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十七首·其四
诗词简介: 明嘉靖、万历等《池州府志》、《贵池县志》记载了李白游秋浦的过程和他的名作《秋浦歌十七首》。贵池县(今池州市贵池区),唐时名秋浦县,因境内秋浦河而得名。李白一生,酷爱名山秀川,曾于天宝、上元年间,先后五次到秋浦,足迹踏遍九华山和秋浦河、清溪河两岸,留下了几十首诗篇,其中名篇颇多。《秋浦歌十七首》是李白游秋浦时写下的代表作,组诗的写作时间约在唐天宝八年至十四年(749~755)李白三次游秋浦期间。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秋浦歌十七首·其四》.[唐].李白.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 《 qiū pǔ ɡē shí qī shǒu · qí sì 》《 秋 浦 歌 十 七 首 · 其 四 》.[ tánɡ ]. lǐ bái..[ 唐 ]. 李 白 .liǎnɡ bìn rù qiū pǔ , yì zhāo sà yǐ shuāi 。两 鬓 入 秋 浦 , 一 朝 飒 已 衰 。yuán shēnɡ cuī bái fà , chánɡ duǎn jìn chénɡ sī 。猿 声 催 白 发 , 长 短 尽 成 丝 。
- 《秋浦歌十七首·其四》.[唐].李白.兩鬢入秋浦,一朝颯已衰。猿聲催白發,長短盡成絲。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入了秋浦之境,一个早晨就愁白了我的双鬓。那凄切的猿声,叫得将我满头的白发郡成了纷乱的素丝。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第四首诗是李白的自画像。全诗描绘的诗人形象是满腹忧郁,形容枯槁,白发苍苍的孤苦老人。盛年不再的李白,是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秋浦的,虽然是刚过“知天命”的年纪,可是好像一下子白发就全白了。在此诗的开头,他说自己是“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听起来似乎觉得原来还李白一直是两鬓青丝,但到了秋浦之后,没有想到竟然会在一天早上起来之后,发现两鬓已经白发苍苍了!“一朝”极言头发白得之快,简直出乎意料之外,言下之意,还真有点当年伍子胥过不去昭关,一夜之间,就把头发愁白了的味道,但是伍子胥是心急火燎,李白却并不着急赶到哪里去,而且,也不像伍子胥那样过不了昭关就有性命之忧,但是又为什么白了头发呢?李白在惊异之余,给自己找了一个看上去说得过去的原因:“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中国古代的文人一听到猿声,马上就会愁肠百结的,这其中的例外恐怕还只有李白一人,不过那也是他晚年在长流夜郎的途中,在三峡中得到大赦,乘舟东归的时候,曾经欢快地写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是在眼下,他可没有这么好的心情,猿声一“催”,他满头的青丝,不管是长是短,统统白了,这个“催”字可谓是用得惊心动魄,本来头发就在一夜之间白了,那里还禁得住猿声的催促!这首诗由于用了“一朝”和“催”这两个词来着重强调自己头发白得异乎寻常地快,不由得让人想到他在《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从表现手法上看,两首诗都摄取了“白发”的特写镜头,都表现了“白发”生成的迅急程度,而且也都通过这不知不觉之间突然出现的“白发”,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闷。然而,仔细寻味,又不难发现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差异。前作从“两鬓入秋浦”写起,既以“两鬓”代人,交待行踪,又关照下句“飒已衰”,行文严谨而细密。第三句借“猿声”回应”秋浦”,暗点自然环境和诗人心境;一个“催”字,颇耐寻味,它表明诗人“一朝飒已衰”的白发不单单来自哀切的猿声催迫,更重要的是诗人内心的愁闷已种下了白发生成的基因,再经猿声一“催”,便“长短尽成丝”了。全诗娓娓写来,脉理极清晰,虽不无沉重之感,但总的格调,却是婉转而空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