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菩萨
菩萨,梵语音译,全称“菩提萨埵”,意译“觉有情”、“道众生”、“道心众生”。《翻译名义集》卷一引法藏释曰:“菩提,此谓之觉,萨埵此曰众生。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化众生”。意指修持大乘六度,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宗教实践者。在佛典中,菩萨还有开士、始士、大士、圣士、超士、力士、无双、大圣法臣等名号。
菩萨的意义是觉有情,菩萨的宗旨也是利益一切众生。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大乘佛教主张“依止三心而修六度万行”。所谓三心,具体说就是:上求佛道心、下化众生心、无所得心。上求佛道是菩萨的最终奋斗目标;下化众生是菩萨的本愿和主要精神;无所得是指心不执于有,也不执于无,不执着世间,也不执着出世涅槃,以般若智慧行于中道,是菩萨度世的思想根基。这三心是菩萨行的基础,依此才能深入六度法门的修行之中。菩萨的修行法门很多,六度是大纲,是总摄。所谓六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种修行解脱方法。
实现菩萨的理想不仅需要艰难的宗教实践,而且还要经历复杂的位次和漫长的时间。依大乘佛教的说法,一个凡夫俗子从发菩提心到修成佛果前后要经历四十二个位次和三大阿僧祗劫长的时间。
关于“阿僧祗劫”,可以参见上编《佛教宇宙》章的介绍。菩萨所历的四十二个位次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佛果,这些位次既包括了因位,也包括了果位。为便于理解,兹示意如下:
菩萨造像与佛一样,也有相好、服饰、手印和量度的规定。菩萨的相好要求端庄慈祥,以体现菩萨济世度人的慈悲情怀。菩萨的服饰要求华美庄严,头戴天冠,身披璎珞,手贯环钏,衣曳飘带,为在家居士形象。菩萨的手印通常与手中所执法器相配合,如观音菩萨手持莲花或净瓶,天冠中有一化佛(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也手持莲花,天冠中有一宝瓶;文殊菩萨手持经箧;普贤菩萨手持如意钩;地藏菩萨手持摩尼珠和锡杖等。菩萨造像的量度也规定有若干成式。
佛经中关于菩萨形象的规定,是印度人的菩萨模式。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菩萨的形象有了极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菩萨的面相、体态以及服饰都溶进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特征,不同时代的菩萨呈现出不同的形貌特征:南北朝的清羸、飘逸,隋唐时丰满、端庄,宋代为朴实、自然,明清体态丰臃;菩萨的服饰也与塑造时代世俗流行的样式和图案基本相同。其二,菩萨的女性化,即大多数菩萨从衣饰、体态、相貌等各方面都根据女性的特点来构思和塑造。一般来讲,菩萨为法身大士,已经无男女之分。佛教为随顺世间,迎合众生,而让菩萨带上了世俗男女性别之特征。但在印度,菩萨皆以男身出现,佛经中称之为“善男子”、“猛丈夫”,古印度的各种佛教造像中,菩萨也都是长须男像。可在中国菩萨由男性逐渐变成女性。菩萨造像的女性化从南北朝开始,到隋唐基本定型。不过隋唐时还在菩萨面部画出蝌蚪形小髭,以示其猛丈夫特征。宋时小髭取消,一切完全是女性特征。初唐高僧道宣曾说:“造像梵像,宋齐间皆唇厚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相。自唐以来,笔工皆端严柔弱似妓女之貌,故今人夸宫娃如菩萨。”(《释氏要览》)菩萨形象在我国的这些变化,是佛教汉化的具体表现,同时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融合、改造外来文化的巨大潜能。
佛教里菩萨的数量同佛一样也是多得无以数计。如《阿弥陀经》所云东西南北上下各方,均有佛如恒河沙数,而每一佛土内又有难计其数的菩萨,可见菩萨之多也“非是算数所能知之”的。这么多的菩萨自然不可能为人们一一了解、信仰,人们只能根据自己的意趣、爱好选择其中一些来供养。那么,经过历史的筛选,究竟有多少菩萨进入了中国人的宗教生活中呢?
