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行

2019-05-22 可可诗词网-乐府诗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汉]民歌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该诗最早见于《文选》,题为《乐府古辞》。 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相和鼓辞·瑟调曲》。又名《饮马行》。
        这首诗是乐府民歌中怀人诗的力作。全诗以闺妇思念远出不归的亲人的情感为主线, “天籁自鸣,直抒己志,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言有尽而意无穷”(清·刘毓松《古谣谚序》),读来亲切自然,虽平直而意味深长。表现了乐府民歌以现实生活为反映内容的基本特色。
        诗的上半首是怀人者缠绵情感的多向表露。开头即以传统的比兴手法着笔。以青青的春草延绵不断的景象引出思妇对亲人的不尽思念。“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春草萌青,极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时段感,而良人行期正可作时段的信约。对亲人的企盼之情借春草的延绵形貌表达出来。如果说开头只是表达的需要而使用的一种手段,那么,下面便是情感的具体抒发。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由于良人远在异乡,而我的思念只能是情怀所至,所以就产生“不可思”的慨叹。但感情的思绪是不会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断折, “宿昔梦见之”便顺理成章了。在梦中使思念变为现实,让心境得到慰藉,则是形象表达的一策妙计,也是情思线索自然和偕的延伸。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粗读上口,似觉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但细品起来,我们会感觉到这正是情思的又一向线。怀人者并没因梦中的相见而满足,它着实难使人满足。对良人的挂念照祥缠绕心头。“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真可谓“欲寄征人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唐·张仲素《秋闺思》),亲人的行踪归期、衣食住行、身骨安泰,都令人难以放心。不能相见的现实使我的忧虑越发深沉。“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既是比喻,又是拟人。是的,无感觉、无思维的枯桑海水此刻是一种活的,富有情感的有机体,何况是人呢?夫妇久别,不用言表而各知相思之苦,借枯桑寒水寄托我的惦念,真正是手法得当。“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与其是说思妇的抱怨,不如说是思妇孤凄、惦念之情的尽吐。至此,缠绵交织的想念担忧的思绪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不难看到,上半首的基调是思是忧,总给人一种“苦”的感觉,大有一种单相思的运动,它毕竟是不完美的。而下半首则是情思的高潮,基调也为之一变。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此处再用比喻,语句热烈活泼,未知书讯而欢悦之态溢于言表,不可抑制的欣喜代替了无可奈何的叹息,一波一折,表露亲切。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是啊,思念、忧虑能得到报偿吗?欣喜激动又带着盼望的虔诚。看是怀疑、焦心,实则有着自信与惬意。“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加餐食”,“长相忆”,这是报偿,又是思妇所没有表露出来的另一种情感的印证。忧虑思念与激动喜悦融汇在一起,这才显得思情的五彩斑烂。彼此双方的谐奏,使得这种伉俪生活也充满甜美的鸣响。
        该诗比《诗经》中的怀人诗在表现上更进一层,尤其是比兴手法较《诗经》的《卷耳》、《伯兮》,在运用上更贴切生动,超然而出。这自然是与诗的格式完美有关,而手法的全面,完整更具有“形象”的效果。诗的表达手法,语言特色都服务于“形象”的目的。的确做到了“其脉络之输委,文辞之映合,一出于温纯质实,无出幽深扦格,使人疑眩者……。”(清·郭嵩涛《古微堂诗集序》)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