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诸历要素法

2024-03-02 可可诗词网-古代词语典故 https://www.kekeshici.com

        岁星纪年法
        君之行也,岁在大火。
        

《国语·晋语四》


        武王伐纣,岁在鹑火。
        

《国语·周语》


        梓慎曰:今兹宋郑其饥乎?岁在星纪,而淫于玄枵。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过伯有氏,其门上生莠。子羽曰:“其莠犹在乎?于是岁在降娄,降娄中而旦。”
        

《左传·襄公三十年》


        【评】我国最早用君王在位年数纪年;汉武帝始,用年号纪年。春秋战国时期,占星家创岁星纪年法。岁星纪年最早见于《国语》、《左传》两书。古人很早就发现岁星(木星)自西向东约十二年行天一周,占星家便根据这一规律,把黄赤道附近一周天分十二等分,且将每一等分冠以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之名称。这就是十二次天空区划法。以岁星由西向东每年行经一次的所在位置来纪年,即是岁星纪年法。
        太岁纪年法
        维秦八年,岁在涒滩。
        

《吕氏春秋·季冬纪·序意篇》


        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曰施兮,鵩集予舍。
        

汉·贾谊《鵩鸟赋》


        太初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端蒙单阏二年。……。游兆执徐三年。……。强梧大荒落四年。……。徒维敦牂天汉元年。……。祝犁协洽二年。……。商横涒滩三年。……。昭阳作鄂四年。……。横艾淹茂太始元元。……。尚章大渊献二年。……。焉逢困敦三年。……。端蒙赤奋若四年。……。游兆摄提格征和元年。……。
        

《史记·历书·历术甲子篇》


        天马徕,执徐时。
        

《汉书·礼乐志》


        【评】随着观测水平的提高,人们感到用岁星纪年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岁星自西向东运行方向与人们的习惯相反,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占星家便假想一个太岁(又称岁阴或太阴),一方面让它与岁星背道而驰,但仍与岁星保持着相互对应关系均匀运动;另一方面让它与十二辰相配合,改变原按岁星所舍宿次来纪年。这就叫做太岁纪年法。用太岁纪年法,奇怪的是没有采用十二辰的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名,却用了十二个特殊的岁名:摄提格、单阏等。约在西汉时,占星家又取十个古怪的岁阳名:焉逢(阏逢)、端蒙(旃蒙)等,把它们与十二岁名相配(方法与六十甲子同)组合为太岁纪年法的六十个年名。为什么取这套古怪的年名,学术界至今未有定论。太岁纪年法虽在汉代被淘汰,但这套纪年年名,有时还被后代文人墨客所采用,除了一些诗词外,较有影响的是宋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一书。
        干支纪年法
        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
        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
        

《尔雅·释天》


        昔太初历之兴也,发谋于元封,启定于元凤,积百三十年,是非乃审。及用四分,亦于建武,施于元和,讫于永元,七十馀年,然后仪式备立,司候有准。天事幽微,若此其难也。中兴以来,图谶漏泄,而考灵曜、命历序皆有甲寅元。其所起在四分庚申元后百一十四岁,朔差却二日。学士修之于草泽,信向以为得正。及太初历以后天为疾,而修之者云“百四十四岁而太岁超一辰,百七十一岁当弃朔余六十三,中余千一百九十七,乃可常行”。自太初元年至永平十一年,百七十一,当去分而不去,故令益有疏阔。此二家常挟其术,庶几施行,每有讼者,百僚会议,群儒骋思,论之有方,益于多闻识之,故详录焉。
        ……
        孝武皇帝摅发圣思,因元封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乃诏太史令司马迁、治历邓平等更建太初,改元易朔,行夏之正,乾凿度八十一分之四十三为日法。设清台之候、验六异,课效粗密,太初为最。其后刘歆研机极深,验之春秋,参以易道,以河图帝览嬉、雒书乾曜度推广九道,百七十一岁进退六十三分,百四十四岁一超次,与天相应,少有缺谬。
        ……。太初元年岁在丁丑,上极其元,当在庚戌,而曰丙子,言百四十四岁超一辰,凡九百九十三超,岁有空行八十二周有奇,乃得丙子。案岁所超,于天元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俱超。
        ……。历数精微,去圣久远,得失更迭,术无常是。汉兴承秦,历用颛顼,元用乙卯。百有二岁,孝武皇帝始改正朔,历用太初,元用丁丑,行之百八十九岁。孝章皇帝改从四分,元用庚申。今光、晃各以庚申为非,甲寅为是。
        

