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鼓舞

2024-12-23 可可诗词网-地域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远古时期在塞上宁夏的草原上生活着许多少 数民族,后大批汉族军民逐渐地从陕西、甘肃以及 江南等地移居宁夏,他们不仅带来先进的农业和 手工业技术,而且还带来汉族地区的文化艺术。单 鼓舞就是古代汉族人跳的一种舞蹈。
        单鼓舞起源于何时,史书上不见记载,但它最 早出现于宁夏汉族人定期举办的庙会上。在古代 宁夏汉族聚居的城镇内,每年夏历七月七日起,都 要举行规模较大的庙会,十里八乡的群众都到庙 会上进香献贡,祈福禳灾。在信徒们进香之际,僧 人们常击奏鼓乐,吟诵经文,而单鼓就位列于寺庙 的鼓乐器具之中。这种鼓形似团扇,只有一面张着 羊皮。鼓下部有个手柄,其下安置有三个圆环。每 个圆环上各穿数枚薄铁片制作的圆形小圈。若一 击鼓面,鼓和环均发出音响,从而为祭祀场面增添 特有的气氛。渐渐地,单鼓这种乐器便自寺庙内流 传入民间。一些民间艺人赶赴庙会演杂耍赚钱谋 生,就手拿单鼓边击边舞,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带有 浓烈的祭祀特色的单鼓舞。民众也就把击单鼓而 舞蹈的人叫单鼓子,把这种舞蹈叫作端公戏。
        从事单鼓舞的艺人大多都是下层劳动者,他 们以师徒身份结成一个小班子,或在庙会上演出, 或走乡串镇表演,随地随时杂耍一场。单鼓舞的表 演技巧花样虽多,然而艺人们也遵循着一些基本 相似的程式。表演之时,那些俗称单鼓子的艺人们 头戴发网,一条2尺多长的辫子从头顶发网中拖 下,那辫梢上还系几枚铜钱。艺人们身着对襟马 甲,左手拿鼓,右手持击鼓藤条,围场一圈,向观众 致敬意。接着场内鼓点响起,艺人开始“绕帽盖 子”,即甩转头上的长发辫。鼓声紧促,辫子旋转如 风;鼓声徐慢,辫子悠然飘荡。当辫子在艺人的头 部前后左右飞舞之时,单鼓也被艺人抛向身前、身 后或胯下,而且每次抛出的单鼓都会被同一个人 准确无误地接住。每当艺人抛接一个难度很大的 单鼓时,观众们就回报以一片喝彩之声,此时便有 钱币从场外人群中飞撤进场内。
        庙会期间的夜晚更是艺人们表演单鼓舞的大 好时机。顶灯单鼓舞是最叫绝的技艺。在香烟缭绕 之中,艺人们在舞场中央摆下十二只空碗,随着鼓 乐的伴奏,他们又在空碗中安座下十二盏面灯。这 些面灯有的形似宝塔,有的形似莲花,形态各异, 全是面粉团子捏成的,而且个个内装麻油,中配灯 芯。在鼓点急响之中,艺人们成双配对地出场亮 相,围灯歌舞一番,然后将点燃的面灯顶在头上, 再次边击鼓,边舞蹈。艺人们前后穿行,舞姿千变 万化,而头顶上的面灯始终不倒不灭。面对这出绝 技,围观者无不大声叫好助兴。
        单鼓舞的又一惊人表演是耍纸条。艺人上场 先舞蹈一番,尔后站在场中央,在轻轻的鼓点伴奏 下,他张嘴吐出一截子红纸条。单鼓此时越敲越 急,红纸条也成为一纸柱,它从艺人口中直直地一 点点向上挺起。随着红纸柱的出现,艺人围着场子 不停地走动,一直到红纸条柱倒下才停步。接下来 艺人用一短木棍粘上丈余长的白纸条再次舞蹈起 来,他脚下踏着急速的绕花舞步,手中舞动着木 棍,那丈余长的纸条也随之而舞。纸条在艺人前后 左右,头顶上空飞舞不停,犹如长龙翻腾不息,别 有一番风采。尽管单鼓舞在古代就流行于宁夏乡 镇,然而单鼓艺人们的命运却很悲惨,他们始终在 生死线上苦苦挣扎。
        解放以后,宁夏文艺工作者坚持“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的原则,发掘并再创作了古老的单鼓 舞。1986年,宁夏歌舞团依据传统单鼓舞素材,再 创作了新舞《丰收的喜悦》,该舞蹈以优美的舞姿 和崭新的内容荣获全国舞蹈比赛三等奖。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