根据历代遗留下来的大量造像实物,我国历代信众所信奉的菩萨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四十二贤圣菩萨。大乘佛教认为,修习菩萨行,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家,只要能达到前述四十二个阶位中的某一个位,都可以称为菩萨。佛教艺术中经常用四十二个不同形状的造像来象征这四十二位的菩萨,称作四十二贤圣像。第二类是佛经中有具体名号的大菩萨。这些菩萨都是所谓等觉位菩萨,有“四大菩萨”、“八大菩萨”、“十二圆觉菩萨”,还有《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华严经》中的善财和龙女以及姚秦鸠摩罗什所译《仁王般若经· 受持品》中的五大力菩萨等等。其中四大菩萨之一的观音菩萨由于民间信仰之深广,又演化出许多不同名称的形象和种类,如六观音,十观音,三十三身观音等等。所以也有的研究者把观音单独归为一类。第三类是供养菩萨,是立于佛陀两旁供奉佛陀的菩萨,如乐音菩萨、献花菩萨、献香菩萨;还有一些是画家随意写画的菩萨像,如行道菩萨、亲近菩萨、思惟菩萨、思定菩萨、莲花菩萨、玩莲菩萨、狮子菩萨等等。
另外,有些研究文章中提到所谓“胁侍菩萨”,即近侍佛的两旁、辅佐佛陀弘化的大菩萨,如观音、大势至为阿弥陀佛两胁侍,文殊、普贤为毗卢遮那佛左右胁侍,日光、月光为药师佛左右两胁侍等等。“胁侍”一词是学术界的创造发明,它所指的也都是佛经中提到的有名号的等觉位大菩萨,实为第二类所摄。
观音菩萨
在佛教万神殿中,要说与中国人最有缘分,在中国民间影响最大,信仰者最多的神祗,首推观音菩萨。千百年来,观音深受中国社会各阶层人士的信奉和青睐,形成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人文景观。观音虽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影响十分深远,但人们对观音大多只知念他的名号,祈求他的保佑,至于观音的来历、宗教意义及深远的社会影响则知之甚少。因此,对观音这位佛教里的大菩萨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探讨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1)观音名号。
观音全称“观世音”,又称作“观自在”、“观世自在”、“光世音”等。不少研究者以为观世音简称“观音”是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其实不然。“观音”这一称呼早在公元185年就出现在支曜所译《佛说成具光明定慧经》中,也出现在两晋南北朝的译典中。另外,敦煌文献的南北朝时期抄本中也有出现。这些足以说明唐以前“观音”名号已经流传。
观世音的“观”是观照,观察,佛教认为这是以无漏的圆通大智观照、察看,不同于世俗意义的观和察。“世音”是菩萨观照的对象,境界,这里的“世”并不单指人世,它包括六道的众生;“音”是众生在苦难中称念菩萨名号的声音。关于“观世音”这个名号的意思在佛经里有详细解释。《妙法莲华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称:“观世音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由此可见观音是由于有“寻音救度”的能力,所以称为“观世音”。这一名称本身也蕴含了观音菩萨慈悲救世的功用。
(2)观音的来历。
观音是佛教里的大菩萨,可是佛经里并没有记叙他具体而又真实的生平,因此关于他的来历说法颇多。有的说他在过去无量劫前就已经成佛,名叫“正法明如来”;有的说他原是古印度人信奉的双马童神。后一种说法在西藏颇为流行,西藏佛教中的“马头观音”就是由此演化而来的。有的说他是转轮圣王无诤念的大太子,他与其弟尼摩发愿修行,同侍阿弥陀佛,成为“西方三圣”;有的说他是由莲花化生的,故有“莲花之王”的称号;还有说他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的大菩萨,佛陀的大弟子。如是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说法从佛教三世学说的观点看都是合理的,并不矛盾。但是作为现在身份的观音菩萨,它的履历应属于最后一种。
