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辛弃疾[清平乐](“茅檐低小”)

2024-11-24 可可诗词网-古典诗词札丛 https://www.kekeshici.com

        茅檐低小,溪小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 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无)赖,溪 头卧(一本作“看”)剥莲蓬。
        

——据《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二


        这首小词近年来各种选本多已入选,有的选本还有简单说 明。如胡云翼先生《宋词选》云:
        这首词环境和人物的搭配是一幅极匀称自然的画图。 老和小写得最生动。“卧剥莲蓬”正是“无赖”的形象化。
        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辛弃疾词选》云:
        这首词可以说是一幅农村素描。它写得清新活泼,寥 寥几笔,就勾画出清溪茅舍一家老小的生动情景,使人仿佛 身临其境。
        俞平伯先生《唐宋词选释》云:
        本篇客观地写农村景象,老人们有点醉了,大的小孩在 工作,小的小孩在玩耍,笔意清新,似不费力。
        上引诸家之说有一共同特点,即认为这首词对农村景象是在进 行客观描述,我却以为词中也反映出作者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 纯客观地作素描。基于这个出发点,对词的文句就产生了不同 的理解,比如上片的第三、四两句,我就认为“醉里”是作者自己 带有醉意而不是指农村中的“翁媪”。现将拙作《读词散札》第十 二则转引如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上片云:……胡《选》及俞平伯 师《唐宋词选释》本皆以“醉”属诸翁媪,疑非是。此“醉里” 乃作者自醉,犹之“醉里挑灯看剑”之“醉里”,皆作者自醉 也。若谓翁媪俱醉,作者何由知之? 且醉而作吴音,使不 醉,即不作吴音乎?“相媚好”者,谓吴音使作者生媚好之感 觉,非翁媪自相媚好也。盖作者醉中闻吴语而悦之,然后细 视谛听,始知为农家翁媪对话也。此惟夏承焘先生《唐宋词 选》初版本注文得其解。
        

(《学林漫录》初集,页一八七。)


        我以为,从含醉意的作者眼中来看农村的一个生活侧面,比清醒 的旁观者在听醉人说吴语要更富有诗意。退一步说,即使读者 不同意夏先生和我的关于“醉里”的讲法,则此词下片“最喜”二 字的主语也该指作者,总不会是指白发翁媪。可见这首词中作 者的心情是开朗喜悦的。
        除此之外,还想谈两点不同意见。一、此词在四卷本《稼轩 词》及广信书院本中均无题,只有《花庵词选》题作“村居”,各本 多从之。我以为这值得研究。如果讲成作者眼中所见到的村居 农民,还勉强说得过去;如把它讲成作者本人的村居生活的一部 分,则不敢苟同。我以为此当是作者在旅行途中所见到的一幅 农村场景,或者说是农村的一个侧面。因为“茅檐低小”的房屋 绝非作者自己所居,只能是望中所见。二、关于“亡赖”即“无赖” 的解释。邓广铭先生《稼轩词编年笺注》引《汉书.高帝纪》注: “江淮之间,谓小儿多诈狡狯为亡赖。”俞先生《选释》说:“这里却 只作小孩子顽皮讲。”中华书局选本解作“调皮”,皆无可非议。 但《选释》于注释秦观词时屡引杜甫《绝句漫兴》“无赖春色到江 亭”,释为“不可人意”或“不得人心”,则疑未确。窃谓“无赖”实 应解为“无聊”,现代汉语中尚有“百无聊赖”的成语,足以证成鄙 说(杜诗“无赖”屡见,似皆应解为“无聊”)。此词下片写这户人 家较大一点的孩子都在户外参加劳动,唯有最小的一个却闲得 无聊,只躺在溪边自己剥莲蓬吃着玩。当然这也包含有顽皮、调 皮的意思,不过这毕竟算作引申义了。《选释》有一段很精僻的 讲解,现照录如下:
        (下片)虽似用口语写实,但大儿、中儿、小儿云云,盖从 汉乐府《相逢行》“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挟 瑟上高堂”化出,只易三女为三男耳。
        这里的“小儿”也正如汉乐府里的“小妇”,是由于“无所为”才在 “溪头卧剥莲蓬”的。“无所为”即“无赖”,也就是“闲得无聊”。 不过俞先生对原词这一句选了一本的“看”字,意思说有些人正 在参加剥莲蓬的劳动,这个“小儿”却在袖手旁观,正如黄庭坚 《新喻道中寄元明》一诗中所描写的“看人获稻午风凉”。所以俞 老下结论说:“末句于剥莲蓬着一‘看’字,得乐府‘无所为’的神 理。”其实剥莲蓬本身已足以说明这个孩子的无所事事,而且还 躺在那里边吃边玩,一副惬意而惫赖的神情跃然纸上。故我以 为用“卧”字并不比“看”字逊色,倒是胡《选》的解释更贴切些。 此正如“挟瑟上高堂”本身已足以说明“小妇”的“无所为”,并不 一定非让她听人鼓瑟才算是无所事事也。
        照我的理解,作者这首词是从农村的一个非劳动环境中看 到一些非劳动成员的生活剪影,反映出农村有生机、有情趣的一 面。上片第一、二两句是作者望中所见,镜头稍远。“茅檐低 小”,邓《笺》引杜甫《绝句漫兴》:“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 来频。”此正写南宋当时农村生活条件并不很好。如果不走近这 低小的茅檐下,是看不到这户人家的活动,也听不到人们讲话的 声音的。第二句点明茅屋距小溪不远,而溪上草已青青,说明农 村生机无限,又是农忙季节了。作者略含醉意,迤逦行来,及至 走近村舍茅檐,却听到一阵用吴音对话的声音,使自己感到亲切 悦耳(即所谓“相媚好”),这才发现这一家的成年人都已下田劳 动,只有一对老夫妇留在家里,娓娓地叙家常。所以用了一个反 问句:“这是谁家的老人呢?”然后转入对这一家的其他少年人的 描绘。这样讲,主客观层次较为分明,比把“醉”的主语指翁媪似 更合情理。
        下片写大儿锄豆,中儿编织鸡笼,都是写非正式劳动成员在 搞一些副业性质的劳动。这说明农村中绝大多数并非坐以待 食、不劳而获的闲人,即使是未成丁的孩子也要干点力所能及的 活儿,则成年人的辛苦勤奋可想而知。只有老人和尚无劳动力 的年龄最小的孩子,才悠然自得其乐。这实际上是从《庄子.马 蹄篇》“含哺而熙(嬉),鼓腹而游”的描写化出,却比《庄子》写得 更为生动,更为含蓄,也更形象化,特别是作者用了侧笔反衬手 法,反映农村生活中一个恬静闲适的侧面,却给读者留下了大幅 度的想象补充余地。这与作者的一首[鹧鸪天]的结尾,所谓“城 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正是同一机杼,从艺术效果看, 也正有异曲同工之妙。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