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

2018-09-14 可可诗词网-李白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看上去,这是一首征人出塞的歌,表达了戍边士卒休兵息战的愿望。但是它并不是一般的厌于兵事的牢骚,而是通过对历史上御戎安边的思考,从根本上抒发了诗人欲使“海县清一,寰区大定” 的治国安邦的宏伟抱负。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塞上曲》
    .[唐].李白.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花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 《 sāi shànɡ qǔ 》 
    《 塞  上    曲 》 
    .[ tánɡ ]. lǐ bái.
    .[ 唐   ]. 李 白 .
    dà hàn wú zhōnɡ cè , xiōnɡ nú fàn wèi qiáo 。 
    大 汉  无 中    策 , 匈    奴 犯  渭  桥   。 
    wǔ yuán qiū cǎo lǜ , hú mǎ yì hé jiāo ? 
    五 原   秋  草  绿 , 胡 马 一 何 骄   ? 
    mìnɡ jiānɡ zhēnɡ xī jí , hénɡ xínɡ yīn shān cè 。 
    命   将    征    西 极 , 横   行   阴  山   侧 。 
    yàn zhī luò hàn jiā , fù nǚ wú huā sè 。 
    燕  支  落  汉  家  , 妇 女 无 花  色 。 
    zhuǎn zhàn dù huánɡ hé , xiū bīnɡ lè shì duō 。 
    转    战   渡 黄    河 , 休  兵   乐 事  多  。 
    xiāo tiáo qīnɡ wàn lǐ , hàn hǎi jì wú bō 。 
    萧   条   清   万  里 , 瀚  海  寂 无 波 。 
     
  • 《塞上曲》
    .[唐].李白.
    大漢無中策,匈奴犯渭橋。
    五原秋草綠,胡馬一何驕?
    命將征西極,橫行陰山側。
    燕支落漢家,婦女無花色。
    轉戰渡黃河,休兵樂事多。
    蕭條清萬里,瀚海寂無波。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由于大汉无灭匈奴之计策,至使匈奴进犯至渭桥。
    离长安不远的五原,就驻扎着胡人骄悍的兵马。
    将士们受命西征,大军横行于阴山之侧。
    攻下了盛产胭脂的燕支山,使胡人惊叹:失我燕支山,使我妇立无颜色!
    汉兵转战万里,大获全胜。回渡黄河,凯旋收兵。从此休兵,胡汉人民都乐其太平。
    茫茫瀚海,沙浪寂寂,萧条万里,和平安静。
     
  • 1、大汉句:谓中原汉族政权对付匈奴实在没有办法。大汉:汉朝,实指唐朝。中策:中等之策。《汉书·匈奴传》:“严允谏曰:‘臣闻匈奴为害,所从来久焉。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后世三家周、贵、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当周宣王时,猃狁内侵,至于泾阳,命将征之,尽境而还。其视戎狄之侵,譬犹蚊虻之螫,驱之而已。故天下标明,是称中策。汉武帝选符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二十余年,中国罢耗,匈奴亦创艾,而天下称武,是为下策。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于负海。疆界既完,中国内竭,以丧社稷,足为无策。’” [2] 
     
    2、匈奴句:意谓匈奴侵略军已逼近长安。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七月,突厥颉利可汗自率十万余骑进寇武功,京师戒严。癸末,颉利至于渭水便桥之北,太宗率大臣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驰至渭水,与颉利隔河而语,责其负约,后众军皆至,军威大盛,太宗独与颉利临水对话。颉利请和,引兵而退。见《旧唐书·突厌传》。此即写此事。渭桥,汉唐时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
     
    3、五原:唐郡名,在今陕西定边县一带。史称颉利曾建牙于五原之北,常骚扰唐边境。
     
    4、西极:汉唐时之长安以西的疆域。
     
    5、阴山:在今内蒙古境内,东西走向,横亘二千余里。
     
    6、燕支二句:燕支,亦作焉支。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山名,因产燕支草得名。燕支草可作染料,匈奴妇女用以化妆。山在今甘肃省山丹县境。《史记·匈奴传》:汉使骠骑将军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击匈奴。正义曰:《括地志》云:焉支山一名删丹山,在甘州删丹县东南五十里。《西河故事》云:匈奴失祁连、焉支二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7、萧条:平静之意。班固《封燕支山铭》:“萧条万里,野无遗寇。”
     
    8、瀚海句:全句意谓匈奴被平息。以翰海风平浪静喻边地太平。瀚海,亦作翰海,指大漠。 [2]  《史记·匈奴传》:汉骠骑将军之出代千余里,与左贤王接战,汉兵得胡首虏(获敌人首级)万余级,左贤王将皆遁走。骠骑封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翰海而还。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看上去,这是一首征人出塞的歌,表达了戍边士卒休兵息战的愿望。但是它并不是一般的厌于兵事的牢骚,而是通过对历史上御戎安边的思考,从根本上抒发了诗人欲使“海县清一,寰区大定” 的治国安邦的宏伟抱负。
     
