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灭孙吴

2019-05-23 可可诗词网-《资治通鉴》译注 https://www.kekeshici.com

        【说明】
        《通鉴》 卷八十至卷八十一记载了晋灭孙吴的战争。
        晋军灭吴,是结束东汉末年以来分裂局面而完成统一事业的重要的战争。
        魏灭蜀汉(263),魏、吴力量发生了新的变化。吴还是仅占荆、扬、交三州 (吴从交州分出了一个广州) 之地,民户少,军力较弱。而魏据有除吴而外的全国土地和民户,军力较强。形成显明的强弱对比。
        自魏灭蜀汉之后,司马氏稳操魏国大权。咸熙二年(265),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执政,当即废魏帝而自立,改国号为晋。司马炎称帝后,并未立即举兵灭吴,而是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采取一些措施,如安抚巴蜀,奖励将士,注意生产,选用人才,以巩固司马氏政权,增强实力。司马氏早有先定巴蜀,而后水陆并进以灭吴的想法。灭蜀之后,经过休养生息,屯田储粮,大造战船,训练水军,为灭吴作了充分准备。同时向孙皓表示“结欢弭兵”,麻痹东吴。一旦时机趋于成熟,羊祜便提出伐吴的请求(276),并提出引蜀兵水陆俱下,荆、楚之兵进临江陵,直指江夏,各路大军并合秣陵的完整的灭吴军事计划。
        孙吴本来经济、军事上有一定力量,特别是地处水乡,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水军,能够对付北来的魏军步骑,加之与蜀汉常结同盟,尚能维持局面。但自魏灭蜀汉之后,一方面失去了蜀汉这个盟国,魏又增加了从灭蜀汉中所得到的力量; 一方面自孙权病死,其少子孙亮继位(252)之后,内部争权倾轧不已,孙琳废孙亮,孙休又杀孙琳,残杀事件相继发生,政局不稳,力量减弱。孙皓为帝后,大修宫殿,残暴淫乱,政局更是动荡,众离亲叛,民生不得安宁,时有反抗,力量大为削弱。鉴于魏的巨大威胁,陆抗一再建议加强西陵防务,而孙皓不予重视。虽然他一度迁都武昌(265),企图加强长江中游的守备,但在江东一些大官僚地主的反对下,又还都建业,加之名将陆抗病故(274),使得长江中游的守备更为松弛。
        咸熙五年(279),晋帝司马炎在张华参谋下,接受王濬、杜预等举兵灭吴的建议,于十一月发兵二十余万,分六路出兵: 司马伷军自下邳向涂中方向; 王浑军自扬州向江西出横江渡口;王戎军自豫州向武昌方向; 胡奋军自荆州向夏口方向; 杜陵军自襄阳向江陵方向,而后过江、湘,去交、广; 王濬军自巴蜀顺流而下,直趋建业,并命令其在长江中游受杜预指挥,到建业时受王浑节制。贾充为大都督,杨济为副,驻于襄阳统一指挥。度支尚书张华督办粮饷。
        次年(280)二月上旬,顺江而下的王濬军击破丹阳,毁坏吴军在西陵峡设置的拦江铁锁和江中铁锥,攻下西陵,再克荆门、夷道,进逼乐乡。这时杜预部下周旨以伏兵潜入乐乡城内,俘获吴军都督孙歆,使王濬顺利攻克乐乡,杀吴水军都督陆景。杜预于二月十七日攻克江陵。胡奋攻克江安。于是,荆州南部及交、广各郡纷纷请降。
        二月十八日,司马炎调整作战部署,命王濬都督益、梁军东下,增其兵力,“扫除巴丘,与胡奋、王戎平夏口、武昌,顺流长骛,直造秣陵”。同时命杜预赴荆州南部镇抚。王濬军顺江而下,取得夏口、武昌。同时,王浑军南下,进至横江以东地区。版桥一战,晋军摧毁吴丞相张悌军三万人,使孙吴上下大为震惊。但进至长江北岸的王浑,却未伺机渡江进击,而按原来命令待王濬到来,节制其军一同行动。可是顺流直下的王濬军,过了牛渚,驱吴溃军,势如破竹。王濬不见王浑,率军直驱建业。司马伷军、王浑军也指向建业。王濬抢先一步,接受了孙皓的降表。自董卓之乱(190)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历时九十年之久,至是归于统一。就此而言,晋军灭吴之战,是有重大历史意义的。
        晋胜吴亡的原因是:(一)统一是历史趋势。尽管赤壁之战后形成三国鼎峙局面,但在割据兼并的矛盾斗争中,逐渐出现了统一趋势,经江陵、夷陵之战及蜀汉北伐,蜀汉大为削弱,鼎足已不平衡,魏已壮大了统一的实力。魏灭蜀汉之后,只有吴、魏南北对峙,然而魏强、吴弱,由北方来统一南方已成历史必然。以晋代魏的司马炎举兵伐吴,完成统一大业,符合历史趋势,可谓水到渠成。(二) 力量大为悬殊。自蜀汉亡后,吴失去盟国,仅占扬、荆、交、广之地,而魏末晋初,据有吴国以外的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双方所占的土地、户口、物资、兵力,都有多少强弱之分。(三) 政治局势不一。自魏末至晋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争利的斗争很激烈,但在倾轧中,司马氏力量日益壮大,始终把持政权,有一个相对稳固的政治统治集团,政局相对稳定,政治并不腐败,社会也较安定。