《后汉书·律历志中》


        【评】 使用太岁纪年法,人们发现过一段时间它就与实际天象不合的缺点。因岁(木)星行天一周实为十一。八六年,所以十二年以后,自然会超过一周天。长此积累下去,它就会整整超过一次,这就是古代称之岁星超辰现象。首先提出岁星超辰现象并计算出这种系统误差量的是汉刘歆。太岁纪年法因岁星超辰问题给制定历法带来不便,而且它本身年名纪法与干支纪法完全相同,因此,起自汉太初历的纪年法,到后来就直接改用了一直延留到今的干支纪年法。
        生肖纪岁法
        且五行之气相贼害,含血之虫相胜服,其验何在?曰: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水胜火,故豕食蛇。火为水所害,故马食鼠屎而腹胀。曰:审如论者之言,含血之虫,亦有不相胜之效。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土胜水,牛羊何不杀豕?巳,蛇也;申,猴也;火胜金,蛇何不食猕猴?猕猴者畏鼠也,啮猕猴者,犬也;鼠水,猕猴金也,水不胜金,猕猴何故畏鼠也?戌,土也,申猴也;土不胜金,猴何故畏犬?
        

汉·王充《论衡·物势篇》


        辰为龙,巳为蛇。
        

汉·王充《论衡·言毒篇》


        子之禽鼠,卯之兽兔。
        

汉·王充《论衡·讥日篇》


        【评】 这是我国的一种民间纪岁法。秦汉后,民间将干支纪年法进行了改造,略去天干部分,用十二种动物来表示十二地支,做为十二生肖或称属相,来纪一个人的年岁。生肖纪岁法,我国至今还在沿用。十二生肖全部名称首见于《论衡》,但在《新莽嘉量铭》中已有“巳作蛇形”的记载,可知在西汉时已有肖兽的说法。
        数序纪月法
        正月,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县在下。……。二月,……。三月,参则伏。……。四月,昴则见,初昏南门正。……。五月,参则见,初昏大火中。……。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七月,汉案户,初昏织女正东乡,斗柄县在下则旦。……。八月,辰则伏,参中则旦。……。九月,内火,辰系于日。……。十月,初昏南门见,织女正北乡则旦。……。十一月,日冬至,阳气至,始动。……。十二月,……。
        

汉·戴德·《大戴礼记·夏小正》


        [注]①鞠:为星名,具体指哪颗星,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②乡:当向讲。
        【评】这里是《夏小正》经文中关于月与星象部分的记载。《夏小正》相传是夏朝的历法。现在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从中我们看出,我国最早是以数字次序来记月份的。这点从甲骨文与金文中也可得到证实。
        节月纪月法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旦牵牛中。……。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毕中。……。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牵牛中,旦觜觹中。……。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旦柳中。……。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仲冬之月,日在斗,昏东壁中,旦轸中。……。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娄中,旦氐中。
        

《礼记·月令》


        孟,长也;……。仲,中也;……。季,少也;……
        

《礼记·月令》汉·郑玄注


        【评】据史料记载,我国在汉代前后,有一种时令季节和天象结合在一起的纪月方式。这种方法是把一个太阳年分为十二个月和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中的三个月各冠以孟、仲、季的名称。我们把这种方式称作节月纪月法。至于它的来源,很明显,是和我国上古观象授时时代使用自然物候历有关。
        中春,诏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上春,诏王后帅六宫之人,而生穜稑之种,而献之于王。
        

《周礼·天官冢宰·内宰》


        莫春者,春服既成。
        

《论语·先进》


        包曰:莫春者,季春三月也。
        

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


        【评】对于节月纪月法中的各季节的每个月孟、仲、季的名称,古籍文献中也有一些别称,如上春即孟春;中春即仲春;莫春即季春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其举时来表月的形式与内容却是相同的。
        月建
        随斗杓所指建十二月。
        

