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有感
诗词简介:
这是一首诗人经受战争离乱、思念兄弟姊妹的抒情诗,也是一首律诗。德 宗建中三年(782)十月,李希烈在河南叛唐,与朱滔、田悦、王武俊相勾结,次年攻陷汝 州。建中四年(783)十月,泾原兵途经长安,倒戈谋叛,拥朱泚为帝,德宗出逃奉天。此 后,居易随家庭多次迁徙,屡经战乱灾荒。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春,开封宣武军节 度使董晋死,部下叛乱;不久,汝南彰义军节度使吴少诚亦叛,朝廷派兵征伐,河南即成 战乱中心。时旱荒频仍,关内饥馑。这一年,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荐入京,次年考中进士, 旋即归家省亲,感伤于家族兄弟分散作此诗寄意。首联言战乱频仍,家业凋零;兄弟漂 泊,各自东西。颔联对仗,将“田园”和“骨肉”对举,说家园荒芜破败,骨肉四散分离,苦 不堪言。此乃写战乱的名句。颈联以孤“雁”、转“蓬”作喻写兄弟各自一方,只能各自 如雁顾影自怜,如蓬离根四散。此写雁之孤凄、蓬之飘零,深刻揭示了战乱造成的人间 痛苦。尾联写在凄惶之夜,分散在五处的弟兄姊妹,面对一轮明月,想起故乡,想起亲 人,能不潸然泪下?此诗语言朴实,意蕴精深,情感真挚。清刘熙载云:“常语易,奇语 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 (《艺概》)此真“用常得奇”之佳作也。“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晋张载《七哀诗》) 白居易的伤感类诗很多,尤其是遭贬后。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望月有感》.[唐].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 wànɡ yuè yǒu ɡǎn 》《 望 月 有 感 》.[ tánɡ ]. bái jū yì.[ 唐 ]. 白 居 易shí nán nián huānɡ shì yè kōnɡ , dì xionɡ jī lǚ ɡè xī dōnɡ 。时 难 年 荒 世 业 空 , 弟 兄 羁 旅 各 西 东 。tián yuán liáo luò ɡān ɡē hòu , ɡǔ ròu liú lí dào lù zhōnɡ 。田 园 寥 落 干 戈 后 , 骨 肉 流 离 道 路 中 。diào yǐnɡ fēn wéi qiān lǐ yàn , cí ɡēn sàn zuò jiǔ qiū pénɡ 。吊 影 分 为 千 里 雁 , 辞 根 散 作 九 秋 蓬 。ɡònɡ kàn mínɡ yuè yīnɡ chuí lèi , yí yè xiānɡ xīn wǔ chù tónɡ 。共 看 明 月 应 垂 泪 , 一 夜 乡 心 五 处 同 。
- 《望月有感》.[唐].白居易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翻译1】
兵灾年荒使家业一洗如空,兄弟们羁旅飘泊各奔西东。战乱使田园荒芜之后,骨肉同胞就颠簸流离在道中。对影相吊如同千里孤雁,又似离去根蒂的深秋飞蓬。此时兄弟们应是共同垂泪看月,一夜思乡的心境五处相同。
【翻译2】兵灾荒年使家破落一空,弟兄们流落四方各自西东。
家乡田园荒芜在战乱以后,同胞骨肉流浪分离在路途之中。
对影自吊犹如千里失群的孤雁,离乡飘游仿佛秋天随风转动的飞蓬。
分散的姊妹兄弟望着天上的明月各应流泪,此夜五处的思乡之情和我相同。
