天,就会发生不测之变,怎能到达南中呢?”有人说:“现在邓艾已离这里不远,恐怕不肯接受投降,怎么办?”谯周说:“如今东吴还没有归顺魏国,形势使得魏国不得不接受我们投降,接受投降不得不以礼相待。如果陛下投降魏国,魏不分封陛下为王侯的话,我谯周亲自前去魏都,以古义争个结果。”众人都附和谯周的议论。汉主还打算奔往南中,犹豫不决,谯周上疏说:“南中是远方夷民的地区,平常没有什么供奉,还多次反叛,自从丞相诸葛亮用兵威逼他们,他们实在无法才服从。现在如果到南中去,对外要拒挡敌人,对内要供应衣服车马,费用浩大,没有什么其它收入,损失各个夷民的利益,他们就一定发生反叛了。”汉主就派遣侍中张绍等奉着印玺向邓艾投降。北地王刘谌怒道:“如果理穷力屈,祸败即将临头,就应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一同为国牺牲,去见先帝好了,怎么投降呢!”汉主不听。当天,刘谌在昭烈帝庙大哭一场,先杀了家属而后自杀。
        张绍等在雒城见到邓艾,邓艾大喜,接受投降,回信褒奖。汉主派遣太仆蒋显另外命令姜维向钟会投降,又派遣尚书郎李虎送官民登记簿给邓艾,共计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人,十万零二千士兵,四万官吏。邓艾到了成都城北,汉主率领太子诸王和群臣六十多人,两手绑在背后,载着棺材的车跟在身后,来到邓艾的营门投降。邓艾持节为刘禅解缚,烧掉棺材,延请相见,约束将士,不得掳掠,抚纳归顺的人,让百姓恢复生产; 就按照邓禹的故事,承制委任汉主刘禅暂时署理骠骑将军、太子奉车、诸王驸马都尉,蜀汉各个官署的官员都按等级改任为魏国的官职,或是兼任邓艾的官属; 以师纂兼任益州刺史,陕西太守牵弘等兼任蜀中各郡的太守。邓艾听说黄皓为人奸险,把他关禁起来,将要杀他; 黄皓贿赂邓艾左右的人,终于得免一死。
        姜维等听到诸葛瞻失败,不知汉主的去向,就领着大军往东进入巴中。钟会进兵到了涪城,派遣胡烈等追逐姜维。姜维到了郪城,得到汉主的命令,就让士兵都解除武装,把符节信物送给胡烈,自己从东道和廖化、张翼、董厥等同到钟会那里投降。将士们都很愤怒,拔刀砍石以泄忿。于是各个困守的郡县都因得到汉主的命令而停止战斗向敌投降。钟会优待姜维等,都暂且还给他们印绶、符节、车盖。
        吴人听到蜀汉已经灭亡,就停止丁奉等支援蜀汉的部队。吴中书丞吴郡人华覈到宫门上表说:“听说成都失守,蜀汉的君臣流离失所,国家败亡,失去安身立命的地方,抛弃统治百姓的国家。我华覈草芥小臣,深感不安,陛下圣明仁德,恩泽远布,突然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为之哀悼。我以非常忧虑惆怅的心情,特地上表报告!”
        魏伐蜀的时候,吴国有人对襄阳张悌说:“司马氏控制魏政以来,多次出现叛乱事件,百姓没有服从,如今又出兵远征,自顾不暇,怎能取胜!”张悌说:“不然。曹操虽然功盖华夏,民众怕他的威严而没有受他的恩德。曹丕、曹叡继承他,刑法烦苛,兵役繁重,东奔西逐,没有安宁的日子。司马懿父子累有大功,除掉曹氏的苛法而实行恩惠,为百姓的谋主而救民的疾苦,民心归向他已很久了。所以淮南三次叛乱,而中原地区不受干扰; 曹髦之死,四方不受震动。任用贤能,各尽心力,他的根本已经巩固,奸计已经树立了。现在蜀国黄皓专政,国家没有统一的政令,而穷兵黩武,民劳兵困,竟于向外争利,不修国内守备。它们强弱不同,魏的智谋也超过蜀,乘蜀危机而讨伐,恐怕不会不胜的。唉! 魏国的得志,是我国的忧患了。”吴人嘲笑他说的话,到这时才信服。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