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现代文学
东北现代文学是在“五四”新文化和各种外来
文化影响、渗透下而与本地文学传统相互融合作
用的基础上产生的。首先,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新
文化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数千年封建文化的束
缚和统治,使东北文坛开始出现以现实主义的创
作手法,采用白话文的形式,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
封建道德,表现下层民众的疾苦,揭露社会黑暗现
实的文学作品。同时,外国文学特别是苏联文学、
日本文学和欧美文学的传播和介绍,也对东北新
文学的成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九·一八事
变后,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独占的殖民地,东北
三千万同胞生活在日寇铁蹄的践踏和蹂躏之下。
在这样一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抗日救亡成为时
代的呼声,反映沦陷区人民抗日救国这个重大主
题的文学创作成为东北现代文学发展的主流和趋
势,并最终将东北现代文学创作推向它的辉煌顶
峰。这里着重介绍抗联文学沦陷区左翼进步文学
和东北作家群的文学创作活动。
(1) 东北抗日联军与抗联文学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寇的侵略凶焰和残 暴统治,不甘当亡国奴的东北各界民众、爱国官兵 和开明地主士绅纷纷自发组织起来,高举义勇军、 救国军、自卫军等旗帜,白山黑水之间到处都是抗 日健儿浴血杀敌的战场。中国共产党预见到东北 民众抗日高潮的必将到来,及时调整方针和政策, 提出全民抗战,建立广泛的反帝爱国统一战线的 口号,并派出大批干部,深入到东北军和义勇军中 开展工作,或在东北各地建立由党直接领导的抗 日游击队。1936年初,东北共产党在汤原召开各 抗日部队领导人的联席会议,决定将党领导下的 抗日武装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先后成立十 一个军。以后又将这十一军合编为三路军,分别由 杨靖宇、周保中、赵尚志(后为李兆麟)任总指挥。 东北抗日联军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与敌人展开艰 苦卓绝的斗争,沉重打击了日伪的反动统治,在中 华民族解放斗争史上写下了极为悲壮的一页。抗 联文学是在抗日的烽火中诞生的,它是数万名抗 日联军将士血与火的战斗历程的真实写照,是在 东北民众和抗日将士中广为流传的群众文艺形 式。抗联文学是完全意义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洋 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极大地鼓舞 了东北人民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必胜信念,是我们 中华民族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由于篇幅所限,这 里仅介绍杨靖宇、李兆麟将军等人的创作。
杨靖宇,这位被日寇视为“满洲国治安之癌” 和“山林之王”的共产党员,他的名字本身就极富 传奇色彩。在东北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满天星,数不清,
东边道,出英雄,
抗日英雄无其数。
杨靖宇数第一名。
这位东北抗日联军的杰出领袖,在饥寒、伤病 交作的情况下,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战斗到生命 最后一息。杨靖宇殉国后,残暴的敌人割下他的首 级,剖开他的腹部,发现他的肠胃里尽是枯草、树 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杨靖宇将军为中国人民 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的生命与祖国 的山川同在。巍巍长白山,茫茫林海雪原,到处回 荡着他那浩然的民族正气。解放后,为了纪念这位 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党和政府将濛江县改名为 靖宇县,并在通化市修建了杨靖宇烈士陵园。