作为释尊的大弟子、大菩萨,观音有自己专门的弘法道场。《华严经· 入法界品》对他的道场作了详细的介绍。观音道场叫补怛洛迦山,又称作普陀洛迦、布达拉等名,意译为光明山、海岛山、小花树山等。因山上长有小白花树,花香四溢,故名小花树山。据佛史记载,我国唐朝高僧玄奘、西藏优婆塞寂光、印度月官等人先后巡礼过此山,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还对此山的地形地貌等作了较详细的记载。根据玄奘的记载,此山位于今印度西高止山南段,秣刺耶山以东的巴波那桑山在提纳弗利县境内。今山形地貌依旧,但昔时佛教传播的盛况已成为过去,不复再现了。
(3) 传播与发展。
随着佛教的传入,胸怀慈悲精神的观音从佛典里走进了我国社会,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中国佛教第一大菩萨。
观音在我国佛教菩萨中取得至尊的地位,与他在印度佛教里的情形有所不同。在印度佛教里,观音是第二大菩萨,位于文殊菩萨之后,那么,在两个不同的社会里,观音的地位何以有此变化呢? 我们以为这与菩萨自身的特征和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观音以慈悲见长,他的特征正好与提倡仁义道德的我国儒家文化相吻合,观音被我国人民接受、推崇是理之所至、顺乎自然的;而印度文化崇尚哲理、思辨,观音在印度自然要屈居“司智”的文殊菩萨之后。再说佛教传入汉地之初,正值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无聊赖,无所寄托,观音慈悲精神和济世功德犹如雪中送炭,正好满足了当时人民的迫切需要。这一时代背景无疑是使观音地位得以升级的一个重要增上因缘。
在佛国世界里,观音通常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辅佐阿弥陀佛弘化的形式,一种是单独的弘化形式。形式不同,其思想及接引众生的方法也不同。前一种形式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佛典传入;后一种形式随《法华经》、《楞严经》等佛典传入。前一种形式的观音传入稍早,约在两晋以前;后一种形式的观音传入稍晚,约在两晋之际。前一形式的观音居于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众生难以与之接近,故仅为净土学人信奉;后一种形式的观音走出莲台,遍历下界,主张寻声救苦,随类化度,受到社会各阶层人众的普遍信奉,其影响是极为广远的。比较而言,后一种形式的观音才是我国古代社会观音信仰的主要内容。
观音为我国人接受和信奉始于东晋之时。据传,东晋义熙四年(408),太原郭宣被关在狱中,心念观世音,遂被恩赦,出狱后遂为观音造像。这是观音信仰及观音造像见于文献的最早记载。由此可见,观音一开始便是以其救世功德博得人们信奉的。
南北朝时期是观音信仰全面发展的时期。如前所述,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为这种信仰的传播与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有关观音救苦救难灵验的书,如刘义庆的《宣验记》、王琰《冥祥记》、傅亮的《光世音应验记》、张演的《续光世音应验记》、陆杲的《系观世音应验记》等等。另外,敦煌石窟中有一幅这一时期的壁画《法华经变图》,图中绘有犯人念观音而枷锁自落、死囚临刑念观音名号而刀杖自折的情景。观音传播之广和人们对观音崇信之深由此可见一斑了。
隋唐以后,随着我国佛教的全面兴盛,观音信仰在民间更加深入人心,并且出现了他的独立道场——普陀山,从而使观音信仰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演变。人们不仅念观音的名号、称颂观音的功德,而且还虔信观音住在普陀山,心向往之,把朝拜普陀山作为一项重要的信仰内容。观音道场的出现对以后我国其他佛教道场的形成和我国佛教界朝山习俗的形成无疑具有一定的影响(关于普陀山的情况,参见本书上编《天下名山僧占多》)。与此同时,观音在民间显灵的传说更为繁多,并在一些显灵传说的基础上演化成许多新的观音信仰形态。