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遇刺身亡
1984年10月31日上午9时20分左右,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在总理官邸花园里,被她的警卫枪杀身亡,从而成为现代史上第一个被谋杀的政府女首脑。
英迪拉·甘地于1917年11月19日出生在印度阿拉哈巴德美丽的阿南德宫里最显赫的尼赫鲁家族。当她哇哇坠地时,祖母曾失望地说:“可惜是个女孩。”可祖父莫蒂拉尔却说:“我们的这个女孩可能会胜过一个男孩!”不过,英迪拉的祖父怎么也不会想到,48年后,他的这个孙女儿竟会成为拥有6亿人口的印度第一位女总理。
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英迪拉从小就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13岁时就曾要求加入国大党,因年龄太小而没有得到批准。但她一直在协助大人们进行各种集会,从事民族独立的斗争。1942年5月,她由于参加圣雄甘地组织的“退出印度”的活动,而同父亲尼赫鲁以及所有国大党工作委员会成员一起被捕入狱。
几个月的监狱生活,使英迪拉在政治上很快就成熟起来,而且这段经历也成了她政治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8年8月15日,印度独立,英迪拉的父亲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担任独立后的第一位总理。
印度独立后,由于分治而在各地引起了程度不同的骚乱,在平息这些骚乱中,英迪拉成了她父亲最好的帮手。她被派到骚乱最严重的穆斯林区去工作,虽然不断遭到恐吓,但仍忘我地工作。她拯救了一些可能被杀害的人,也抓了一些制造纠纷的人。由于她的努力,印度教与穆斯林的关系开始缓和。
为了帮助父亲,英迪拉从勒克瑙她的家搬到了新德里总理官邸。英迪拉和她的丈夫费罗兹相识是在印度独立运动初期,他们的相爱却遭到了尼赫鲁家族及印度教徒的反对,原因是费罗兹是异教徒。然而,这场风波很快就平息了,他们终于如愿以偿地举行了婚礼。婚后,他们一直住在勒克瑙。由于尼赫鲁急需一名助手,英迪拉回到了父亲的身边。
英迪拉作为尼赫鲁的女管家和贴身秘书,经常守候在她父亲的身边,代表她父亲会见来访的群众、款待客人。除此之外,她还伴随父亲到各地去参加竞选活动。同时,还帮助她的丈夫费罗兹进行竞选。
1955年,英迪拉被选入国大党工作委员会,开始了走向“全国性领导”迈进的第一步。1956年,她出任阿拉哈巴德市国大党委员会主席。1957年,被选入国大党中央委员会。1959年,英迪拉当选为印度国大党主席,成为印度独立后担任国大党主席的唯一女性。
在这期间,英迪拉实行了一些改革。她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国大党党部对所有人开放;成立了一个难民安置办公室,专门处理由于难民的不断涌入而带来的穆斯林问题以及土地等问题。但英迪拉对国大党的结构及其旧有的组织、以及它在处理问题及开展活动方面的习惯做法,未能真正进行重大的变革。
由于费罗兹的心脏病,英迪拉拒绝连任执政党主席。直到费罗兹去世后,英迪拉才恢复一切政治活动。她觉得她应该让公务来占据她所有的时间。她去墨西哥访问后,又前往美国,并在耶鲁大学发表了豪兰岛纪念讲演。这一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英迪拉为该组织的执行局委员。
1962年,印度举行大选,英迪拉为国大党从事竞选活动。她成了印度全国知名人物中深孚重望的人。
1964年5月27日,英迪拉的父亲、印度总理尼赫鲁去世,拉尔·夏斯特里接替了他的职位。夏斯特里邀请英迪拉参加他的政府,并提出让她出任外交部长。结果英迪拉以“缺乏对行政管理经验”为由谢绝了。她选择了新闻广播部长这一“相对轻松”的职务。虽如此,但新总理仍把她的名字排在政府名单的第4位,并让她参加拥有相当大权力的内阁紧急委员会。1965年印巴战争爆发,她在维系印度民心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人们把她描绘为“老太婆内阁中唯一的男人”。
1966年1月10日,夏斯特里因病去世。1月19日,国大党在议会两院中的524名党员花了近4个小时,投票选举党的领袖。结果,英迪拉获得了67%的议员的支持,当选为国大党议会领袖。按照印度宪法的规定,英迪拉以多数党领袖的资格出任总理。
