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史学

2025-04-05 可可诗词网-地域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我国自殷周时期就重视记史。西周有“内史”、 “太史”、“左史”、“右史”等史官。如老子曾为周守 藏史。西汉时期,中央政府亦有专门记载王朝大事 的史官,称“太史令”。如司马迁父子均任此职。中 州地区在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形成以后涌现出许多 史学家。著名的二十四史有十二部为中原史学家 所修撰或参与修撰。
        (1) 范晔与《后汉书》。范晔,南朝刘宋时顺阳 (今河南省淅川县)人,出身于官僚世家,少年时代 就博览群书,勤奋好学。长成后,他曾在刘宋政权 中担任尚书外兵郎、秘书丞尚书吏部郎等职。范晔 一生很有才华,也很自负。他的著作很多,但大都 散失了,只有《后汉书》流传至今。范晔之前,有很 多学者撰写东汉一代的历史,留下了著作。如汉代 刘珍、班固等人的《东观汉纪》,三国时期吴国谢承 的《后汉书》,晋司马彪的《后汉书》等,有二十多 部。范晔亦写东汉历史,他取诸家之作,订伪考异, 删繁补略,著成《后汉书》。因其著综合了诸作的长 处,故诸家之作逐渐被淘汰。后,范晔的《后汉书》 被列为正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 史。范晔的《后汉书》,原定有十纪、十志、八十列 传。而当他把纪、传写好,还未来得及写志时,就因 事下狱而被处死。今《后汉书》中的律历、礼仪、祭 祀、天文、五行、郡国、百官、舆服等八志是从晋司 马彪的《续汉书》中取出补入的。范晔在狱中写下 《狱中与诸甥姪书》,自评未成之《后汉书》曰:“自 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这一评说,当不为过。
        (2) 司马彪与《续汉书》。司马彪,字绍统,今 河南省温县人。西晋著名史学家。西晋皇族。父司 马睦是晋皇帝司马懿的侄儿,始封中山王,后改封 为高阳王。司马彪是其长子,应袭王位,但他游手 好闲,好色薄行,被父亲剥夺了继承王位的资格。 遭到如此打击后,司马彪收敛行为,潜心向学,专 事著述。其代表作即《续汉书》。全书共八十三卷, 纪、传、志俱备,综述东汉一朝史事。后佚纪、传,仅 存八志。此八志于北宋后收入范晔的《后汉书》中, 成为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史料。
        (3) 李延寿与《南史》《北史》。李延寿,字遐 龄,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唐代史学家。为崇 贤馆学士,符玺郎兼修国史。他参加过《五代史志》 和《晋书》的编撰并著有《太宗政典》《南史》和《北 史》是他独立用十六年时间写成的。《南史》是记载 南朝宋、齐、梁、陈四个封建王朝共一百七十年的 史事。《北史》是记载北魏、北齐、周(包括西魏)、隋 四个封建王朝共二百三十三年的史事。《南史》《北 史》共一百八十卷。《南史》和《北史》将南朝和北朝 等同看待,行文简洁,条理清晰,得到时人和后世 的好评。《南史》《北史》已成二十四史中的两种。一 般认为,《南史》《北史》是仅次于《史记》《汉书》《后 汉书》《三国志》前四史的两部史书,故李延寿被称 为“良史”。
        (4) 吴兢与廿四史。吴兢,唐代汴州浚仪(今 河南省开封市)人。吴兢勤学博览,潜心学问。他历 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在史馆编撰史书四十年, 共撰有《中宗实录》三十卷、《睿宗实录》五卷,又与 刘知几续《高宗后修实录》,重修《则天皇后实录》 二十卷、《太宗勋史》一卷、《贞观政要》十卷、《齐 史》十卷、《梁史》十卷、《陈史》五卷、《周史》十卷、 《隋史》二十卷、《唐书》一百卷。吴兢一生编撰史 书,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所编撰的“实录”,秉笔直 书,绝不徇任私情,如玄宗宰相张说曾与武后宠臣 张昌宗陷害忠良,吴兢据实录下,张说多次求他更 改,他都加以拒绝。时人称其为“世之董狐”。他所 编的史书虽绝大部分散失,但《贞观政要》对研究 唐代历史有重大意义。吴兢不愧为唐代最著名的 史学家。
        几千年来,中原地区一大批文人学者笔耕不 辍,为记录和整理中华民族的历史做出了不朽的 贡献。河南许昌人荀悦,汉末史学家,才识学问,逸 伦超群,依《左传》体裁改写《汉书》为《汉纪》三十 卷。此书自刘邦灭秦,下止王莽,凡十二世、十一 帝,包括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数十万言。是一部 被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誉为成就超过《汉书》的史学 著作。
        东晋学者袁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因感《后 汉书》之不足,便仿《汉纪》编撰《后汉纪》三十卷, 以编年体形式记载东汉一代十二帝、二百年的史 实,文字简洁,材料丰富,剪裁精当,对研究东汉历 史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薛居正,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北宋初年,奉命 监修国史,并受诏监修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 周诸朝历史,即《旧五代史》对史学研究中有重要 价值。
        宋祁,北宋史学家,今河南省杞县人。是翰林 学士、史馆修撰。他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撰 写列传部分。“传”在《新唐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 重。《新唐书》被列为二十四史之一。
        另外,中州地区还有许多史学家在辛勤治史, 如司马光,虽然不是河南人,但在他一生的六十七 年中,就有四十八年生活在河南,河南成了他的第 二故乡。他在洛阳编撰的《资治通鉴》,被认为是自 《左传》以后最优秀的编年体史书。总之,中州地区 史学家的活动,在中国史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 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