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
1954年1月2日,美国建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在柯罗顿市下水。这艘潜艇的建造成功,不仅对潜艇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为人类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核动力世纪。就是这艘核潜艇完成了人类第一次从北冰洋冰层下4千米的海底横渡北极的航行。
潜艇是一种能在水下作战的军舰,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已成为海军作战的重要因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活跃于各大洋的潜艇更是屡建战功。但是由于动力的关系(水上用柴油机,水下用大型蓄电池组),旧式潜艇和体积、速度及潜水时间都受到较大限制,它们都不过是能短时间潜入水下活动的水面舰艇而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6年,美国着手研制核动力潜艇,这是人类第一次把核裂变释放出来的大量热能用作可控动力。承担这一任务的设计者和总工程师的是海军将领里科弗,他毕业于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负责海军部舰艇局电工处的工作,战后参加田纳西州橡树岭原子能研究中心,在核子物理与工程学方面进行深造。1947年回到船舶局,着手实施海军核推进计划。他知道原子能的应用理论已经成熟,现在只是工程技术的问题了。他建议核动力的运用首先从潜艇开始,并起草了详细而有说服力的计划。这个计划于1947年获准,1948年开始实施。这时,他已成为拥有巨大权力的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和海军船舶局两个核动力部门的主管,这给他的工作带来便利。为了加快研制速度,它发挥美国社会的竞争优势,把任务同时交给西屋电器公司分头完成。工程要求极为严格,如为了防止核泄露,反应堆的漏水量要达到一百万年不致超过一立方毫米的标准。海军官方正式命令这艘正在制造中的核潜艇为“鹦鹉螺”号。鹦鹉螺是生长在热带海水中的软体动物,有一个美丽的外壳,很像鹦鹉头。壳内分36室,最末一室为躯体所居,各室间有一管相连,可以调节室中气体量,使壳得以或沉或浮,又很像潜艇,因此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的潜艇和美国海军的几艘潜艇都命名为“鹦鹉螺”号。
1952年6月14日,在康涅狄格州柯罗顿市造船公司的船坞举行“鹦鹉螺”号龙骨安放典礼。当时正值总统选举年,但华盛顿的军政首要并未忽视这个人类科学史上划时代的盛事,杜鲁门总统和国防部长及三军司令都前来参加盛典。两年后,1954年1月21日,这个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总共用了4年的时间终于建造成功,新伦敦河对岸拥挤着上万群众,贵宾席上坐着艾森豪威尔总统夫人、海军部长、海军作战司令、国会议员、原子能委员会主席和“核潜艇之父”里科弗将军等人。在军号与欢呼声中,“鹦鹉螺”号在第一任舰长魏金生的指挥下徐徐驶出船坞。
“鹦鹉螺”号重2800吨,耗资5500万美元(其中1500万美元用于核动力装置)。全长90米,核动力装置占船身的一半左右,平均速度为20节(20海里/时),比常规潜艇快一半。加足马力可以25节的速度潜行50天。航行中无声无息,船员如同生活在世外桃源。此后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先后制造出多艘核潜艇,使之成为现代海军的主力之一。
使“鹦鹉螺”号核潜艇大出风头的是,它在1958年8月1日至5日,在第二任舰长安德森的领导下作了一次历史性的水下巡航,从阿拉斯加的巴罗角,穿过北极的水下,到达格陵兰海,这是一个人们难以想像的奇迹。一个核动力的奇迹。“鹦鹉螺”号于8月25日返回纽约时,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给他们以史无前例的盛大欢迎,成了震惊世界的头号新闻。
“鹦鹉螺”号核潜艇于1980年退役,陈列在华盛顿海军造船厂公开展览。
潜艇是一种能在水下作战的军舰,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已成为海军作战的重要因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活跃于各大洋的潜艇更是屡建战功。但是由于动力的关系(水上用柴油机,水下用大型蓄电池组),旧式潜艇和体积、速度及潜水时间都受到较大限制,它们都不过是能短时间潜入水下活动的水面舰艇而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6年,美国着手研制核动力潜艇,这是人类第一次把核裂变释放出来的大量热能用作可控动力。承担这一任务的设计者和总工程师的是海军将领里科弗,他毕业于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负责海军部舰艇局电工处的工作,战后参加田纳西州橡树岭原子能研究中心,在核子物理与工程学方面进行深造。1947年回到船舶局,着手实施海军核推进计划。他知道原子能的应用理论已经成熟,现在只是工程技术的问题了。他建议核动力的运用首先从潜艇开始,并起草了详细而有说服力的计划。这个计划于1947年获准,1948年开始实施。这时,他已成为拥有巨大权力的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和海军船舶局两个核动力部门的主管,这给他的工作带来便利。为了加快研制速度,它发挥美国社会的竞争优势,把任务同时交给西屋电器公司分头完成。工程要求极为严格,如为了防止核泄露,反应堆的漏水量要达到一百万年不致超过一立方毫米的标准。海军官方正式命令这艘正在制造中的核潜艇为“鹦鹉螺”号。鹦鹉螺是生长在热带海水中的软体动物,有一个美丽的外壳,很像鹦鹉头。壳内分36室,最末一室为躯体所居,各室间有一管相连,可以调节室中气体量,使壳得以或沉或浮,又很像潜艇,因此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的潜艇和美国海军的几艘潜艇都命名为“鹦鹉螺”号。
1952年6月14日,在康涅狄格州柯罗顿市造船公司的船坞举行“鹦鹉螺”号龙骨安放典礼。当时正值总统选举年,但华盛顿的军政首要并未忽视这个人类科学史上划时代的盛事,杜鲁门总统和国防部长及三军司令都前来参加盛典。两年后,1954年1月21日,这个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总共用了4年的时间终于建造成功,新伦敦河对岸拥挤着上万群众,贵宾席上坐着艾森豪威尔总统夫人、海军部长、海军作战司令、国会议员、原子能委员会主席和“核潜艇之父”里科弗将军等人。在军号与欢呼声中,“鹦鹉螺”号在第一任舰长魏金生的指挥下徐徐驶出船坞。
“鹦鹉螺”号重2800吨,耗资5500万美元(其中1500万美元用于核动力装置)。全长90米,核动力装置占船身的一半左右,平均速度为20节(20海里/时),比常规潜艇快一半。加足马力可以25节的速度潜行50天。航行中无声无息,船员如同生活在世外桃源。此后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先后制造出多艘核潜艇,使之成为现代海军的主力之一。
使“鹦鹉螺”号核潜艇大出风头的是,它在1958年8月1日至5日,在第二任舰长安德森的领导下作了一次历史性的水下巡航,从阿拉斯加的巴罗角,穿过北极的水下,到达格陵兰海,这是一个人们难以想像的奇迹。一个核动力的奇迹。“鹦鹉螺”号于8月25日返回纽约时,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给他们以史无前例的盛大欢迎,成了震惊世界的头号新闻。
“鹦鹉螺”号核潜艇于1980年退役,陈列在华盛顿海军造船厂公开展览。
今日更新
-
意大利西西里黑手党魁首落网
[2019-06-01]
-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在巴黎举行签约会议
[2019-06-01]
-
捷克和斯洛伐克分手
[2019-06-01]
-
英国查尔斯王子与黛安娜王妃正式分居
[2019-06-01]
-
多国出兵索马里
[2019-06-0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