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七言律诗极不易。唐人以诗名家者,集中十仅一二,且未 见其可传。盖语长气短者易流于卑,而事实意虚者又几乎塞。 用物而不为物所赘,写情而不为情所牵,李、杜之后,当学者 许浑而已。(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
唐律七言八句,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 古今作者皆难之。(杨万里 《诚斋诗话》)
五言律差易得雄浑,加以二字,便觉费力,虽曼声可听, 而古色渐稀。七字为句,字皆调美,八句为篇,句皆稳畅,虽 复盛唐,代不数人,人不数首。古唯子美,今或于鳞,骤似骇 耳,久当论定。(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
七言律不难中二联,难在发端及结句耳。发端,盛唐人无 不佳者。结颇有之,然亦无转入他调及收顿不住之病。篇法有 起有束,有放有敛,有唤有应。大抵一开则一阖,一扬则一 抑,一象则一意,无偏用者。句法有直下者,有倒插者,倒插 最难,非老杜不能也。字法有虚有实,有沉有响; 虚响易工, 沉实难至。五十六字,如魏明帝凌云台材木,铢两悉配,乃可 耳。篇法之妙,有不见句法者; 句法之妙,有不见字法者。此 是法根无迹,人能之至,境与天会,未易求也。有俱属象而妙 者,有俱属意而妙者,有俱作高调而妙者,有直下不对偶而妙 者,皆兴与境谐、神合气完使之然。五言可耳,七言恐未易能 也。勿和韵,勿拈险韵,勿傍用韵。起句亦然,勿偏枯,勿求 理,勿搜僻,勿用六朝强造语,勿用大历以后事。此诗家魔 障,慎之慎之。(同上)
谈艺者有谓七言律一句不可两入故事,一篇中不可重犯故 事。此病犯者故少,能拈出亦见精严。然我以为皆非妙悟也。 作诗到神情传处,随分自佳,下得不觉痕迹,纵使一句两入, 两句重犯,亦自无伤。如太白 《峨眉山月歌》,四句入地名者 五,然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蜂腰、鹤膝、双声、叠韵, 休文三尺法也,古今犯者不少,宁尽被汰邪? (王世懋 《艺圃撷余》)
七言律最难,如时文然,易得排比而版,须活动方妙。 (王文禄《诗的》)
七言律诗,务在雄浑富丽之中,有清沉微宛之态。故明白 条畅,而不疏浅; 优越含咏,而不轻浮。最忌俗浊纤巧,则失 古人风调矣。盛唐唯王、岑、高、李,最得正体,足为规矩。 后之学者不晓音调,学雄浑者必枯硬,学清沉者必软腐,而归 于庸俗矣。(顾璘《批点唐音各体序目》)
七言近体即七言律,又五言八句之变也。不难于中二联, 难在发端及结句耳。其发端之工,盛唐人无不佳者; 结颇伤于 卑弱,然亦无收顿不住之病。大抵有起而后有承,有承而后有 接,有接而后有转,有转而后有结,一开则一阖,一扬则一 抑。其句法有直下者,有倒插者,有以虚对实者,有两句各自 为对者。其字法有映带,有关键。用虚字多,则流丽而或失于 弱; 用实字多,则浓艳而又难为工。其发端亦有对起者,惟岑 参最多,如“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之类可见。其 颌联亦有直下而不板对者,如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 载空悠悠”,虽律也,而含古意,亦是一法。(叶羲昂 《唐诗直解·诗法》)
古诗之难,莫难于五言古。近体之难,莫难于七言律,五 十六字之中,意若贯珠,言如合璧。其贯珠也,如夜光走盘, 而不失回旋曲折之妙; 其合璧也,如玉匣有盖,而绝无参差扭 捏之痕。綦组锦绣,相鲜以为色; 宫商角徵,互合以成声。思 欲深厚有余,而不可失之晦; 情欲缠绵不迫,而不可失之流。 肉不可使胜骨,而骨又不可太露; 词不可使胜气,而气又不可 太扬。庄严,则清庙明堂; 沉著,则万钧九鼎; 高华,则朗月 繁星; 雄大,则泰山乔岳; 圆畅,则流水行云; 变幻,则凄风 急雨。一篇之中,必数者兼备,乃称全美。故名流哲匠,自古 难之。(胡应麟《诗薮》 内编卷五)
七言律,壮伟者易粗豪,和平者易卑弱,深厚者易晦涩, 浓丽者易繁芜。寓古雅于精工,发神奇于典则,熔天然于百 炼,操独得于千钧,古今名家,罕有兼备此者。(同上)
余尝谓七言律,如果位菩萨三十二相,百宝璎珞,庄严妙 丽,种种天然,而广大神通,在在具足,乃为最上一乘。数语 自觉曲尽,未审良工谓为然否? (同上)
七言律对不属则偏枯,太属则板弱。二联之中,必使极精 切而极浑成,极工密而极古雅,极严整而极流动,乃为上则。 然二者理虽相成,体实相反,故古今文士难之。要之,人力苟 竭,天真必露,非荡思八荒,游神万古,功深百炼,才具千 钧,不易语也。(同上)
有起句妙而接句不称者,“东望望春春可怜”,“长安雪后似 春归”、“闻道长安似弈棋”、“建牙吹角不闻喧”是也。(同 上)