如马郎妇观音、送子观音、鱼篮观音、施药观音、蛤蜊观音等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马郎妇观音。马郎妇观音的故事,有关史籍说法不一。据《释氏稽古略》卷三记载,唐朝元和十二年,陕右有个姿色艳丽的女子,常挎篮卖鱼,人见人爱,许多人竞相向她求婚。该女子对求婚者说,若有人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背诵出《法华经·观世音普门品》、《金刚经》,就嫁给他。结果只有一位马姓青年如期背出。马姓青年迎娶女子过门那天,贺喜的嘉宾尚未散去,新娘却突然一命归天。过了几天,有一位穿紫衣的老僧来到女子葬所,用锡杖拨开棺木,棺内只见黄金锁子骨一架。老僧便对众人说:这是观音大士怜悯你们业障深重,为度化你们示现的方便之身。类似这样观音应化的故事,民间流传还很多。
另外,随着净土宗的建立,作为西方极乐世界的观音在民间也开始活跃起来。净土经典宣称,观音与大势至菩萨一道,率领众多的大菩萨,组成有二十五位菩萨的队伍,专门负责接引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的众生。民间流行不少净土思想的艺术作品,如《西方三圣图》、《众圣来迎图》等等,就是反映观音协助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情形。
“佛殿何必处处求,处处观音处处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经过千百年的传播与发展,观音已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社会的土壤里。
(4) 观音的性别。
到寺庙旅游,常听有人问:观音到底是男是女?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按佛教的教理来说,菩萨是无漏(无烦恼)的圣人,是法身大士,本无所谓男性女性,亦无男女之分。但事实上无论是佛经或佛教造像中,总喜欢让菩萨随顺世间,带上世俗的性别。翻开佛经可以经常看到佛陀称菩萨为“善男子”、“勇猛丈夫”;在古印度各种风格的佛教造像中,菩萨也多是带髭须的男像。可一入汉地,菩萨即由男性变成了女性。在众多的菩萨中,观音则是这一改变最突出的代表。
作为菩萨女性化最突出的观音,其女性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对这一问题,历来研究者颇多,说法纷纭,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
其一,佛经中称观音具备圆通大智、能现三十二化身,救各种苦难,其变化身中就有不少为女身。如《楞严经》云:“观世音尊者白佛言:‘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我于彼前见(现)比丘尼身、女王身、国王夫人身、命妇身、大家童女身,而为说法。’”《法华经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亦云:“佛言:‘观世音见比丘尼身,优婆夷(女居士)、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这些记载为观音女性化提供了重要的经典依据。
其二,观音寻声济度,一呼即应的济世方法,体现了菩萨大慈大悲的博大胸怀。这种精神与人间母亲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有相通之处。观音这一内在特征是观音女性化的重要因素。
其三,观音女性化是佛教在我国的传播中,越来越多的妇女信佛的结果。观音女性化开始于南北朝时期,当时我国佛教正处于全面发展的阶段,信佛者日渐增多,不少妇女也纷纷加入出家和在家信众的行列。大量妇女进入佛门自然希望一个与之性别相同的神祗来作为其修行的依止。然而在众多的佛教神祗中,几乎全是男性,因此,塑造一位女神,以满足女性的信佛要求便成了一时亟待解决的问题。观音以其慈悲的女性特征,善于变现女身的特长,又无需外求等种种自身的优越条件,自然成了塑造佛教女神的可选择的最合适的对象。于是,女性观音便应运而生了。
