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中“一”的隐性意义

2020-03-04 可可诗词网-诗词学术 https://www.kekeshici.com

古典诗歌中“一”的隐性意义
唐雪凝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
 
古典诗歌中, 数词的运用是很普遍的。“一”作为最基本的数词, 在语言运用中的频率远远高于其他数词, 但是人们注意到的往往是“一”的实指意义。其实作为实指, 只是“一”在语言运用中的显性现象, 它在实指的同时也具有丰富多样的感情色彩, 包容着不同的隐性意义。
 
以“一”当十情更浓
在现实生活中, “一”通常给人们的感觉是极少量的表示, 即“少”、“不多”的意思, 如“一声”、“一杯”。但是在古典诗歌中, “一”常常被倾注深长的情意, 用这个看起来似乎是极少的“一”, 去当十, 当百, 当千……, 加大蕴涵容量, 加深表达效果。例如:
 
天涯阔, 一声羌管, 暮云愁绝。
 
(宋·房舜卿[忆秦娥])
 
怅别友人, 离愁渐行渐远渐浓。诗人面前路途茫茫, 天长水阔, 暮云黯淡而沉重。在这令人窒息的氛围里, 忽然传来一声羌管, 羌管之声使暮云变得更加黯淡, 更加沉重, 正如游子的心境。诗人没有说游子的离愁, 而一声羌管胜过千言万语, 比说任何心情愁惨都更真切, 更感人, 更有蕴意。这一声羌管是“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怅然, 还是“一夜征人尽望乡”的幽怨, 情思绵邈, 感慨深远, 其蕴涵意义无法以量来计算。
 
好梦频惊, 何处高楼雁一声。
 
(宋·晏殊[采桑子])
 
深秋季节, 南飞的大雁鸣声凄厉, 划破长空, 从好梦中惊醒的人听起来倍觉悲凉。这一声雁鸣, 是诗人着力深浓的一笔。它似实指而实是寓意, 将离情伤感的悲凉气氛推到最高潮, 却又带着几分希望, 饶有余味。因为传说鸿雁之足可以传书, 李白《送友人游梅湖》就有“莫惜雁一声”之句。高楼惊梦的人听到秋空中的一声雁叫, 会不由地想到“云中谁寄锦书来”。作者只用笔触轻灵点拨, 一声雁鸣写出了富于隐性的境界, 使得感情深蕴含蓄, 风格凄丽哀婉。再如: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渭城曲》)
 
且乐生前一杯酒, 何须身后千载名。
 
(唐·李白《行路难》)
 
欲持一瓢酒, 远慰风雨夕。
 
(唐·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宋·苏轼[念奴娇])
 
自古诗与酒不可分, 在这里, 诗人向一个小小的酒杯中倾注了多少深情啊!无论是王维的渭城送别, 还是韦应物的携酒访友;无论是李白的鄙视功名, 还是苏轼的祭奠明月, 这小小的一杯酒联系着诗人深长的情意, 万线归综地挚诚而专注, 从而以一当十, 以少众多。
 
“一”即唯一动人心
在不少诗歌中, “一”其实是“惟一”的意思, 它虽是“一发”, 却能“动全身”。例如:
 
暗上江堤还独立, 水风霜气夜凌凌。
 
回看深浦停舟处, 芦荻花中一点灯。
 
(唐·白居易《浦中夜泊》)
 
晚来停舟, 诗人上岸独立, 感到江风猎猎, 霜气凌凌, 显然已是深秋时节了, 回看深浦中的停船之处, 唯见芦花丛里, 船上射出的一星灯火。这惟一的灯火牵动了我们的视觉神经, 使我们感受到夜色笼罩下的四野更加空旷, 更加寒气袭人。这一星灯火也将诗人孑然独立、四顾苍茫的羁旅心情点化得一览无余。
 
一■何唧唧, 吟入儿童心。
 
只在竹篱外, 篝灯无处寻。
 
(宋·朱继芳《■》)
 
寂静的夜晚, 传来一只蟋蟀的鸣叫。对于顽皮的儿童, 这只蟋蟀的唧唧鸣叫不啻于声声召唤, 直入小小的童心中。于是他再也按捺不住, 悄声来到竹篱边, 想捕捉蟋蟀。但是声音虽然明明在竹篱外, 灯笼的光却始终找不到它藏在哪儿。万籁俱寂, 惟一■鸣, 统帅了人们的听觉神经, 引动了整首诗的情趣, 曲尽了顽童的心理和行为, 也勾起人们对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再如: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宋·梅尧臣《鲁山山行》)
 
烟销日出不见人, 矣欠乃一声山水绿。
 
(唐·柳宗元《渔翁》)
 
幽静环境里的鸡鸣一声, 矣欠乃一声, 都触动了人们的感官神经, 突出了闻听鸡鸣等声音时的瞬间感受, 这里的“一”字, 起到了深化印象、加强注意的作用, 体现出了诗人下笔时的精细微妙之处。
 
以“一”点睛写象征
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曾对王安石的诗句“浓绿万枝红一点, 动人春色不须多”作过这样的分析:“夫言情写景, 贵有余不尽。然所谓有余不尽, 如万绿丛中之着点红, 作者举一隅而读者以三隅反。见点红而知嫣红姹紫正无限在。”这个精辟的分析告诉人们, 为什么“动人春色不须多”, 因为“红一点”是春的象征, 是点睛之笔, 它预示了一个正在到来的嫣红姹紫的春天。古典诗歌中, 有很多“一”的用法, 都是以“一”点睛的范例。例如:
 
夜来疏雨鸣金井, 一叶舞空红浅。
 
(宋·王月山[齐天乐])
 
一场萧疏的秋雨飘洒在夜间的庭院中, 清晨起来则见一片经霜打而染作浅红色的树叶正自空中飘舞而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一片飞落的秋叶正预示着秋风肃杀, 万物凋零, 天地萧瑟。正如宋玉在《九辩》中的感叹:“悲哉, 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日的萧索寂寞, 自然容易怀念起远方的朋友, 柳永[雨霖铃]有句“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清秋之景而滋生孤寂之感, 顿起怀远之情, 一片霜叶蕴涵多少象征, 尽在不言中。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唐·杜甫《曲江》)
 
曲江胜景, 春色逗人, 但是诗人从这一片飞落的花瓣中, 不仅感受到了春天的来临, 同时以诗人特有的敏锐, 察觉出春色难驻、春天终将消逝而发出“正愁人”的深情慨叹。再如: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郑谷改齐己《早梅》诗)
 
淮南一叶下, 自觉洞庭波。
 
(唐·许浑《早秋》)
 
诗人是多愁善感的, 他们能从客观对象身上意识到其中所蕴涵的象征意义。迎风斗雪的一枝梅花呼唤着千树万树蓓蕾, 一片飞落的霜叶涌动着洞庭秋波——诗人所拟的诗题《早梅》、《早秋》便已透露个中信息。它们告诉人们:诗人着眼的是未来, 展现的是一个富于动态的而非孤立静止的过程。这种隐性的象征和过程仅通过一个平常的数词“一”就充分显露出来, 使人不能不佩服诗人的慧眼独具和匠心独运。可以说, 这普普通通的实数“一”, 是实中寓虚, 突破了有限的量的束缚而向无限转换了。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