杨靖宇将军非常重视敌后抗日文艺工作,早 在他担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时就亲自指导过沦陷区 的左翼进步文学。在戎马倥偬之际,他仍以饱满的 革命热情,创作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歌》《西 征胜利歌》等作品,其中《第一路军歌》这样写道:
李兆麟将军是东北抗日联军中卓越的军事指 挥员和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他先后担任哈东 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政治部主任、 北满抗日联军总政治部主任、抗日联军第三路军 总指挥等职务,直接指挥了围攻宾州、攻克五常 堡、智取老钱柜等著名战斗。1938年,为了粉碎日 寇对松花江下游地区抗联各部的军事讨伐和经济 封锁,李兆麟将军成功地领导了在抗联史上具有 重大战略意义的西征。西征部队分三批从黑龙江 北部的三江平原,横越冰雪覆盖、人迹罕至的小兴 安岭,到达西部海伦县一带。西征将士历尽千辛万 苦,行程数千里,成为东北抗日联军革命斗争史上 的壮举。在组织西征的过程中,李兆麟将军这位能 文能武的辽阳才子,以高昂的革命斗志和爱国主 义情怀,写出了著名的《露营之歌》:
铁岭绝岩,林木丛生,
暴雨狂风,荒野水畔战马鸣。
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
同志们! 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
起来哟,果敢冲锋,
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
光华万丈涌。
朔风怒吼,大雪飞扬,
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
火烤前胸暖,风吹背后寒。
壮士们! 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
伟志兮,何能消减,
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
夺回我河山。
1941年11月,李兆麟将军率部转移到苏联 境内整训。东北光复后,他担任滨江省政府副省长 和哈尔滨中苏友好协会会长,为贯彻党中央“建立 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披肝沥胆,做了大量工作。国 民党反动派对他恨之入骨。1946年3月9日,李 兆麟将军被预先埋伏的国民党特务杀害。这位与 日寇浴血奋战十四年的抗日民族英雄竟惨死在国 民党法西斯的屠刀之下。为缅怀这位抗日民族英 雄,哈尔滨市人民将安葬李兆麟将军遗体的公园 命名为“兆麟公园”,他遇难的水道街被命名为“兆 麟街”。
(2) 沦陷区左翼进步文学与东北作家群
五四运动以后,东北迅速兴起各种宣传新文 化新思想的白话报刊和群众文艺团体,其中吉林 的“白杨社”和奉天的“启明学会”是东北最早的新 文学团体。奉天的新文学运动开展得较早,培养了 一大批热心新文学运动的青年作者。1928年至 1929年,普罗文学(法文音译缩写,即无产阶级文 学)的诞生有力地推动了东北新文学运动的发展, 并得到了中共满洲省委的直接支持和领导。奉天、 哈尔滨成为南、北满开展普罗文学的中心,出版的 刊物,奉天有《冰花》《关外》《北国》《怒潮》;哈尔滨 有罗烽创办的《知行月刊》,有塞克、舒群等人主编 的《晨光报》副刊《江边》、《哈尔滨新报》副刊《新 潮》等。《冰花》《知行月刊》成为东北左翼革命文学 的开端。九·一八事变后不久,中共满洲省委由沈 阳迁到哈尔滨,东北地区抗日活动的重心转移到 北满,为加强抗日救国宣传,党有组织、有计划地 开展了北满的左翼革命文学活动,团结了广大进 步文学青年。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左翼文艺活动一 时群星荟萃,呈现出一种繁荣景象。1932至1935 年是北满左翼文学运动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一批 进步文艺团体,产生了一批有才华的进步作家,其 核心是金剑啸、罗烽、舒群、姜椿芳等地下党员,成 员包括萧军、萧红、白朗、塞克、金人、杨朔等。1935 年以后,日伪反动统治加强了对文艺的控制和检 查,疯狂迫害爱国文化人士和进步作家,金剑啸被 杀,舒群、萧军、萧红、罗烽、白郎被迫辗转入关,东 北沦陷区的新文学从兴盛走向了它的衰退时期, 殖民主义文学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抗联文学、南满 以田贲为首的左翼地下革命文学仍代表着沦陷区 民族文学和革命文学的发展方向。