1966年1月24日,英迪拉·甘地宣誓就任印度总理。
英·甘地就任总理时,印度面临着各种各样严重的问题。前所未有的大旱、严重缺粮、通货膨胀、官方语言纠纷、建立旁遮普语邦的要求、那加问题、中印争端以及外交的孤立等等。为此,英·甘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她命令将库存粮食运往喀拉拉邦和西孟加拉邦,进行广泛地救济工作和作出分配粮食的安排。其次,提出一项新的经济计划,将印度卢比贬值36%,并呼吁各界人士进行合作。再次,划定旁遮普语邦问题。其实,这是她从前总理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个难题。自独立以来,锡克族就一直要求把说两种语言的旁遮语普邦按语言分为两个邦,建立一个以锡克族为主体的邦。尼赫鲁总理在位时曾强烈反对这种想法。到了1966年,这一要求越来越强烈,中央已无法阻挡。为此,英·甘地作出结论:根据语言的分布情况重新划分该邦,3月9日,国大党工作委员会一致通过决议,同意成立旁遮普语邦。
英·甘地的这一决定,使锡克族的一场骚乱避免了。
英·甘地在解决了国内问题后,开始了她的一系列出访活动。她先后访问了美国、法国、苏联、英国,与上述国家的领导人进行了会谈与交流,并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
1966年10月,在新德里举行了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英·甘地设法同埃及和南斯拉夫重新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并恢复了印度外交政策上的反殖民地主义倾向。她同铁托总统和纳赛尔总统一起要求美国无条件地停止轰炸北越。这个行动加上以前她对美国轰炸的种种谴责,导致了印美关系的紧张。
1967年是印度的大选年,英·甘地第一次带领国大党进行竞选。她的真诚赢得了大多数的选民。1967年3月12日,英·甘地再次当选为印度总理。
然而,这次大选后,国大党开始分裂。尽管英·甘地非常小心,避免卷入任何派别,而且为了避免国大党的分裂,作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国大党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分裂。特别是1969年5月扎基尔·候赛因总统去世后,党内斗争更加激烈,形成了以德赛为代表的“辛迪加”派。德赛是1967年大选后,为了党的团结,英·甘地同意其入阁并担任副总理和财政部长一职的。但新政府成立不久,德赛便公开反对英·甘地所推行的一系列措施。候赛因总统去世后,德赛一派认为时机已到,他们推出了“辛迪加”派的老班底成员、人民院议长雷迪填补总统空缺。如果雷迪当总统,就会利用宪法中某些含混不清的文字来为总理制造困难,甚至迫使政府垮台。英·甘地觉察到了“辛迪加”派的企图,因此她极力阻挠国大党议会党团提名雷迪为候选人。受挫后,英·甘地又推举副总统瓦·吉里来当总统。她会见了几乎所有的反对党领袖,而且为他的当选奔走游说。结果终使雷迪败北。8月20日吉里当选为印度总统。
1969年7月16日,德赛辞去了内阁职务。但他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在这一年11月,以英·甘地在总统选举中违反国大党的纪律为由,将她开除出党。英·甘地派随即自行召开国大党全国委员会特别会议,罢免了“门迪加”派的尼贾林加帕的国大党主席职务,两派遂宣告决裂。
1971年,英·甘地再度当选印度总理。这时,国大党的危机已经过去。国家在政治上也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团结一致
1973年,在美国水门事件的冲击影响下,印度人开始注意自己鼻子底下的“水门事件”。于是,大大小小的“水门事件”被揭露出来,其中有两桩影响最大的与英·甘地有直接关系。一件是英·甘地的两位高级僚属“非法”筹措选举资金。另一件则是关于英·甘地的裙带风问题。这两件事使英·甘地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每次议会开会,她都成了众矢之的。印度独立时期的元老之一、圣雄甘地的门徒缪拉扬发起了倒英·甘地的运动。1975年,北方邦的阿拉哈巴德市高等法院宣判英·甘地在1971年的选举动用政府官员和设备为其竞选,构成舞弊行为,取消了她的议员资格。反对党也乘机逼英·甘地下台。
