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何哭

2024-06-02 可可诗词网-乐府诗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宋]徐积


        谁何哭?哀且危! 白头母,红颜儿。儿忽舍母去,母何用生为?架上有儿书,箧中有儿衣。儿声不复闻,儿貌不复窥。谁何哭?哀复哀!肠未绝,心先摧。母恃儿为命,儿去不复来,朝看他人儿,暮看他人子。一日一夜间,十生九复死。君不见,昨夜人静黄昏时,含心抱痛无人知,其时忽不记儿死,倚门引颈望儿归。

        这是即事名篇的乐府诗,写一位白发老母的丧子之痛。
        母爱是世界上最普遍而又最真淳深厚的感情,自古以来,产生了多少歌唱母爱深情的诗篇!在古代社会里,男子行役远宦是生活中的常事,母子常常忍受离别的痛苦,因此, 《诗经》中便有“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的叹息,唐代诗人孟郊便有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咏唱。
        生离已使母亲痛苦不已,死别则更使其难以承受。爱是一种幸福,然而当爱倏然失去寄托时,又会转化为一种极端的悲哀;儿子是母亲的希望,当希望突然破灭时,感情便难以承受那失望与绝望的袭击。此诗便是写一位母亲失去爱子痛不欲生的感情。
        此诗开头四句紧扣题目,回答了“谁何哭”三个字中所包含的两个问题,是白发苍苍的母亲在哭她红颜年少的儿子。 “哀且危”说明她已哭了很久,她哭得死去活来,现在已经泣不成声少气无力了。接下来交代她的儿子遭受了什么不幸。诗不是简单交代儿子的去世,而是从母亲的角度写她物在人亡的感受。“忽”字极言悲剧发生的意外,从母亲的心理说,她是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失去了儿子,儿子转眼之间离开了人世,一切都来得那么迅速,生活的小河正淙淙流淌,瞬间跌入了万丈深谷。儿子的书本还在架上,儿子的衣服还在箱里,怎么再也听不到儿子的说笑,再也看不到儿子的面容身影呢?曾几何时,儿子读书的情景还在眼前,儿子的说笑还象阳光照亮母亲的心间,这一切怎么倏忽消失了呢?这种生活的陡然转折,这种人生的极大不幸使慈母感到生命暗淡无光,活下去没有意义。
        “谁何哭?哀复哀”以下十句,仍然以“谁何哭”领起,大意与前十句相近,而且句式也相同,可以看作是重章形式,在反复咏叹中进一步渲染白发母亲的失望痛苦之情。对“谁何哭”的问题不再重复交代,而以“哀复哀”,“肠未绝,心先摧”写哭声中流露出的悲惨心情。前十句写老母睹物思子,这十句则着重于由人及己。儿子埋掉一天了,昨天一天不闻儿声,不窥儿貌,惟见邻人的儿子依旧活蹦乱跳,这便触发了她的思子之悲。“母恃儿为命”,说明儿子寄托了老母的全部希望,但“儿去不复来”,生活的希望又如火尽烟消。儿子的死带走了她全部的春风和阳光,命运太无情了,因此,“一日一夜间,十生九复死”。现实冷酷如铁,她呼天不应,喊地不灵,惟有哭方能表达她的感情,从昨天直到昨夜,她一直在哭,哭得死去活来。
        最后四句为最后一层,写老母痛苦失常的精神状态。这位母亲直哭到深夜,由于过度的悲伤,心里一阵疼痛之后,忽然忘记了儿子已经死去,夜已深了,儿子该回家了,她竟倚着门口,向远处张望,希望看到儿子归来的身影。连自己为何悲伤也忘记了,可见老母痛苦悲伤到精神恍惚失常的程度。诗到此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无穷回味的余地。这位老母的儿子是怎么死去的?老母“倚门引颈望儿归” ,当望而不见儿子归时她又该如何痛苦?诗没有作出交代,让读者去想象,诗也颇具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之致。
        亲子之爱、失子之痛乃人类的本性,这首诗对此加以咏叹,似乎谈不上有什么阶级性,然而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既然这是一种社会现象,诗人也有责任去反映,而且歌咏人类生活中的不幸,表现出自己的悲悯心情,这种同情不幸的主题对读者也不无潜移默化陶冶心灵的作用,何况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封建社会的可悲现实,固然,亲人的死亡,无论在何一时代都是令人悲伤的,然而诗中白发老妇失去儿子便有“母恃儿为命,儿去不复来”,瞻望前途不寒而栗的心情,又透露出当时社会无儿女奉养,老人的生活便无法保障的可悲现实,这和我们新时代的生活比较起来,实在有天壤之别了。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