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划时代的大事,是人
类最早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
的创造性劳动。它的出现,标志着全新的新石器时
代的开始。
陕西是我国陶器出现最早的地区之一。考古 学家通过对老官台文化遗存的发掘证明在距今七 八千年前陕西先民已发明并使用了陶器。老官台 文化早期陶器已是主要生活用品。陶色多不纯正, 红褐色为主。大部分火候低、硬度小。全为手制,胎 厚质粗。纹饰有绳纹和彩绘,老官台文化彩陶是我 国最早出现的。三足器圈足器多是其明显特点。器 形简单,主要是钵、碗、罐。
至仰韶文化,制陶工艺有极大发展。陶器器壁 较薄,造型精巧。虽为手制,但泥质陶表面往往打 磨得很光滑细密。晚期个别陶器还用慢轮修整。常 见器形有罐、瓶(包括极富特色的小口尖底瓶)、 钵、盆、鼎、壶、釜、灶、瓮等。饰人面鱼纹、鱼纹、蛙 纹等的彩陶是其一大特色。彩陶多为黑彩。半坡类 型彩陶钵口沿饰黑色宽带部分还发现有二十多种 刻划符号。
处于父系氏族社会的陕西龙山文化代表性陶 器是单把分裆鬲、颈腹部满布附加堆纹的斝、深腹 方格纹鼎、豆、罐、三耳罐和鬶等。灰陶占绝大多 数。制法有泥条盘筑、模制及轮制三种。
西周灰陶是承袭陕西先周陶器和吸收了商代 晚期的一些陶器形制发展起来的。西周前期,陕西 陶器还保留着先周时期的特点,如高裆鬲、深腹圆 鼓陶盆等。到了西周后期,全国陶器已与陕西基本 趋同,以袋足、圈足和平底为主要特征。炊器主要 有鬲、甗、甑,食器主要有簋和豆。流行较粗绳纹, 丰镐遗址西周陶器还发现了拍印的云雷纹、回纹、 重圈纹、S纹等。周人还在周原发明了中国最早的 陶瓦与瓦当。
秦陶制造业分中央官营、地方官营和民间私 营三大类。这可以从秦陶器戳印的各式陶文中得 到详细的证明。从春秋早期到战国早期,秦陶制品 主要为日常生活实用品和随葬明器,其他陶器发 现较少。这一时期器种多,数量大。其中炊器有鬲、 甗等;盛器有盆、盂、罐、等;礼器有鼎、簋、双耳 壶等。用于墓葬随葬的既有实用器,又有专门明 器。从战国中期至晚期,秦陶器以实用品为主,明 器逐渐减少。另外,陶质建筑材料生产数量大增。
到了秦代,陶明器逐渐消失。除民间制陶作坊 继续生产一部分生活用器外,此时的中央官府和 地方官署的制陶作坊已发展为专门生产建材和大 型陶塑的手工业门类,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代制 陶的最高典范。其时制陶工艺已达到比较规范的 标准系列化程度。陶坯的制作是根据不同的工艺 对象而各不相同,一般生活用器采用轮制或泥条 盘筑,其余的俑、瓦当等则多采用模制、堆塑等工 艺,辅以局部的以手捏制。
汉代,从商周以来的泥质灰陶代表了陶器发 展到空前绝后的水平,是当时陶器的主流。瓮、罐、 瓶、盒、盆、碗等日常用器种类繁多。西汉中期之后 随着厚葬的流行,仓、灶、井等陶明器大量涌现。从 新石器时代晚期直至西周甚为流行的鬲,汉代之 前就已绝迹。战国流行的陶豆,汉初还有一些,随 后就消声匿迹了。陶钫出现于战国,至西汉仍流 行,东汉后就极少见了。极富秦人特色的鸭蛋壶经 秦代与西汉前期的流行后,西汉中后期便退出了 历史舞台。在纹饰上、西汉前期残存一些不甚明显 的绳纹,到西汉中期这一从新石器时代以来流行 达三千余年的陶器主要纹饰结束了其漫长的历 程。彩绘系施于灰陶之上,先烧后绘,有别于仰韶 时代先绘后烧的彩陶,故易于脱落,当专用于明 器。其图案色彩鲜艳,流动浪漫,一派楚文化气息。 釉陶最早出现于陕西关中和河南洛阳,西汉后期 至东汉已流行至北方地区,甚至长江流域亦时有 所见。分棕黄色和绿色两种。釉药多含氧化铅。烧 制火候不高,约八百度左右,称“低温铅釉”。专家 认为西汉中后期釉陶在关中与洛阳的突然勃兴, 可能与汉武帝时凿空西域,中国与西亚交通和贸 易加强,从而受到西亚地区安息釉陶的影响有关。 以关中为代表的“北方釉陶”与发展为魏晋青瓷的 南方硬质釉陶在当时是各领风骚的。至唐代低温 釉陶家族率先在陕西关中推出极富艺术水准的三 彩陶器,习称唐三彩。我们将在下章予以介绍。
