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桓帝初小麦童谣
[汉]
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人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
此诗收在《乐府诗集》第八十八卷,属《杂歌谣辞》,为乐府古辞; 《玉台新咏》卷九题作《汉桓帝时童谣歌》。诗篇反映了东汉后期尖锐的民族矛盾和战争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流露了渴望边政清化、战争消弭,从而过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
汉代的民族矛盾非常尖锐。西汉后期,随着匈奴的衰落,西北地区古老的羌族逐渐强大。在这个日益崛起的民族面前,东汉政权的政策失当,派驻将领失职。引起了诸羌的普遍不满和反抗。为平羌叛,朝廷派出了许多名将,先后发动了几十万大军,耗用了上百亿的钱粮,但诸羌还是服叛无常,而且越战越勇,日益强大,到顺帝时,其总兵力达二十余万人。边境地带战乱频仍,烽烟遍地,有时战祸甚至延及内地。桓帝即位后羌患虽有一段短暂的沉寂,但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而是在作“潜运行”,到了元嘉元年(151年)终于又来了一次大暴发。 “凉州诸羌一时俱反,南入蜀汉,东抄三辅,延及并、冀,大为民害”(《后汉书·五行志》)。而在这次突发事件面前,边政的腐败又一次大暴露:“遣将出征,每战常负,中国益发甲卒”,于是, “动摇数州之境,日耗千金之资”(《后汉书·西羌传》)的战争重负又一次压在人民头上。诗篇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展开。
前三句描绘出了一幅奇特的农村景象:小麦还在生长,大麦已经枯萎,已是收获的季节了。那么谁来承担这收获的劳务呢?又是谁把农田管理得这么差呢?原来只是些不善农活的妇女。那么,那些田力哪里去了呢?原来是被征发到西域去抗击羌胡了。三句用写实的手法勾画出了战争烟云笼罩着的农村风貌,语言流畅,画面鲜明。二,三两句自具问答,此种句式颇为后来杜甫《大麦行》所效法。
四、五两句把镜头转向另一个阶层——官吏。据《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一》载,安帝永初二年,怀令虞诩劝中郎将任尚说:现在敌寇都骑着马,用步兵去追他们,势必赶不上。不如遣回州郡派来军队,让他们各自数千钱,二十人合买一匹马,装备起一岁骑兵去驱逐他们。任尚采用了他的计谋,遂获得胜利。大概从那以后,边郡吏民“买马具车“就成了一种定制,到桓帝时,遂演变成了“吏买马,君具车”,老百姓上前方打仗的“社会分工”。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战争规模之大,因为征调已经破例地落到有官位的人头上了。
“请为诸君鼓咙胡”,“咙胡”即喉咙,“鼓咙胡”意思是鼓运喉咙。把话咽住。不敢说话,此句是人们发自心底的呼唤。在当时,调兵遣将是朝廷的军机大事,小民怎敢随便议论呢?话到了喉头,还得咽下去。但是心灵的呼唤谁又能阻碍得了呢?在家的妇女想念着出征的亲人,盼望着边政清化,战争消弭;出征的战士怀念着在家的眷属,盼望着良将受任,战争速清。就是一般的官吏,又何尝不愿早日结束战争,使自己能够早日平安理政?因此,这可以说是时代的心声,它反映了广大人民渴望过和平生活的殷切愿望。
诗的风格朴素流畅,生动自然。洋溢着泥土的芳香和生活的气息。三、七言错杂,节奏鲜明,气势跳荡,颇为后世歌行体所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