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和苗族
除上述彝、藏、羌等少数民族以外,四川境内
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还有土家族和苗族。土家族
有人口六十万左右,主要分布于川东南的黔江地
区、石柱、秀山、酉阳、黔江、彭水五个土家族(苗
族)自治县。苗族有人口近四十万,除分布于上述
五个自治县外,在川南的筠连、珙县等县也有分
布。苗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一般多与
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杂居,在四川境内没有成片
的较大聚居区。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本地人的意思)。历史 上没有“土家”的族称,“土家”是解放后于1957年 国家认定的。
土家族是古代巴族的后裔融会其他民族而形 成的一个民族。巴人在商周时期建立了巴国,奄有 今川东、川南和湘西部分地区,巴国灭亡后,在今 川东南地区的巴族居民被称为巴人或蛮人,汉时 称板楯蛮、武陵蛮、五溪蛮、酉溪蛮等。唐宋以至明 清,均以蛮字前面冠以地名称这一地区的居民。元 朝开始在这一地区推行土司制、清“改土归流”后, 陆续迁入了汉人。土家人逐渐习用汉语,称汉族为 “客家”、苗族为“苗家”,自称“土家”,这是土家族 族名的由来。
土家族崇拜虎,其族源神话《虎儿娃》中说,土 家人是人与老虎结合的后代,这是古巴人图腾 (虎)崇拜的延续。有趣的是,彝族中也有虎崇拜, 这是由于彝族与土家族在族源上有同一性,彝族 发自巴族(杜宇部)的缘故。
土家族有语言而无文字,称为土家语。土家语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与彝语支十分接近。土家族 地区是四川最少实行改土归流的少数民族地区, 受汉族影响很大,因汉语通行的原因,土家语已基 本没有使用,仅在这一地区的地名中有所保留,如 秀山县的“宋农”即为土家语,意思是产鱼的地方。 土家族服饰也是如此,他们曾经有自己的民族服 饰,但已基本消失,其装束已与汉语难以区别。其 他风俗习惯也大率类此,基本汉化了。
四川苗族在明以前不见于史载,明以后才有 “苗”的族称。苗族原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相传是传 说中与黄帝大战的蚩尤的后裔。蚩尤战败后,其族 人南迁至今湖南境内。后又有一些部族陆续从湘 西迁入川东南地区。苗族较大规模入川,是在元、 明之际,因这一地区已有土家等民族居住,造成了 苗族与其他民族杂居的局面。
苗族有本民族的语言,称苗语。苗语属汉藏语 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为湘西、黔东、川黔滇三大 方言。黔江境内的苗族使用湘西方言,自称“果 雄”,川南苗族使用川滇黔方言,自称“蒙”。值得一 提的是,川东南大部分地区的苗族都已经习用汉 语,只有少数偏远的苗寨使用苗语。
苗族主要聚居于湖南地区,四川苗族无论是 风俗习惯,还是宗教信仰都与苗族主要聚居区湖 南大同小异,真正能体现出四川地方色彩的不多, 这里不再赘述。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本地人的意思)。历史 上没有“土家”的族称,“土家”是解放后于1957年 国家认定的。
土家族是古代巴族的后裔融会其他民族而形 成的一个民族。巴人在商周时期建立了巴国,奄有 今川东、川南和湘西部分地区,巴国灭亡后,在今 川东南地区的巴族居民被称为巴人或蛮人,汉时 称板楯蛮、武陵蛮、五溪蛮、酉溪蛮等。唐宋以至明 清,均以蛮字前面冠以地名称这一地区的居民。元 朝开始在这一地区推行土司制、清“改土归流”后, 陆续迁入了汉人。土家人逐渐习用汉语,称汉族为 “客家”、苗族为“苗家”,自称“土家”,这是土家族 族名的由来。
土家族崇拜虎,其族源神话《虎儿娃》中说,土 家人是人与老虎结合的后代,这是古巴人图腾 (虎)崇拜的延续。有趣的是,彝族中也有虎崇拜, 这是由于彝族与土家族在族源上有同一性,彝族 发自巴族(杜宇部)的缘故。
土家族有语言而无文字,称为土家语。土家语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与彝语支十分接近。土家族 地区是四川最少实行改土归流的少数民族地区, 受汉族影响很大,因汉语通行的原因,土家语已基 本没有使用,仅在这一地区的地名中有所保留,如 秀山县的“宋农”即为土家语,意思是产鱼的地方。 土家族服饰也是如此,他们曾经有自己的民族服 饰,但已基本消失,其装束已与汉语难以区别。其 他风俗习惯也大率类此,基本汉化了。
四川苗族在明以前不见于史载,明以后才有 “苗”的族称。苗族原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相传是传 说中与黄帝大战的蚩尤的后裔。蚩尤战败后,其族 人南迁至今湖南境内。后又有一些部族陆续从湘 西迁入川东南地区。苗族较大规模入川,是在元、 明之际,因这一地区已有土家等民族居住,造成了 苗族与其他民族杂居的局面。
苗族有本民族的语言,称苗语。苗语属汉藏语 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为湘西、黔东、川黔滇三大 方言。黔江境内的苗族使用湘西方言,自称“果 雄”,川南苗族使用川滇黔方言,自称“蒙”。值得一 提的是,川东南大部分地区的苗族都已经习用汉 语,只有少数偏远的苗寨使用苗语。
苗族主要聚居于湖南地区,四川苗族无论是 风俗习惯,还是宗教信仰都与苗族主要聚居区湖 南大同小异,真正能体现出四川地方色彩的不多, 这里不再赘述。
今日更新
-
历代行政建置沿革
[2020-04-06]
-
两种文化概念
[2020-04-06]
-
独具特色的衣食住行与风俗信仰
[2020-04-06]
-
慷慨悲歌与好气任侠
[2020-04-06]
-
名胜古迹与历史文化遗存
[2020-04-06]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