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2018-09-02 可可诗词网-李白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这是一首写诗人隐居大匡山访道不遇的诗。前六句紧扣一“访”字,将隐隐 犬吠、涓涓溪流、带露桃花、阴森树林、幽径野鹿、茂密翠竹、迷蒙青霭、悬挂飞瀑、青碧 山峰等众多的意象组合,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展示了一个清幽、恬静、隽秀的画面。末 联点出旨意,由于“不闻钟”,“无人”而“不遇”,故只有倚松而惆怅了。此诗重在写景, 景色优美;结联抒情,情致婉转。是一首“以乐景衬哀情”的诗。能使人想起贾岛“只在 从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绝妙意境,不过贾岛之诗精致而淡雅,李白的诗色彩要浓得 多。此诗可以看出青少年时代的李白已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了。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和 当地的道士多有来往,他说自己“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其五)“家本 紫云山,道风未沦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可见他受道教思想的影响是很深了。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 《 fǎnɡ dài tiān shān dào shi bú yù 》 
    《 访   戴  天   山   道  士  不 遇 》 
    .[ tánɡ ]. lǐ bái.
    .[ 唐   ]. 李 白 .
    quǎn fèi shuǐ shēnɡ zhōnɡ , táo huā dài yǔ nónɡ 。 
    犬   吠  水   声    中    , 桃  花  带  雨 浓   。 
    shù shēn shí jiàn lù , xī wǔ bù wén zhōnɡ 。 
    树  深   时  见   鹿 , 溪 午 不 闻  钟    。 
    yě zhú fēn qīnɡ ǎi , fēi quán ɡuà bì fēnɡ 。 
    野 竹  分  青   霭 , 飞  泉   挂  碧 峰   。 
    wú rén zhī suǒ qù , chóu yǐ liǎnɡ sān sōnɡ 。 
    无 人  知  所  去 , 愁   倚 两    三  松   。 
  •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译文】
    淙淙的泉水声中时有犬吠之声,
     
    带露的桃花香色更浓。
     
    幽深的林木中时有鹿儿隐现,
     
    已是正午尚未闻道观的钟音,只有溪水淙淙。
     
    野竹分开了如纱的青霭,
     
    飞泉如练挂在碧绿的山峰。
     
    谁也不知道士何处去,
     
    我独自倚靠着松树,排遣那无端的愁情。


     

  • 【注释】 ①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
  • 【集评】 清·王夫之:“全不添入情事,只拈死‘不遇’二字作,愈死愈活。”(《唐诗评选》)
     
    清·吴大受“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诗筏》)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这是李白早年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写得色彩鲜明,意境悠然,而又感情浓郁,语言工整。青年时代的李白,就显露出如此惊人的艺术才华,确是令人赞叹不已的。
     
          戴天山,又名大匡山、大康山,在四川绵州彰明县北三十里。李白一家从碎叶迁居四川后就住在彰明县的青莲乡,他从小就是在那里长大的。据云开元初他十八、九岁时就在那戴天山大明寺中读书。从那时开始,他就十分喜爱道术,经常和道士来往、交游。这一次他又去拜访一位道士,可是很失望,那位道士外出了,而且竟没有人知道他到哪里去了,使得李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首诗就这样融情入景,不仅给我们描画出了深山之中道士居处的景色,还可以从中看出李白急于要见道士的心情以及他和道士的来往与交情。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这开头两句就已经写得有山有水,有声有色。山,是自不待言的,题目上已经写得清清楚楚。水,却是潺潺地流着,并且夹杂着阵阵犬吠声。当作者一个人在山中行走时,周围的环境显得十分幽静,因此,水声,犬吠声就显得更清晰,这是作者所闻。“桃花带露浓”是作者所见。盛开的桃花上面还带着夜晚的露水,更显得浓艳可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访戴天山道士的时令是春天——桃花正盛开着,时间是早晨——桃花上的露水还没有被太阳晒干呢!而此时作者的心情呢,应该是很欢快的,他听着水流声夹杂着犬吠声,看着山路两旁盛开着的山桃花,花上面还含着露水。这时的脚步,该是十分轻盈的吧!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这两句已经暗合诗题中“不遇”之意了。走进密林深处,时时可以见到鹿儿奔窜。鹿是胆子很小的动物,看见人就要跑的。时时见到鹿,就反衬出见不到人。环境可算是幽静的了,可是连要寻访的对象都找不到,多少总有几分失望吧?走到溪边,时已中午,可还听不到钟声,足见道士确实是外出了,否则,在幽静的山谷里,听到宏亮清脆的钟声和它的回响,该是多美啊!“溪午不闻钟”,还说明时间已经到了中午。从早晨太阳还未把桃花上的露水晒干走到现在已经中午,这半天的旅程,诗人该是很累了吧,可是偏偏又“不遇”,不能与知己促膝谈心,坐而论道,这一趟可算是白走了!
     
