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渭河流域石窟群
在甘肃境内的渭河流域循丝绸古道分布有许
多石窟,有天水麦积山、仙人崖,甘谷大象山、华盖
寺,武山的木梯寺、水帘洞、禅殿寺石窟,西和的法
镜寺石窟和八峰崖石窟等,其中以麦积山石窟规
模最为宏大。
(1) 武山石窟群
水帘洞石窟群 水帘洞石窟群坐落在武山县 城东北约二十五公里的钟楼山峡谷中,谷中群峰 叠嶂,乱石开径,别有天地。水帘洞石窟包括水帘 洞、拉梢寺、千佛洞、显圣池四处,始建于十六国时 期的后秦,经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至元,历代屡 有修建。保存有北魏早期供养人的墨书题记。
拉梢寺又名大佛崖,位于武山县洛门镇渭河 以北三十里响河沟的鲁班山。拉梢寺山体陡峭,开 凿方法是沿崖堆积树枝,“至于崖巅”,工匠们站在 上面,功毕就拉掉树枝,“抽薪而下”,因此取名“拉 梢寺”。他们在陡峭的崖壁上塑造释迦佛,高达四 十余米。拉梢寺的壁画约占整个崖面三分之二左 右,由于长期受风雨剥蚀,大都脱落,现存壁画十 分珍贵。拉梢寺为北周明帝宇文毓武成元年(559)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陇右大都督秦州刺史尉迟迥与 比丘□□□合建,后历隋、唐、元几度重修,历五朝 八个世纪,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时期的石窟艺 术作品。
千佛洞位于拉梢寺西北约一里的天然岩洞, 因壁画千佛而得名。又因有摩崖悬塑七佛,俗称 “七佛沟”。壁画和悬塑均分布在岩洞一侧的崖面 上,壁画和造像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造像刚健淳 厚,神情肃穆,其中尤以所塑菩萨身短腿粗的失调 感和上身裸体、下身着裙的造型风格引人注目。与 炳灵寺169窟西秦建弘元年(420)的造像风格略 同。下部崖面的百余尊塑像丰富多彩,其中一些圆 塑菩萨清秀丰盈,其造型具有北周特点,面貌又似 西魏之遗风。
显圣池,位于拉梢寺东南约一公里处,是一天 然石洞,坐南向北,现东壁仅存佛说法图及千佛 像,是北周时期的作品。水帘洞,位于拉梢寺对面 的高峡深谷中,石窟原为一天然石洞,西壁北侧崖 面上还保存着六组壁画,主要内容为佛说法图、供 养人画像等,大部分为北周时期作品,其中七佛等 是五代或宋初重绘的。
木梯寺石窟 木梯寺石窟位于武山县城西南 三十五公里的马力乡杨家坪村西的石渭山。该石 窟开凿在半山腰上,离地面千余尺,南北横跨九梁 十沟,长约五百余米。三面为悬崖绝壁,仅北侧有 山门可入寺内。传说原在绝壁上架有长达数丈的 高大木梯可攀登入寺,故称木梯寺。寺内现存窟龛 十四个、殿宇四座,保有造像七十八尊,壁画二百 三十四幅,其中第5、第7两窟规模较大,保存较 好。木梯寺石窟建造年代不详,据明代重建寺序 (木牌)载:“陇川东北有山,曰林寺,又曰木梯寺。 初建于汉,自汉迄唐三百余载,历代经营。内有一 殿九洞二砖塔。”明洪武、万历年间重修。木梯寺石 窟有方楣穹窿顶、方形平顶、四面坡顶等。从现存 窟龛造像风格看,具有北魏、唐代雕塑艺术特征。
禅殿寺石窟 禅殿寺石窟位于武山县城西南 四十公里的马力乡定荒山南麓,现存主要建筑祖 师殿,始建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咸丰十年 (1866)重修。比丘铁牛禅师窟内塑铁牛禅师,造形 优美,生动逼真。以伽兰殿窟最大,有造像二十三 尊,颇具特色,多系明清以来作品。寺内保存有明 万历六年(1578)重修大石林古迹禅祠的琉璃碑一 通,碑面阴刻铭文三百零九字。
