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民主同盟被迫解散

    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一方面在“改革”和“民主”的旗号下,筹备国民大会代表的选举,准备行宪,所谓“还政于民......

  • 国民党六届四中全会

    蒋介石面临着全面的统治危机,深知不改革就难以生存。总动员和党政改革,是他企图挽救危局的两项措施。 1947......

  • 总动员令的发布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华民国在国际上成了四大强国之一。国家面临着和平发展的良好的国际环境。但是,由国民党......

  • 国共对前途的不同估计

    1947年年中,全面内战已经打了一年,国民党未能达成预期目的。政治上,制宪国大及其通过的宪法未能整合社会力......

  • 反战运动的高涨

    国民党在战场上失利的同时,其后方爆发了一场来势甚猛的反战运动,此次运动以大学生为主力,得到社会各界的支......

  • 国民政府的改组

    自上年制宪国大之后,国民党便酝酿改组政府,改变一党独裁形象。1947年初对中共的和平攻势失败后,国共关系全......

  • 东北战场攻守易势

    东北战场自1946年6月停战后,因为国民党的政治军事调整而维持了四个月的平静局面。进入10月,东北战场战火重......

  • 陕北作战暂时得手

    国民党军重点进攻的另外一个战场是陕北。全面内战爆发前,负责镇守陕西的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便于1946年5......

  • 重点进攻的展开

    战争进行到1947年初,国民党军在各战场的进攻已由盛而衰。在晋冀鲁豫战场,1946年12月,国民党以王仲廉的整二......

  • 从苏北到山东

    华东地区一直是国民党军事进攻的重点所在。到1946年底,国民党军将华东中共军队主力从苏皖压到了山东,国民党......

  • 国共关系的最终破裂

    虽然国共关系因为制宪国大的召开而实际破裂,战争已在大规模进行,但为了配合国大通过的宪法,显示和平民主的......

  • 马歇尔回国与军调部的终结

    国共内战规模日益扩大,马歇尔待在中国已无事可干。他一方面认为国民党仅凭武力无法统一中国,但又不能对国民......

  • 《中华民国宪法》的制定

    此次国民大会按其组织法的规定为制定宪法并决定宪法施行日期,因而也被称为制宪国大。国民党提交国大讨论的......

  • 制宪国大的开幕

    11月15日,制宪国民大会在南京国民大会堂开幕。截至当日,国民政府公布代表名单为1580人,已报到代表1420人,到......

  • 围绕国大的纵横捭阖

    制宪国大是战后中国政治斗争的中心问题之一。对于国民党而言,当政近二十年尚未确立一部宪法,使国家政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