             但也并非如此。至少可以欣赏一下道士所居之处的静密幽美的风景吧。“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就是作者在没有遇到道士后对周围环境的观察。那野生的竹子冲破了青色的云气,那飞动的泉水,从碧绿的山峰上直挂下来。前一句写近景。因为竹子长的地势很高,所以它能冲破周围青色的云气。写竹子长的地势高,实际上也是说道士的居处是很高的。这竹子并非道士所栽,而是“野”生的,更可显出这道士居处的淳朴、古老、自然。这后一句是写远景。“飞泉挂碧峰”是远望所见。“飞泉”,是说这泉水从山上是“飞流直下”的,是动的,有无限生命力的。乍看起来,“飞”和“挂”似乎是矛盾的。“飞”是飞动,而“挂”好象又是静止的。其实,这是矛盾的统一。正因为不停地飞下,所以看起来就象是一匹白练,一动不动地挂在那里——在那碧苍苍的山崖之上。李白曾多次用“挂”字来描写瀑布;“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望庐山瀑布》)等等,因为只有“挂”字,才能最贴切地描绘出如此壮观的景象。道士居住在这样的地方,自然是喜爱这里的景色的;而诗人也陶醉在这样的景色之中,可见两人的感情、审美观,是相通的,是有着共同的语言的。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这是诗人因为急于要找到这位道士,虽然他不在,出去了,可是他到底到哪里去了?去的地方远不远?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可是这一连串的问题,竟无人能够回答——没有谁知道他的去处!这位道士竟有着独来独往的性格,使得诗人“愁倚两三松”,——原来那道观门前还种着两三棵参天长松。这样就使得画面更加鲜明,我们可以想一想:杏黄色的道观,苍松,碧峰,素练似的瀑布,青青的烟霭,红白相间的桃花,这简直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而活动在这画面上的,是诗人李白,奔走的麋鹿,远处在叫着的狗,这一切又显得十分亲切。而最使人感动的却是它所反映出的李白和道士的友情。情与景的交融,到得如此地步,确实是十分不易的了。
     
            清代袁枚《随园诗话》引刘昭禹的话说:“五律一首,如四十贤人,其中着一屠沽儿不得。”确实如此。这首五言律诗,四十个字,哪一个都不能变易,都对整首诗起着一定的作用,确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啊!           
  •  
     
           这首诗是李白早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读书时所作,据载写于开元七年(719),时年十九岁。
     
         戴天山位于今四川省江油县境内。据《江油县志》 记载:“戴天山在匡山之顶,形势陡峻,山后稍宽敞。”这里的匡山指大匡山,此山因 “山石方隅,皆如匡形”而得名。宋时,为避太祖赵匡胤之讳,改匡为康,后几经扩建,成为闻名于世的匡山书院。
     
              匡山读书几年是李白一生中较为重要的时期,是其思想、性格和诗风形成的重要阶段,任侠好剑和求仙访道正是这一时期少年李白重要的生活内容。“十五好游仙,游仙未曾歇”,《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所反映的正是这种游仙生活。
     