论及东北现代文学或沦陷区左翼文学,都让 人不能不想到我党杰出的文艺战士、著名的文学 家和艺术家金剑啸烈士。金剑啸烈士是沈阳人,满 族。他秉赋聪颖,勤奋好学,17岁时就开始在哈尔 滨的《晨光报》文艺副刊《江边》上发表诗词和散 文。1929年,他来到“左联”革命文学的中心上海, 系统阅读了鲁迅等左翼进步作家的作品和革命书 刊,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他短暂 而光辉的革命文艺生涯。九·一八事变前,金剑啸 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到哈尔滨。九·一八事变后,他 受中共满洲省委委员、哈尔滨市委书记杨靖宇的 委派,负责北满的革命文艺运动。他利用日伪报刊 的合法身份,扩大党的宣传,团结了一大批进步的 文艺工作者,使北满的革命文艺运动蓬勃地发展 起来。金剑啸多才多艺,他在小说创作、诗歌、美 术、戏剧表演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的文 艺作品题材新颖,思想性鲜明,艺术性强,用曲折 的笔法形象生动地揭露了日伪反动统治的黑暗和 罪恶,反映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东北人民的 苦难,热情地讴歌了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英 勇斗争事迹,极大地鼓舞了东北沦陷区人民的抗 日斗争的热情。1935年至1936年,面对日伪在文 艺战线上的白色恐怖,金剑啸抗日救国的革命思 想炽如烈火,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在他晚期的作品 上,抨击时弊的思想更加大胆而鲜明,毫不隐晦, 对日伪反动当局的揭露淋漓尽致,并组织进步文 艺团体,多次演出中外进步作家作品,并在报纸上 公开刊登纪念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逝世的消息。 这一切都使他引起了敌人的注意和极大恐慌。 1936年6月13日,日寇将金剑啸逮捕并施以各 种酷刑,这位年仅26岁的北满左翼文艺运动的领 袖大义凛然,慷慨就义。
金剑啸烈士是东北现代文学的先驱,他把三 十年代上海左翼文学传播到东北,推动了东北现 代文学运动的发展,团结、教育、培养了一批文学 青年。在民族危亡、国难当头的政治环境下,他迅 速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作家,留下许多醒世惊心 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有小说《星期日》《云姑的母 亲》,长篇叙事诗《兴安岭的风雪》,独幕剧《咖啡 馆》,剧本《穷教员》《艺术家与洋车夫》,神话故事 《胜利后之威纳斯》等等。
东北作家群是东北现代文学史上一个贡献最 大、影响最深广的进步文学社团,也是东北现代文 学史上唯一的文学流派。它不是由作家自愿组织 起来的文学社团,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 的、被后人所认定的客观实体。九·一八事变以 后,陆续有一批文艺青年从日寇铁蹄占领下的东 北流亡到祖国关内,他们其中有些人已经有过一 段创作经历,有些人开始从事左翼文学活动。国土 沦丧的愤懑和生活颠沛的痛苦,强烈地激发了他 们的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拿起笔来,以切身经历见 闻感受,倾诉国土沦陷后三千万同胞的苦难和抗 争,歌颂沦陷区人民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抗日 斗争,以激起关内人民对东北前途和祖国命运的 深切关心和感情共鸣。因此,在界定东北作家群这 一概念时,首先应提到九·一八事变以后进关的 东北籍或长期工作生活在东北的青年作家,作品 是突出表现抗日救亡这一重大主题,具有浓郁的 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形成一种严肃而悲愤、深沉 又细腻的艺术风格,时代性、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 结合的一种类似“回忆”性文学。东北作家群中比 较著名的作家有萧军、萧红、端木蕻良、舒群、白 郎、罗峰、塞克、马加等。
东北作家群的抗日救亡文学是我国现代文学 中特有的文学现象。东北作家群的创作将“五四” 新文学的革命精神与东北本地区的文化传统相结 合,植根于民族危亡的时代土壤,填补了东北沦陷 区抗日救亡文学的不足和空白,占据了抗战文学 的先声地位,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 开展,是东北现代文学宝库中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下面重点介绍东北作家群代表作家萧军、萧红。