(2) 西和石窟群
西和县境内的石窟群主要有法镜寺石窟和八 峰崖石窟。
法镜寺石窟 法镜寺石窟又名石堡石窟,位 于西和县城北十二公里的石堡村,窟龛开凿在飞 来山南北两侧的山岩上。法镜寺原是窟前建筑,明 清之际被大水冲毁,将法镜寺移建在山岩上,今已 圮。石窟分为南、北崖两部分,现存三十一窟,有造 像十三尊,其中南崖十五窟,北窟十六窟。以7号 窟为最大,高、宽各八米,深一米;11号窟为最小, 高、宽各零点八米,深零点五米。窟形有四种:穹窿 形、方楣四面坡形、长方平顶形和中心塔柱形。法 镜寺石窟的始建年代不详,据窟形、造像特点看, 应是北朝中期建造。
八峰崖石窟 八峰崖石窟位于西和县城南约 三十五公里的石峡乡西侧的丛山峻岭中,与仇池 山遥相呼应,在群山间八峰高耸,其中的一峰山腰 有高约十五米,长约六十米的天然岩穴,原岩穴内 建造殿宇十四间,造像二百余尊。石窟始建年代待 考。据明代万历年石碑及《陇右金石录》的记载,明 代以前窟龛建造已趋于完善,后因失火,木构建筑 全毁。现存残损泥塑造像九十余尊和部分壁画,还 有明万历时所镌石碑一通,清代石碑五通。全窟共 十四龛,分上下两层,上层十龛、下层四龛,造像中 有宋代菩萨、元代三佛、明代弥勒等。八峰崖石窟 给我们研究佛教传播和氐羌族文化,提供了宝贵 的资料。
(3) 天水石窟群
天水地区的石窟以麦积山石窟为主体,还有 仙人崖、大像山、华盖寺等石窟。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位于秦岭山脉西段的北 麓,天水市东南约四十五公里处,又名麦积崖,因 其形“如农家积麦之状”而得名。天水为古秦国的 发祥地,《史记·秦本纪》说“秦文公卒,葬西山”, 《元一统志》说在“麦积山下”。石窟最早开凿于十 六国后秦(384—417)年间,后经西秦、北魏、西魏、 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断开凿和 扩建,现有洞窟一百九十四个,其中东崖五十四 个,西崖一百四十个,塑像七千二百余尊,壁画一 千三百多平方米,为研究我国4至19世纪的文化 艺术提供了宝贵资料。
麦积山石窟主要以精细优美的泥塑闻名于 世。泥塑有高浮雕、圆塑、粘贴塑、壁塑四种。较早 的为北魏晚期塑像,如1号窟涅槃的弟子像,虽经 明代重妆,但还保持原来的神情。隋代的摩崖大造 像,中间一佛垂脚坐,高达十五点二八米,左右二 胁侍菩萨略小,庄严生动,从麦积峡口二、三里外 就能望见其在悬崖峭壁上巍然屹立。唐代的典型 塑像有43号窟的右胁侍菩萨,全身微微向右倾 斜,重心落在右脚,头略向右倾,眼向左凝视,口角 微动,双手扶于胸前,腰肢柔软,显示出一种和谐 的曲线美,那种安祥而又愉快的姿态与心情,富有 极大的感染力。还有几处宋塑像,不仅莫高窟少 见,在全国也是典型。如第156号窟左壁的一尊菩 萨像,脸形不象唐代那样面如满月,而是略带长 形,双目微闭,安静慈祥,双手置于胸前,反掌相 搭,面部和手指,似乎和活人一样。衣饰朴素,不象 唐代那样满饰璎珞,两臂也不露在外面,但衣褶飘 动,表现出另一种风格。正面侍立的两个侍养女像 也极生动,瓜子脸形,眉毛和外眼角略微斜而上 翘,尤其是右侧的一个,鼻梁端直,面庞丰润,口角 深吻,不象唐代的塑像那样雍容华贵,而是具有妙 婉秀丽的表情,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宋代造形艺术 的风格和当时社会习尚及审美情趣。