- 【注释1】1.河南经乱: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宣武节度使董晋死后,部下叛乱,本来和朝廷对抗的彰义军节度使吴少诚等也相继反叛,唐朝廷因此出兵征讨,战事大都发生在河南境内。关内:唐关内道,辖境在今陕西省中部、北部及甘肃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地方。阻饥:因交通受阻而产生饥荒。当时关中地区粮食需南方接济,而河南动乱,漕运受阻,故有饥荒发生。浮梁大兄:浮梁,今江西省景德镇市,白居易的大哥幼文任浮梁县主簿。於潜七兄:於潜,在今浙江省临安县。白居易一位堂兄任乌江主簿。符离:在今安徽省宿县,作者曾住于此。2.世业:祖宗世代遗留下的产业。羁(音ji)旅:寄居作客。3.寥落:稀疏。田园寥落,谓田园禾稼荒凉稀疏。4.吊影:对影自吊,伤感孤独之意。分为千里雁:是说兄弟分散有如离群的孤雁。辞根:离开根,指被风拔起或吹断。九秋:秋天。因秋季三个月共九旬,故称“九秋”。蓬:蓬草。散作九秋蓬。谓兄弟客游离散,像飞蓬一样随风飘荡,行踪不定。5.乡心:思乡之心,白居易生长在河南新郑县郭宅,在他的诗文中每称河南为故乡。五处同:是说分散在五处的弟兄思乡之情和自己相同。
【注释2】
①关内:函谷关以西,即陕西关中地区。阻饥:艰难饥荒。《尚书·舜典》: “黎民阻饥。”
②浮梁大兄:在浮梁(今江西景德镇市)任主簿的大哥白幼文。白幼文,居 易的同父异母兄。
③于潜七兄:官于潜(今浙江临安市)尉的七兄,居易从兄,名不 详。
④乌江十五兄:居易从兄白逸,官乌江(今安徽和县北)主簿。
⑤符离:今安徽宿县, 唐属徐州。下邦:今陕西渭南县东北。
⑥羁旅:寄居作客异乡。《左传·庄公二十三 年》:“齐侯使敬仲为卿,辞曰:‘羁旅之臣,……敢辱高位,以速官谤,请以死告。”
⑦寥落: 寂寞,冷落。
⑧吊影:晋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形体与影子相互安慰, 形容孤独。吊,慰问。⑨九秋:秋季九十天。三国魏曹植《七启》:“九秋之夕,为欢未央。” - 【集评】 清·蘅塘退士:“一气贯注,八句如一句,与少陵《闻官军》作同一格律。”(《唐诗三百首》卷六,中华书局1959年版)今·喻守真:“此诗完全白描,毫不雕琢,造语寻常,含义深挚,不比写景诗可用词藻,又不比怀古诗可使故事。只要说得出人人要说的家常语,写得出人人共有的真性情,就不嫌其浅,不论其俗。”(《唐诗三百首详析》248页,中华书局1957年版)今·苏仲翔:“此诗与题意处处拍合,丝丝入扣,而一气流转,极自然宛畅之妙。出以口语,看似轻松,而沉痛在骨,乃白诗之上乘。”(《元白诗选注》221页,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总案】 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秋,白居易从大哥幼文的浮梁任所赴洛阳探望母亲,次年春到长安应进士科考及第。这首诗大约就是在举进士之前,有感于战乱年荒、骨肉分离而写的。诗歌通过对 “时难年荒”、家业凋零、兄弟离散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渴望家人团聚、安居乐业的殷切思乡之情,反映了中唐社会的动乱现实和人民遭受的灾难和痛苦。白居易的七言律诗,于工整属对之中具有一种流丽新雅的风姿,和其乐府诗的俗浅又自不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开启了宋代苏轼诗风的先河。这首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这首诗是诗人青年时期的作品。诗歌如实叙写河南经乱之前,诗人一家本住河南新郑,而经乱之后,诗人的兄弟、姊妹分散在江西、浙江、安徽和陕西,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抒发了哀乱伤离的情怀。标题较为独特,文字多,容量大。交代了分离的原因、分离地方现状和写作缘由。全诗可分为前四句和后四句两部分来理解。前四句以叙述为主,述说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小见大地概括 “时难年荒” 之时百姓财产受损、手足离散的苦难生活。在河南叛乱、关中干旱的年代里,先辈创建的家业荡然无存,姊妹兄弟被迫弃家寄居他乡; 经历战争犹如经历深重灾难,故乡的田园一片荒芜,姊妹兄弟却流离失散在他乡的道路上。