萧军和萧红是一对夫妻作家,萧军原名刘鸿 霖,笔名田军、三郎,辽宁义县人。萧红原名张迺 莹,黑龙江呼兰县人。九·一八事变后,萧军逃亡 到哈尔滨,成为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的撰稿人。 恰在此时,萧红也以“惜吟”笔名在《国际协报》副 刊上发表作品,二萧由此相识并结为夫妻。三十年 代初,哈尔滨成为北满左翼进步文学的中心,萧 军、萧红很早就受到中共地下党的影响,参加了党 的外围组织,一个半公开半秘密的抗日文艺团体 “星星剧团”的工作,并亲自登台演出。还与北满左 翼文艺运动的领导人、地下党员金剑啸、罗烽、舒 群等成为至交,在他们的帮助下,在1933年10月 出版了两人的短篇小说集《跋涉》。《跋涉》在思想 内容上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深刻社会意义和政治作 用,在东北文坛上引起了积极的反响。1934年5 月,萧军和萧红离开了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哈尔滨, 初旅居青岛,不久到达当时左翼文艺运动的大本 营——上海。1935年,萧军、萧红的长篇处女作 《八月的乡村》、《生死场》在鲁迅的奖掖下得以出 版,并由此一举成名。1936年,萧红只身东渡日 本,1938年,她与性情“粗鲁暴躁”的萧军最终分 手,其后曾与另一位东北作家“过于自怜,啬于爱 人”的端木蕻良有过一段短暂的同居生活。1940 年底,萧红完成了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1942 年1月,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在寂寞凄凉的心 境中离开了人世,年仅32岁。萧军于1938年到达 延安,抗战胜利后曾任东北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 院长等职,建国后曾任作协顾问,北京作协副主 席。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第三代》。
萧军《八月的乡村》、萧红《生死场》都是以东 北人民的抗日斗争为题材,塑造了一批具有反抗 精神的性格鲜明的东北农民和抗日战士的形象, 达到了一定的典型高度。它使人“看到了在满洲的 革命战争的真实图画”。鲁迅先生亲自为萧军和萧 红的书作序,坚决驳斥了来自国民党的御用汉奸 文人的恶毒讽刺和攻击,肯定了它的特殊战斗作 用。指出作品表现了东北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 于死的挣扎。”“凡有人心的读者,是看得完的,而 且有所得的。”
萧军和萧红的代表作品是带有鲜明地域文化 色彩的乡土小说。萧军的《第三代》描写的是从辛 亥革命前日俄战争时代到“九·一八”事变近三十 多年时间里东北农村的时代风雨和众生相,他那 粗犷豪放的风格在《第三代》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他将“东北角那三千万无教养的人民们”活生生地 连草根和泥块一齐展示在你眼前。在这部作品中, 萧军的文学技巧日臻圆熟。这部书一面世,即受到 文坛的重视,被当时的评论界认为“这是一篇雄 浑、沉毅、庄严的史诗。”萧红的《呼兰河传》被认为 是四十年代中国“真正新文艺”的杰出代表,是战 时长篇小说创作的重大收获,获得巨大成功,萧红 也因此成为中外驰名的左翼女作家并载入中国现 代文学史册。萧红这位“感情富于理智的女诗人”, 在经历了太多的人生坎坷与艰难跋涉之后,在凄 楚和寂寞的心境中,回忆起那难以忘却的童年生 活,饱含着对边陲故土和人民深深的眷恋和同情 写下这部小说的。《呼兰河传》没有什么曲折动人 的情节,这个呼兰河畔的小城是那么荒凉简素,所 写寥寥几个角色“就象脚踏的土、路旁的石、荒野 的草,从来不会吸引人注意的“几个灰色的小人 物”。在这里,人们对于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象僵尸一样活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的背景前, 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 然而作者反封建主题又是十分鲜明的,她运用了 讽刺和幽默的笔调,对封建统治阶级愚弄人民的 罪行,对吃人的旧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小说对于呼兰河畔的愚民的心灵刻画,达到了入 木三分的程度。作品以暴露黑暗面为主,从而激起 人民奋起斗争,去改造国民劣根性,去消灭落后和 黑暗面。作者通过对小团圆媳妇、冯歪嘴子的反抗 斗争,使人们看到黑暗中的光明,看到我们民族的 希望和光明必将驱散黑暗的前景。这正是作品的 积极意义所在。在这一点上,《呼兰河传》与鲁迅先 生的《阿Q正传》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同时,萧红 以女性作家所具有的独特艺术视角和感受,细微 的观察生活能力,加上她那鲜活明丽的语言艺术, 创造出一种情景交融如诗如画的幽邃的意境,更 好地深化了作品主题,从而也使《呼兰河传》获得 了永恒的艺术魅力。