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十一
诗词简介:
这也是一首雄心报国的诗篇。首二句塑造了一个从容不迫、指挥若定的形 象。“试借”,有让我尝试、表现一下的意思。“玉马鞭”,是权利的象征,而欲“借”,见出 诗人的豪迈俊逸,表现了他平交王侯的思想。“坐琼筵”,写出诗人在饮酒谈笑间,就能 从容不迫调遣戎虏,赢得战争的胜利,不失为高明的统帅,真乃奇中之奇也。此二句简 直把战争浪漫化和诗化了。后二句言转瞬之间,扫尽胡尘,高奏凯歌,西入长安,来到 皇帝身边。此二句言诗人有澄清寰宇之志,隐含功成身退之意。但诗人空有一腔爱国 热情,他哪里知道李璘招揽人才的别有用心呢? “到日边”,是诗人的一厢情愿,这里也 把李璘理想化了。璘兵败,白流放夜郎,遂成悲剧,但诗中爱国忠君的思想是明显的。 此诗形象飞动,巧用象征、夸张,写得兴会淋漓,是一首极有生气的浪漫主义短章。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十一》.[唐].李白.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 《 yǒnɡ wánɡ dōnɡ xún ɡē shí yì shǒu · qí shí yī 》《 永 王 东 巡 歌 十 一 首 · 其 十 一 》.[ tánɡ ]. lǐ bái..[ 唐 ]. 李 白 .shì jiè jūn wánɡ yù mǎ biān , zhǐ huī rónɡ lǔ zuò qiónɡ yán 。试 借 君 王 玉 马 鞭 , 指 挥 戎 虏 坐 琼 筵 。nán fēnɡ yì sǎo hú chén jìnɡ , xī rù chánɡ ān dào rì biān 。南 风 一 扫 胡 尘 静 , 西 入 长 安 到 日 边 。
-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其十一》.[唐].李白.試借君王玉馬鞭,指揮戎虜坐瓊筵。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逐句翻译】
试借君王玉马鞭①,多想试借王爷镶金嵌玉的马鞭,
指挥戎虏坐琼筵②。轻松指挥一场战争我高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③,三军像南风刮过扫尽胡兵扬尘,西入长安到日边④。高唱凯歌西入长安到皇帝身边。 - 【注释】
①玉马鞭:马鞭的美称,象征着权力。
②“琼筵”句:琼筵,喻珍美的筵席。 晋袁宏《夜酣赋》:“开金扉,坐琼筵。”此言在觥筹交错之间,能击败敌人,赢得战争的胜 利。
③南风:和风,含复兴之意。《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孔 子家语·辨乐解》:“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 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④日边:指长安。日,皇帝的象征。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永王李璘是唐玄宗的第十六个儿子。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叛乱,在范阳起兵造反,次年陷潼关,危及京师,唐玄宗逃往四川,途中下诏命李璘为山南东道第四道节度采访使,兼江陵郡大都督。至德元载(756),李璘率师顺长江东下,至九江时,三请李白下庐山,李白应召入永王幕府。《永王东巡歌》 十一首,就是作者随军途中写下的组诗,这首诗是组诗的最后一篇。李白来到永王幕府以后,抱着“唯当报国荐贤,持以自免”的心情,想在永王幕府一舒抱负,为克敌靖乱作出贡献。这首诗作为组诗的尾章,在气势上大义凛然,诗人平乱报国的志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诗的首联“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出语不凡,气势超群。诗人投身永王幕府,从军征旅,总想一展才华,建功立业。然而,作为一个文人,要想在军中实现自己杀敌立功的理想,没有军权是不行的。于是李白以其特有的含蓄和浪漫手法,在诗中向永王提出了这一要求:“试借君王玉马鞭”。诗句中的“君王”系指永王;“玉马鞭”借指军权。