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溪

2024-08-22 可可诗词网-其他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这首诗化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向往世外桃源的心情。桃花溪,在今湖南桃源县桃源山下,溪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写成的。
       首句写景,那山溪之上的飞桥,在袅袅升腾的山野云烟中时隐时现,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交相映衬,动静和谐,幽深的景色中显示出了一种朦胧美。接着以人物入景,石矶西畔诗人在询问渔人: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那溪上飘流不尽的桃花瓣可是从桃花源流出来的?它的洞口在桃花溪的什么地方呢?以问句结尾,引发读者对桃花洞的美好遐想,诗意清远含蕴,悠然不绝。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溪
  • 《 táo huā xī 》 
    《 桃  花  溪 》 
    .[ tánɡ ]. zhānɡ xù.
    .[ 唐   ]. 张    旭.
    yǐn yǐn fēi qiáo ɡé yě yān , shí jī xī pàn wèn yú chuán 。 
    隐  隐  飞  桥   隔 野 烟  , 石  矶 西 畔  问  渔 船    。 
    táo huā jìn rì suí liú shuǐ , dònɡ zài qīnɡ xī hé chù biān 。 
    桃  花  尽  日 随  流  水   , 洞   在  清   溪 何 处  边   。 
     
  • 《桃花溪》
    .[唐].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韵译】:
    隐隐看见一座长桥,被野烟隔断;
    在石屿的西畔,借问打渔的小船。
    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
    桃花源洞口,在清溪的哪段哪边?
  • 【注释1】①石矶:水边的大石。 ②桃花两句:作者认为“随流水”的桃花是由桃花源流出,进而生出桃花源在哪里之问。

    【注释2】①桃花溪:水名,在湖南桃源县桃源山下,溪岸多桃林,暮春季节落英缤纷, 溪水流霞。相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此地为背景写成的。②石矶:水岸边突出 的大石。③“桃花”二句:陶渊明《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 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 得一山。山有小口,恍惚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此即暗用其意境。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起句以动写静,描绘溪上奇景:桃花溪上烟雾缭绕,远远望去,溪桥时隐时现,象是在腾空飞舞。一个“飞”字境界全出,画面充满一种朦胧美。但是,诗人所追寻的远不止此,而是陶潜在其《桃花源记》中所虚构的桃源洞天美景。“隐隐飞桥隔野烟”的画面已经够迷人的了。“桃源洞天”当更令人驰魂夺魄,而这种美景究竟在哪里呢?几百年来,可以说是没有一个人找到过。于是诗人就怀着急切的心情向渔人发问。“石矶西畔问渔船”这句诗既交代了“问”的地点,又点明了“问”的对象。不说“问”渔人而说“问渔船”,这就扩大了画面的容量,遣词新颖而富于情趣。

           三、四两句是诗人问渔人的话。前一句承题写桃花溪水之美,意在衬托“桃源洞天”。后一句则说明“桃源洞天”无法找到,仅可意会而不可见。“何处”二字见出诗人探求更美境界心情之急切。诗人仅只写出自己的问话,并没有写出渔人的回答,就使全诗始终充满一种神秘莫测的色彩,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较之“牧童遥指杏花村”意境更为深远。

            喻守真编注的《唐诗三百首详析》一书在论及本诗时说:“此诗系咏桃花溪而怀疑桃花源的有无。”景慕桃花源的美景而前往探寻,探寻之不得则向渔人询问,询问之不明而疑其有无,这不恰好说明诗人执着追求更美境界心情的热切吗?
     