正象茅盾先生在《论萧红的 〈呼兰河传〉》中所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 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1) 东北抗日联军与抗联文学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寇的侵略凶焰和残 暴统治,不甘当亡国奴的东北各界民众、爱国官兵 和开明地主士绅纷纷自发组织起来,高举义勇军、 救国军、自卫军等旗帜,白山黑水之间到处都是抗 日健儿浴血杀敌的战场。中国共产党预见到东北 民众抗日高潮的必将到来,及时调整方针和政策, 提出全民抗战,建立广泛的反帝爱国统一战线的 口号,并派出大批干部,深入到东北军和义勇军中 开展工作,或在东北各地建立由党直接领导的抗 日游击队。1936年初,东北共产党在汤原召开各 抗日部队领导人的联席会议,决定将党领导下的 抗日武装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先后成立十 一个军。以后又将这十一军合编为三路军,分别由 杨靖宇、周保中、赵尚志(后为李兆麟)任总指挥。 东北抗日联军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与敌人展开艰 苦卓绝的斗争,沉重打击了日伪的反动统治,在中 华民族解放斗争史上写下了极为悲壮的一页。抗 联文学是在抗日的烽火中诞生的,它是数万名抗 日联军将士血与火的战斗历程的真实写照,是在 东北民众和抗日将士中广为流传的群众文艺形 式。抗联文学是完全意义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洋 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极大地鼓舞 了东北人民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必胜信念,是我们 中华民族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由于篇幅所限,这 里仅介绍杨靖宇、李兆麟将军等人的创作。
杨靖宇,这位被日寇视为“满洲国治安之癌” 和“山林之王”的共产党员,他的名字本身就极富 传奇色彩。在东北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满天星,数不清,
东边道,出英雄,
抗日英雄无其数。
杨靖宇数第一名。
这位东北抗日联军的杰出领袖,在饥寒、伤病 交作的情况下,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战斗到生命 最后一息。杨靖宇殉国后,残暴的敌人割下他的首 级,剖开他的腹部,发现他的肠胃里尽是枯草、树 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杨靖宇将军为中国人民 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的生命与祖国 的山川同在。巍巍长白山,茫茫林海雪原,到处回 荡着他那浩然的民族正气。解放后,为了纪念这位 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党和政府将濛江县改名为 靖宇县,并在通化市修建了杨靖宇烈士陵园。
杨靖宇将军非常重视敌后抗日文艺工作,早 在他担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时就亲自指导过沦陷区 的左翼进步文学。在戎马倥偬之际,他仍以饱满的 革命热情,创作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歌》《西 征胜利歌》等作品,其中《第一路军歌》这样写道: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
创造出联合的第一路军。
乒乓的冲锋杀敌缴械声,
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
李兆麟将军是东北抗日联军中卓越的军事指 挥员和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他先后担任哈东 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政治部主任、 北满抗日联军总政治部主任、抗日联军第三路军 总指挥等职务,直接指挥了围攻宾州、攻克五常 堡、智取老钱柜等著名战斗。1938年,为了粉碎日 寇对松花江下游地区抗联各部的军事讨伐和经济 封锁,李兆麟将军成功地领导了在抗联史上具有 重大战略意义的西征。西征部队分三批从黑龙江 北部的三江平原,横越冰雪覆盖、人迹罕至的小兴 安岭,到达西部海伦县一带。西征将士历尽千辛万 苦,行程数千里,成为东北抗日联军革命斗争史上 的壮举。在组织西征的过程中,李兆麟将军这位能 文能武的辽阳才子,以高昂的革命斗志和爱国主 义情怀,写出了著名的《露营之歌》:
