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2。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3。
【释】
1.骆氏亭:所在不详。冯浩据本篇诗意,旁引白居易《过路氏山人野居小池诗》及杜牧《骆处士墓志》,认为亭系长庆前后骆氏处士所筑,地在灞陵附近,可供参考。崔雍、崔兖:李商隐重表叔和知遇者崔戎的两个儿子。崔戎太和七年任华州刺史时,曾送商隐至南山中习举业,并与其诸子结识。诗迳称两人姓名,似为雍、兖未入仕时所作。
2.竹坞:植竹的船坞。亭临湖而建,故说“无尘”、“清”。水槛即题内之亭。迢递隔重城:隔迢递(高峻)之重城。
3.雨声:有实写、虚拟二解。后解以为雨声乃是风吹枯荷之声引起的错觉。
【译】
竹林环抱的船坞无尘洁净,
临湖水边的亭轩宁静幽清。
我思念,那远方的朋友,
思绪飞越这高峻的重城。
秋日的阴云笼罩在天宇,
晚霜飞落层层。
万物凋零,只留得几叶枯荷,
让我听那雨声。
【评】
起句“竹坞无尘水槛清”,已见凄清之美,清净之美。无尘之世界,是引起诗人触发怀友之情绪,也是“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情感世界的衬托、写照。“相思”与“隔”为矛盾体,“相思”而远隔“迢递”之“重城”,相思之情,弥足深重而极难排遣。此句次序解为,相思隔迢递重城,将“隔”与“迢递”倒置,一为诗韵,二则使相思亦有“迢递”之感。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此为名句,更因曹雪芹之喜爱,通过其笔下林黛玉之口,而使身价倍增,脍炙人口。“秋阴”暗含“欲雨”;“霜飞”则有“留荷”,“枯荷”,本无审美可言,但与“留得”“听雨”相关,则成凄美之清韵,非俗人可解者。
清人纪昀评:“分明自己无聊,却就枯荷雨声渲出,极有余味,若说破雨夜不眠,转尽于言下矣”(《玉溪生诗说》);“‘相思’二字,微露端倪;寄怀之意,全在言外”(《辑评》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