结句则杜审言“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沈佺 期“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崔颢“日暮乡关何处 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维“玉靶宝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 姚”,高适“圣代只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踟蹰”,岑参“莫向他 乡愁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刘长卿“白马翩翩春草绿,邵陵 西去猎平原”,姚合“谁得似君将雨露,海东万里洒扶桑”。大 率唐人诗主神韵,不主气格,故结句率弱者多。惟老杜不尔, 如“醉把茱萸仔细看”之类,极为深厚浑雄,然风格亦与盛唐稍 异,间有滥觞宋人者,“出师未捷身先死”类是也。(同 上)
李驳何云: 七言律若可剪二字言,何必七也?此论不起于 李,前人三令五申久矣。顾诗家肯綮,全不系此。作诗大法, 唯在格律精严,词调稳惬。使句意高远,纵字字可剪,何害其 工? 骨体卑陋,虽一字莫移,何补其拙?如老杜“风急天高”, 乃唐七言律第一首,今以此例之,即八句无不可剪作五言者。 又如“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等句,上二字皆可剪,亦皆杜句最高者,曷 尝坐此减价? 又如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鹂”, 李嘉祐剪为“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 国衣冠拜冕旒”,老杜剪为“阊阖开黄道,衣冠拜紫宸”,何害 王句之工? 即如宋人“为看竹因来野寺,独行春偶过溪桥”,上 下粘带,不可动摇,而丑拙愈甚。自诗家有此论,举世无不谓 然,甚矣,独见之寡也! (同上)
唐律特未易看也,有诗八七五十六字,字字皆有原故,如 龙鳞遍身,鳞鳞出雨。有诗八七五十六字,只得一字二字是其 原故,如龙鳞爪万变,却只为一珠。(金人瑞《贯华堂选 批唐才子诗·圣叹尺牍·与刘生三古洵》)
七言律诗八七五十六字,便是五十六座星辰,一座一座皆 有自家职掌,一座一座又有大家联络。岂可于其中间,忽然孛 一妖星,非但无所职掌,乃至无其着落。(同上书 《与叔 祖正士倍)
七言律乃唐人聚精会神之作也,多不敢轻易落笔,所谓识 法者惧也。夫律之为义,犹佛氏三藏经、论、律之律也。经乃 直谈,论乃旁说。律则小乘以至大乘,五千余卷,前后次第, 一字不可假借。今律诗亦然。律分二解,如关门两扇,开则相 向,合则密缝。其命意措词,最为紧严,增一字不得,减一字 不得,前一字不得,后一字不得,更一字不得,杂一字不得者 也。五言律,字少句短,难于省缩,不能灵动,才小者或可饰 其寒俭。至于七言律,字添句长,难于运用,不能精实,即才 大者亦莫掩其瑕疵。有唐诸名家,穷思极力而不得,而不得不 让子美先生一头地,无他,以其丘壑多而用律细也。(徐 增 《而庵说唐诗》卷一六)
七言律之不可避俗,犹五言古之不可入俗。唯此不辨,则 有竟陵一派强酸假醋之诗,为学究命根矣。(王夫之《唐 诗评选》 卷四)
诗至七言律,已底极变,既难空骋,又畏事累,大抵温丽 为正,间令流逸,读之表里妍整,而风骨隐然。颇恶驱驾才 势,有心章采; 至于隶古事,寓评议,斯为下风。唐初意尽句 中,正用气格为高。盛唐境地稍流,而兴溢章外,不妨媲美。 作者取裁,舍是奚适? 中叶翩翩,亦曲畅情兴,必欲瓿覆大历 以下,似属元美过差之谈。至于李商隐而下,予不敢道之。 (毛先舒 《诗辩坻》)
七律造句比五言为难,以其近于流俗也。七律之法,起结 散句,中二联排偶。其体方,方则滞,叙景言情,远不如古诗 之曲折如意,以初唐古律相较可见矣。七律止宜于台阁,余处 不称。景龙既有此体,以其便于人事之用,日盛月滋,不问何 处皆用七律,谓之近体,实诗道之一厄也。学初盛则端庄而不 能快意,学中晚则流利而伤于浅薄。(吴乔《围炉诗话》 卷二)
唐人七律,宾主、起结、虚实、转折、浓淡、避就、照 应、皆有定法。意为主将,法为号令,字句为部曲兵卒。由有 主将,故号令得行,而部曲兵卒,莫不如臂指之用,旌旗金 鼓,秩序井然。(同上)
七律齐整谐和,长短适中,最宜人事之用,故自唐至明, 作者愈盛。初唐用以应酬,亦是大人事也。(同上书卷 四)
七言律有以叠字益见悲壮者,如杜子美“无边落木萧萧 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江天漠漠乌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是 也; 有以叠字益见萧散者,如王摩诘“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 夏木啭黄鹂”……是也。(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三)
凡吟咏,如五言律,文意简洁,才雄力富者不能尽其施 展; 古风则辞繁局泛,少密致之严,不无出入。妙在七言律, 适得其中,可以循范围而驰骋曲折,尽其才力,著作应酬,无 不适用。(胡以梅《唐诗贯珠笺释凡例》)