为此,英·甘地于1975年6月宣布实行紧急状态,取缔了26个反对党,禁止罢工、示威和5人以上的集会;实行新闻检查,冻结职工工资和奖金,并下令逮捕了反对党大小头目和骨干10万多人。
11月7日,最高法院宣布英·甘地1971年当选议员有效,14日,反对派领袖贾·普·纳拉扬获释。
随后,英·甘地对报纸加强了控制,并改组内阁,由一位强人担任了国防部长。另外,在全印国大党第75届年会上,决定采取一些强硬措施,如继续维持紧急状态法,推迟大选和修改宪法等。与此同时,国大党还宣布将进行改组。英·甘地还决定将1971年选出的人民院议员的任期延长一年。这项提议获得了议会的通过。
由于英·甘地政府采取了严厉措施,才使印度的经济恢复稳定,使工、农业和出口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并且制止了走私、囤积居奇和其它非法活动。
1977年初,英·甘地宣布解散议会。1月18日,她宣布将在3月16日到18日举行大选。然而,这次选举,执政30年的国大党遭到了惨败,担任总理长达11年之久的英·甘地被迫下野。总理职务由人民党主席、81岁的拉莫尔吉·德赛接任。
人民党掌权后,就开始对英·甘地在紧急状态期间的“过火行为”和她儿子桑贾伊利用母亲地位兴办汽车厂一事进行调查及法律传讯。与此同时,国大党内部也对她发出了种种责难。为了摆脱党内党外夹攻的被动局面,英·甘地于1978年1月拉出一班人马,组成英迪拉国大党,自任主席。
在此期间,如有政治骚乱或自然灾害,英·甘地都亲赴现场,以示对民众的关怀,争取民心。并在公开场合,多次承认宣布紧急状态是错误的,保证下不为例。她谦恭和至诚的态度,使她在1978年11月,重新当选为人民院议员。
随着执政党内部斗争的激化,印度重新举行大选。英迪拉国大党在选举中获胜,英·甘地再度出任总理。
英·甘地不仅热衷于政治,还是一个好女儿、好母亲和好祖母。
她对她的双亲非常热爱和尊敬,对于尼赫鲁的关心和照顾更是无微不至。不仅如此,英·甘地同她婆家的关系也非常好,在费罗兹去世后,她还同他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她对费罗兹也一直是一往情深、始终相爱的。对于她的两个儿子,她更是加们培养和爱护。她对他俩都寄予了厚望,特别是对从小就对政治感到浓厚兴趣的小儿子桑贾伊更为器重。她还非常疼爱她的孙儿们,无论公务多繁忙,她总要抽出点时间陪孩子们玩一会。
1984年10月31日,英·迪拉取消了惯常的约会,也不接见各界人士,因为在前一天晚上,拉吉夫的一双儿女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受到惊吓,而此时拉吉夫正在西孟加拉邦从事竞选活动。为此,英·甘地亲自留在家中照料他们。同时,英·甘地刚刚到奥里萨邦为1985年1月的大选进行了紧张的活动,头天晚上才风尘仆仆地赶回首都,也需要在家稍事休息。然而,谁也不会料到,这一天竟是甘地夫人和这个世界诀别的一天。
这一天,新德里天气晴朗,微风吹拂。英·甘地和她的两个孙儿一起度过了她一生中最后一个愉快的早晨。9点刚过,她轻松愉快地从寓所里出来,踏着花园小路,前往百米之内的办公室,准备接见英国导演彼得·乌斯蒂诺夫率领的一个电视小组。当她走近寓所的办公室之间一道篱笆门时,她按印度传统习俗,向在路旁执勤的两名锡克族卫兵本特·辛格和萨特万特·辛格双手合十,并致问候。然而话音刚落,本特·辛格掏出手枪,向英·甘地一阵扫射。英·甘地顿时倒在血泊之中。她的大儿媳索妮娅听到枪声后光着脚发疯似地从寓所里冲出来,尖叫地冲到了婆婆的身边。这时,英·甘地已不省人事,在总理私人秘书达旺的安排下,索妮娅坐上家用的小汽车,抱着奄奄一息的婆婆,火速把她送往全印科学院医院。
英·甘地的伤势极为严重,她中弹16发,肺脏、肝脏和主动脉都已被打穿,送到医院时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但医院还是把她送进了手术室,由12名医生组成的抢救小组全力进行了抢救。然而,5个小时的紧急抢救毫无结果,全印科学院院长不得不确认,英·甘地总理已经逝世,随即国大党英迪拉派的官员向等候在医院外面的数十万群众宣布:“她已不在人间”。
这一年,英·甘地67岁。