             全诗以时间为线索,以造访不遇为内容,然而重点却在写景造境上。
     
          首联,“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是以浓墨重彩的手法描摹出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桃花正妍的初春,诗人踏着浓重的晨露,沿着涓涓小溪,迈上了访友的山路。艳丽的景色,宜人的花香,汩汩流水伴随着时而传来的声声犬吠,这一切构成了近似仙境的氛围。这种氛围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暗示,即身居此间的道士一定是位超凡脱俗的得道高士。当然,这位高士也不是与世隔绝不染世尘的,诗中“犬吠”二字若隐若现地点出了 “白云生处有人家”。
     
            颔联二句写造访途中所见。“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天戴山的深处越走越幽静,树木繁茂,人迹罕见,不时地遇见胆子很小的麋鹿;诗人缘溪而上,直到中午也听不到道院的钟声。这里,诗人采用对仗的手法,写出了戴天山的深幽,“见”与“闻”两个动词的以动写静相得益彰。“时见鹿”是以鹿喜静的特性表现大自然的和谐与静谧,达到一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效果。“不闻钟”是写已到打钟的时辰却听不到钟声,如此之静的环境是不可能听不到的,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无人打钟。这就为后来的不遇埋下了伏笔。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颈联这两句又是对仗,一 “分”一“挂”把道士居所的环境给写活了。如果说诗的前四句是写诗人造访途中所见所闻的话,那么这两句就是写诗人到达目的地时收入眼底的最后一幕。也就是说,前四句是对戴天山沿途风光全景式的描写,而这两句则是对道士居所局部环境近景式的描绘。在山的深处,碧峰耸立,飞瀑直泻,繁茂的翠竹环抱着一个小小的道院。这里,诗人采用浓墨重彩的手法,注重表现自然风光的主要特征,撷取“飞泉”、“碧峰”、“野竹”这些色彩鲜明的景物着力描写,构成了一幅水光山色相映、竹丛隐见方宅的优美画面。
  •       戴天山又名大匡山、大康山,在今四川江油境内。开元初,李白曾于此山大明寺内读书,此诗是他因访山中道士不遇而作。
     
         首二句写出访途中所闻所见。一声声犬吠从远处隐隐传来,与身旁溪流的淙淙之声交织在一起,轻盈悦耳;一树树桃花带露盛开,在朝阳的映照下分外浓艳。“犬吠水声中”,表明诗人是缘溪而行,且行程不远,山里人家的鸡犬之声犹然在耳。“桃花带露浓”,表明时在早晨,晨露未晞。“水”字与颔、颈两联中的“溪”、“泉”二字一线贯穿,意脉不断; “桃花带露”与四句中的“溪午”相对应,暗写出行程中时间的逐渐推移,使首、颔两联衔接自然而又层次分明。
     
           随着诗人行程的延伸,山愈深,林愈密,树丛间麋鹿们出没的身影时而可见;此刻不觉已是日午时分,距离道院也越来越近了,然而却听不到道院的钟声传来。既表现出山中的清幽宁静,也暗示了道士外出,院中无人,与诗题中的“不遇”二字相扣合。
     
            五、六两句继续写出山中所见,但在空间上较三、四句又进了一程。此时,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另一番景色:青翠的竹林自淡淡的山岚中显现出来,秀色可餐;一道瀑布从迎面的峭壁上直泻而下,水花飞溅。飞泉下而成溪,诗人正是缘溪而上来到这里,而道院也就位于这前傍野竹、后依碧峰的所在。两句诗描绘出一片秀美奇丽、纤尘不染的境界,暗示出道士情怀的高洁幽雅,超凡拔俗。
     
          结尾两句写造访不遇的惆怅,属直接扣题之笔。诗人不计林深路远,进山拜访。不想道士却外出不在,遍问他人,俱不知其去向;不见道士,又不甘遽去,“愁倚两三松”,无奈之余只有从一棵树下移到另一棵树下,苦苦地等待。生动展示了怅然若失的心理。
     
              诗的前六句写出访途中见闻,移步换景,层层深入;后两句表现“不遇”时的心情,婉转动人。整首诗“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 (吴大受《诗筏》)。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