麦积山的壁画最好的是东崖第4号窟,其长 廊顶部平棋式天花板上有残存壁画五方,从车马 服饰看来,是西魏及北周的作品。第7龛顶上的一 幅画,绘画与浮雕相结合为它处少见。西崖第127 号窟壁画规模最大,是北魏晚期作品,风格质朴粗 犷,形象呈山林树石、城廓宫室、人物走兽、车马服 饰等貌,形态各异。
麦积山石窟有二十多块北魏造像碑,是少有 的艺术珍品,其中以16号碑最为精致。上面的雕 像可分上、中、下三列,中间一列刻有一佛龛,龛内 台阶上有三尊坐佛,左右两尊,一直下拖到半台阶 的衣服,象百褶裙那样复杂,刻工精细。龛外左右 角各有一飞天,下部各立一天王,天王靠里边的一 只脚各踏着一个狮子,都是突起的高肉雕,极其勇 猛生动,显示出雕刻家刀法的娴熟精纯。
麦积山石窟是甘肃境内仅次于莫高窟的一大 石窟,其数量虽不及莫高窟,但石窟建筑的雄伟、 构造形式的多样却又超过莫高窟。特别是麦积山 雕塑的精美,更是无与伦比,颇具特色,被誉为“东 方雕塑陈列馆”,显示了它独特的艺术特色。
仙人崖石窟 仙人崖石窟在天水市北道镇东 南四十五公里的米家后川,由东庵、西庵、南庵、宝 盖山及珠山组成。 其建造年代约始于南北朝时 期,据今将近一千六百年。宋代称“华严寺”,明代 永乐皇帝赐名“灵应寺”。现保存有北朝、宋、明、清 等朝代的塑像一百九十七尊,壁画八十七平方米 (见胡同庆《甘肃石窟艺术概论》),以及明清两代 建造殿宇二十七座五十四间,多建于天然岩庵下 和岩奇峰之颠。 还保存有佛经、石刻、铜佛等。
大象山石窟 大象山石窟位于甘谷县城西南 二点五公里处的文旗山崖壁上。文旗山是秦岭山 脉西部的一条余脉,东西走向,山体挺拔,巍峨多 姿。此山原与其东侧的簸箕山统称旗鼓山,两山一 左一右突兀而立,犹如两面迎风招展的旌旗,故此 山称“文旗山”,簸箕山则称“武旗山”。因山的悬崖 塑有身高27.3米的大佛而得名,原叫“大像山”。 这尊大佛为释迦牟尼,赵朴初根据释迦牟尼“乘象 入胎”的传说,认为称“大象山”更确切,于是改名。 大象山石窟与西去四十公里的武山水帘洞石窟和 东去一百公里的天水麦积山石窟一样,是我国渭 河流域着名的佛教文化名胜地之一。
大象山窟龛与古建筑相结合,沿山脊一线分 布在高约一千二百米的崖壁间。以大像为中心向 左右罗列,两侧紧倚飞云岩,有七窟;东侧攘连松 花崖,有十四窟,共二十二窟龛。大象窟亦称大佛 殿,位于窟群中部山崖之巅,是一平面作长方形的 圆拱形大殿。殿内塑一石胎泥佛,高23.3米,肩宽 9.5米,大佛身躯为半圆雕,躯体浑厚雄伟,神态 静穆安祥,头顶为大螺旋式高肉髻,面部较平,细 眉大眼,眼角较长,两眉间有毫光,鼻直而高,咀大 唇厚,腮部饱满,双耳垂肩,内着僧祗支,腰系带于 胸前打结,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左手扶膝,右手 上举,神态端庄,坐于方形须弥座上,赤足仰踏莲 台。从造像特点分析,为盛唐时凿造。宋、明、清各 代续有修缮和重妆。大象山石窟现存石窟基本上 都是有禅房的禅窟,说明大象山石窟同我国早期 佛教石窟莫高窟一样,受到印度“毗诃罗”窟型式 的影响。大象山石窟开凿的年代史书记载不详, 明、清有关方志和碑碣认为始凿于宋代,但有学者 认为“大像山石窟很可能始凿于北朝,唐朝达到鼎 盛”(李亚太《甘谷大像山石窟》)。
华盖寺石窟 华盖寺石窟,位于甘谷城西十 公里的南山岰,石窟倚山沿崖开凿在陡峭的万丈 悬崖上,有石窟二十五个。现存塑像三十余尊。相 传山下原建寺院一所,大殿覆盖铁瓦三行,又名 “铁瓦寺”(今圮)。据乾隆二十七年(1762)壁题所 载该寺创建于元代,清时重修,石窟开凿年代待 考。
(1) 武山石窟群