吴国后期,内部倾轧不已,互相残杀的结果,不仅力量大为削弱,而且没有一个象样的统治集团,政治腐败,风气糜坏,士气不振,以至一触即溃。(四) 军事技术已有变化。一般说来,北方长于步骑,南方长于水军,这是地理、物资等诸因素所决定的。在三国鼎峙中,吴之能以较弱之国与较强的魏国对峙,而且在战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在江河纵横地区有水军施展其技,而长于步骑的魏军进至江淮水乡便发挥不出多大力量。同时,吴国水军也难以越出水乡挺进中原平原与北方步骑较量。可是,自曹魏灭了蜀汉之后,北方政权已占领长江上游,晋在其地大造战船,训练水师,加上其襄阳、淮南也有部分水军和战船,水军实力已大大增强,改变了原先水军薄弱和落后的状况,使吴国失去了独恃水军长技的优越性。(五) 作战指导的优劣。晋在军事上有周密充分的准备,建设水军,以政治手腕配合军事行动,在统一指挥下,分数路出兵,东线牵制吴军主力于长江下流,西线以益、荆诸军分头出击长江中游防守较为薄弱的吴军,然后顺江而下,一举攻克建业。吴既没有加强建平、西陵等地的防务,放松了长江中游的守备,以致很快失去荆州; 也不加强和坚守长江下游牛渚、建业等地的防守,在危急之时张悌率精兵渡江冒进,以致覆没,建业在兵临城下时几乎没有守将卫卒,如此用兵岂能不败亡。
        《通鉴》 写西晋灭吴,勾画出一幅空前规模的势如破竹的长江大战,为水战史写下了波澜壮阔的有历史意义的一页。
        
        (五年)①
        益州刺史王濬上疏曰:②“孙皓荒淫凶逆,③宜速征伐。若一旦皓死,更立贤主,则强敌也。臣作船七年,④日有朽败; 臣年七十,死亡无日。⑤三者一乖,⑥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帝于是决意伐吴。⑦会安东将军王浑表孙皓欲北上,⑧边戍皆戒严,朝廷乃更议明年出师。王濬参军何攀奉使在洛,⑧上疏称:“皓必不敢出,宜因戒严,掩取甚易。”⑨
        ①五年: 晋武帝咸宁五年(279)。②王濬(jun) (206—285):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西晋大将。他任益州刺史,造舟舰,练水兵,积极准备攻吴。咸宁五年(279) 受命伐吴,次年攻克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迫使孙皓投降。③孙皓(hao号)(242—283):字元宗。吴帝,在位十六年(264—280)。专横暴虐,荒淫奢侈。在晋兵攻下建业时,他降于晋(280),被封为归命侯。④作船七年: 自泰始八年(272)始,至咸宁五年(279),已七整年。⑤无日: 言没有多少日子。⑥三者一乖(guai):三者之中有一项不顺。乖:背戾;不顺。⑦帝:指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236—290),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咸熙二年(265)继其父司马昭为相国、晋王,旋即代魏称帝。咸宁六年(280)灭吴,统一全国。⑧王浑(223—297):字玄冲。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 人。晋武帝时,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镇寿春。在灭吴战争中立功不深。⑧洛:洛阳。⑨掩取:袭取。
        杜预上表曰:①“自闰月以来,②贼但敕严,③下无兵上。④以理势推之,贼之穷计,力不两完,⑤必保夏口以东以延视息,⑥无缘多兵西上,⑦空其国都。⑧而陛下过听,⑨便用委弃大计,⑩纵敌患生,诚可惜也。向使举而有败,(11)勿举可也。今事为之制,(12)务从完牢,(13)若或有成,(14)则开太平之基; 不成,不过费损日月之间,(15)何惜而不一试之! 若当须后年,(16)天时人事,不得如常,(17)臣恐其更难也。今有万安之举,无倾败之虑,臣心实了,(18)不敢以暧昧之见自取后累,(19)惟陛下察之。”旬月未报,(20)预复上表曰:“羊祜不先博谋于朝臣,(21)而密与陛下共施此计,故益令朝臣多异同之议。(22)凡事当以利害相校,(23)今此举之利十有八、九,而其害一、二,(24)止于无功耳。必使朝臣言破败之形,亦不可得,(25)直是计不出己,(26)功不在身,各耻其前言之失而固守之也。自顷朝廷事无大小,(27)异意锋起,虽人心不同,亦由恃恩不虑后患,故轻相同异也。(28)自秋已来,讨贼之形颇露,今若中止,孙皓或怖而生计,(29)徙都武昌,(30)更完修江南诸城,远其居民,城不可攻,野无所掠,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矣!”(31)帝方与张华围棋,(32)预表适至,(33)华推枰敛手曰:(34)“陛下圣武,国富兵强,吴主淫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愿勿以为疑!”帝乃许之。以华为度支尚书,(35)量计运漕。(36)贾充、荀勗、冯紞固争之,(37)帝大怒,充免冠谢罪。(38)仆射山涛退而告人曰:(39)“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今释吴为外惧,岂非算乎!”(40)
