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行

2024-10-14 可可诗词网-乐府诗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清]刘仪恕


        风飕飕,雨潺潺,流民如蚁牵破船。船中何所有?瓦盆蓑笠与败毡;问民何所资?道旁野菜路人钱。耶娘妻子同哀叫,哀声迸泪如流泉。泪流欲诉先痛心,苦道年前遭水沈,二州五县同时没,千里霜寒绝杵砧。至今水去已无家,尽室漂流逐白沙。况是军兴役赋急,都长里正穷纷拿。破船何处堪停泊,已拼饥饿填沟壑。呜呼!纵使饥饿填沟壑,不敢归农受吏索!

        “行”是古乐府的一种体裁,本篇没有沿用旧题,而是即事名篇。清初,汉族人民不满于异族的统治,全国各地,特别是江南、西南一带的武装抗清斗争此起彼落。一直到康熙二十二年以后,小型武装斗争仍不时爆发。为了镇压反抗,清统治者一再兴兵,这就给人民带来沉重的劳役和税赋,加上水旱天灾,使许多地方的百姓流离失所,濒于死亡的边缘。这首诗就艺术地再现了流民的痛苦。
        诗一开始,就蓦然而起,描绘出一幅苍茫阔大,震人心魄的流民流亡图:风声紧,雨更骤,一群群的流民拉着破船,在风雨中艰难地跋涉着,蠕动着。 “如蚁”,写流民象成群的蚂蚁一样多。 “破船”则是他们流亡中所赖以托身和生活的处所。他们那瘦削的身体,依赖于这破船,怎样才挣扎到这里?他们还能经受得住这大自然风雨的无情侵袭,和以后漫长的人生痛苦的折磨吗?这不由不引起人们对他们命运的关注和担忧。
        接着,诗人以设问的方法,具体展示了流民凄惨的生活情景。“船中何所有”与“问民何所资”连贯而下,排比成文,后面的问与前面的“问”即是同一个人,这个人即是诗人自己。上面的悲景是诗人亲眼所见,这才引起了诗人的“问”。“瓦盆蓑笠与败毡”,这就是流民所有的所谓“家当”; “道旁野菜路人钱”,这就是流民每日充饥的食物和生活的来源。少衣无食,忍饥受寒,乞讨苟延,这就是流民日常的生活。这样的生活算什么生活啊!再看看流民一家吧:“耶娘妻子同哀叫”,饥饿难忍,寒冷难耐,合家老小,哀哭一片。这“哀哭”表现出他们肉体和精神上多么巨大的悲愤和痛苦!“哀声迸泪如流泉”,随着哀声,眼泪不自觉地迸涌而出,泊泊不断。他们那满腹的悲苦该是多么难奈!一个“迸”字,寄寓了诗人多么浓厚的感情色彩。
        在诗人笔下,流民如蚁,破船飘摇,陋具件件,老小哀叫,景象惨人;风声,雨声,悲诉苦,哀哭声,连成一片,震人耳膜。这从视觉和听觉上给读者心理以无比沉重的感觉,集中展现了成千上万家庭流离失所,衣食无着,痛苦万分的悲剧,令人心魄震憾!
        从“泪流欲诉先痛心”开始,诗人让流民作了直接的倾诉。
        “苦道年前遭水沈”,水灾是他们背井离乡的原因。 “二州五县”,可见水势之大,受灾人之多,相互之间不能救助,确实在家乡无法生活;“千里寒霜绝杵砧”,“杵砧”,捣衣具,遭灾之后,千里无人烟,再也听不到洗衣的“杵砧”之声了。这是多么可怕的沉寂!水退之后,只见房屋尽为大水所漂,埋入白沙之下,千里赤地,那是多么空前的浩劫!田地被淹,房屋被毁,家乡何以存身!
        “况是军兴役赋急,都长里正穷纷拿”,照应“年前”句。“年前”水灾使他们离开家乡,水退之后的今天为何仍不还乡呢?这里因为“军兴役赋急”。“都长”、“里正”都是乡官。官府发兵,抓役催赋,虽是灾荒之年,地方官吏仍是毫不放松,四处抓人,追搜极索,纷纷攘攘,家乡怎敢存身!无法避免“饥饿填沟壑”的命运。
        最后,诗人无限感慨地说:“呜呼!纵使饥饿填沟壑,不敢归农受吏索。”这抒发了诗人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人人都说家乡好,更有俗云:“穷家难舍”。中国小农经济的生产使农民对自己的土地和家乡有着浓厚的难以割舍的感情,而今流民宁流亡在外,命丧他乡,也不愿归乡遭受官吏的勒索,这种被严重扭曲而变异的心理,深刻地揭示了当时“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
        这首诗艺术上最突出的是寓情于叙事之中。无论是第一段的描写叙述,还是第二段的代流民叙言,诗人激切奔越,浓郁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汇在全诗的始终,诗人那关切怜悯、忧心如焚的形象也仿佛展现在读者面前。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前后呼应,放得开,收得起,变化开阖,层次井然,融为一体。第一段风刮雨下,破船陋具,老小哀叫,气氛沉重,给第二段的倾诉苦衷作了很好的渲染铺垫;而第二段的长篇叙言,则进一步深化了第一段场面描写的思想内容。前后辉映,由问而答,由表面到内心,由眼前景到往日之因,再到今后的命运,步步深入,自然流转,揭示悲剧的残酷,发人深省,使人心惊。加上最后诗人发自内心深处的喟叹,造成了错落有致,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