水帘洞石窟群 水帘洞石窟群坐落在武山县 城东北约二十五公里的钟楼山峡谷中,谷中群峰 叠嶂,乱石开径,别有天地。水帘洞石窟包括水帘 洞、拉梢寺、千佛洞、显圣池四处,始建于十六国时 期的后秦,经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至元,历代屡 有修建。保存有北魏早期供养人的墨书题记。
拉梢寺又名大佛崖,位于武山县洛门镇渭河 以北三十里响河沟的鲁班山。拉梢寺山体陡峭,开 凿方法是沿崖堆积树枝,“至于崖巅”,工匠们站在 上面,功毕就拉掉树枝,“抽薪而下”,因此取名“拉 梢寺”。他们在陡峭的崖壁上塑造释迦佛,高达四 十余米。拉梢寺的壁画约占整个崖面三分之二左 右,由于长期受风雨剥蚀,大都脱落,现存壁画十 分珍贵。拉梢寺为北周明帝宇文毓武成元年(559)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陇右大都督秦州刺史尉迟迥与 比丘□□□合建,后历隋、唐、元几度重修,历五朝 八个世纪,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时期的石窟艺 术作品。
千佛洞位于拉梢寺西北约一里的天然岩洞, 因壁画千佛而得名。又因有摩崖悬塑七佛,俗称 “七佛沟”。壁画和悬塑均分布在岩洞一侧的崖面 上,壁画和造像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造像刚健淳 厚,神情肃穆,其中尤以所塑菩萨身短腿粗的失调 感和上身裸体、下身着裙的造型风格引人注目。与 炳灵寺169窟西秦建弘元年(420)的造像风格略 同。下部崖面的百余尊塑像丰富多彩,其中一些圆 塑菩萨清秀丰盈,其造型具有北周特点,面貌又似 西魏之遗风。
显圣池,位于拉梢寺东南约一公里处,是一天 然石洞,坐南向北,现东壁仅存佛说法图及千佛 像,是北周时期的作品。水帘洞,位于拉梢寺对面 的高峡深谷中,石窟原为一天然石洞,西壁北侧崖 面上还保存着六组壁画,主要内容为佛说法图、供 养人画像等,大部分为北周时期作品,其中七佛等 是五代或宋初重绘的。
木梯寺石窟 木梯寺石窟位于武山县城西南 三十五公里的马力乡杨家坪村西的石渭山。该石 窟开凿在半山腰上,离地面千余尺,南北横跨九梁 十沟,长约五百余米。三面为悬崖绝壁,仅北侧有 山门可入寺内。传说原在绝壁上架有长达数丈的 高大木梯可攀登入寺,故称木梯寺。寺内现存窟龛 十四个、殿宇四座,保有造像七十八尊,壁画二百 三十四幅,其中第5、第7两窟规模较大,保存较 好。木梯寺石窟建造年代不详,据明代重建寺序 (木牌)载:“陇川东北有山,曰林寺,又曰木梯寺。 初建于汉,自汉迄唐三百余载,历代经营。内有一 殿九洞二砖塔。”明洪武、万历年间重修。木梯寺石 窟有方楣穹窿顶、方形平顶、四面坡顶等。从现存 窟龛造像风格看,具有北魏、唐代雕塑艺术特征。
禅殿寺石窟 禅殿寺石窟位于武山县城西南 四十公里的马力乡定荒山南麓,现存主要建筑祖 师殿,始建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咸丰十年 (1866)重修。比丘铁牛禅师窟内塑铁牛禅师,造形 优美,生动逼真。以伽兰殿窟最大,有造像二十三 尊,颇具特色,多系明清以来作品。寺内保存有明 万历六年(1578)重修大石林古迹禅祠的琉璃碑一 通,碑面阴刻铭文三百零九字。
(2) 西和石窟群
西和县境内的石窟群主要有法镜寺石窟和八 峰崖石窟。