        ①杜预(222—284):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咸宁四年(278),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太康元年(280),克吴江陵,招降南方州郡,因功封当阳县侯。②闰月:咸宁五年(279) 闰七月。③敕严: 命令严急。④下无兵上:指吴自建业溯江而上至荆州派不出军队。⑤两完:指建业与荆州两方面的安全。⑥夏口: 在今湖北武汉。以延视息: 言苟延性命。凡人目不能视,气不能息,则已死亡。故言荀延生命日延视息。⑦无缘: 没有办法的意思。⑧其国都: 指吴都建业(在今江苏南京)。⑨过听: 言所听不当。此指晋武帝听取王浑意见,而“更议明年出师”。⑩委弃大计: 指抛弃伐吴之计。(11)向使: 假使当初。 (12)今事为之制:言现在制订做这件事。(13)完牢: 完全牢靠。(14)成:成功。(15)费损日月之间: 言费点时间。(16)须:等待。(17)天时人事,不得如常: 言客观和主观条件不会照常,(而必有所变化。) (18)实了: 实已决定。(19)暧(ai)昧(mei):糊涂; 不明。后累: 以后牵累。(20)旬月:满一个月。 (21)羊��(hu户)(221—278):字叔子。 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人。魏末任相国从事中郎,与司马昭串通。晋初,与晋武帝筹划灭吴。在以尚书左仆射都督荆州诸军事,出镇襄阳的十年间,开屯田,储军粮,作了灭吴的准备。(22)异同之议: 不同的意见。(23)校: 比较。(24)一、二:言十之一、二。(25)亦不可得: 也不可能说出个所以然的意思。(26)直是:只是。(27)顷: 不久; 方才。(28)轻相同异: 言轻率地表示异同之见。(29)怖: 恐惧。(30)武昌: 在今湖北鄂城。(31)无所及: 落空的意思。(32)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南)人。晋初任中书令、散骑常侍,劝武帝坚定灭吴之计。(33)适至: 刚到。(34)枰:棋局。敛手: 拱手。(35)度支尚书: 宫名。魏晋始置,掌财政收支。(36)量(liang良):测量; 丈量。计:计算。运漕:水陆运粮。(37)贾充(217—282):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晋初任司空、侍中、尚书令。颇受宠信。荀勗(xu)、冯紞(dan):二人都是晋臣。(38)免冠谢罪: 去冠承认错误。(39)仆射(ye):官名。起于秦代,凡侍中、尚书、博士、谒者、郎等宫都有仆射, 是其中的首长。东汉末年分有尚书左、 右仆射。魏晋以后,尚书令、仆射同居宰相之任。山涛(205—283):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喜爱老庄学说,“竹林七贤”之一。晋初,任吏部尚书、太子少傅等职。(40)山涛之言,不发表于朝,而退言于人,盖求合于贾充。
        冬,十一月,大举伐吴,遣镇军将军琅邪王伷出涂中,①安东将军王浑出江西,②建威将军王戎出武昌,③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镇南大将军杜预出江陵,④龙骧将军王濬、巴东监军鲁国唐彬下巴、蜀,⑤东西凡二十余万。 ⑥命贾充为使持节、 假黄钺大都督, ⑦以冠军将军杨济副之; ⑧充固陈伐吴不利,且自言衰老,不堪元帅之任。诏曰:“君若不行,吾便自出。”充不得已,乃受节钺,将中军南屯襄阳,⑨为诸军节度。⑩
        ①伷(zhou宙):司马伷,封为琅邪王,时为镇军将军。涂(chu除)中: 在今安徽滁河流域。②江西: 指今安徽和县方向。 ③王戎(234—305):字濬冲,琅邪临沂(在今山东临沂北)人。好清谈,“竹林七贤”之一。 ④江陵: 在今湖北江陵, ⑤巴东:郡名,郡治在今四川奉节。巴、蜀: 在今四川地区。⑥二十余万: 言二十余万士兵。⑦使持节: 魏晋南北朝时,皇朝给予中央特派或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加上使持节的称号, 使其有诛杀中级以下官吏之权。假黄钺: 黄钺为古代青制的兵器, 本为天子之器, 非人臣所得专用,故曰假。大都督: 是统领诸将的元帅。⑧副:指副都督, ⑨中军:大本营。襄阳: 在今湖北襄樊南。 ⑩节度:调度约束; 指挥。
        
        太康元年①
        春,正月,吴大赦。