观音由男变女是逐渐完成的。南北朝时多从脸部与服饰上表现女性,不少观音还保留着原来不着僧衣而裸露上身,蓄髭须,留长眉的形象特征。这些特征到隋唐汇集一起,便出现了“非男非女相”:圆脸盘、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小嘴、三曲体形,外加蝌蚪形小髭……完全是唐代社会崇尚的美女模式。唐代以后,观音形象就完全女性化了。观音头戴凤冠,长发垂肩;面部丰满端庄,秀眉凤眼,高鼻樱嘴;体态丰润,天衣横披,项佩璎珞,宛若一位高雅娴静的贵族妇女。观音形象女性化后,观音的称呼也女性化了,民间最普遍的称呼为“观音娘娘”。
观音的女性化本是中国文化使然,但民间还是为女性观音编造了新的履历。关于女性观音的历史,北宋以前就有流传,宋末元初赵孟頫的夫人管道升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编写了一部观音家谱——《观世音菩萨传略》。书的大意说:观音原是过去劫妙庄王的三公主妙善,因一心事佛而违背父命,被逐出家门。她入香山修道,后修成正果,号“香山仙长”。为救父病,妙善献出自己的双眼和双手,此举感天动地,佛陀特赐她千手千眼,现千手千眼圣像。这个故事虽然是我国民间的编造,但它对观音成为中国各阶层共同崇奉的女神起到了重要宣传作用。
(5) 种类与形象。
在佛教诸神中,观音的种类及形象最多、最复杂。《法华经》中载有“三十三身”观音;佛教各宗派如天台宗、密宗等又各有自己信奉的观音;随着观音在我国社会的广泛流传,民间又演化出许多独立名称和形象的观音,通称“三十三观音”。在这些纷繁复杂的观音世界里,每个观音又都包含着深刻的佛教意蕴和中国文化内涵。因篇幅所限,这里只能对众多的观音作概括性的介绍。
(6) 圣观音。
圣观音,又称正观音,是观音最基本、最常见的形象。圣者意为端正、庄严、妙好。《无量寿经》描述圣观音的相好曰:“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余身相,众好具足,与佛无异。唯顶无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 其常见的形象特征是:头戴宝冠,上身赤裸或披天衣,肌肤白皙,项佩璎珞,腕臂戴钏,腰束裙,全身装饰华丽,俨然一贵妇。她的左手常持含苞未放莲花,表示一切本来自性清净;右手作出要打开莲花的姿势,表示众生本来清净的自性一时被无明覆盖,而不得显现。她有两种姿势:一为站姿,一为坐势。坐势呈游戏坐,即一脚盘起,一脚下垂,示现自在庄严之相。圣观音通常供奉于佛寺大雄宝殿后的圆通殿内。圆通是“大圆通智”的简称,是观音本具的智慧,所以圆通殿内的观音又称为“圆通大士”。同时,她还作为胁侍菩萨供奉于阿弥陀佛左边。
(7) 六观音与七观音。
六观音即六种不同名称与形象的观音,有两种说法: 天台宗认为六观音是大悲观音、大慈观音、狮子无畏观音、大光普现观音、天人丈夫观音、大梵至圣观音; 密宗所说的是千手千眼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胝观音、如意轮观音。七观音也是密宗所奉,是由密宗所奉六观音加上不空羂索观音组成。以上天台信奉的六观音和密宗信奉的六观音或七观音中,若论在民间(汉地)的影响,除圣观音外,要推千手千眼观音和十一面观音影响最大。
千手千眼观音,又称千眼千臂观音,简称千手观音。千手表示护持一切众生;千眼表示观照一切众生,都含有大慈大悲、法力无边的意思。千手观音的来历佛经里有记载。相传在久远的过去世,千光王静住如来为众生宣说《大悲咒》,观音参与谛听。观音原是初地菩萨,听法之后顿由初地上升至第八地,并发宏誓愿,要利益一切众生。因愿力所感,菩萨即时全身长出千手千眼。其常见的形象是:除本具的两手两眼外,左右各有二十只手,每只手上又各有一眼,两边共计四十只手、四十只眼,以此乘以二十五有(即二十五种众生生存的环境)即成千手千眼。可见这一菩萨的流行与《大悲咒》的广泛流传是分不开的。
十一面观音由《十一面观世音神咒》而来。十一个面都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十一面的前三面为慈悲相,是菩萨见到行善众生时生出慈心的乐相;左三面为嗔怒相,是见到行恶众生时生出悲心的大悲救苦相;右三面白牙上出相,是见到净业众生时所发出的赞叹;最后两面为暴笑相,是见到善恶杂秽众出,为使其改恶向善所作的怪笑相; 顶上的佛面是为修大乘的众生所作的说法相。
(8) 三十三身观音和三十三观音。
