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陶渊明《挽歌诗》三首
人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
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
时,饮酒不得足。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昔在 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良(一本作“夜”)未 央。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 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 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 托体同山阿。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一种看法,即陶渊明诗文应读全集,无须 遴选;而陶诗明白如话,尤不必加以评论和赏析。至于陶之为 人,亦久有定论,再施品评,尽属辞费。近时重读陶诗,觉得他的 三首《挽歌诗》(本集题作《拟挽歌辞》)极有新意。于是泚笔略陈 心得,算是填补我几十年来不谈陶诗的空白吧。
陶诗一大特点,便是他怎么想就怎么说,基本上是陈其事的 “赋”笔,运用比兴手法的地方不多。故造语虽浅而涵义实深,虽 出之平淡而实有至理,看似不讲求写作技巧而更得自然之趣。 这就是苏轼所说的“似枯而实腴”。魏晋人侈尚清淡,多言生死。 但贤如王羲之,尚不免有“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之叹;而真正 能勘破生死关者,在当时恐怕只有陶渊明一人而已。如他在《形 影神·神释》诗的结尾处说:“纵浪大化中,不忧亦不惧;应尽便须 尽,无复独多虑。”意思说人生居天地间如纵身大浪,沉浮无主, 而自己却应以“不忧亦不惧”处之。这已是非常难得了。而对于 生与死,他竟持一种极坦率的态度,认为“到了该死的时候就任 其死去好了,何必再多所思虑!”这同陶在早些时候所写的《归去 来辞》结尾处所说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实际是 一个意思。
这种勘破生死关的达观思想,虽说难得,但在一个人身体健 康、并能用理智来思辨问题时这样说,还是比较容易的。等到大 病临身,自知必不久于人世,仍能明智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以半 开玩笑的方式(如说“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写成自挽诗,这 就远非一般人所能企及了。陶渊明一生究竟只活了五十几岁 (梁启超、古直两家之说)还是活到六十三岁(《宋书·本传》及颜 延之《陶徵士诔》),至今尚有争议;因之这一组自挽诗是否临终 前绝笔也就有了分歧意见。近人逯钦立先生在《陶渊明事迹诗 文系年》中就持非临终绝笔说,认为陶活了六十三岁,而在五十 一岁时大病几乎死去,《拟挽歌辞》就是这时写的。我对陶的生 卒年缺乏深入研究,不敢妄议;但对于这三首自挽诗,却断定他 是在大病之中,至少认为自己即将死去时写的。而诗中所体现 的面对生死关头的达观思想与镇静态度,毕竟是太难得了。至 于写作时间,由于《自祭文》明言“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即宋文 帝元嘉四年(427年)九月,而自挽诗的第三首开头四句说:“荒 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竟与《自祭 文》时令全同。倘自挽诗写作在前,何其巧合乃尔! 因此我以为 仍把这三首诗隶属于作者临终前绝笔更为适宜。
