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

2019-12-06 可可诗词网-古代词语典故 https://www.kekeshici.com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四十二章》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纲领,贯穿祖国医学体系里的各个领域。这里是比较早的论说。
        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故天地之道,非阴则阳;圣人之教,非仁则义;万物之宜,非柔则刚,此皆随所宜而不能出所位者也。
        

《列子·天瑞篇》


        【评】古代运用阴阳学说解释事理,不独用于医药、人体。
        阳用其精,阴用其形,犹人之有五藏六体。五藏象天,六体象地,故藏病则气色发于面,体病则欠申动于貌。
        

《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评】医学领域中运用阴阳学说,不仅存在于医书,在其它典籍里亦广泛可见。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


        夫五行异质,四时异气,皆不能外乎阴阳,阴阳异位,动静异时,皆不能离乎太极。人在大气中,亦万物中一物耳,故亦具太极之理。
        

明·孙一奎《医旨绪余》上卷


        【评】这是运用“阴阳学说”概括论述人体的动、静和形态。
        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夫是谓天情;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谓之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暗其天君,乱其天官,弃其天养,逆其天政,背其天情,以丧天功,夫是之谓大凶。圣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
        

《荀子·天论》


        【评】诸子文中有不少论阴阳,以及感官和心的功用等论述。以上的议论很有代表性。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道者,阴阳之理也。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人之疾病,或在表,或在里,或为寒,或为热,或感于五运六气,或伤于藏府经络,皆不外阴阳二气。
        

明·张景岳《类经》卷二


        【评】张氏所评、快人快语。人之生老病死皆用阴阳学说做为论说工具,源于现存最古的医典——《内经》。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有阳无阴则精绝;有阴无阳则气绝。两相离决,非病则亡。正以见阴阳不可偏废也。
        

明·张景岳《类经》卷一三


        【评】此,阴阳特性之一。阴阳二者原为一体、可分又不可分。它做为中医整体观念的理论基础而贯于中医理论体系之中,体现阴阳的整体性和同一性。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


        阳表、阴里谓之离。一阴一阳相偶,谓之合。又,异者,为离;同者,谓合。
        

明·吴昆《内经素问吴注》卷二


        【评】此,阴阳特性之二。阴阳可合为一体,又可分为两面,这种离合性质,说明阴阳之间的相对立性和矛盾性。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争气,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注〕亟:亟、起而应之。明·吴昆注本为守字。当从。
        【评】此,阴阳特性之三。阴赖阳生、阳依阴存,体现阴阳互根性,和互存性。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应地之气,静而守位。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


        【评】此,阴阳特性之四。以阴阳繁杂变化概括人体各部,以及同自然界之间的多元关系,体现中医辨证方法中的阴阳可分学说。
        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


        帝曰:善。平气何如?岐伯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


        【评】此,阴阳特性之五,阴和阳相对平衡,不平则病。体现了二者相对稳定和均衡的性质。
        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
        

《灵枢·营卫生会》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评】此,阴阳特性之六。阴阳失衡则一盛一衰,此强彼弱。体现阴阳消长的状态的时相,及二者相对不稳定性。
        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
        

《灵枢·痈疽》


        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


        【评】此,阴阳特性之七也。天之阴阳是寒暑燥湿风火,地之阴阳是生长化收藏。周而复始,如环形运动而不停止,由动到静,由变而化。体现阴阳运动变化不息,和动静配合的性质。
        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
        

《灵枢·论疾诊尺》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评】此,阴阳特性之八。古人说物极则反就是指这种情况,体现阴阳互变和物极必反的观念。
        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


        【评】此,阴阳特性之九。阴阳萌发,进展,到极盛以至衰亡的演变,存在于自身变化过程。体现了阴阳的渐变性和发展的观点。
        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夫人一身不外乎阴阳、气血相与流通焉耳。如阴阳得其平,则疾不生,阴阳偏胜,则为痼冷、积热之患矣。所谓痼冷者,阴寒沉痼而不解也;积热者,阳毒蕴积而不散也。故阴偏胜,则偏而为痼冷;阳偏胜,则偏而为积热。古贤云:偏胜,则有偏害;偏害,则为偏绝。不可不察也。
        

宋·严用和《济生方》卷一


        【评】运用阴阳的偏盛偏衰的学说,解释疾病方面的变化,这种说理方法是比较透彻的。
        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何以言之?天地为万物父母。天大也,为阳,而运于地之外;地居天之中为阴,天之大气举之。日,实也,亦属阳,而运于月之外;月,缺也,属阴,禀日之光,以为明者也。人身之阴气,其消长视月之盈缺。故人之生也,男子十六岁而精通,女子十四岁而经行,是有形之后,犹有待于乳哺水谷以养,阴气始成而可与阳气为配,以能成人,而为人之父母。古人必近三十、二十而后嫁娶,可见阴气之难于成。……夫以阴气之成,止供得三十年之视听言动,已先亏矣。人之情欲无涯,此难成易亏之阴气,若之何而可以供给也。
        

元·朱震亨《格致馀论·阳有馀阴不足论》


        【评】阴阳学说至元、明时代,对人体生理病理上的认识有了发展。朱氏“阴不足论”主张“阴气难成”,而且成其滋阴派的理论支柱。这是朱氏代表性的观点论说。
        可见阳常有馀,阴常不足。况嗜欲者多,节欲者少。故自幼至老,补阴之功,一日不可缺。此阴字,指阴精而言,不是泛言阴血……阴中有水有火,水虚者固多,火衰者亦不少。未有精泄已虚,而元阳能独全者。况阴阳互为其根,议补阴者,须以阳为主,盖无阳则阴无以生也。
        

明·赵献可《医贯·阴阳论》


        一阳陷于二阴,为坎。坎以水气瀸行地中,为万物受命根本。故曰:润万物者,莫润乎水。一阴上彻于二阳,为兑。兑以有形之水,普施于万物之上,为资生之利泽。故曰: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明此二水,可悟治火之道矣。心火者,有形之火也;相火者,无形之火也……医家,不悟先天太极之真体,不穷无形水火之妙用,而不能用六味、八味之神剂者,其于医理尚欠太半。
        

明·赵献可《医贯·先天要论上》


        【评】赵氏提倡阴阳水火论,力主“阳不足”,为后世温补派奠定理论基础。这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论述之一。
        阴阳二气,形莫大乎天地,明莫著乎日月。虽天地为对待之体,而地在天中,顺天之化。日月为对待之像,而月得日光,赖以日明。此阴阳之征兆,阴必以阳为主也。故阳长则阴消,阳退则阴进,阳来则物生,阳去则物死,所以阴邪之进退,皆由乎阳气之盛衰耳。故“生气通天”等论皆专重阳气,其义可知。又华元化曰: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阴常宜损,阳常宜盈。顺阳者多长生,顺阴者多消灭。中和集曰:大修行人,分阴未尽则不仙;一切常人,分阳未尽则不死,亦皆以阳气为言。可见,死生之本,全在阳气。
        

明·张景岳《类经》卷二


        【评】明代张景岳更加大力提倡“阳不足论”,强调肾阳,这是他具有代表性的论述。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