“三十三身观音”和“三十三观音”的所指是不一样的。三十三身观音是佛经中所说观音济世或说法时示现的三十三种变化身。《法华经》讲“三十三身”观音,《楞严经》讲观音“三十二应”。二经所说大同小异,区别在于前者加进了圣观音,而后者未加。三十三身观音是随缘应化的身形,所以没有固定的性别与特性。而三十三观音是民间流传的三十三种各具一定内涵、有固定形象和名称的观音,是唐宋以来观音深入民间,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产物。三十三观音皆具单独的个性,形象具体、生动,因而可信、可亲,深受世人的崇奉和青睐。现在将“三十三身”观音和“三十三观音”的内容罗列如下:
其实类似三十三观音这种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而不见经传的观音还有若干,如四川大足石窟的“玉印观音”、“数珠观音”等,它们与三十三观音一样,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思想的升华、艺术的结晶。
三十三身观音通常供奉于圆通殿内两侧,以拱卫观音大士。但为便于左右对称,大多只供三十二身。他们的形象皆依各自的身份而塑造,佛身则为佛的庄严妙好形象,居士身则为在家居士形象。他们只能以整体的形式供奉,不能单独出现。三十三观音一般以图画和小型造像形式在民间流传,日本东京帝室博物馆就藏有清代卓峰所绘观音三十三幅应化图。
善财童子和龙女
禅宗寺院的大雄宝殿罩壁后,经常供奉一组“海岛观音”群塑。在观音像的左右可见一男一女两个天真烂漫的孩童,这就是善财和龙女。善财在左,龙女在右,他们是观音菩萨的两大胁侍。别看他们是孩童模样,他们的身份却不同凡响,他们都是已经成就佛果的大菩萨。
据《华严经· 入法界品》记载,善财生于古印度福城长者之家,由于前世广修供养,当他出生时,家里自然现出种种宝物,“五百宝器自然出现,又雨众宝及诸财物,一切库藏悉令充满”。因此,父母为他取名“善财”。由于他得道后常以童身出现,故世俗习惯称他“善财童子”。另外,童子的称呼在佛教里还有专门的意义。佛经中常称菩萨为童子,其义有二:首先菩萨将后补佛位,如王子将继承帝位;其次菩萨持戒清净,如童子没有贪欲,童真无邪。
善财是佛教里参学的典范。据佛经记载,文殊菩萨曾到福城弘法,善财参与听讲。他善根深厚,当听文殊讲到“求善知识,勿生费解;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皆应随顺;于善知识善巧方便,勿见过失”,顿时萌生四方参学之愿。文殊指示他参访南方胜乐国妙峰山德云比丘,他即前往参学。他从德云比丘那里得益后,又由德云比丘引荐去参访另一位名师。就这样,善财风尘仆仆,经历“百城烟水”,依次参访了五十三处五十五位善知识。所谓善知识,就是良师益友的意思。最终,他以坚强的毅力、虔诚的信愿感遇普贤菩萨,在普贤菩萨的开示下,获得“一切佛刹微尘数三昧门”,成就“菩萨行愿”。
善财“五十三参”中,第二十七参参访的是观音菩萨。禅寺中所奉“海岛观音”群塑便是表现善财第二十七参时的情景;我国佛教界把善财作为观音的胁侍也应源于这第二十七参的内容。
善财“五十三参”为后世佛教徒留下了一个修行的典范,受到佛教,特别是主张参学的禅宗的重视。
龙女,顾名思义,就是龙王之女。据《法华经·提婆达多品》记载,她是八大龙王之一娑竭罗龙王之女。她根性锐利,悟性惊人。八岁的时候,在龙宫里听文殊菩萨说法,顿悟佛理。于是独往灵鹫山(佛陀说法之地)礼佛,终于以龙身成就佛道。
龙女通过闻法而得道,方法既简便又快速,这在当时的确是空前的。因此,龙女成道之事在当时的佛教内部引起震动,一些有成就的佛教贤圣之辈也表示不解和不平,据说智积菩萨代表诸大菩萨首先出来驳斥龙女。智积站在大乘佛教的立场上,认为修成菩萨尚需累劫的修行,何况成佛更需长时间的修行方可成就。佛陀的上首弟子舍利弗站在小乘的角度斥责龙女为垢秽女身,不可能成佛。面对众圣的诘难,龙女毫不气恼,她不惊不慌地从怀里掏出一颗大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龙女把宝珠献给释迦牟尼佛,释迦佛马上接了过去。龙女随即对众圣贤说:我献宝珠,世尊马上接收了,我成就佛果就像佛接我的宝珠一样快速。说罢,她当众忽然间变为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花,成等正觉。众人目睹龙女的表现,无不目瞪口呆。龙女成佛终于得到了大众的信服。