铁岭绝岩,林木丛生,
暴雨狂风,荒野水畔战马鸣。
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
同志们! 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
起来哟,果敢冲锋,
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
光华万丈涌。
朔风怒吼,大雪飞扬,
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
火烤前胸暖,风吹背后寒。
壮士们! 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
伟志兮,何能消减,
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
夺回我河山。
1941年11月,李兆麟将军率部转移到苏联 境内整训。东北光复后,他担任滨江省政府副省长 和哈尔滨中苏友好协会会长,为贯彻党中央“建立 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披肝沥胆,做了大量工作。国 民党反动派对他恨之入骨。1946年3月9日,李 兆麟将军被预先埋伏的国民党特务杀害。这位与 日寇浴血奋战十四年的抗日民族英雄竟惨死在国 民党法西斯的屠刀之下。为缅怀这位抗日民族英 雄,哈尔滨市人民将安葬李兆麟将军遗体的公园 命名为“兆麟公园”,他遇难的水道街被命名为“兆 麟街”。
(2) 沦陷区左翼进步文学与东北作家群
五四运动以后,东北迅速兴起各种宣传新文 化新思想的白话报刊和群众文艺团体,其中吉林 的“白杨社”和奉天的“启明学会”是东北最早的新 文学团体。奉天的新文学运动开展得较早,培养了 一大批热心新文学运动的青年作者。1928年至 1929年,普罗文学(法文音译缩写,即无产阶级文 学)的诞生有力地推动了东北新文学运动的发展, 并得到了中共满洲省委的直接支持和领导。奉天、 哈尔滨成为南、北满开展普罗文学的中心,出版的 刊物,奉天有《冰花》《关外》《北国》《怒潮》;哈尔滨 有罗烽创办的《知行月刊》,有塞克、舒群等人主编 的《晨光报》副刊《江边》、《哈尔滨新报》副刊《新 潮》等。《冰花》《知行月刊》成为东北左翼革命文学 的开端。九·一八事变后不久,中共满洲省委由沈 阳迁到哈尔滨,东北地区抗日活动的重心转移到 北满,为加强抗日救国宣传,党有组织、有计划地 开展了北满的左翼革命文学活动,团结了广大进 步文学青年。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左翼文艺活动一 时群星荟萃,呈现出一种繁荣景象。1932至1935 年是北满左翼文学运动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一批 进步文艺团体,产生了一批有才华的进步作家,其 核心是金剑啸、罗烽、舒群、姜椿芳等地下党员,成 员包括萧军、萧红、白朗、塞克、金人、杨朔等。1935 年以后,日伪反动统治加强了对文艺的控制和检 查,疯狂迫害爱国文化人士和进步作家,金剑啸被 杀,舒群、萧军、萧红、罗烽、白郎被迫辗转入关,东 北沦陷区的新文学从兴盛走向了它的衰退时期, 殖民主义文学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抗联文学、南满 以田贲为首的左翼地下革命文学仍代表着沦陷区 民族文学和革命文学的发展方向。
论及东北现代文学或沦陷区左翼文学,都让 人不能不想到我党杰出的文艺战士、著名的文学 家和艺术家金剑啸烈士。金剑啸烈士是沈阳人,满 族。他秉赋聪颖,勤奋好学,17岁时就开始在哈尔 滨的《晨光报》文艺副刊《江边》上发表诗词和散 文。1929年,他来到“左联”革命文学的中心上海, 系统阅读了鲁迅等左翼进步作家的作品和革命书 刊,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他短暂 而光辉的革命文艺生涯。九·一八事变前,金剑啸 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到哈尔滨。九·一八事变后,他 受中共满洲省委委员、哈尔滨市委书记杨靖宇的 委派,负责北满的革命文艺运动。他利用日伪报刊 的合法身份,扩大党的宣传,团结了一大批进步的 文艺工作者,使北满的革命文艺运动蓬勃地发展 起来。