法镜寺石窟 法镜寺石窟又名石堡石窟,位 于西和县城北十二公里的石堡村,窟龛开凿在飞 来山南北两侧的山岩上。法镜寺原是窟前建筑,明 清之际被大水冲毁,将法镜寺移建在山岩上,今已 圮。石窟分为南、北崖两部分,现存三十一窟,有造 像十三尊,其中南崖十五窟,北窟十六窟。以7号 窟为最大,高、宽各八米,深一米;11号窟为最小, 高、宽各零点八米,深零点五米。窟形有四种:穹窿 形、方楣四面坡形、长方平顶形和中心塔柱形。法 镜寺石窟的始建年代不详,据窟形、造像特点看, 应是北朝中期建造。
八峰崖石窟 八峰崖石窟位于西和县城南约 三十五公里的石峡乡西侧的丛山峻岭中,与仇池 山遥相呼应,在群山间八峰高耸,其中的一峰山腰 有高约十五米,长约六十米的天然岩穴,原岩穴内 建造殿宇十四间,造像二百余尊。石窟始建年代待 考。据明代万历年石碑及《陇右金石录》的记载,明 代以前窟龛建造已趋于完善,后因失火,木构建筑 全毁。现存残损泥塑造像九十余尊和部分壁画,还 有明万历时所镌石碑一通,清代石碑五通。全窟共 十四龛,分上下两层,上层十龛、下层四龛,造像中 有宋代菩萨、元代三佛、明代弥勒等。八峰崖石窟 给我们研究佛教传播和氐羌族文化,提供了宝贵 的资料。
(3) 天水石窟群
天水地区的石窟以麦积山石窟为主体,还有 仙人崖、大像山、华盖寺等石窟。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位于秦岭山脉西段的北 麓,天水市东南约四十五公里处,又名麦积崖,因 其形“如农家积麦之状”而得名。天水为古秦国的 发祥地,《史记·秦本纪》说“秦文公卒,葬西山”, 《元一统志》说在“麦积山下”。石窟最早开凿于十 六国后秦(384—417)年间,后经西秦、北魏、西魏、 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断开凿和 扩建,现有洞窟一百九十四个,其中东崖五十四 个,西崖一百四十个,塑像七千二百余尊,壁画一 千三百多平方米,为研究我国4至19世纪的文化 艺术提供了宝贵资料。
麦积山石窟主要以精细优美的泥塑闻名于 世。泥塑有高浮雕、圆塑、粘贴塑、壁塑四种。较早 的为北魏晚期塑像,如1号窟涅槃的弟子像,虽经 明代重妆,但还保持原来的神情。隋代的摩崖大造 像,中间一佛垂脚坐,高达十五点二八米,左右二 胁侍菩萨略小,庄严生动,从麦积峡口二、三里外 就能望见其在悬崖峭壁上巍然屹立。唐代的典型 塑像有43号窟的右胁侍菩萨,全身微微向右倾 斜,重心落在右脚,头略向右倾,眼向左凝视,口角 微动,双手扶于胸前,腰肢柔软,显示出一种和谐 的曲线美,那种安祥而又愉快的姿态与心情,富有 极大的感染力。还有几处宋塑像,不仅莫高窟少 见,在全国也是典型。如第156号窟左壁的一尊菩 萨像,脸形不象唐代那样面如满月,而是略带长 形,双目微闭,安静慈祥,双手置于胸前,反掌相 搭,面部和手指,似乎和活人一样。衣饰朴素,不象 唐代那样满饰璎珞,两臂也不露在外面,但衣褶飘 动,表现出另一种风格。正面侍立的两个侍养女像 也极生动,瓜子脸形,眉毛和外眼角略微斜而上 翘,尤其是右侧的一个,鼻梁端直,面庞丰润,口角 深吻,不象唐代的塑像那样雍容华贵,而是具有妙 婉秀丽的表情,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宋代造形艺术 的风格和当时社会习尚及审美情趣。
麦积山的壁画最好的是东崖第4号窟,其长 廊顶部平棋式天花板上有残存壁画五方,从车马 服饰看来,是西魏及北周的作品。第7龛顶上的一 幅画,绘画与浮雕相结合为它处少见。西崖第127 号窟壁画规模最大,是北魏晚期作品,风格质朴粗 犷,形象呈山林树石、城廓宫室、人物走兽、车马服 饰等貌,形态各异。