第一首开宗明义,说明人有生必有死,即使死得早也不算短 命。这是贯穿此三诗的主旨,也是作者生死观的中心思想。然 后接下去具体地写从生到死,只要一停止呼吸,便已名登鬼录。 从诗的具体描写看,作者是懂得人死气绝就再无知觉的道理的, 是知道没有什么所谓灵魂之类的,所以他说:“魂气散何之,枯形 寄空木,”只剩下一具尸体纳入空棺而已。以下“娇儿”、“良友” 二句,乃是根据生前的生活经验,设想自己死后孩子和好友仍有 割不断的感情。“得失”四句乃是作者大彻大悟之言,只要人一 断气,一切了无所知,身后荣辱,当然也大可不必计较了。最后 二句虽近诙谐,却见渊明本性。他平生俯仰无愧怍,毕生遗憾只 在于家里太穷,嗜酒而不能常得,此是纪实,未必用典。不过陶 既以酒与身后得失荣辱相提并论,似仍有所本。盖西晋时张翰 有云:“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见《晋书·文苑》本传) 与此诗命意正复相近似。
此三诗前后衔接,用的是不明显的顶针续麻手法。第一首 以“饮酒不得足”为结语,第二首即从“在昔无酒饮”写起。而诗 意却由入殓写到受奠,过渡得极自然,毫无针线痕迹。“湛”训 没,训深,训厚,训多(有的注本训澄,训清,似未确),这里的“湛 空觞”指觞中盛满了酒。“今但湛空觞”者,却只能任其摆在那里 了。“春醪”,指春天新酿熟的酒。一般新酒,大抵于秋后开始酝 酿,第二年春天便可饮用。“浮蚁”,酒的表面泛起一层泡沫,如 蚁浮于上,语出张衡《南都赋》。这里说春酒虽好,已是来年的 事,自己再也尝不到了。“肴案”四句,正面写死者受奠。“昔在” 四句,预言葬后情状,但这时还未到殡葬之期。因“一朝出门去” 是指不久的将来,言一旦棺柩出门就再也回不来了,可见这第二 首还没有写出殡送葬。末句是说这次出门以后,再想回家,只怕 要等到无穷无尽之日了。一本作“归来夜未央”,指自己想再回 家,而地下长夜无穷,永无见天日的机会了。意亦通。
从三诗的艺术成就看,第三首写得最好,故萧统《文选》只选 了这一首。此首通篇写送殡下葬过程,而突出写了送葬者。“荒 草”二句既承前篇,又写出墓地背景,为下文烘托出凄惨气氛。 “严霜”句点明季节,“送我”句直写送葬情状。“四面”二句写墓 地实况,说明自己也只能与鬼为邻了。然后一句写“马”,一句写 “风”,把送葬沿途景物都描绘出来,虽仅点到而止,却历历如画。 然后以“幽室”二句作一小结,说明圹坑一闭,人鬼殊途,正与第 二首末句“归来良(夜)未央”相呼应。但以上只是写殡葬时种种 现象,作者还没有把生死观表现得透彻充分,于是把“千年”句重 复了一次,接着正面点出“贤达无奈何”这一层意思。盖不论贤 士达人,对有生必有死的自然规律总是无能为力的。这并非消 极,而实是因勘得破看得透而总结出来的。这一篇最精彩处,全 在最后六句。“向来”犹言“刚才”。刚才来送殡的人,一俟棺入 穴中,幽室永闭,便自然而然地纷纷散去,各自回家。这与上文 写死者从此永不能回家又遥相对照。“亲戚”二句,是识透人生 真谛之后提炼出来的话。家人亲眷,因为跟自己有血缘关系,想 到死者可能还有点儿难过;而那些同自己关系不深的人则早已 把死者忘掉,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论语·述而篇》:“子于是 日哭,则不歌。”这是说孔子如果某一天参加了别人的丧礼,为悼 念死者而哭泣过,那么他在这一天里面就一定不唱歌。这不但 由于思想感情一时转不过来,而且刚哭完死者便又高兴地唱起 歌来,也未免太不近人情。其实孔子这样做,还是一个有教养的 人诉诸理性的表现;如果是一般人,为人送葬不过是礼节性的周 旋应酬,从感情上讲,他本无悲伤,葬礼一毕,自然又可以歌唱 了。陶渊明是看透了世俗人情的,所以他反用《论语》之意,爽性 直截了当地把一般人的表现从思想到行动都如实地写出,这才 是作者思想上真正达观而毫无矫饰的地方。陶之可贵处亦正在 此。而且在作者的人生观中还是有着唯物的思想因素的,所以 他在此诗的最后两句写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大意是 人死之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尸体已托付给大自然了,使它即将 化为尘埃,同山脚下的泥土一样。这在佛教轮回观念大为流行 的晋宋之交,真是十分难得可贵的唯物观点呢!
