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明月照桂林〕
[南朝]民歌
明月照桂林,初花锦秀色。谁能春不思,独在机中织。
春天是迷人的,春天的月夜更富于诗意。 “明月照桂林,初花锦秀色”, 月光将一种温馨,一种朦胧,一种深远的、可爱的寂静,笼罩着原野上的桂林,花儿蓓蕾初绽,在月光下悄悄地想着自己的心事,一切都显得那么优美。这两句是写景,又可以说是比兴,女歌者用月比作她心中的偶像,以桂林初花自比,那月儿的柔光便是男子多情的手吧。在我国古典爱情诗中,以日月喻男女,最早见于《诗经·邶风·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郑笺说: “日月喻国君与夫人也”。在这首诗歌中,歌者创造性的运用了这一传统表现手法,在写明时间中,暗喻着情思,对下文“谁能春不思,独在机中织”起了很好的比兴作用。其中“春不思”,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四作“不相思”,今据《玉台新咏》卷十校改。我以为这样更能明确地传达诗人此时的内心世界。含苞待放的青春少女,有谁不做着“白马王子”梦,心驰花前月下,而只顾在机中织布呢?爱情婚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歌德说:“哪个少年男子不善钟情?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少年维特之烦恼》),可以说是此诗的最好注脚。诗篇语言清新秀丽,率真自然,不失为言情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