           李白生活的时代号称盛唐。文人们吟咏边事,多以建功立业,报效家国为己任,所歌多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的慷慨赴死之辞。然而作为怀抱 “海县清一”大志的李白,于此诗中却一反常态,显露出他极为冷静的一面。他把眼光投向历史的深处,显出不同流俗的见解:
     
           “大汉元中策,匈奴犯渭桥。”北方匈奴为害中原,自周、秦以来,未曾间断。如何御戎安边,这一直是历朝都很棘手的问题。这两句本应该倒过来说,是有 “匈奴犯渭桥”这一事实,才有大汉如何筹策拒之。而诗人偏偏反过来说,就产生了这样一种效果,是因 “大汉无中策”,才导致了“匈奴犯渭桥”。这不只是一个语序颠倒的问题,它包含了一个深刻的思想。在历史上秦始皇耗尽民力,穷竭国库来修筑长城以御匈奴,却并没有挡住北方铁蹄的南侵。至汉武,选将练兵,深入远戍,先后有卫青、李广、霍去病等屡击匈奴,驰骋阴山、大漠,但匈奴并没有因此而被制服,虽战功赫赫,换来的却是兵祸连年。对此,《汉书》 已作了结论:“至汉武选将练兵……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中国疲耗,匈奴亦创艾,而天下称武,是为下策。”故诗篇开首说: “大汉无中策。”“无中策” 者,下策之谓也。正是由于出此下策,匈奴才逼进渭桥。渭桥,指渭水便桥,又称西渭桥,在咸阳市西,代指中原或京畿。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北方突厥颉利可汗进逼便桥之北,太宗李世民驰六骑独与颉利隔津而语,责以负约,太宗以其超人的胆略令颉利惊惧请和,引兵而退。故而清人王琦说此诗是“追美太宗武功之盛”。盖难以坐实也。因为下文不是颂扬而是批评这种“武功” 的。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传言唐时颉利设牙直于五原 (今属内蒙古)之北,故以五原泛指北方匈奴。匈奴散居蒙古高原大沙漠南北,其西拥有祁连山、燕支山。《西河旧事》载:“祁连、燕支二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东西二百余里,南北百里。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暖夏凉,宜畜牧。”匈奴拥有如此肥美之地,秋草不衰,该是何等骄恣难制。汉武时主父偃曾上书说:“夫匈奴难得而制,非一世也,行盗侵驱,天性固然。”此天性也包含地利,何能以称武制服! 这两句进一步说明好胜战穷武事来对付匈奴,实属下策。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阴山在唐时北塞外突厥界。汉武时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攘之于漠北。卫青凡七击匈奴,仅武帝元朔五年(前123)三个月内,就两次出军定襄 (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元狩四年 (前119),霍去病向匈奴出兵,封狼居胥山(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北),并登临大漠之北的瀚海。这频繁地深入匈奴,穷兵黩武,除了显示汉家武威外,得到了什么呢? 汉军士马死者十余万,兵甲水陆运输费用紧张。这里尽管没有直接写出好胜战给中原带来的疲耗,但下文通过叙写匈奴的创艾,足以说明这一点。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花色。”汉武元狩二年 (前121),霍去病率万骑出兵,过燕支山千余里,复深入二千余里至祁连山。此二山冬温夏凉,水草肥美,又产红蓝可作胭脂。匈奴失此二山,曾有歌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这中间四句更深一层的揭示出好战崇武既不利于中国之民休养生息,也给相邻之邦的生存构成直接威胁。靠深入匈奴来制夷御边又怎能不是下策? 王琦以为“命将” 二句是指唐太宗贞观四年(630),李靖破突厥于阴山 (今内蒙古包头市北)并擒颉利可汗之事,以美太宗武功。问题是经李靖此战,北边之患随之告罄,堪称上策,与全诗题旨不合。
     
            最后四句,诗人便直接端出题旨以收束全篇:“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既然深入远戍出击匈奴为下策,怎样才算上策呢?那就是掉转身来,渡河返回汉家的界域,令中外清静无事,大漠之南北泯息战波,这不正是“海县清一,寰区大定”吗? 当然,这只是诗人的理想,历史与现实都是血与火构成的,并不如理想那么美好,但理想本身是无可非议的。
     
              这是戍卒出塞的歌,但并不是对边塞生活的写实;这是一首咏史诗,但并不专咏一人一事,而是泛咏历史,借此表达诗人的理想抱负而已。沈德潜说:“咏古人而己之性情俱见,此千古绝唱,后唯明远、太白能之。”李白的确如此。既然要吟咏自己之情性,所以史料截取则由我驱遣。李白此诗的高明在于开篇便高屋建瓴地对汉武提出批评,气势磅礴,接下去纵横捭阖,不拘时空,不泥于具体史实,或汉或唐,或虚或实,由我剪裁,随意而出,最终是为了托出诗人的宏大抱负。另外,咏史诗最难的是形象直观。此诗虽通篇言理,却极其注意选取那些最能体现历史的形象材料,并以戍卒的口吻出之,使纵跨千年的历史如同一场具体的战争环境,一方是匈奴进犯,一方是中原征讨,写得声色兼具,动人心魄,使得诗人理想的表达极富感染力。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