至于我前面说的此三首陶诗极有新意,是指其艺术构思而 言的。在陶渊明之前,贤如孔孟,达如老庄,还没有一个人从死 者本身的角度来设想离开人世之后有哪些主客观方面的情状发 生;而陶渊明不但这样设想了,并且把它们一一用形象化的语言 写成了诗,其创新的程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当然,艺术上的创 新还要以思想上的明彻达观为基础,没有陶渊明这样高水平修 养的人,是无法构想出如此新奇而真实、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 浪漫主义的作品来的。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昔在 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良(一本作“夜”)未 央。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 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 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 托体同山阿。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一种看法,即陶渊明诗文应读全集,无须 遴选;而陶诗明白如话,尤不必加以评论和赏析。至于陶之为 人,亦久有定论,再施品评,尽属辞费。近时重读陶诗,觉得他的 三首《挽歌诗》(本集题作《拟挽歌辞》)极有新意。于是泚笔略陈 心得,算是填补我几十年来不谈陶诗的空白吧。
陶诗一大特点,便是他怎么想就怎么说,基本上是陈其事的 “赋”笔,运用比兴手法的地方不多。故造语虽浅而涵义实深,虽 出之平淡而实有至理,看似不讲求写作技巧而更得自然之趣。 这就是苏轼所说的“似枯而实腴”。魏晋人侈尚清淡,多言生死。 但贤如王羲之,尚不免有“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之叹;而真正 能勘破生死关者,在当时恐怕只有陶渊明一人而已。如他在《形 影神·神释》诗的结尾处说:“纵浪大化中,不忧亦不惧;应尽便须 尽,无复独多虑。”意思说人生居天地间如纵身大浪,沉浮无主, 而自己却应以“不忧亦不惧”处之。这已是非常难得了。而对于 生与死,他竟持一种极坦率的态度,认为“到了该死的时候就任 其死去好了,何必再多所思虑!”这同陶在早些时候所写的《归去 来辞》结尾处所说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实际是 一个意思。
这种勘破生死关的达观思想,虽说难得,但在一个人身体健 康、并能用理智来思辨问题时这样说,还是比较容易的。等到大 病临身,自知必不久于人世,仍能明智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以半 开玩笑的方式(如说“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写成自挽诗,这 就远非一般人所能企及了。陶渊明一生究竟只活了五十几岁 (梁启超、古直两家之说)还是活到六十三岁(《宋书·本传》及颜 延之《陶徵士诔》),至今尚有争议;因之这一组自挽诗是否临终 前绝笔也就有了分歧意见。近人逯钦立先生在《陶渊明事迹诗 文系年》中就持非临终绝笔说,认为陶活了六十三岁,而在五十 一岁时大病几乎死去,《拟挽歌辞》就是这时写的。我对陶的生 卒年缺乏深入研究,不敢妄议;但对于这三首自挽诗,却断定他 是在大病之中,至少认为自己即将死去时写的。而诗中所体现 的面对生死关头的达观思想与镇静态度,毕竟是太难得了。至 于写作时间,由于《自祭文》明言“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即宋文 帝元嘉四年(427年)九月,而自挽诗的第三首开头四句说:“荒 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竟与《自祭 文》时令全同。倘自挽诗写作在前,何其巧合乃尔! 因此我以为 仍把这三首诗隶属于作者临终前绝笔更为适宜。
第一首开宗明义,说明人有生必有死,即使死得早也不算短 命。这是贯穿此三诗的主旨,也是作者生死观的中心思想。然 后接下去具体地写从生到死,只要一停止呼吸,便已名登鬼录。 从诗的具体描写看,作者是懂得人死气绝就再无知觉的道理的, 是知道没有什么所谓灵魂之类的,所以他说:“魂气散何之,枯形 寄空木,”只剩下一具尸体纳入空棺而已。以下“娇儿”、“良友” 二句,乃是根据生前的生活经验,设想自己死后孩子和好友仍有 割不断的感情。“得失”四句乃是作者大彻大悟之言,只要人一 断气,一切了无所知,身后荣辱,当然也大可不必计较了。最后 二句虽近诙谐,却见渊明本性。他平生俯仰无愧怍,毕生遗憾只 在于家里太穷,嗜酒而不能常得,此是纪实,未必用典。不过陶 既以酒与身后得失荣辱相提并论,似仍有所本。盖西晋时张翰 有云:“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见《晋书·文苑》本传) 与此诗命意正复相近似。