这一句诗出语绝妙,表现了诗人豪迈俊逸的性格: 首先,诗人并不隐瞒自己的想法,既然从军征战,就应有军权在握,因此他胸怀磊落,毛遂自荐,向永王提出了掌握军权的要求;其次,他提出的要求,并不是直接了当地道破,而是十分含蓄地说出来,他用 “试借”、“玉马鞭”,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这种写法既有诗味,更有人情味;第三,“试借” 二字用得极妙,诗人想要军权,但并不是想拥军自立,而只是想施展自己杀敌报国的抱负,军权只是暂借一时,到时还得归还,由此可见李白这位坦荡君子的落落风仪。假如军权一但在握,那么如何去运用这种权力呢? 李白展开了诗人特有的想象力:“指挥戎虏坐琼筵”。在诗人的眼中,浴血奋战的沙场,残酷无情的战争,都笼罩在理想的光环之中;而复杂的军事指挥艺术,运筹帷幄的艰辛,也都变得那样的奇妙和简单。饮酒谈笑之间,便可调遣千军万马。是诗人的狂妄,还是诗人的自信? 是诗人不谙战事,还是诗人胸有成竹?我们觉得在这里,更多地表现了诗人坚定的自信心和从容不迫。因为诗人认为自己参加的平乱军队,是正义之师,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正义的事业,因此,他并没有把叛军看成是一股了不起的力量,而认为他们只不过是乌合之众,在组诗其二中,诗人就明确地表达自己对叛军的蔑视:“三川北虏乱如麻”,同时,他也向永王进言:“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在这一篇中,诗人更是直抒胸臆,一方面道出了自己对叛军的轻蔑,另一方面则突出地表现了自己雄心勃勃,自负很高。诗中 “琼筵” 一词,极符李白豪逸的性格,此词一用,弥漫于战场的硝烟和血腥尽被驱散,战争在李白的笔下诗化了,同时也理想化了。诗的末联“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紧承上联之意,把自己对战争胜负的设想,以及自己在平叛勘乱后的打算,形象、巧妙地表达出来了。“三川北虏”的确猖獗,搅得天下大乱,“四海南奔似永嘉”。但那是因无英才率军所造成的,而今永王如能给军权与诗人,那么他定能率领南方大军扫平安史叛军,把胜利的捷报传到京师长安。“南风一扫胡尘静” 中的 “南风”,反用 《左传》 襄公十八年“晋人闻有楚师”师旷谓“南风不竞”一语中的成词之意;另外对南风,古人一向认为这是滋养万物之风,因此“南风”又含有复兴天下之意;在诗中,“南风”又是喻指处在南方的永王军队的强盛,在这支强盛的军队面前,安史叛军就如细小的尘埃,一扫而光。以“南风”设譬,十分生动,十分形象,也很能表现李白对叛军无比蔑视的心情。诗的最后一句 “西入长安到日边”,隐含了诗人功成名就后的打算,他并不想居功自傲,也不想自居高官,他投身永王幕府,只不过是要借永王的军权,为国靖难,报效天子罢了。这种思想不仅贯穿于整个组诗中,而且在他同期创作的其它诗篇中,也屡有表现,如《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一诗中,诗人也表达了这种意思:“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功成身退,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才是诗人所向往的,这才是李白的性格。诗中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种志向,但诗又是写给永王的,这其中不也暗含了劝诫永王功成弗居的意思吗? 然而,永王广招人才,是别怀异志,这不仅造成了永王自身的悲剧,而且也给诗人今后的命运涂上了悲剧的色彩,这种结果,是诗人始料不及而又无法挽回的。虽然李白这次投身从军又一次失败,但是,他那股真诚的爱国热情却是令人赞叹不已。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浪漫的手法,把自己炽热的感情,沸腾的热血,描写得神采飞动,酣畅淋漓,至今读起来,仍使人感到正气凛然,有震山撼岳之势。
- 由于李白很早就立下了“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志向,决心要“济苍生”、“安黎元”。所以他来到永王幕府以后兴奋异常,“如登黄金台,遥谒紫霞仙”,以为从此便可以一展雄才,实现自己的济世之志。我们知道,诗人平时自视很高。乐毅、谢安、鲁仲连等是他追慕的理想人物,他常常用他们的事迹来自勉。但在这首诗中,诗人却更胜一筹。如果说东晋谢安的谈笑对奕指挥破秦军还只是沉着冷静的一种表现的话,那么我们的诗人则是稳操胜券,“指挥戎虏坐琼筵”,在指挥时则已经坐在庆功筵上了。而且,“试借君王玉马鞭”的一“试”一“借”,其倜傥豪迈之举,比齐倜傥生鲁仲连恐怕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无怪后人称评他的诗常常“起是奇语”(吴昌祺语),“格高气畅,自是盛唐家数”(谢榛语)。