后四句以抒情为主,通过形象的比喻,抒发饱经战乱的流离之苦和相思之苦。“吊影”,即形影相吊。“分为”和“散作”突现被迫的分离之苦。取分飞千里的孤雁、秋天断根的蓬草作比,形象表达离散的姊妹兄弟的孤独凄惶的心理。诗的最后,顺乎传统习惯地以赏月寄相思。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感觉吧: 白天匆匆忙忙倒也罢了,夜深人静之时,思乡的情绪,就免不了在心头泛起波澜; 更何况是明月之夜呢! 李白有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有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人举头遥望宁静夜空中的明亮孤月,马上联想到家人的处境,此时彼地流离的姊妹兄弟一定都在默默地流泪,共同把家乡思念,共同把家人思念。全诗紧紧围绕“乱” 和 “离”作文,紧扣题意。比喻贴切形象生动,寓意深刻。语言朴实,毫无雕饰,却饱含真挚的感情,尤为感人。
- 据白居易研究专家朱金城先生考证,此诗大约作于贞元十五 年(799),此时白居易在洛阳。世乱时离,望月怀远,因作此诗。十几年前的建中、兴元年间,河南、关内均有乱事。河南有李希烈之 乱,关内有朱泚之乱,白居易一家在乱离之中,流散四方。浮梁,即今江西 省浮梁县,唐时属饶州,白居易长兄幼文曾任浮梁知县。於潜,在今浙江 省临安市,唐属杭州,白居易从兄曾官於潜尉。乌江,在今安徽和县,唐属 和州,白居易从兄白逸曾任乌江主簿。符离,在今安徽宿州市北老符离 集,为符离县,唐时为宿州治,白居易父曾在此任官多年,且有从兄任符离 主簿。下邽,在今陕西省渭南市北下吉镇,为下邽县,唐时属华州。此为 白居易故乡,故其弟妹在此。白居易作此诗时,身在洛阳,侍奉老母,睹月 思人,念及骨肉流散之状,不禁发出这样的沉痛之言:“时难年饥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诗意沉痛而真切。因为时代的战乱,因为饥年,白家在 关中下邽的祖业为之一空,弟兄们为了生活的出路,不得不流散四方。颔联亦诗意凄凉。家乡的田园已经寥落荒芜,在经历了战乱之后,这 本也是宿命的结局。而一家骨肉,流离道路,不得团圆,更是这战争和荐 饥带来的直接后果,此种后果,因为与家庭直接相关,更显得沉重。“吊影分为千里雁”,暗用兄弟“雁行”典故。古代以“雁行”比喻兄弟 和睦,共同发展。一旦失去兄弟,就好像是大雁失去了它的伴侣,成为孤 雁,形单影只,只能形影相吊。一只独行千里的哀雁仿佛出现在我们眼 前。“辞根散作九秋蓬”诗意亦佳,蓬草如果还连着根系,则还算是有根 脚,不会随风吹散;而离开了根的蓬草,是那么的孤苦无依,成为深秋中飘 零的一蓬干草。这两联譬喻生动,但又非常自然,的确是此时此境白居易 所能使用的最合乎情感的句子。辞去了根系的蓬草,不正是离开家乡的 白氏家族兄弟们命运的一种反映吗?“辞根”、“九秋”等词,用得非常沉着 稳健。尾联收束全诗。共看明月,想来分散四方的兄弟们都会睹月思人,落 下悲伤的眼泪吧? 只此一夜的思念故乡之心,在这五处(浮梁、於潜、乌 江、符离、下邽)都是共同的啊。在最后以共同的思乡之心作结,一语总摄 全诗,笔下若有余情未了。正是优秀律诗的至高境界。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选了此诗,陈婉俊注曰:“一气贯注,八句如 一句,与少陵《闻官军》作同一格律。”这个评论是就这首诗的流畅自然来 说的。而此诗的内容,感慨凄凉,让人想见兵火之余的百姓流离失所的状 况,分外令人感喟。