英迪拉·甘地于1917年11月19日出生在印度阿拉哈巴德美丽的阿南德宫里最显赫的尼赫鲁家族。当她哇哇坠地时,祖母曾失望地说:“可惜是个女孩。”可祖父莫蒂拉尔却说:“我们的这个女孩可能会胜过一个男孩!”不过,英迪拉的祖父怎么也不会想到,48年后,他的这个孙女儿竟会成为拥有6亿人口的印度第一位女总理。
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英迪拉从小就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13岁时就曾要求加入国大党,因年龄太小而没有得到批准。但她一直在协助大人们进行各种集会,从事民族独立的斗争。1942年5月,她由于参加圣雄甘地组织的“退出印度”的活动,而同父亲尼赫鲁以及所有国大党工作委员会成员一起被捕入狱。
几个月的监狱生活,使英迪拉在政治上很快就成熟起来,而且这段经历也成了她政治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8年8月15日,印度独立,英迪拉的父亲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担任独立后的第一位总理。
印度独立后,由于分治而在各地引起了程度不同的骚乱,在平息这些骚乱中,英迪拉成了她父亲最好的帮手。她被派到骚乱最严重的穆斯林区去工作,虽然不断遭到恐吓,但仍忘我地工作。她拯救了一些可能被杀害的人,也抓了一些制造纠纷的人。由于她的努力,印度教与穆斯林的关系开始缓和。
为了帮助父亲,英迪拉从勒克瑙她的家搬到了新德里总理官邸。英迪拉和她的丈夫费罗兹相识是在印度独立运动初期,他们的相爱却遭到了尼赫鲁家族及印度教徒的反对,原因是费罗兹是异教徒。然而,这场风波很快就平息了,他们终于如愿以偿地举行了婚礼。婚后,他们一直住在勒克瑙。由于尼赫鲁急需一名助手,英迪拉回到了父亲的身边。
英迪拉作为尼赫鲁的女管家和贴身秘书,经常守候在她父亲的身边,代表她父亲会见来访的群众、款待客人。除此之外,她还伴随父亲到各地去参加竞选活动。同时,还帮助她的丈夫费罗兹进行竞选。
1955年,英迪拉被选入国大党工作委员会,开始了走向“全国性领导”迈进的第一步。1956年,她出任阿拉哈巴德市国大党委员会主席。1957年,被选入国大党中央委员会。1959年,英迪拉当选为印度国大党主席,成为印度独立后担任国大党主席的唯一女性。
在这期间,英迪拉实行了一些改革。她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国大党党部对所有人开放;成立了一个难民安置办公室,专门处理由于难民的不断涌入而带来的穆斯林问题以及土地等问题。但英迪拉对国大党的结构及其旧有的组织、以及它在处理问题及开展活动方面的习惯做法,未能真正进行重大的变革。
由于费罗兹的心脏病,英迪拉拒绝连任执政党主席。直到费罗兹去世后,英迪拉才恢复一切政治活动。她觉得她应该让公务来占据她所有的时间。她去墨西哥访问后,又前往美国,并在耶鲁大学发表了豪兰岛纪念讲演。这一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英迪拉为该组织的执行局委员。
1962年,印度举行大选,英迪拉为国大党从事竞选活动。她成了印度全国知名人物中深孚重望的人。
1964年5月27日,英迪拉的父亲、印度总理尼赫鲁去世,拉尔·夏斯特里接替了他的职位。夏斯特里邀请英迪拉参加他的政府,并提出让她出任外交部长。结果英迪拉以“缺乏对行政管理经验”为由谢绝了。她选择了新闻广播部长这一“相对轻松”的职务。虽如此,但新总理仍把她的名字排在政府名单的第4位,并让她参加拥有相当大权力的内阁紧急委员会。1965年印巴战争爆发,她在维系印度民心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人们把她描绘为“老太婆内阁中唯一的男人”。
1966年1月10日,夏斯特里因病去世。1月19日,国大党在议会两院中的524名党员花了近4个小时,投票选举党的领袖。结果,英迪拉获得了67%的议员的支持,当选为国大党议会领袖。按照印度宪法的规定,英迪拉以多数党领袖的资格出任总理。
1966年1月24日,英迪拉·甘地宣誓就任印度总理。