        杜预向江陵,王浑出横江,②攻吴镇、戍,③所向皆克。二月,戊午,④王濬、唐彬击破丹阳监盛纪。⑤吴人于江碛要害之处,⑥并以铁锁横截之; 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拒舟舰。濬作大筏数十,⑦方百余步,缚草为人,被甲持仗,⑧令善水者以筏先行,⑨遇铁锥,锥辄著筏而去。⑩又作大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锁,然炬烧之,(11)须臾,(12)融液断绝,(13)于是船无所碍。庚申,(14)濬克西陵,(15)杀吴都督留宪等。壬戌,(16)克荆门、 夷道二城,(17)杀夷道监陆晏。 杜预遣牙门周旨等帅奇兵八百泛舟夜渡江,(18)袭乐乡,(19)多张旗帜,起火巴山。(20)吴都督孙歆惧,(21)与江陵督伍延书曰:“北来诸军,乃飞渡江也。”旨等伏兵乐乡城外,歆遣军出拒王濬,大败而还。旨等发伏兵随歆军而入,歆不觉,直至帐下,虏歆而还。(22)乙丑,(23)王濬击杀吴水军都督陆景。杜预进攻江陵,甲戌,(24)克之,斩伍延。于是沅、湘以南,(25)接于交、广,(26)州郡皆望风送印绶。(27)预杖节称诏而绥抚之。凡所斩获吴都督、监军十四,牙门、郡守百二十余人。(28)胡奋克江安。(29)
        ①太康元年: 公元280年。②横江: 在今安徽和县东南。③镇、戍:指坐镇、戍守的将兵。④戊午:初一日。⑤丹阳:在今湖北秭归东。⑥碛 (qi戚):江中的沙石。⑦筏 (fa):用竹木或兽皮编排成的渡水用具。⑧仗:兵器。⑨善水者: 识水性、会游泳的人。⑩著: 刺着。(11)然:“燃”的本字。燃烧。(12)须臾,一会儿。(13)融液:指铁锁融化为液体。(14)庚申: 初三日。(15)西陵: 在长江西陵峡东端北岸,今湖北宜昌西北。(16)壬戌: 初五日。(17)荆门: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夷道: 在今湖北宜都。(18)牙门: 本是军帐前的营门,这里似指管营门的军官; 或是指牙将。(19)乐乡: 在今湖北松滋东北,长江南岸。(20)巴山: 在今湖北松滋境内。(21)孙歆:吴将,时为吴长江上游的统帅。(22)虏:活捉。(23)乙丑:初八日。(24)甲戌: 十七日。(25)沅、湘: 沅水、湘水,在今湖南境内。(26)交、广: 交州、广州。在今广东、广西及越南部分地区。(27)送印绶:州郡长官送印绶,表示投降。(28)牙门: 这里似指牙将,即偏裨之将。(29)江安,即公安,在今湖北公安西北。
        乙亥,①诏:“王濬、唐彬既定巴丘,②与胡奋、王戎共平夏口、 武昌, 顺流长鶩, ③直造秣陵。④杜预当镇静零、桂,⑤怀辑衡阳。⑥大兵既过,荆州南境固当傅檄而定。预等各分兵以益濬、彬,⑦太尉充移屯项。”⑧
        ①乙亥: 十八日。②巴丘:在今湖南岳阳。③长骛(wu):长驱直下的意思。 ④秣陵: 在今江苏南京南。 ⑤镇静: 静抚安定。零: 零陵郡,郡治泉陵在今湖南零陵。桂:桂阳郡,郡治郴县在今湖南郴县。⑥怀辑:同“怀集”。招安。衡阳: 郡名,郡治在今湖南湘潭西。⑦分兵:分出一部分兵力。以益濬、彬:增强王濬、唐彬所率领的部队。⑧充移屯项: 贾充由襄阳移屯至项城(在今河南沈丘)。
        王戎遣参军襄阳罗尚、南阳刘乔将兵与王濬合攻武昌,吴江夏太守刘朗、督武昌诸军虞昺皆降。①
        ①江夏:郡名,郡治武昌在今湖北鄂城。虞昺(bing):吴将,时督武昌诸军。
        杜预与众军会议,或百年之寇, 未可尽克,方春水生,①难于久驻,②宜俟来冬,③更为大举。”预曰:“昔乐毅藉济西一战以并强齐,④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著手处也。”⑤遂指授群帅方略,径造建业。⑥
        ①方春水生: 时为二月,正是江南春雨连绵,江河水涨之时。水生:水涨。②难于久驻: 北方士卒不习惯于水乡生活,故难于久驻。③俟(si):等待。④乐毅藉济西一战: 参见本书《济西、即墨之战》。⑤杜预之言,强调伐吴已成破竹之势,不需费多大精力。⑥径造(zao,旧读cao):直往。造:往;到。
        吴主闻王浑南下,使丞相张悌督丹阳太守沈莹、护军孙震、副军师诸葛靓帅众三万渡江逆战。①至牛渚,②沈莹曰:“晋治水军于蜀久矣,上流诸军,素无戒备,名将皆死,幼少当任,恐不能御也。晋之水军必至于此,宜畜众力以待其来,③与之一战,若幸而胜之,江西自清。今渡江与晋大军战,不幸而败,则大事去矣!”④悌曰:“吴之将亡,贤愚所知,非今日也。吾恐蜀兵至此,众心骇惧,不可复整。及今渡江,犹可决战。若其败丧,同死社稷,无所复恨。若其克捷,北敌奔走,兵势万倍,便当乘胜南上,⑤逆之中道,不忧不破也。若如子计,⑥恐士众散尽,坐待敌到,君臣俱降,无一人死难者,不亦辱乎!”⑦
        ①丹阳:郡名,郡治在今江苏南京。靓(jing)。②牛渚(zhu主):在今安徽当涂北之采石,在江东。③畜: 积储。④沈莹的意见是,在江东牛渚迎战,而不可过江而西去战。⑤南上:江水(今长江)自芜湖至建业(今芜湖至南京) 一段是南北流向。自牛渚渡江而战,若胜,则可沿江而上。这就是南上。⑥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⑦张悌之言,表明他想孤注一掷,不成功则成仁。