《史记·历书》宋·裴骃集解


        天统,十一月建子,……周以为正;地统,十二月建丑,……商以为正;人统,十三月建寅,……夏以为正。
        

《春秋感精符》


        [注]①这里的十三月实指夏历的正月。
        【评】这里说的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在历法中以十二地支来纪月的事情。以十二支纪月,叫作月建。所谓“建”,来自于斗建。月建是古人视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来和月份密切配合的产物。按斗柄指示方向配以十二支表示月份方法是这样的:正北为子,把冬至所在的十一月称为子月;指东北方为丑、寅,丑月、寅月即为十二月,正月;正东为卯,卯月为二月,……指北方为亥,亥月为十月,下一年十一月又回到北方子月。这里所指的历月是以夏正为例的。
        月阳月名纪月法
        月在甲曰毕,在乙曰橘,在丙曰修,在丁曰圉,在戊曰厉,在己曰则,在庚曰窒,在辛曰塞,在壬曰终,在癸曰极,月阳。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寎,四月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月名。
        

《尔雅·释天》


        太初元年,岁名……,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
        

《史记·历书·历术甲子篇》


        〔注〕①聚即为陬。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战国楚·屈原《离骚》


        〔注〕①这里的孟陬指夏历正月建寅之月。
        【评】我国古代在秦汉之际,对每月曾有过一种特殊的称谓,即《尔雅》中的十二月名。后来又以十干为基础创十月阳,与十二月名搭配来纪月,如《史记·历书》所示。至于它的来源,有些学者认为可能是干支纪月的异称,但从史料上看,用干支纪月时代较晚,似从唐李虚中开始的。
        干支纪日法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注〕①有人考证,这是发生在周幽王六年即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一次日食记录。
        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春秋·隐公三年》


        〔注〕①经考证,这是发生在公元前720年2月22日的一次日食记录,这条记录日期,经分析考证,是确凿的。
        【评】这两条日食纪事,是我国最古的,而且是有据可考的日食记录。虽然对《诗经》日食日期还存有争议,但对《春秋》鲁隐公三年的日食日期却没有争议。“己巳”是干支纪日标志,它说明了我国古代历法中用干支来纪日,历史悠久。如早在殷虚甲骨下辞上就有“癸酉贞日,夕,又(有)食佳若”的干支纪日记载。另据考证,我国从春秋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起,使用干支连续纪日一直到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止,共二千六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既没间断也没有发生错乱过。这是世界上现今知道的最长的纪日史料。它不仅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的一份珍贵科学文化遗产。
        月相与计日数纪日法
        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越三日庚戌,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越五日甲寅,位成。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越三日丁巳,用牲于郊,牛二。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越七日甲子,周公乃朝用书,命庶殷,侯甸男邦伯。
        

《尚书·周书·召诰》


        〔注〕①朏:我国古代把初见新月的那天,叫做朏,这一天指初三日。
        【评】我国商代纪日,一般只标明它属于某一月的干支,要知道它在月中的位置,需要查考历谱来排比。周初仍用这个方法,但多标明月相,以月相为准,计算距离日数,确定在月中的位置。上述文献说的就是这回事。其中记载,都属于三月里面的事,为了便于了解这些纪事是指三月的哪一天起见,列表如下:
距离日数所载干支日期所指三月日期
三月丙午朏三月三日
越三日戊申五日
越三日庚戌七日
越五日甲寅十一日
若翼日乙卯十二日
越三日丁巳十四日
越翼日戊午十五日
越七日甲子廿一日

        月朔干支纪日法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
        

《左传·僖公五年》


        冬十月,……丙寅晦,齐师夜遁。
        

《左传·襄公十八年》


        〔注〕①朔:月球和太阳的黄经相等的时候叫朔。朔为月初初一日。②晦:天文意义与朔同,但它是月末的一天。
        【评】春秋以后,我国古代历法开始以朔日作为月首标准来纪日,它比周代用新月为月首记日方法准确简便;且由此说明了当时对日月的运动已有了相当的认识。
        数序干支纪日法
        木以三年五月二十四日丁亥晨见,……。土以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壬辰见,……土以三年十月十一日壬申伏,……土以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壬子见;……金以三年闰六月十五日丁丑晨伏;……。
        

《晋书·律历志中》


        【评】 这里是汉徐岳在议论比较汉《乾象历》与当朝《黄初历》时所云。从这段纪事中,我们知道我国自汉起除用干支纪日外,还用数序命日,从一日至三十日或二十九日。用数序附干支来纪日,使日期在月中的位置,一目了然。它标志着干支纪日法这时已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这种记日法,我国历法至今仍在沿用着。
        纪时法
        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咸和万民。
        

《尚书·周书·无逸》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


        庵庵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孔雀东南飞》(见《乐府诗集》)


        【评】据董作宾考证,我国早在殷武丁时期对昼夜时段就有了较明确的分法并冠以不同的名称。上面的纪文反映了古人对昼夜不同的时段的描述。现将董氏的考定,以表显示如下:

时代
殷武
大采大食中日小食小采
殷祖
大食中日小食妹(昧)分(曦)
日出食时隅中中日日昃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旦
现时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2121—2323—11—33—5


        明夷,日也,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自王己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
        

《左传·昭公五年》


        日中当王,食时当公。平旦为卿,鸡鸣为士。夜半为皂,人定为舆。黄昏为隶,日入为僚。哺时为仆,日昳为台。隅中日出,阙不在弟;尊王公旷其位。
        

《左传·昭公五年》晋·杜预·集解


        【评】 《左传》合十日之数,取昼十二时中的十时,使它和当时社会上的十种阶层即王公卿士皂舆隶僚仆台相配合,杜预的集解清楚地说出了十二时的名称。
        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登于扶桑,爰始将行,是谓朏明。至于曲阿,是谓旦明。至于曾泉,是谓蚤食。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至于鸟次,是谓小还。至于悲谷,是谓��时。至于女纪,是谓大还。至于渊澞,是谓高春。至于连石,是谓下春。至于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县车。至于虞渊,是谓黄昏。日入于虞渊之汜,曙于蒙谷之浦;行九州七舍,有五亿七千三百九里,禹以为朝昼昏夜。
        

《淮南子·天文训》


        【评】 上文将昼夜时刻用十五个名称称谓。它从“至于鸟次”至“至于虞渊,是谓黄昏”(即现在时间下午1~8点之间)只是更加细分而已,实际可以整顿为十二时辰。另外上文是以日出而始为昼夜分界标志的,所以它所反映的是我国较古老的天文学时间系统。
        干支纪时法
        鸡三号明,抚十二节,卒于丑。
        

《史记·历书》


        [注]①三号即指三鸣,夜至鸡三鸣则天晓。②卒,平。
        孝宣本始元年四月壬戌甲夜,辰星与参出西方。……。地节元年正月戊午乙夜,月食荧惑,荧惑在角、亢。
        

《汉书·天文志》


        孝怀帝永嘉五年三月壬申丙夜,月蚀,既。丁夜又蚀。既。
        

《晋书·天文志中》


        初夜发鼓曰:
        日欲暮,鱼钥下,龙韬布。甲夜己,设钩陈,备兰锜。乙夜庚,杓位易,太阶平。丙夜辛,清鹤唳,梦良臣。丁夜壬,丹禁静,漏更深。戊夜癸,晓奏闻,求衣始。
        

《宋史·律历志三》


        契以发鼓于夜,契有二:一曰放鼓,二曰止鼓。制以木,刻字于上。常以卯正后一刻为禁门开钥之节,盈八刻后以为辰时,每时皆然,以至于酉。每一时,直官进牌奏时正,鸡人引唱,击鼓一十五声,惟午正击鼓一百五十声。至昏夜鸡唱,放鼓契出,发鼓、击钟一百声,然后下漏。每夜分为五更,更分为五点,更以击鼓为节,点以击钟为节。
        

《宋史·律历志三》


        【评】 我国古代从汉代就已用十二支(辰)来纪时,即把昼夜分为十二时段,以平旦寅算起,卯、辰、巳……直至丑为止。《汉志》载有甲、乙夜之称;《晋志》有甲、乙、丙、丁、戊夜记载,这说明用十干纪时的历史也很悠久。后世创五更说,与五夜相似。宋《应天历》在每夜分为五更的基础上,又创每更分五点制。古人纪夜时段用十干,而推论节气交食等则用十二支,可能和古时日分百刻,用十干方便;日分十二辰,用十二支便利有关。到了唐代算命先生才把时辰配上十干,成了纯粹的干支纪时法。
        百刻纪时法
        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
        

汉·许慎《说文解字》


        【评】 在我国古代纪时法中,不仅有时辰纪时法,还有更细的时刻纪时单位。“刻”单位的得名,与漏刻有关。汉始分一昼夜为一百刻。也有学者认为百刻制源头在殷商。百刻制曾因与平行使用的十二时辰法难以配合,汉建平二年遂把百刻改为百二十刻(《汉书·哀帝本记》),但通行未久,即废。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六年曾又改昼夜九十六刻,大同十年又改一百零八刻制,但行用期都不长。至陈文帝天嘉年间又复用百刻制,直到清初。清受西方天文学影响,才彻底将百刻制改九十六刻制与十二时辰配合使用。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