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终南山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1。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2。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3。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4。
【释】
1.南山:终南山,又名中南山,在长安南。
2.景:日光。
3.山中:终南山中正广大。潘岳《关中记》:“其山一名中南,言在天之中,居都之南,故曰中南。”
4.悔读书:《南史》载沈攸之曰:“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译】
终南山阔大奇雄,
似是充塞天地云空,
日月星辰似是从
终南山的石上诞生。
暗夜里高伟的山峰,
残收着白日的光影,
昏暗的幽谷,
在白昼里也没有光明。
山高地阔,人也胸怀中正,
山路险要,却有平静闲适的心情。
长风爽意,驱动着松柏青青,
风声阵阵,拂动着万壑清清。
谁人到此,能不悔恨读书求仕的人生,
汲汲奔走那虚声浮名?
【评】
此诗脱略“寒”意,却近贾岛之“瘦”。尤以起首二句横空而出,盘空险语,极尽夸张。试思诗人所描绘之境界:雄伟高大的终南山,竟然将天地充塞填满,日月星辰,若出于石中、落于石里,岂不异哉!如此起首,真不知当以何承接下文?故宋人刘辰翁评:“未知其下云何,即此其出,有不容至。”(《唐诗品汇》卷二十引)明人谭元春评:“起凿空话,却不入魔。”(《诗归》)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以雄浑阔大之景承起首之险,使其平稳落脚,由险入雄,堪称大手笔。此二句从王维《终南山》诗:“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化出,却也“各有其至”(宋人国材语)。这里的“国材”显然是字号而不是姓名。宋人字“国材”者有七人,即王之佐、林干、柯翰、赵继珪、郑邦彦、钱兴祖、陈杲卿。依相关资料,似是指陈果卿其人。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以论转之,步法稳健。由险峻雄浑转入平稳,做一宕笔,并作蓄势,“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再入雄浑。使人“顿觉心境空阔,万缘退听”,此时“岂可以寒险目之!”(清人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一)
结句“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以论结诗,发人玄想,正可与起首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