        三月,悌等济江,①围浑部将城阳都尉张乔于杨荷; ②乔众才七千,闭栅请降。诸葛靓欲屠之,悌曰:“强敌在前,不宜先事其小; 且杀降不祥。”③靓曰:“此属以救兵未至,力少不敌,故且伪降以缓我,非真伏也。④若捨之而前,必为后患。”悌不从,抚之而进。悌与扬州刺史汝南周浚,⑤结陈相对,沈莹帅丹阳锐卒、刀楯五千,三冲晋兵,不动。莹引退,其众乱,将军薛胜、蒋班因其乱而乘之,⑥吴兵以次奔溃,将帅不能止,张乔自后击之,大败吴兵于版桥。⑦诸葛靓帅数百人遁去,使过迎张悌,⑧悌不肯去,靓自往牵之曰:“存亡自有大数,非卿一人所支,⑨奈何故自取死!”悌垂涕曰:“仲思,⑩今日是我死日也! 且我为儿童时,便为卿家丞相所识拔,(11)常恐不得其死,负名贤知顾。(12)今以身徇社稷,复何道邪!”(13)靓再三牵之,不动,乃流泪放去,行百余步,顾之,(14)巳为晋兵所杀,并斩孙震、沈莹七千八百级,吴人大震。
        ①济(ji): 渡也。②杨荷: 桥名,在今安徽和县境内。③不祥: 不吉利。引申为不道德。④伏: 降伏。⑤周浚:晋将。⑥薛胜、蒋班: 二人皆晋将。乘之: 言乘吴众乱而击之。⑦版桥:在杨荷北。⑧使: 派人。⑨卿: 这里用为平辈间的爱称。支:支撑。⑩仲思:诸葛靓,字仲思。(11)卿家丞相: 指诸葛亮。诸葛靓为魏将诸葛诞之子,诞与亮同为琅邪阳都人,故张悌对诸葛靓言及诸葛亮有“卿家丞相”之称。胡三省云:“余谓张悌襄阳人, 盖亮在荆州,识之于幼也。”这可以解释“识拔”。(12)顾: 照顾。(13)道:言也。(14)顾: 回顾。
        初,诏书使王濬下建平,①受杜预节度,至建业,受王浑节度。预至江陵,谓诸将曰:“若濬得建平,则顺流长驱,威名已著,不宜令受制于我; 若不能克,则无缘得施节度。”濬至西陵,②预与之书曰:“足下既摧其西藩,③便当径取建业,讨累世之逋寇,④释吴人于涂炭,⑤振旅还都,⑥亦旷世一事也!”⑦濬大悦,表陈预书。及张悌败死,扬州别驾何恽谓周浚曰:⑧“张悌举全吴精兵殄灭于此,⑨吴之朝野莫不震慑。⑩今王龙骧既破武昌,(11)乘胜东下,所向辄克,(12)土崩之势见矣。谓宜速引兵渡江,直指建业,大军猝至,(13)夺其胆气,可不战禽也!”浚善其谋,使白王浑。(14)恽曰:“浑闇于事机,(15)而欲慎己免咎,(16)必不我从。”(17)浚固使白之,浑果曰:(18)“受诏但令屯江北以抗吴军,不使轻进,贵州虽武,(19)岂能独平江东乎! 今者违命,胜不足多,(20)若其不胜,为罪已重。且诏令龙骧受我节度,但当具君舟楫,(21)一时俱济耳。”(22)恽曰:“龙骧克万里之寇,(23)以既成之功来受节度,未之闻也。且明公为上将,见可而进,岂得一一须诏令乎! 今乘此渡江,十全必克,何疑何虑而淹留不进! 此鄙州上下所以恨恨也。”(24)浑不听。
        ①建平: 郡名,郡治秭归在今湖北秭归。②西陵: 在今湖北宜昌东南,西陵峡口。③西藩:指建平。④累世: 历代。逋(bu)寇: 逃亡的寇盗,这里诬指东吴的最高统治者。⑤涂炭:涂,泥;炭,炭火。比喻极端困苦的境地。 ⑥振旅: 犹整军。⑦旷(kuang矿)世:犹旷代。世所未有。⑧扬州:州治寿春在今安徽寿县。扬州别驾:官名。州的副长官,总理州的众务,职权甚重。⑨殄(tian)灭:灭绝。⑩朝野:朝廷和民间。(11)王龙骧:指为龙骧将军的王濬。 (12)辄(zhe哲)克:即胜。 (13)猝(cu):突然。(14)白: 报告。(15)闇:“暗” 的异体字。(16)咎(jiu救):灾祸;灾殃。(17)我从:即从我。(18)果:果然。(19)贵州: 指扬州刺史周浚。贵,敬称之词。武: 言武力强盛。(20)多:推重; 赞美。(21)具: 配备。君: 尊称。(22)一时俱济:同时都渡江。济: 渡。(23)龙骧: 指龙骧将军王濬。(24)鄙州:指扬州。:自谦之词。
        王濬自武昌顺流径趣建业,①吴主遣游击将军张象帅舟师万人御之,象众望旗而降。濬兵甲满江,旌旗烛天,②威势甚盛,吴人大惧。
        ①趣(qu): 通“趋”。②烛:照耀。旌旗多为红色,故用“烛”字以形容之。
        吴主之嬖臣岑昏,①以倾险谀佞,致位九列,②好兴功役,为众患苦。及晋兵将至,殿中亲近数百人叩头请于吴主曰:“北军日近而兵不举刃,③陛下将如之何?”④吴主曰:“何故?”对曰:“正坐岑昏耳。”⑤吴主独言:⑥“若尔,⑦当以奴谢百姓!”⑧众因曰:“唯!”⑨遂并起收昏; 吴主骆驿追止,⑩巳屠之矣。(11)
        ①(bi)臣: 帝王所宠幸狎昵之臣。 ②致位: 达到的官职。九列:九卿之列。 ③兵不举刃: 宫士兵不愿意战斗。 ④如之何: 对此怎么办? ⑤坐: 由于; 为着。 ⑥独:言仅说出这么一句话来。⑦若尔: 假如这样。⑧奴: 指岑昏。谢: 道歉。⑨唯(wei): 应答声。⑩骆驿(luo yi):同“络绎”。言相继遣人不绝。止: 制止不杀的意思。(11)屠之: 杀了岑昏。
        陶濬将讨郭马,①至武昌,闻晋兵大入,引兵东还。至建业,吴主引见,问水军消息,对曰:“蜀船皆小,今得二万兵; 乘大船以战,自足破之。”于是合众,授濬节钺。明日当发,其夜,②众悉逃溃。