律诗对结惟七言为宜,然要生成是收煞语气方妙。如老杜 “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先踏峰置兰若, 徐飞 锡杖出风尘”之类,直是颠扑不破。(按此体实始于杜必 简 《大酺》 一首:“火德云官逢首泰,天长地久属年丰”,字字 填实,一丝不走。少陵亦云:“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 杯”。倘无二公全付精神,而率意效之,非疥骆驼,则金贴虾 蟆矣。(宋长白 《柳亭诗话》卷三)
七言律较五言仅益二字,而难工倍之。气格不高,则靡音 曼词,其失也芜。力量不厚,则只词单义,其失也弱。神味不 隽永,则大叶疏枝,其失也硬。气韵不生动,则板重堆垛,其 失也滞。一字不工,即累一句; 一句不炼,即累通篇。要使细 筋健骨贯注开张,章无懈句,句无剩字,斯为极则。所谓虚响 易工,沉实难至者也。初唐如燕、许、张、李,气格雄厚,王 摩诘洁净精微,杜子美沉郁顿挫。钱、刘而下,并有佳篇。 温、李以浓丽为工,元、白以妥帖角胜。考其造诣浅深,亦可 以观世运矣。若郊庙朝廷之作,以清和雅丽为宗,燕、许、 王、钱并为正鹄,是以入选为多。至于七排长篇,词繁格冗, 尤为不易,唐人集中亦属罕作。(李因培《唐诗观澜 集》)
七言律,平叙易于径遂,雕镂失之佻巧,比五言为尤难。 贵属对稳,贵遣事切,贵捶字老,贵结响亮,而总归于血脉动 荡,首尾浑成。后人只于全篇中争一联警拔,取青妃白,有句 无章,所以去古日远。(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七)
后之不如少陵七律者,病有多端: 起无气,句无调,字不 坚牢,意不排荡,对偶不灵活,情景不真新,当句自解,归结 无致,句中不见作者气象,使事不免笔端拘滞。此数条所当猛 省。(黄子云 《野鸿诗的》)
七律章法,大历诸公最纯熟,然无能出老杜范围。相其用 笔,大概三四须根一二,五六须起七八; 更有上半引入下半, 顿然翻转; 有中四句次第相承,而首尾紧相照应; 有上六句写 本题,而末后飏开作结。其法变化不拘。若止觅得中四好对 联,另行装却头脚,断无其事。(李重华 《贞一斋诗 说》)
凡律诗最重起结,七言尤然。起句之工于发端,如贾曾 “铜龙晓辟问安回,金辂春游博望开”,岑参“相国临戎别帝 京,拥麾持节远横行”,王维“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 篱”,杜甫“花迎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群山万壑赴 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刘长卿“送君卮酒不成欢,幼女辞家 事伯鸾”,韩翃“江城五马楚云边,不羡雍容画省年”,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将星夜落使星来,三省 清臣集外台”,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张籍“圣朝特重大司空,人咏元和第一功”,杨巨源“晴明紫阁 最高峰,仙掖开帘范彦龙”、“天眷君陈久在东,归朝人看大司 空”,李商隐“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清时无事 奏明光,不遣当关报早霜”、“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 侯”,温飞卿“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罗隐“爪牙 柱石两俱销,一点渝尘九土摇”。落句以语尽意不尽为贵,如 王维“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李白“此处别离同 落叶,明朝分散敬亭秋”、“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 愁”,杜甫“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深画角哀”、“同学少年多 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 班”、“庾信平生最肃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点到今疑”、“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刘禹 锡“若问旧人刘子政,如今白首在南徐”,柳宗元“今朝不用临 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张籍“宾筵戏乐年年别,已得三回对 御看”,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曾经烂 漫三年著,欲弃空箱似少恩”,杨巨源“满筵旧府笙歌在,惟有 羊昙最流泪”, 李商隐“日晚䴙鹈泉畔猎, 路人犹识郅都鹰”, 薛逢“中原骏马搜求尽,沙苑年来草又芳”,韩偓“莫怪天涯栖 不稳,托身须是万年枝”,罗隐“跪望嵕山重启告,可能余烈不 胜妖”,皆足为一代楷式。(管世铭 《读雪山房唐诗序 例》)
