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皇帝远
原指中央权力达不到的偏远地方。语出明·黄溥《闲中今古录》。
元朝末年,封建贵族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由于他们大肆挥霍国库银两,国家财政终于入不敷出。元朝政府便将危机转嫁给劳动人民,巧立名目,增加赋税。民众交不出,就抓进官府痛打。当时“卖官”之风盛行,用钱买得官爵的富豪,转过来利用权力拼命地掠夺侵吞国家资财,残害人民。人民走投无路,不得不举起义旗,进行反抗。当时在浙江东部农民起义队伍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于是,人们便用“天高皇帝远”,说明离中央或主管部门远,不受约束。后多用来比喻在僻远地区,不遵守法纪的恶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