李白诗之中有一名句是“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寄东鲁二稚子》),而现在诗人又写到“南风一扫胡尘静”。这里的两个“南风”,是否含义有相似之处呢?是的,因为古人以南风为滋养万物之风,能带来吉祥。但诗人在这首诗中却还有另一层意思,这就是永王的军队当时是在南方,而叛乱的胡贼则是来自北方。这样,以南风扫尘来比喻战争的进程,不仅形象,而且表现出了必胜的信念。那么,诗人对东巡这一事件寄予如此厚望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出将入相吗?显然不是,这在他同期所作的《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中已经说得很清楚:“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那么,他是象后来的一些统治阶级御用文人所指责的那样,是去帮永王和玄宗或肃宗争天下吗?也不是。他是为了“西入长安到日边”。古人把日作为皇帝的象征,而这日又在长安,显然,李白并没有把永王看作当时的皇帝。而是要陪伴永王在一起平定叛乱后到长安京城内向皇上告捷。由这一点,也可看出诗人在李璘兵败后受牵连而系狱和流放是冤枉的。尽管他为王权效力表明了他的阶级局限,但正象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在这种普遍的混乱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因素。”(《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象《永王东巡歌》这样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杰作,十分真实地塑造了一个伟大诗人的自我形象,写出了李白自己的非常真实的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
- 这首诗是至德二年 (757),李白在永王李璘军幕中所作组诗十一首的最末一首。天宝十五年 (756) 安史叛军攻陷潼关,玄宗逃往四川,途中下诏命第十六子李璘为山南东路及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采访使,江陵郡大都督。同年十二月,璘率舟师顺江东下,途经九江时,多次派人征召隐居庐山的李白。李白当时对统治集团内部复杂矛盾缺乏了解,没有看出李璘的割据阴谋,以为李璘大军东下,至少可以保有南方,以图恢复,自己也可 “奋其智能”力挽狂澜,立功报国,因而应召随李璘东巡。此诗即东巡中的抒怀之作,抒发了他扫荡叛军、廓清海宇、报效国家的英雄襟怀。要平叛必须得有军权,“玉马鞭”是军权的象征,向君王借用“玉马鞭”是李白应召的原因。“试借” 巧妙地表明,诗人对权力本身并不稀罕,不要求赐予,不需要占有,只是借用,一旦“扫静胡尘”即归还。末尾的 “到日边”与此相印证。借到军权李白就可施展其智慧和才能,“指挥戎虏坐琼筵”是具有何等雄才大智的英雄形象啊! 能在战场自如地指挥军队打胜仗,已不失为高明将帅,坐于琼筵之上,于觥筹交错之间,轻松潇洒、从容不迫地降服叛军,指挥戎虏,与坐于城楼弹琴退敌的诸葛亮的形象相比,不是一样高大吗?“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南风” 比喻永王军队,“扫胡尘”比喻扫荡叛军。面对当时“山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永王东巡歌》其二) 的险恶局势,诗人力挽狂澜,挥动玉马鞭,指挥军队以排山倒海之势,像秋风扫落叶一样迅速干净地消灭了叛军,转瞬之间四海喧嚣的局势一变而为和平宁静国泰民安的局面。收复了旧都长安,赢得了战争的彻底胜利,完成了统一大业。诗人却功成不居,不愿出将入相,而要 “功成追鲁连”像自己所崇拜的鲁仲连那样隐居 “到日边”。诗人饱含政治热情,把干预现实和追求理想结合起来,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写得形象飞动异常夸张,但由于真实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燃烧着的炽热的爱国的情感,读来毫不感到虚伪和浮夸,而是深受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