颔颈两联,如二句一意,无异车前騶仗,有何生气?唐贤 之可法者,如王维“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岑参 “愁窥白发羞微禄,悔别青山忆旧溪”,杜甫“岂有文章惊海 内,漫劳车马驻江干”、“忆昨赐霑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 宫”、“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路经滟滪双蓬 鬓,天入沧浪一钓舟”、“时危兵甲黄尘里,日短江湖白发前”、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钱起“且贪原兽轻黄 屋,宁畏渔人犯白龙”,韩翃“落日澄江乌榜外,秋风疏柳白 门前”,刘禹锡“黄河一曲当城下,缇骑千重照路傍”、“怀旧空 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白居易“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 青山独往时”、“曾犯龙鳞容不死,欲骑鹤背觅长生”,杨汝士 “文章旧价留鸾掖,桃李新阴在鲤庭”,李商隐“此日六军同驻 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温庭筠“石麟埋没藏秋草,铜雀荒凉对暮云”、“回日楼台非甲 帐, 去时冠剑是丁年”、“百二关山扶玉座, 五千文字瑶缄”, 薛逢“一自犬戎生蓟北,便从征战老汾阳”,唐彦谦“耳闻明主 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杯”,韩偓“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 捋虎”、“左牵犬马诚难测, 右袒簪缨最负恩”, 谭用之“鹦鹉 语中分百里,凤凰声里住三年”,皆神韵天成,变化不测。 宋、元以后,此法不讲,故日渐凡庸。(同上)
七言律诗,最要五六句得力,如“忆昨赐霑门下省,退朝 擎出大明宫”、“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是也。宋元 以后,只是三四句好耳。(同上)
七律……句法有倒插,有折腰,有交互,有掉字,有倒 叙,有混装对,非老杜不能也。倒插句法,如“织女机丝虚夜 月,石鲸鳞甲动秋风”,顺讲则“夜月虚织女机丝,秋风动石鲸 鳞甲”,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蝶隐悲笳”皆是。折腰句 法,如“渔人网集澄潭下,估客船随返照来”,“集”字、“随”字, 句中之腰也。交互句法,如“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 开”,谓花径不曾因客而扫,今为君扫,蓬门不曾为客而开, 今为君开,上下两意,交互成对。掉字句法,如“桃花细逐杨 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及李商隐“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 云杂雨云”之类。倒叙句法,如“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 柳条”,“有”已有“还”,“还”有“有”,一字两相关带,故是倒 叙。混装对句法,如“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谓 历涧道冰雪,尚有余寒,到石门林丘,已见斜日,故为混装 对。(冒春荣 《葚原诗说》卷二)
夫文以气为主。七言今体句引字赊,尤贵气健。如齐梁人 古色古韵,夫岂不贵,然气则踬矣。杨升庵专取为极则,此其 所以病也。初唐诸君正以能变六朝为佳。至“卢家少妇”一章, 高振唐音,远包古韵,此是神到之作,当取冠一朝矣。 (姚鼐 《惜抱轩今体诗钞序目》)
七律有起句便对者,“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 斜”; 有收句对者,“自叹梅生头似雪,却怜潘令县如花”; 有通 首对者,子美 《玉台观》 诗,古今高之,不得以板滞论也。 (马鲁《南苑一知集》卷一 《论诗》)
七律以元气浑成为上,以神韵悠远为次,以名句可摘为又 次,以小巧粗犷为下。(施补华《岘佣说诗》)
唐初七律有平仄一顺者,至摩诘、少陵犹未改。如摩诘 “酌酒与君”一首,第三联“草色全经”平仄一顺; 少陵“天门日 射”一首,第三联“云近蓬莱”平仄一顺,此类甚多。要是当时 初创此体,格调未严,今人不必学也。(同上)
七律有全首拗调如古诗者,少陵“主家阴洞”一首、“城尖径 仄”一首之类是也,初学不可轻效。(同上)
七律下字炼句,须解高、亮二字。不高不亮,诗虽好,亦 减成色。讲求高亮,尤须辨虚响实响。凡声有余,意不足,或 意虽是,气不沉,光太露者,皆谓之虚响。(同上)
作七言律诗如开强弓劲弩,唐自少陵而外,作者寥寥。宋 元后体格又变。(林昌彝《射鹰楼诗话》卷一四)
七律太刻则纤,太圆则率,太板则滞,太灵则佻。要之, 立格宜大,扬声宜高,使事无痕,通篇悉称,而血脉流贯,无 一懈笔,乃佳。(钟秀《观我生斋诗话》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