金剑啸多才多艺,他在小说创作、诗歌、美 术、戏剧表演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的文 艺作品题材新颖,思想性鲜明,艺术性强,用曲折 的笔法形象生动地揭露了日伪反动统治的黑暗和 罪恶,反映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东北人民的 苦难,热情地讴歌了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英 勇斗争事迹,极大地鼓舞了东北沦陷区人民的抗 日斗争的热情。1935年至1936年,面对日伪在文 艺战线上的白色恐怖,金剑啸抗日救国的革命思 想炽如烈火,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在他晚期的作品 上,抨击时弊的思想更加大胆而鲜明,毫不隐晦, 对日伪反动当局的揭露淋漓尽致,并组织进步文 艺团体,多次演出中外进步作家作品,并在报纸上 公开刊登纪念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逝世的消息。 这一切都使他引起了敌人的注意和极大恐慌。 1936年6月13日,日寇将金剑啸逮捕并施以各 种酷刑,这位年仅26岁的北满左翼文艺运动的领 袖大义凛然,慷慨就义。
金剑啸烈士是东北现代文学的先驱,他把三 十年代上海左翼文学传播到东北,推动了东北现 代文学运动的发展,团结、教育、培养了一批文学 青年。在民族危亡、国难当头的政治环境下,他迅 速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作家,留下许多醒世惊心 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有小说《星期日》《云姑的母 亲》,长篇叙事诗《兴安岭的风雪》,独幕剧《咖啡 馆》,剧本《穷教员》《艺术家与洋车夫》,神话故事 《胜利后之威纳斯》等等。
东北作家群是东北现代文学史上一个贡献最 大、影响最深广的进步文学社团,也是东北现代文 学史上唯一的文学流派。它不是由作家自愿组织 起来的文学社团,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 的、被后人所认定的客观实体。九·一八事变以 后,陆续有一批文艺青年从日寇铁蹄占领下的东 北流亡到祖国关内,他们其中有些人已经有过一 段创作经历,有些人开始从事左翼文学活动。国土 沦丧的愤懑和生活颠沛的痛苦,强烈地激发了他 们的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拿起笔来,以切身经历见 闻感受,倾诉国土沦陷后三千万同胞的苦难和抗 争,歌颂沦陷区人民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抗日 斗争,以激起关内人民对东北前途和祖国命运的 深切关心和感情共鸣。因此,在界定东北作家群这 一概念时,首先应提到九·一八事变以后进关的 东北籍或长期工作生活在东北的青年作家,作品 是突出表现抗日救亡这一重大主题,具有浓郁的 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形成一种严肃而悲愤、深沉 又细腻的艺术风格,时代性、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 结合的一种类似“回忆”性文学。东北作家群中比 较著名的作家有萧军、萧红、端木蕻良、舒群、白 郎、罗峰、塞克、马加等。
东北作家群的抗日救亡文学是我国现代文学 中特有的文学现象。东北作家群的创作将“五四” 新文学的革命精神与东北本地区的文化传统相结 合,植根于民族危亡的时代土壤,填补了东北沦陷 区抗日救亡文学的不足和空白,占据了抗战文学 的先声地位,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 开展,是东北现代文学宝库中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下面重点介绍东北作家群代表作家萧军、萧红。
萧军和萧红是一对夫妻作家,萧军原名刘鸿 霖,笔名田军、三郎,辽宁义县人。萧红原名张迺 莹,黑龙江呼兰县人。九·一八事变后,萧军逃亡 到哈尔滨,成为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的撰稿人。 恰在此时,萧红也以“惜吟”笔名在《国际协报》副 刊上发表作品,二萧由此相识并结为夫妻。三十年 代初,哈尔滨成为北满左翼进步文学的中心,萧 军、萧红很早就受到中共地下党的影响,参加了党 的外围组织,一个半公开半秘密的抗日文艺团体 “星星剧团”的工作,并亲自登台演出。还与北满左 翼文艺运动的领导人、地下党员金剑啸、罗烽、舒 群等成为至交,在他们的帮助下,在1933年10月 出版了两人的短篇小说集《跋涉》。《跋涉》在思想 内容上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深刻社会意义和政治作 用,在东北文坛上引起了积极的反响。