英·甘地就任总理时,印度面临着各种各样严重的问题。前所未有的大旱、严重缺粮、通货膨胀、官方语言纠纷、建立旁遮普语邦的要求、那加问题、中印争端以及外交的孤立等等。为此,英·甘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她命令将库存粮食运往喀拉拉邦和西孟加拉邦,进行广泛地救济工作和作出分配粮食的安排。其次,提出一项新的经济计划,将印度卢比贬值36%,并呼吁各界人士进行合作。再次,划定旁遮普语邦问题。其实,这是她从前总理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个难题。自独立以来,锡克族就一直要求把说两种语言的旁遮语普邦按语言分为两个邦,建立一个以锡克族为主体的邦。尼赫鲁总理在位时曾强烈反对这种想法。到了1966年,这一要求越来越强烈,中央已无法阻挡。为此,英·甘地作出结论:根据语言的分布情况重新划分该邦,3月9日,国大党工作委员会一致通过决议,同意成立旁遮普语邦。
英·甘地的这一决定,使锡克族的一场骚乱避免了。
英·甘地在解决了国内问题后,开始了她的一系列出访活动。她先后访问了美国、法国、苏联、英国,与上述国家的领导人进行了会谈与交流,并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
1966年10月,在新德里举行了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英·甘地设法同埃及和南斯拉夫重新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并恢复了印度外交政策上的反殖民地主义倾向。她同铁托总统和纳赛尔总统一起要求美国无条件地停止轰炸北越。这个行动加上以前她对美国轰炸的种种谴责,导致了印美关系的紧张。
1967年是印度的大选年,英·甘地第一次带领国大党进行竞选。她的真诚赢得了大多数的选民。1967年3月12日,英·甘地再次当选为印度总理。
然而,这次大选后,国大党开始分裂。尽管英·甘地非常小心,避免卷入任何派别,而且为了避免国大党的分裂,作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国大党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分裂。特别是1969年5月扎基尔·候赛因总统去世后,党内斗争更加激烈,形成了以德赛为代表的“辛迪加”派。德赛是1967年大选后,为了党的团结,英·甘地同意其入阁并担任副总理和财政部长一职的。但新政府成立不久,德赛便公开反对英·甘地所推行的一系列措施。候赛因总统去世后,德赛一派认为时机已到,他们推出了“辛迪加”派的老班底成员、人民院议长雷迪填补总统空缺。如果雷迪当总统,就会利用宪法中某些含混不清的文字来为总理制造困难,甚至迫使政府垮台。英·甘地觉察到了“辛迪加”派的企图,因此她极力阻挠国大党议会党团提名雷迪为候选人。受挫后,英·甘地又推举副总统瓦·吉里来当总统。她会见了几乎所有的反对党领袖,而且为他的当选奔走游说。结果终使雷迪败北。8月20日吉里当选为印度总统。
1969年7月16日,德赛辞去了内阁职务。但他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在这一年11月,以英·甘地在总统选举中违反国大党的纪律为由,将她开除出党。英·甘地派随即自行召开国大党全国委员会特别会议,罢免了“门迪加”派的尼贾林加帕的国大党主席职务,两派遂宣告决裂。
1971年,英·甘地再度当选印度总理。这时,国大党的危机已经过去。国家在政治上也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团结一致
1973年,在美国水门事件的冲击影响下,印度人开始注意自己鼻子底下的“水门事件”。于是,大大小小的“水门事件”被揭露出来,其中有两桩影响最大的与英·甘地有直接关系。一件是英·甘地的两位高级僚属“非法”筹措选举资金。另一件则是关于英·甘地的裙带风问题。这两件事使英·甘地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每次议会开会,她都成了众矢之的。印度独立时期的元老之一、圣雄甘地的门徒缪拉扬发起了倒英·甘地的运动。1975年,北方邦的阿拉哈巴德市高等法院宣判英·甘地在1971年的选举动用政府官员和设备为其竞选,构成舞弊行为,取消了她的议员资格。反对党也乘机逼英·甘地下台。
为此,英·甘地于1975年6月宣布实行紧急状态,取缔了26个反对党,禁止罢工、示威和5人以上的集会;实行新闻检查,冻结职工工资和奖金,并下令逮捕了反对党大小头目和骨干10万多人。
11月7日,最高法院宣布英·甘地1971年当选议员有效,14日,反对派领袖贾·普·纳拉扬获释。