  •         桃花溪在今湖南省桃源县桃源山下,山的西南有桃源洞。这里不仅山青水秀,风景明丽,而且生长着大片的桃树。初春时节,阳光明媚,桃花盛开,红白相间,与那青翠的山峦,明澈的溪水,交相辉映,令人目迷五色。相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即以此地为背景创作的。千百年来,诗人描述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张旭的这首《桃花溪》诗便记述了他游览此地时的观感。

           “隐隐飞桥隔野烟”,这第一句便写得气象飞动,不同凡响。大约是在一个暮春的早晨,诗人来到了桃花溪畔。抬头远望,山峦之间,溪水之上,云烟缭绕,雾气濛濛。透过云雾,跨溪而落的大桥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弧形的桥身仿佛在云烟中临空飞腾。这景象使人产生一种错觉,好像不是云烟在飘浮,却是大桥在飘动了。云烟晨雾织成的那一层薄薄的帏幔,遮住了大桥,山远处观之,朦朦胧胧,虚无飘渺,若即若离,恍如仙境。

              这第一句写的是远景,余下三句均写近景。顺着桃花溪,诗人缘岸而行。忽见溪水之中,有一块嶙峋巨石,突出水面,宛若小岛。漫步到它的西边,恰好有一条渔船轻轻摇过。望着那撑船的渔翁,诗人猛然想起,莫非这船上的渔翁便是那陶渊明写的曾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再看那顺流而下飘浮在溪水之上的连绵不断的桃花瓣,诗人进而想到,这桃花瓣会不会就是从那桃花源里流水来的吧?那么,能进入这桃花源的洞口究竟在这溪流的哪一边呢? 诗写到这里便戛然而止了。但“问渔船”三个字所表现出来的诗人那种心驰神往的情态和对世外桃源的无限向往的急切心情,却清晰地浮现在读者的眼前。诗人是那样的天真、率直而又富于幻想。尽管他知道那世外桃源本是虚构的,渔人是无法回答的。但明知故问中,不也传达出诗人怅然若失的心境吗。只有读者,经诗人这么一问,引起了种种美妙的遐想。

              这首小诗写得清新、飘逸、生动、传神。虽句句写景,却淡淡几笔,勾出轮廓,点到而已。虽无一句言情,却又情蓄景中,景景含情,意在象外。它是一首诗,又像一幅画,其中的诗情画意,耐人品味。
     
  •          据《清一统志》载:“湖南常德府,桃花溪在桃源县西南二十五 里,源出桃花山,北流入沅。”溪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随波逐流。 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

           史载张旭曾为常熟尉,后入京官拜金吾长史,并无确证说他曾到过桃 花溪,但这并不妨碍诗人创作。因为经过南北朝、隋直到唐代,由于《桃花 源记》的广泛流传和对陶渊明隐逸情怀、高洁人格的认同和追慕,“桃花 源”已成为世人精神世界和文化谱系中的一个符号。王维曾有一首《桃源 行》诗,用诗语复写《桃花源记》,清人翁方纲赞许为“古今咏桃源事者,至 右丞而造极”(《石洲诗话》)。末四句云:“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 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全诗意旨同这首《桃花溪》一样, 落于追问桃源的所在。但据学者对王维生平的考证,并无他游历桃源的 事迹。在唐代,类似这样没有确证到过桃源,但写作桃源诗的例子还有不 少,也就是说,“桃花源”是文人心中的一个情结。“桃花源”是陶渊明构想 出来的理想世界,在那里没有赋税、没有纷争、没有欺诈,是真纯、安宁之 地。这样的世界在现实社会中永远无法成为现实,但又是后世人们一心 向往的圣地。这里,对“桃花源”无尽的找寻与终究难寻的事实正映射出 人的卑微现实与不断追求纯然的真善美之间的永恒矛盾,这种永恒的张 力也是“桃花源”永具魅力的原因所在。

             从诗文来看,诗中人并没有刻意寻桃花溪,他站在溪畔,望见远处一 座飞桥,在如烟的山雾中若隐若现,此时的他,似乎并没有“入云深处”的 心念(《山中留客》),而是有意无意地向渔夫问起“桃花源”,至于是否能得 到确切的回答,他并不在意。他明白,山中的春光、美景可以尽情地游览、 享受,而人间的“桃花源地”却是永远无法达到的。

            诗人的高妙不仅在于对这种深沉的人生、社会、命运的体察,也在于 他表达主题的艺术手法。飞桥隐隐和烟霭中的群山,看似远隔,却终能达 致;清溪、桃花、山洞,在脑海中是那么清晰,仿佛信步可寻,但实际上却有 如天人之隔。世间万物的真幻之理简直就浓缩在这短短四句诗中了。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