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娇饶

2019-05-22 可可诗词网-乐府诗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后汉]宋子侯


        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飏!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 “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 “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

        此诗始见于《玉台新咏》,《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中。董娇饶,女子名。余冠英疑是乐府旧题。按,“董娇饶”在唐诗中大都作为美人或歌姬的典故用。杜甫《春日戏题恼郝使君》诗中有“细马时鸣金腰袤,佳人屡出董娇饶”。温庭筠《题柳》诗中有“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饶舞袖垂。”《怀真珠亭》诗中又有“珠箔金钩对彩桥,昔年于此见娇饶”。故“董娇饶”可能是汉代著名歌姬。此诗或者是作者为她所作的自伤之词。
        此诗写作者在洛阳城东路上的所见,感伤女子命不如花,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年轻被损,年老被弃的不幸遭遇,表现了作者对女子薄命的深切同情。
        诗的前六句描写洛阳城东路上的一片明媚春光。阳春三月,洛阳城东路旁,艳阳高照,桃李盛开,春风吹拂,花叶摇动,好一派大好的春光!接下去四句,写一个妙龄蚕姑,在行将采桑途中,见到桃李盛开,便用手攀折枝条,结果使得落英飞堕的情景。蚕姑折花,夭其稚枝,伤其芳荣,自然引起了人们的不满,也勾出了作者深沉的联想和感伤的情怀。于是作者便以花拟人,写出了桃李同蚕姑的一番争辩。“何为见损伤?”是桃李对蚕姑折花的责问,所以说话之前先“请谢”,即致歉意。“高秋”四句,是蚕姑为自己折花行为的辩解。桃李终要飘堕,我今折花无碍,伤花何妨?“秋时”四句,是桃李对蚕姑辩解的答辩。“春月” “秋时”,花开花落,这是自然的规律,为什么要人为地使花叶过早地凋零呢!“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桃李不只是在为自己所遭受的损害伤感,哀怨,而且是由花及人,想到那些象花朵一样的女子,何尝不是年轻美貌时被人损伤,而年长色衰后被人抛弃啊!不仅如此,花开花落,花能复荣,而女子则盛年不再,欢爱永忘,女子的命运事实上连花都不如!难怪作者感慨不已,说他此曲难终,愁肠难解,只有归而饮美酒以消愁,挟琴瑟以解忧了。
        在写作艺术上,此诗风格独具,意境幽深。开头采用工笔细描的手法,绘形绘影地写出了一派明媚的春光。这春光最能招蜂引蝶,这时节更使蝶乱蜂狂。这就很自然的在写景之中,逗出盛年欢爱的影子,为下文感慨盛年易去,欢爱永忘作了垫脚。看起来作者是在写景,实则托物起兴,以花喻人。这样,下文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也就显得非常服贴。诗作的主体部分,即桃李同蚕姑的对话,写得有声有色,似乎在人们面前玉立着一位既彬彬有礼而又不容玷辱的桃花仙子的形象,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最后,作者直抒胸臆,抒写了深沉感伤的情怀,表现了对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不仅使诗作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而且使读者在感情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