随后,英·甘地对报纸加强了控制,并改组内阁,由一位强人担任了国防部长。另外,在全印国大党第75届年会上,决定采取一些强硬措施,如继续维持紧急状态法,推迟大选和修改宪法等。与此同时,国大党还宣布将进行改组。英·甘地还决定将1971年选出的人民院议员的任期延长一年。这项提议获得了议会的通过。
由于英·甘地政府采取了严厉措施,才使印度的经济恢复稳定,使工、农业和出口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并且制止了走私、囤积居奇和其它非法活动。
1977年初,英·甘地宣布解散议会。1月18日,她宣布将在3月16日到18日举行大选。然而,这次选举,执政30年的国大党遭到了惨败,担任总理长达11年之久的英·甘地被迫下野。总理职务由人民党主席、81岁的拉莫尔吉·德赛接任。
人民党掌权后,就开始对英·甘地在紧急状态期间的“过火行为”和她儿子桑贾伊利用母亲地位兴办汽车厂一事进行调查及法律传讯。与此同时,国大党内部也对她发出了种种责难。为了摆脱党内党外夹攻的被动局面,英·甘地于1978年1月拉出一班人马,组成英迪拉国大党,自任主席。
在此期间,如有政治骚乱或自然灾害,英·甘地都亲赴现场,以示对民众的关怀,争取民心。并在公开场合,多次承认宣布紧急状态是错误的,保证下不为例。她谦恭和至诚的态度,使她在1978年11月,重新当选为人民院议员。
随着执政党内部斗争的激化,印度重新举行大选。英迪拉国大党在选举中获胜,英·甘地再度出任总理。
英·甘地不仅热衷于政治,还是一个好女儿、好母亲和好祖母。
她对她的双亲非常热爱和尊敬,对于尼赫鲁的关心和照顾更是无微不至。不仅如此,英·甘地同她婆家的关系也非常好,在费罗兹去世后,她还同他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她对费罗兹也一直是一往情深、始终相爱的。对于她的两个儿子,她更是加们培养和爱护。她对他俩都寄予了厚望,特别是对从小就对政治感到浓厚兴趣的小儿子桑贾伊更为器重。她还非常疼爱她的孙儿们,无论公务多繁忙,她总要抽出点时间陪孩子们玩一会。
1984年10月31日,英·迪拉取消了惯常的约会,也不接见各界人士,因为在前一天晚上,拉吉夫的一双儿女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受到惊吓,而此时拉吉夫正在西孟加拉邦从事竞选活动。为此,英·甘地亲自留在家中照料他们。同时,英·甘地刚刚到奥里萨邦为1985年1月的大选进行了紧张的活动,头天晚上才风尘仆仆地赶回首都,也需要在家稍事休息。然而,谁也不会料到,这一天竟是甘地夫人和这个世界诀别的一天。
这一天,新德里天气晴朗,微风吹拂。英·甘地和她的两个孙儿一起度过了她一生中最后一个愉快的早晨。9点刚过,她轻松愉快地从寓所里出来,踏着花园小路,前往百米之内的办公室,准备接见英国导演彼得·乌斯蒂诺夫率领的一个电视小组。当她走近寓所的办公室之间一道篱笆门时,她按印度传统习俗,向在路旁执勤的两名锡克族卫兵本特·辛格和萨特万特·辛格双手合十,并致问候。然而话音刚落,本特·辛格掏出手枪,向英·甘地一阵扫射。英·甘地顿时倒在血泊之中。她的大儿媳索妮娅听到枪声后光着脚发疯似地从寓所里冲出来,尖叫地冲到了婆婆的身边。这时,英·甘地已不省人事,在总理私人秘书达旺的安排下,索妮娅坐上家用的小汽车,抱着奄奄一息的婆婆,火速把她送往全印科学院医院。
英·甘地的伤势极为严重,她中弹16发,肺脏、肝脏和主动脉都已被打穿,送到医院时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但医院还是把她送进了手术室,由12名医生组成的抢救小组全力进行了抢救。然而,5个小时的紧急抢救毫无结果,全印科学院院长不得不确认,英·甘地总理已经逝世,随即国大党英迪拉派的官员向等候在医院外面的数十万群众宣布:“她已不在人间”。
这一年,英·甘地67岁。
今日更新
-
意大利西西里黑手党魁首落网
[2019-06-01]
-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在巴黎举行签约会议
[2019-06-01]
-
捷克和斯洛伐克分手
[2019-06-01]
-
英国查尔斯王子与黛安娜王妃正式分居
[2019-06-01]
-
多国出兵索马里
[2019-06-0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