此三诗前后衔接,用的是不明显的顶针续麻手法。第一首 以“饮酒不得足”为结语,第二首即从“在昔无酒饮”写起。而诗 意却由入殓写到受奠,过渡得极自然,毫无针线痕迹。“湛”训 没,训深,训厚,训多(有的注本训澄,训清,似未确),这里的“湛 空觞”指觞中盛满了酒。“今但湛空觞”者,却只能任其摆在那里 了。“春醪”,指春天新酿熟的酒。一般新酒,大抵于秋后开始酝 酿,第二年春天便可饮用。“浮蚁”,酒的表面泛起一层泡沫,如 蚁浮于上,语出张衡《南都赋》。这里说春酒虽好,已是来年的 事,自己再也尝不到了。“肴案”四句,正面写死者受奠。“昔在” 四句,预言葬后情状,但这时还未到殡葬之期。因“一朝出门去” 是指不久的将来,言一旦棺柩出门就再也回不来了,可见这第二 首还没有写出殡送葬。末句是说这次出门以后,再想回家,只怕 要等到无穷无尽之日了。一本作“归来夜未央”,指自己想再回 家,而地下长夜无穷,永无见天日的机会了。意亦通。
从三诗的艺术成就看,第三首写得最好,故萧统《文选》只选 了这一首。此首通篇写送殡下葬过程,而突出写了送葬者。“荒 草”二句既承前篇,又写出墓地背景,为下文烘托出凄惨气氛。 “严霜”句点明季节,“送我”句直写送葬情状。“四面”二句写墓 地实况,说明自己也只能与鬼为邻了。然后一句写“马”,一句写 “风”,把送葬沿途景物都描绘出来,虽仅点到而止,却历历如画。 然后以“幽室”二句作一小结,说明圹坑一闭,人鬼殊途,正与第 二首末句“归来良(夜)未央”相呼应。但以上只是写殡葬时种种 现象,作者还没有把生死观表现得透彻充分,于是把“千年”句重 复了一次,接着正面点出“贤达无奈何”这一层意思。盖不论贤 士达人,对有生必有死的自然规律总是无能为力的。这并非消 极,而实是因勘得破看得透而总结出来的。这一篇最精彩处,全 在最后六句。“向来”犹言“刚才”。刚才来送殡的人,一俟棺入 穴中,幽室永闭,便自然而然地纷纷散去,各自回家。这与上文 写死者从此永不能回家又遥相对照。“亲戚”二句,是识透人生 真谛之后提炼出来的话。家人亲眷,因为跟自己有血缘关系,想 到死者可能还有点儿难过;而那些同自己关系不深的人则早已 把死者忘掉,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论语·述而篇》:“子于是 日哭,则不歌。”这是说孔子如果某一天参加了别人的丧礼,为悼 念死者而哭泣过,那么他在这一天里面就一定不唱歌。这不但 由于思想感情一时转不过来,而且刚哭完死者便又高兴地唱起 歌来,也未免太不近人情。其实孔子这样做,还是一个有教养的 人诉诸理性的表现;如果是一般人,为人送葬不过是礼节性的周 旋应酬,从感情上讲,他本无悲伤,葬礼一毕,自然又可以歌唱 了。陶渊明是看透了世俗人情的,所以他反用《论语》之意,爽性 直截了当地把一般人的表现从思想到行动都如实地写出,这才 是作者思想上真正达观而毫无矫饰的地方。陶之可贵处亦正在 此。而且在作者的人生观中还是有着唯物的思想因素的,所以 他在此诗的最后两句写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大意是 人死之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尸体已托付给大自然了,使它即将 化为尘埃,同山脚下的泥土一样。这在佛教轮回观念大为流行 的晋宋之交,真是十分难得可贵的唯物观点呢!
至于我前面说的此三首陶诗极有新意,是指其艺术构思而 言的。在陶渊明之前,贤如孔孟,达如老庄,还没有一个人从死 者本身的角度来设想离开人世之后有哪些主客观方面的情状发 生;而陶渊明不但这样设想了,并且把它们一一用形象化的语言 写成了诗,其创新的程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当然,艺术上的创 新还要以思想上的明彻达观为基础,没有陶渊明这样高水平修 养的人,是无法构想出如此新奇而真实、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 浪漫主义的作品来的。
今日更新
-
九、关于七律拗体
[2019-05-24]
-
八、怎样写七言古诗(下)
[2019-05-24]
-
七、怎样写七言古诗(上)
[2019-05-24]
-
六、怎样学作五言古诗
[2019-05-24]
-
五、作诗要学会读诗
[2019-05-24]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