麦积山石窟有二十多块北魏造像碑,是少有 的艺术珍品,其中以16号碑最为精致。上面的雕 像可分上、中、下三列,中间一列刻有一佛龛,龛内 台阶上有三尊坐佛,左右两尊,一直下拖到半台阶 的衣服,象百褶裙那样复杂,刻工精细。龛外左右 角各有一飞天,下部各立一天王,天王靠里边的一 只脚各踏着一个狮子,都是突起的高肉雕,极其勇 猛生动,显示出雕刻家刀法的娴熟精纯。
麦积山石窟是甘肃境内仅次于莫高窟的一大 石窟,其数量虽不及莫高窟,但石窟建筑的雄伟、 构造形式的多样却又超过莫高窟。特别是麦积山 雕塑的精美,更是无与伦比,颇具特色,被誉为“东 方雕塑陈列馆”,显示了它独特的艺术特色。
仙人崖石窟 仙人崖石窟在天水市北道镇东 南四十五公里的米家后川,由东庵、西庵、南庵、宝 盖山及珠山组成。 其建造年代约始于南北朝时 期,据今将近一千六百年。宋代称“华严寺”,明代 永乐皇帝赐名“灵应寺”。现保存有北朝、宋、明、清 等朝代的塑像一百九十七尊,壁画八十七平方米 (见胡同庆《甘肃石窟艺术概论》),以及明清两代 建造殿宇二十七座五十四间,多建于天然岩庵下 和岩奇峰之颠。 还保存有佛经、石刻、铜佛等。
大象山石窟 大象山石窟位于甘谷县城西南 二点五公里处的文旗山崖壁上。文旗山是秦岭山 脉西部的一条余脉,东西走向,山体挺拔,巍峨多 姿。此山原与其东侧的簸箕山统称旗鼓山,两山一 左一右突兀而立,犹如两面迎风招展的旌旗,故此 山称“文旗山”,簸箕山则称“武旗山”。因山的悬崖 塑有身高27.3米的大佛而得名,原叫“大像山”。 这尊大佛为释迦牟尼,赵朴初根据释迦牟尼“乘象 入胎”的传说,认为称“大象山”更确切,于是改名。 大象山石窟与西去四十公里的武山水帘洞石窟和 东去一百公里的天水麦积山石窟一样,是我国渭 河流域着名的佛教文化名胜地之一。
大象山窟龛与古建筑相结合,沿山脊一线分 布在高约一千二百米的崖壁间。以大像为中心向 左右罗列,两侧紧倚飞云岩,有七窟;东侧攘连松 花崖,有十四窟,共二十二窟龛。大象窟亦称大佛 殿,位于窟群中部山崖之巅,是一平面作长方形的 圆拱形大殿。殿内塑一石胎泥佛,高23.3米,肩宽 9.5米,大佛身躯为半圆雕,躯体浑厚雄伟,神态 静穆安祥,头顶为大螺旋式高肉髻,面部较平,细 眉大眼,眼角较长,两眉间有毫光,鼻直而高,咀大 唇厚,腮部饱满,双耳垂肩,内着僧祗支,腰系带于 胸前打结,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左手扶膝,右手 上举,神态端庄,坐于方形须弥座上,赤足仰踏莲 台。从造像特点分析,为盛唐时凿造。宋、明、清各 代续有修缮和重妆。大象山石窟现存石窟基本上 都是有禅房的禅窟,说明大象山石窟同我国早期 佛教石窟莫高窟一样,受到印度“毗诃罗”窟型式 的影响。大象山石窟开凿的年代史书记载不详, 明、清有关方志和碑碣认为始凿于宋代,但有学者 认为“大像山石窟很可能始凿于北朝,唐朝达到鼎 盛”(李亚太《甘谷大像山石窟》)。
华盖寺石窟 华盖寺石窟,位于甘谷城西十 公里的南山岰,石窟倚山沿崖开凿在陡峭的万丈 悬崖上,有石窟二十五个。现存塑像三十余尊。相 传山下原建寺院一所,大殿覆盖铁瓦三行,又名 “铁瓦寺”(今圮)。据乾隆二十七年(1762)壁题所 载该寺创建于元代,清时重修,石窟开凿年代待 考。
今日更新
-
历代行政建置沿革
[2020-04-06]
-
两种文化概念
[2020-04-06]
-
独具特色的衣食住行与风俗信仰
[2020-04-06]
-
慷慨悲歌与好气任侠
[2020-04-06]
-
名胜古迹与历史文化遗存
[2020-04-06]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