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行
[清]周凯
古来大将皆崛起,未必少年通经史。用心往往合天心,不杀之杀杀乃止。将兵百万不戮人,邓禹自知冒孙子。焚香一柱誓众军,曹彬贵与宋终始。君不嗜杀臣好生,至今典册交颂美。有功不忌乃主恩,为善必报亦天理。此中一念惨与慈,间在毫厘谬千里。独不见杀降不令李广侯,坑卒终赐白起死,古来大将鉴如此。
这首诗以深沉的历史回顾,表达了作者希望将帅能体恤士兵和百姓,以仁德获天下的美好愿望。
中国自古以来,杀伐不断。上古时就有黄帝、炎帝之争,战国时更是战乱频繁,两汉三国直到明清,内部战争加上农民起义,还有匈奴倭寇侵扰,常常使百姓流离失所,士兵暴尸荒野,而将兵之统帅却飞黄腾达,在死者的尸骨之上,得到名誉与地位,故有“一将功成万骨枯”之说。
诗一开篇,作者就用颇带宿命论的观点,指出为将之人,未必精读经史,所作所为却甚合天意。作者希望杀伐能止,希望将帅们能象孙子所言的那样,不战而屈人之兵,以“不杀之杀”达到目的。于是,作者连用典故,以古为鉴,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惨”与“慈”产生的不同后果。
邓禹, 《后汉书》有传。他辅佐汉光武帝刘秀成就了霸业。曹彬,《宋史》有传,为宋之大将。两人均不以残杀来平叛攻城。邓禹“将兵百万”,却能天性温良,不嗜凶残杀戮,从而泽被子孙,名存史册。曹彬攻城将破,与众将士焚香立誓,决不乱杀一人,心慈可见。作者正是通过对这些古之名将好生不杀的颂扬,表现了自己善良美好的愿望。
作者是一位封建士大夫,忠君效国是其固有的思想,名扬千古、功垂史册更是其思想的精髓。所以,作者在颂扬古之名将的同时,仍念念不忘帝王之恩,邓禹封侯、曹彬受赏,作者以“有功不忌乃主恩,为善必报亦天理……”一句点出皇恩浩荡,并把为将的仁慈与君王的不嗜杀戮并列在一起,体现了浓厚的封建忠君思想。
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 自古中国死于战乱的人太多太多,为躲避服兵役,有的人不惜自折腿臂,被迫从军者,妻子相送,牵衣痛哭。更有甚者认为:“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杜甫《兵车行》),可见,战争对百姓生活的摧残是多么巨大。这样,为将之人若能爱护士兵百姓,的确值得颂扬。而嗜血好杀之人,令人憎恨,连史册也将记下他们的罪行。
李广, 《汉书》有传,是汉代名将,骁勇善战,尤精骑射,在抗击匈奴的多次战斗中,功绩卓著,被称为“飞将军”。李广一生驰骋疆场,为汉家天子立下了汗马功劳,却至死未能封侯,原因是他有一次诱杀了八百多名投降的士兵,故作者有“杀降不令李广侯”之句。
白起, 《史记》有传,是战国时期秦之大将,为秦始皇成就帝王之业东征西讨,屡克强敌。这里引用的典故是白起在长平之战中,以欺骗的手段活埋了数十万赵国投降的士兵,后受秦始皇猜忌,赐其自尽而死。
作者引用李、白二人之典,与邓、曹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惨”与“慈”得到的不同的结局,既赞颂了邓禹、曹彬,又抨击了李广、白起,同时对李、白二人的结局亦不乏惋惜。以古为鉴,可以察得失,作者充满期望地发出了“古来大将鉴在此”的肺腑良言,全诗至此,情绪为之高昂,言虽止而意无穷。
为将之人的一念之差就可能使万众死于非命,这对于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当然,战争必然要有人丧生,但将帅的谋略和善良能使众多的人得以幸存,这不仅是作者的希望,也是民众共同的希望。
全诗的写作笔法灵活多变,叙述议论更替,对比鲜明,用典精当,格式整齐,音律和谐,是乐府诗的上乘之作。
当然,对诗中的一些封建忠君思想和宿命论的报应观点,我们在鉴赏中应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