陕西是我国陶器出现最早的地区之一。考古 学家通过对老官台文化遗存的发掘证明在距今七 八千年前陕西先民已发明并使用了陶器。老官台 文化早期陶器已是主要生活用品。陶色多不纯正, 红褐色为主。大部分火候低、硬度小。全为手制,胎 厚质粗。纹饰有绳纹和彩绘,老官台文化彩陶是我 国最早出现的。三足器圈足器多是其明显特点。器 形简单,主要是钵、碗、罐。
至仰韶文化,制陶工艺有极大发展。陶器器壁 较薄,造型精巧。虽为手制,但泥质陶表面往往打 磨得很光滑细密。晚期个别陶器还用慢轮修整。常 见器形有罐、瓶(包括极富特色的小口尖底瓶)、 钵、盆、鼎、壶、釜、灶、瓮等。饰人面鱼纹、鱼纹、蛙 纹等的彩陶是其一大特色。彩陶多为黑彩。半坡类 型彩陶钵口沿饰黑色宽带部分还发现有二十多种 刻划符号。
处于父系氏族社会的陕西龙山文化代表性陶 器是单把分裆鬲、颈腹部满布附加堆纹的斝、深腹 方格纹鼎、豆、罐、三耳罐和鬶等。灰陶占绝大多 数。制法有泥条盘筑、模制及轮制三种。
西周灰陶是承袭陕西先周陶器和吸收了商代 晚期的一些陶器形制发展起来的。西周前期,陕西 陶器还保留着先周时期的特点,如高裆鬲、深腹圆 鼓陶盆等。到了西周后期,全国陶器已与陕西基本 趋同,以袋足、圈足和平底为主要特征。炊器主要 有鬲、甗、甑,食器主要有簋和豆。流行较粗绳纹, 丰镐遗址西周陶器还发现了拍印的云雷纹、回纹、 重圈纹、S纹等。周人还在周原发明了中国最早的 陶瓦与瓦当。
秦陶制造业分中央官营、地方官营和民间私 营三大类。这可以从秦陶器戳印的各式陶文中得 到详细的证明。从春秋早期到战国早期,秦陶制品 主要为日常生活实用品和随葬明器,其他陶器发 现较少。这一时期器种多,数量大。其中炊器有鬲、 甗等;盛器有盆、盂、罐、等;礼器有鼎、簋、双耳 壶等。用于墓葬随葬的既有实用器,又有专门明 器。从战国中期至晚期,秦陶器以实用品为主,明 器逐渐减少。另外,陶质建筑材料生产数量大增。
到了秦代,陶明器逐渐消失。除民间制陶作坊 继续生产一部分生活用器外,此时的中央官府和 地方官署的制陶作坊已发展为专门生产建材和大 型陶塑的手工业门类,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代制 陶的最高典范。其时制陶工艺已达到比较规范的 标准系列化程度。陶坯的制作是根据不同的工艺 对象而各不相同,一般生活用器采用轮制或泥条 盘筑,其余的俑、瓦当等则多采用模制、堆塑等工 艺,辅以局部的以手捏制。
汉代,从商周以来的泥质灰陶代表了陶器发 展到空前绝后的水平,是当时陶器的主流。瓮、罐、 瓶、盒、盆、碗等日常用器种类繁多。西汉中期之后 随着厚葬的流行,仓、灶、井等陶明器大量涌现。从 新石器时代晚期直至西周甚为流行的鬲,汉代之 前就已绝迹。战国流行的陶豆,汉初还有一些,随 后就消声匿迹了。陶钫出现于战国,至西汉仍流 行,东汉后就极少见了。极富秦人特色的鸭蛋壶经 秦代与西汉前期的流行后,西汉中后期便退出了 历史舞台。在纹饰上、西汉前期残存一些不甚明显 的绳纹,到西汉中期这一从新石器时代以来流行 达三千余年的陶器主要纹饰结束了其漫长的历 程。彩绘系施于灰陶之上,先烧后绘,有别于仰韶 时代先绘后烧的彩陶,故易于脱落,当专用于明 器。其图案色彩鲜艳,流动浪漫,一派楚文化气息。 釉陶最早出现于陕西关中和河南洛阳,西汉后期 至东汉已流行至北方地区,甚至长江流域亦时有 所见。分棕黄色和绿色两种。釉药多含氧化铅。烧 制火候不高,约八百度左右,称“低温铅釉”。专家 认为西汉中后期釉陶在关中与洛阳的突然勃兴, 可能与汉武帝时凿空西域,中国与西亚交通和贸 易加强,从而受到西亚地区安息釉陶的影响有关。 以关中为代表的“北方釉陶”与发展为魏晋青瓷的 南方硬质釉陶在当时是各领风骚的。至唐代低温 釉陶家族率先在陕西关中推出极富艺术水准的三 彩陶器,习称唐三彩。我们将在下章予以介绍。
今日更新
-
历代行政建置沿革
[2020-04-06]
-
两种文化概念
[2020-04-06]
-
独具特色的衣食住行与风俗信仰
[2020-04-06]
-
慷慨悲歌与好气任侠
[2020-04-06]
-
名胜古迹与历史文化遗存
[2020-04-06]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