        ①陶濬: 吴将。②其夜: 当天晚上。
        时王浑、王濬及琅邪王伷皆临近境,①吴司徒何植、建威将军孙晏悉送印节诣浑降。②吴主用光禄勋薛莹、中书令胡冲等计,③分遣使者奉书于浑、濬、伷以请降。又遗其群臣书,深自咎责,④且曰:“今大晋平治四海,是英俊展节之秋,⑤勿以移朝改朔,⑥用损厥志。”⑦使者先送玺绶于琅邪王伷。壬寅,⑧王濬舟师过三山,⑨王浑遣信要濬踅过论事,⑩濬举帆直指建业,报曰:“风利,(11)不得泊也。”(12)是日,濬戎卒八万,方舟百里,鼓噪入于石头,(13)吴主皓而缚舆榇, 诣军门降。 濬解缚焚榇, 延请相见。收其图籍,克州四,(15)郡四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兵二十三万。(16)
        ①近境: 指建业的近处。②司徒:官名。魏、晋时,或称丞相,或称司徒。印节: 印绶与符节。③光禄勋:官名,秦汉时,或称郎中令,或称光禄勋。魏晋时亦设光禄勋。掌领宿卫侍从之官。中书令:官名。掌传宣诏命。 后掌机要,日益权重。 ④咎责:罪责。⑤展节之秋: 言施展才能之时。展: 施展。节: 符节,引申为持节之才。秋: 一年只有一个秋天,以秋代年,这里是指时代。⑥移朝改朔: 改朝代换年号。⑦厥(jue): 犹 “其”。⑧壬寅:(三月)十五日。⑨三山: 今江苏南京西南。⑩倍:信使。 要: 通“邀”。中途截留。 蹔(zan):同“暂”。暂时。 (11)利:顺利。(12)泊(bo):停船靠岸。(13)石头:即建业城。(14)解缚:解开绑。焚:烧了棺材。 (15)州四:吴有荆、扬、交、广四州。(16)东吴立国五十九年(222—280),至此灭亡,西晋实现了全国统一。
        ……帝从容问散骑常侍薛莹,①孙皓所以亡,对曰:“皓昵近小人,②刑罚放滥,大臣诸将,人不自保,此其所以亡也。”他日,又问吾彦,对曰:“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帝笑曰:“若是,③何故亡?”彦曰:“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故为陛下禽耳。”④帝善之。⑤
        ①骑常侍: 官名,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②昵(ni)近: 亲近。 ③若是: 假如是这样。 ④吾彦吴亡,以为天命所定。这是唯心主义的天命论。⑤以上是《通鉴》写晋军灭吴。
        
        【译文】
        (咸宁五年)
        益州刺史王濬上疏说:“孙皓荒淫凶逆,应当赶快征伐。如果一旦孙皓死去,另立一位贤明的君主,那么东吴就是强敌了。我修造船只已经七年,天天有腐朽掉的; 我的年龄已经七十岁,死亡没有多少日子了。三者之中有一项不顺,就难进取了。希望陛下不要失去事机。”晋武帝于是决心讨伐东吴。适值安东将军王浑上表说孙皓打算北上,边境的戍守都在戒严,朝廷就改议明年出兵。王濬的参军何攀奉使在洛阳,上疏说:“孙皓一定不敢出兵,应当乘戒严之机,袭取敌人十分容易。”
        杜预上表说:“自闰七月以来,敌人只是命令严急,下游建业向上游荆州派不出兵来。以理势推断,敌人已经计穷,所有兵力对建业和荆州两方已顾不过来,一定保守夏口以东地区以苟延性命,没有办法派很多兵力西上,而使国都建业空虚。而陛下所听的意见不当,就抛弃伐吴的大计,纵容敌患滋长,实在可惜。假使当初出兵失败,不出兵好了。现在制定做这件事,一定要完全牢靠,如果成功,就可以开创太平的基业; 如果不成,不过费点时间,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如果定要等待下一年,客观和主观的条件不会不改变,我怕事情更难办了。现在有万全的行动,没有失败的顾虑,我已下定决心,不敢用暖昧的态度自己贻误将来,希望陛下明察这点。”过了一个月还没上报,杜预又上表说:“羊祜不先和朝廷大臣多多商量,而秘密地和陛下想出这个办法,所以更使得朝臣产生很多不同的意见。凡事应当以利害作比较,如今这一举动的利十有八九,而害只十有一二,最多没有功劳罢了。一定要朝臣说出失败的具体情况,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计策不是出于自己,功劳不归于自身,各人羞愧他们以前说错了话而固执己见。不久以来朝廷事无大小,不同意见蜂起,虽然人心有所不同,也由于倚恃恩宠不考虑后患,所以轻率地表示不同意见。自从秋天以来,讨伐敌人的形势已很明显,现在如果中途停止,孙皓或因恐惧而生出计来,从建业迁都武昌,又修筑江南各城,疏远居民,造成城不可攻,野无所掠的形势,那么我们明年的计划或许要落空了!”晋武帝正在和张华围棋,杜预的表书恰好来到,张华推开棋局向晋武帝拱手说:“陛下圣武,国富民强,吴主淫虐,诛杀贤能,应当现在讨伐,可以不费多少代价而平定,希望不必顾虑。”晋武帝才许可。以张华为度支尚书,负责筹办水陆运输之事。贾充、荀勖、冯紞都固执己见,晋武帝大怒,贾充免冠认错。仆射山涛退朝以后告诉人说:“不是圣人,外表安宁一定内有忧患,现在消除外忧东吴,难道不是谋划吗?”
