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则
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
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
【评】用针治病,非同儿戏,此二条告诫医生必须精神专一、高度集中,而且要诊断明确。
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胗。
[注]胗(zhen疹):疾病。
【评】针治疾病很广泛,古人总结出针医必知的五个方面,对今天的针灸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泻之。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谓阴阳俱有余也。急泻其邪调其虚实。故曰,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
【评】用脉证合参的方法辨别虚实,并用针刺的方法以调虚实,当世之医应深刻领会。
凡刺之禁,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
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藏。中心者环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中鬲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刺避五藏者知逆从也。所谓从者,鬲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
【评】误刺可引起严重后果。在防止误刺造成事故问题的论说中,此为较早的论述。
膏梁菽藿之味,何可同也!气滑即出疾,其气濇则出迟。气悍则针小而入浅,气濇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疾。以此观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慓悍滑利也。
【评】针刺深浅、徐疾,根据病人体质和不同社会地位而变化,古人这一经验,应引起针灸医生的重视。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
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谋伐有过、知解结,知补虚泻实。
【评】刺法的关键在于调节经气,此为后世针灸治疗的基本法则。
是故工之用针也,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明于调气。补泻所在,徐疾之意,所取之处,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用针之要,无忘其神。
【评】此处言“补方泻员”是指针术的手法,与《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说的“补员泻方”所指运用补泻时机有所不同。
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大深则邪气反沉病益。故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
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评】采用恰当的补泻手法是古人一直倡导并且在历代临床实践中,反复得到验证的一种治疗方法。
刺之而气不至,无向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
未观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经之疾也。恶知其原者,先知何经之病,所取之处也。刺之微在数迟者,徐疾之意也。粗守关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上守机者,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空中之机,清净以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泻也。
黄帝问曰:“愿闻刺要。”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及,反为大贼,内伤五藏后生大病。”
千金云,病有须针者。即针刺以补泻之。不宜针者。直尔灸之。然灸之大法,其孔穴与针无忌。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
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
明·徐凤《针灸大全》卷二
【评】用针治病,非同儿戏,此二条告诫医生必须精神专一、高度集中,而且要诊断明确。
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胗。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
[注]胗(zhen疹):疾病。
【评】针治疾病很广泛,古人总结出针医必知的五个方面,对今天的针灸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泻之。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谓阴阳俱有余也。急泻其邪调其虚实。故曰,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
《灵枢经·根结篇》
【评】用脉证合参的方法辨别虚实,并用针刺的方法以调虚实,当世之医应深刻领会。
凡刺之禁,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
《灵枢经·终始篇》
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藏。中心者环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中鬲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刺避五藏者知逆从也。所谓从者,鬲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
《黄帝内经素问·诊要经终论》
【评】误刺可引起严重后果。在防止误刺造成事故问题的论说中,此为较早的论述。
膏梁菽藿之味,何可同也!气滑即出疾,其气濇则出迟。气悍则针小而入浅,气濇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疾。以此观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慓悍滑利也。
《灵枢经·根结篇》
【评】针刺深浅、徐疾,根据病人体质和不同社会地位而变化,古人这一经验,应引起针灸医生的重视。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
《灵枢经·终始篇》
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谋伐有过、知解结,知补虚泻实。
《灵枢经·官能篇》
【评】刺法的关键在于调节经气,此为后世针灸治疗的基本法则。
是故工之用针也,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明于调气。补泻所在,徐疾之意,所取之处,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用针之要,无忘其神。
《灵枢经·官能篇》
【评】此处言“补方泻员”是指针术的手法,与《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说的“补员泻方”所指运用补泻时机有所不同。
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大深则邪气反沉病益。故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
《灵枢经·九针十二原》
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灵枢经·经脉篇》
【评】采用恰当的补泻手法是古人一直倡导并且在历代临床实践中,反复得到验证的一种治疗方法。
刺之而气不至,无向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
《灵枢经·九针十二原》
未观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经之疾也。恶知其原者,先知何经之病,所取之处也。刺之微在数迟者,徐疾之意也。粗守关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上守机者,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空中之机,清净以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泻也。
《灵枢经·小针解》
黄帝问曰:“愿闻刺要。”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及,反为大贼,内伤五藏后生大病。”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卷五
千金云,病有须针者。即针刺以补泻之。不宜针者。直尔灸之。然灸之大法,其孔穴与针无忌。
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