1934年5 月,萧军和萧红离开了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哈尔滨, 初旅居青岛,不久到达当时左翼文艺运动的大本 营——上海。1935年,萧军、萧红的长篇处女作 《八月的乡村》、《生死场》在鲁迅的奖掖下得以出 版,并由此一举成名。1936年,萧红只身东渡日 本,1938年,她与性情“粗鲁暴躁”的萧军最终分 手,其后曾与另一位东北作家“过于自怜,啬于爱 人”的端木蕻良有过一段短暂的同居生活。1940 年底,萧红完成了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1942 年1月,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在寂寞凄凉的心 境中离开了人世,年仅32岁。萧军于1938年到达 延安,抗战胜利后曾任东北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 院长等职,建国后曾任作协顾问,北京作协副主 席。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第三代》。
萧军《八月的乡村》、萧红《生死场》都是以东 北人民的抗日斗争为题材,塑造了一批具有反抗 精神的性格鲜明的东北农民和抗日战士的形象, 达到了一定的典型高度。它使人“看到了在满洲的 革命战争的真实图画”。鲁迅先生亲自为萧军和萧 红的书作序,坚决驳斥了来自国民党的御用汉奸 文人的恶毒讽刺和攻击,肯定了它的特殊战斗作 用。指出作品表现了东北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 于死的挣扎。”“凡有人心的读者,是看得完的,而 且有所得的。”
萧军和萧红的代表作品是带有鲜明地域文化 色彩的乡土小说。萧军的《第三代》描写的是从辛 亥革命前日俄战争时代到“九·一八”事变近三十 多年时间里东北农村的时代风雨和众生相,他那 粗犷豪放的风格在《第三代》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他将“东北角那三千万无教养的人民们”活生生地 连草根和泥块一齐展示在你眼前。在这部作品中, 萧军的文学技巧日臻圆熟。这部书一面世,即受到 文坛的重视,被当时的评论界认为“这是一篇雄 浑、沉毅、庄严的史诗。”萧红的《呼兰河传》被认为 是四十年代中国“真正新文艺”的杰出代表,是战 时长篇小说创作的重大收获,获得巨大成功,萧红 也因此成为中外驰名的左翼女作家并载入中国现 代文学史册。萧红这位“感情富于理智的女诗人”, 在经历了太多的人生坎坷与艰难跋涉之后,在凄 楚和寂寞的心境中,回忆起那难以忘却的童年生 活,饱含着对边陲故土和人民深深的眷恋和同情 写下这部小说的。《呼兰河传》没有什么曲折动人 的情节,这个呼兰河畔的小城是那么荒凉简素,所 写寥寥几个角色“就象脚踏的土、路旁的石、荒野 的草,从来不会吸引人注意的“几个灰色的小人 物”。在这里,人们对于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象僵尸一样活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的背景前, 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 然而作者反封建主题又是十分鲜明的,她运用了 讽刺和幽默的笔调,对封建统治阶级愚弄人民的 罪行,对吃人的旧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小说对于呼兰河畔的愚民的心灵刻画,达到了入 木三分的程度。作品以暴露黑暗面为主,从而激起 人民奋起斗争,去改造国民劣根性,去消灭落后和 黑暗面。作者通过对小团圆媳妇、冯歪嘴子的反抗 斗争,使人们看到黑暗中的光明,看到我们民族的 希望和光明必将驱散黑暗的前景。这正是作品的 积极意义所在。在这一点上,《呼兰河传》与鲁迅先 生的《阿Q正传》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同时,萧红 以女性作家所具有的独特艺术视角和感受,细微 的观察生活能力,加上她那鲜活明丽的语言艺术, 创造出一种情景交融如诗如画的幽邃的意境,更 好地深化了作品主题,从而也使《呼兰河传》获得 了永恒的艺术魅力。正象茅盾先生在《论萧红的 〈呼兰河传〉》中所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 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今日更新
-
历代行政建置沿革
[2020-04-06]
-
两种文化概念
[2020-04-06]
-
独具特色的衣食住行与风俗信仰
[2020-04-06]
-
慷慨悲歌与好气任侠
[2020-04-06]
-
名胜古迹与历史文化遗存
[2020-04-06]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