        冬,十一月,大举伐吴,派遣镇军将军琅邪王司马伷出涂中,安东将军王浑出江西,建威将军王戎出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镇南大将军杜预出江陵,龙骧将军王濬、巴东监军鲁国人唐彬下巴、蜀,东西各军大致二十多万。命贾充为使持节、假黄钺、大都督,以冠军将军杨济为副都督; 贾充坚持所说伐吴不利,又说自己衰老,不能胜任元帅。诏命说:“你如果不去,我便亲自出发。”贾充迫不得已,就接受符节黄钺,带领中军往南驻扎在襄阳,节制调度各军。太康元年
        春,正月,吴国实行大赦。
        杜预指向江陵,王浑出兵横江,攻开吴军坐镇和戍守的将兵,所到之处都取得胜利。二月初一日,王濬、唐彬击溃丹阳监盛纪。吴人在江碛要害的地方,都用铁锁横拦起来; 又制造了一丈多长的铁锥,暗置在江中,以阻挡船只。王濬造了几十只一百多步宽的大筏,制造了草人,给它披上铠甲,拿着兵器,命善于水上行动的人开筏先行,遇上铁锥,锥都刺在筏上而拔去。又造了一丈多长、几十围粗的大火炬,浇上麻油,放在船的前面,遇上铁锁,燃起火炬烧它,一会儿,铁锁融化断绝,于是船行没有阻碍。初三日,王濬攻下江陵,杀了吴都督留宪等人。初五日,攻下荆门、夷道二城,杀了夷道监陆晏。杜预派遣牙门周旨等人带领八百奇兵夜间乘船渡过长江,袭取乐乡,打出很多旗帜,在巴山点起了火。吴都督孙歆恐惧,给江陵督伍延书信说:“北来的各支晋军,飞渡长江了。”周旨等一支部队埋伏在乐乡城外,孙歆派遣军队出城拒挡王濬,大败而还。周旨等伐兵跟随孙歆军入了城,孙歆没有发觉,周旨等人一直跟到帐下,俘获了孙歆而还。初八日,王濬击杀了吴水军都督陆景。杜预进攻江陵,十七日,攻下了江陵,斩了伍延。于是沅水、湘水以南连到交州、广州,所有州郡都望风送印绶来投降。杜预持节声称诏命而加以安抚。大致斩首和俘获吴都督、监军十四个,牙门、郡守一百二十多人。胡奋攻下江安。
        十八日,诏命:“王濬、唐彬既已平定巴丘,和胡奋、王戎共同平定夏口、武昌,顺流长驱直下,直接指向秣陵。杜预应当镇抚零陵、桂阳二郡,招安衡阳郡。大军所过之处,荆州南面一定传檄而定。杜预等各分出一部分兵力以增强王濬、唐彬的部队,太尉贾充由襄阳移屯于项城。”
        王戎派遣参军襄阳人罗尚、南阳刘乔领兵和王濬一同进攻武昌,吴国的江夏太守刘朗、督武昌诸军虞昺都投降。
        杜预和各军长官在一起商量,有人说:“百年的敌人,不可以一下子完全平定,现在正是春水上涨的时候,难以长久驻军在这里,应当等到冬天,再大举进兵。”杜预说:“以前燕将乐毅借济西一战吞并强大的齐国,如今国势已振,譬如破竹,劈开了几节之后,就迎刃而解,不需要化费多大力气了。”就指点将领们方略,直接指向建业。
        吴主听到王浑南下,让丞相张悌监督丹阳太守沈莹、护军孙震、副军师诸葛靓带领三万人渡江迎战。到了牛渚,沈莹说:“晋在蜀地训练水军已很久了,我们上流各军,向来没有戒备,名将都已去世,少年掌管军队,恐怕不能抵御。晋的水军一定来到这里,应当预备很多的兵力等待敌人到来,同他们一战,如果幸而胜了敌人,江西自然安定。现在渡过江去同晋大军交战,不幸失败,那么大事就完了!”张悌说:“吴国将要灭亡,贤愚都已明白,不是现在的事了。我恐怕晋国的蜀地部队到了这里,众心惊惧,不可再整军。趁早渡江,还可以决战。如果败亡,一同为国牺牲,也没有什么怨恨。如果胜利,北方的敌人奔走,兵势振兴万倍,就可以乘胜沿江而上,迎战敌人于中流,不怕不将它攻垮。如果照你的办法,恐怕士兵散尽,坐待敌人到来,君臣一同投降,没有一个人为国死难,不也太羞耻吗?”