- 此诗约写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秋天。诗题很象一篇小序,点明这是一首哀乱伤离、寄赠诗人众位兄弟的书怀诗。首联交待白氏兄弟失散的事实及其原因、背景, 笔墨十分洗炼。“时难”, 即题中 “河南经乱”。贞元十五年 (799), 唐德宗分遣十六道人马平息军队叛乱,战事多发生在河南。“年荒”,亦题中 “关内阻饥”。贞元十五年春, 陕西关中 (属关内道辖) 大旱, 又因战乱, 漕运受阻, 关内人民遭受严重饥馑。兵祸天灾夹击,白氏祖业( “世业”)于是乎荡然一“空”,白氏兄弟遂都成了各奔西东的羁旅之人。此联中,第一句仅以短短七个字,既扣紧题面, 又将时代、社会、家族诸方面的重大事件大致勾勒出来, 的确简炼之至。第二联, 仍写骨肉流离之苦, 不过重点放在揭露兵祸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方面,写得具体形象,又高度概括。白氏一门的苦难,其实也正是整个时代、社会及广大人民的苦难。第三联,正面抒发郁积作者胸中的离情别恨。诗人既自伤于成为失群孤雁,也为众弟兄的散为九秋飞蓬而哀痛。雁行分飞,天各一方与蓬草辞根,飘无定转这样两幅孤零凄冷的画面,将诗人内心的孤苦, 对亲人的怀念, 对现实的哀怨, ……全都真切而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这两句诗,形象传神,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最后一联,结之以对月思乡。明月何故,偏照离人?乡心一经惹动,便彻夜无眠,唯有泪垂。诗人对月伤怀, 禁不住联想起散居各地、同是离人的弟兄们: 此刻他们与我共仰天上圆月, 亦必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又何尝不彻夜为 “乡心”所苦呢?!全诗的脉络很简明, 即:祖业已空——骨肉离散——离人思乡。前六句重在写骨肉离散,联与联之间跳跃不大,转折不多, 似乎有点重复。然而第一,从叙写的角度或着眼点看,首联侧重写自家遭遇,颔联侧重写社会现实,颈联侧重写诗人的内心感受。所以,相似之中仍有变化。第二,这种从多角度多侧面对同一问题进行的反复叙说咏叹,正有似于古诗中所谓“复沓章法”,其特点是在变化之中见同一。用得好,能使所咏歌的主题凸现出来,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这里的反复咏叹,实则是诗人内心缠绕回复、不可排解的浓郁情感的真实表露,由此正可见出诗人情感之深厚真笃。有此二点,再加上叙写手法与所用意象的不同,前六句中的反复咏叹,仔细读来又不觉其重。此诗有一个明显的情感凝聚点,即 “乡”、“根”;有一个强烈的情感指向, 即思 “乡”、归 “根”。全诗以辞别故乡发端, 思念故乡作结, 已略可说明这一点。而前六句中反复引起诗人巨大哀痛的弟兄“羁旅”,骨肉 “流离”, 雁行 “分飞”, 蓬草 “辞”“散”, 其实也都在强烈反衬着他那执着不移的乡思: 那“世业”, 那 “田园”, 虽已空无寥落, 但仍是他梦魂萦绕的“根”之所在。诗人不得不离开它,不能不思念它,却又不能见到它!然思而不见,更倍增其思。其乡思是如此的往复回环, 层层加深, 以至于对月垂泪, 长夜难眠。这样的乡思, 令人感动, 也令人心碎。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即这首寄赠众位弟兄的诗作,重在乡思上着墨,却很少直接写弟兄间别后的相互思念与亲情,似乎有点不近情理。但细析起来,又不尽然。我们知道,战乱之年的离人乡思一般是特别浓烈深厚的。既然如此,那么抓住此刻大家最为关切最为沉痛的情感纽结(乡情乡思)给予彻底的揭发倾吐,不是就更能激起强烈的共鸣并因之而愈发加深患难之中的手足亲情吗?所以,极写共同乡思而少叙相互亲情,倒正是对此际亲情的一种不写之写—— “此时无声胜有声”, 是也。宋代张戒在 《岁寒堂诗话》 中认为, 白居易 “专以道得人心中事为工”。就此诗看来,确乎如此。它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同时也将其众位兄弟, 乃至于当时千万个背井离乡者的心曲代为淋漓地倾诉了出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能够艺术地传达出作者个人乃至芸芸众生真挚浓郁的性命之情的作品,常常就是具有强烈艺术魅力的上乘之作。白居易的此诗,就是这样一首既有相当艺术性而又以 “道得人心中事”见长的感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