        三月,张悌等渡过长江,包围王浑部将城阳都尉张乔于杨荷; 张乔的士兵才七千人,闭起营栅请求投降。诸葛靓打算攻杀他们,张悌说:“强敌在前,不应当先对付他们的小股部队; 况且攻杀投降者是不道德的。”诸葛靓说:“这些人因救兵没有到来,兵少敌不过我军,所以暂且伪装投降以延缓我军进攻,并不是真正降服。如果放弃他们而前进,一定会有后患。”张悌不从,抚慰张乔而前进。张悌同扬州刺史汝南人周浚,结阵对峙,沈莹率领丹阳精锐的士兵,五千刀楯手,三次向晋兵冲杀,冲击不动。沈莹领兵退却,兵众散乱,晋将薛胜、蒋班乘沈莹军乱之机袭来,吴兵纷纷逃溃,将帅不能制止,张乔从后面击沈莹,大败吴兵于版桥。诸葛靓带几百人逃去,派人迎接张悌,张悌不肯去,诸葛靓亲自前往拉他说:“存亡自有大数,不是您一人所能支撑,为什么自取消亡!”张悌流着眼泪说:“仲思 (诸葛靓的表字),今天是我的死日了! 况且我做儿童的时候,便为您家丞相所赏识和提拔,常常担心不能善始善终,辜负名贤的照顾。如今以身殉国,又有什么说的呢!”诸葛靓再三拉他,还是不动,便流涕放手而去,走了一百多步,回顾张悌,张悌已为晋兵所杀 并杀了孙震、沈莹等七千八百个首级,吴人大为震恐。
        起初,诏命让王濬下建平,接受杜预的指挥,到了建业,接受王浑的指挥。杜预到了江陵,对各位将领说:“如果王濬取得建平,那么顺流长驱直下,威名已很显著,不应当让他受我的指挥; 如果不能攻克,那么我就没有缘由得以对他指挥。”王濬到了西陵,杜预给他书信说:“足下既然挫败东吴的建平,便当直接去取建业,讨伐历代的逃寇 (指孙吴),救吴人于水火,整军凯旋而回京都,也是世所未有的大事。”王濬大为高兴,上表陈述杜预的书信内容。等到张悌败死,扬州别驾何恽对周浚建议说:“张悌举吴国的全部精兵破灭在这里,吴国朝野上下莫不震惊。如今王濬既已攻破武昌,乘胜顺流东下,所向即胜,土崩之势已显示出来了。我以为应当赶快渡过江去,直指建业,大军突然到达,夺了敌人的胆气,可以不战而擒敌人。”周浚赞赏他的计谋,让他告诉王浑。何恽说:“王浑不明事机,而想自己谨慎免遭灾殃,必定不听从我。”周浚坚持要他告诉王浑,王浑果然说:“受诏命只让他驻屯江北以抗吴军,不让他轻举冒进,贵州 (指扬州刺史周浚) 虽然武力强盛,难道能够独平江东吗? 如今违抗命令,胜了不值得表扬,如果不胜,罪过就重了。况且诏令龙骧将军 (王濬) 受我指挥,只可配合您的船只,一同渡江而已。”何恽说:“龙骧将军攻克万里之敌,以已成的大功来受节制,从来没有听说过。况且您为上将,觉得方便就进兵,难道能一一等待诏令吗?现在乘机渡江,胜利有十分把握,有什么疑虑而滞留不进! 这是鄙州 (指扬州) 上下众人所遗憾的。”王浑不采纳周浚的意见。
        王濬自武昌顺流直趋建业,吴主派遣游击将军张象带领水军一万人抵御他,张象的部队望风而降。王濬兵众布满大江,旌旗映红天空,威势十分旺盛,吴人十分害怕。
        吴主的弄臣岑昏,因为奸险谀佞,爬上九卿之列的高位,好兴功役,使民众遭了苦难。晋兵即将来到时,殿中几百个亲近的人叩头请求吴主说:“晋军日益接近而我军不愿战斗,陛下对此将怎么办?”吴主问:“什么原故?”答道:“由于岑昏。”吴主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假如是这样,应当以岑昏向百姓道歉!”众人顺着说:“是!”就一同去捉了岑昏; 吴主派人络绎不绝地追来制止,已杀掉岑昏了。
        陶濬将讨郭马,到了武昌,听到晋兵大举入侵,领兵东还。到了建业,吴主召见,问水军消息,答道:“蜀地的船都小,现在是二万兵,我军乘大船出战,可以击溃它。”于是集合士兵,授予陶濬符节黄钺。第二天将要出发,当天晚上,众人全都逃散。
        这时王浑、王濬和琅邪王司马伷都接近建业,吴司徒何植、建威将军孙晏把印绶符节全都送给王浑而投降。吴王采用光禄勋薛莹、中书令胡冲等人的计谋,分别派遣使者送书信给王浑、王濬、司马伷请求投降。又写书信给原来的群臣,深深地自我谴责,并且说:“现在大晋平定四海,是英雄豪杰施展才能的时代,不要因为改朝代换年号,有损你们的志向。”使者先送印绶给琅邪王司马伷。十五日,王濬的水军船只过了三山,王浑派遣信使邀王濬暂时过去商量军事,王濬升起风帆直指建业,答复王浑道:“风向顺利,不能停船靠岸。”这一天,王濬军甲兵八万,船队百里,呐喊着进入建业城,吴主孙皓两手绑在背后,载着棺材的车跟在后面,到王濬营门前投降。王濬给孙皓松绑,烧掉棺材,延请相见。收取东吴的图籍簿册,获得四个州,四十三个郡,五十二万三千户,二十三万士兵。
        ……晋武帝从容地问散骑常侍薛莹,孙皓所以亡国的原因,薛莹答:“孙皓亲近小人,滥用刑罚,大臣诸将,人人不能自保,这就是他亡国的原因。”另一天,晋武帝又问吾彦,吾彦答:“天命总有归宿,历数另有所属,所以他被陛下俘获。”晋武帝称赞他说得对。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