龙女的成佛说明了两条佛教教义。第一,众生平等,具体地说就是男女平等,不论男女皆可成佛。小乘佛教本来认为女身不能成佛,释迦牟尼起初还不同意妇女出家。但大乘佛教宣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 基于此理,龙女当然可以女身成佛。第二,不仅通过累劫的修行可以成佛,而且可在一念之间开悟而成佛。前者称为“渐悟”,后者称为“顿悟”;小乘历来主张的是渐悟,现在大乘主张顿悟。大乘佛教认为,顿悟是渐修的结果,众生在往昔生中累劫修行,修得深厚根机(大乘根机),所以生到现世时,只要偶尔受到一点启发,便可一念点破,而悟入本体。龙女便是因前世修积了深厚的根机而于文殊的教化下一念悟入佛之真谛的。中国禅宗讲顿悟的理由也在这里。
善财和龙女是佛教里两个得大成就的菩萨,我国佛教界一般都把他们说成是观音菩萨的两大胁侍,其实在佛经中根本没有作这样的安排。从佛经中所叙善财和龙女各自的履历不难看出:在修成佛果的道路上,他们二人虽殊途同归,却毫无联系;他们生活的环境更有天壤之别,一个在人间,一个在龙宫;再者,虽然善财童子与观音菩萨有过师徒之缘,而龙女与观音则无任何瓜葛,他们根本没有成为观音胁侍的充分条件。既然在汉地佛教中把观音、善财、龙女硬凑到了一块儿,这自然有其一定的理由。善财作为观音胁侍的理由想必是因为他从观音有过一段参学因缘;龙女成为观音胁侍的理由大约有如下四条:(1)龙女与善财年龄相仿。既然善财被选定为观音胁侍,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自然应该为他匹配一个年貌相当的伴侣,那就非龙女莫属。(2)龙女是女性,善财为男性,两种性别相配或许体现了佛教众生平等思想。(3)龙女以顿悟成佛,善财以渐修成佛,二人相配又恰好体现佛教修学的两条重要途径。(4)龙女配善财,可以引起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对观音起到衬托作用,使观音如同一个慈祥的大家长,更觉和蔼可亲。综上四点可见,龙女是因为具备了与善财相对应的特征而成了观音的胁侍的。
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又称“文殊师利”或“曼殊师利”,意为“妙德”,“妙吉祥”。是大乘佛教中“司智”的菩萨,与“司理”著称的普贤菩萨共同作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胁侍。由于他在所有的菩萨中,辅佐释尊最为得力,因此又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位居诸菩萨之首。
文殊菩萨的来历也有多种说法。《首楞严三昧经》说他在过去无量劫前就已成佛,号称“龙种上尊如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等经说他是过去世无量诸佛的老师,曾经引导过无数修行者证得佛果,称他是“三世佛母”。但是,更常为人们引用的是《文殊师利涅槃经》的记载。该经称他生于公元前六世纪时古印度舍卫国一个婆罗门家庭,原来信仰婆罗门教,后皈依释迦牟尼,成为佛的弟子。这种说法符合文殊现在的身份。
由于文殊菩萨是大乘佛法中智慧的象征,因此佛典里有很多关于他以智慧开导修导者的故事。他曾经以“仗剑迫佛”的权宜示现,来晓喻那些疑惑不安、不能悟入如幻深法的菩萨;也经常用反诘、否定、突兀的问答、言语来警示众生。《华严经》中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就是由文殊菩萨的启迪而成行的。他的这些作法与他创导的善巧法门——“不二法门”是密不可分的。我国后世的禅宗对文殊菩萨十分推崇,就是因为禅宗的宗风与文殊开创的法门颇为相契。
相传我国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载说:“佛告金刚密迹主言:‘我灭度后,于南瞻部州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五顶。文殊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唐代华严宗四祖澄观大师,根据《华严经》和《文殊陀罗尼经》的记载综合研究,正式确定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道场。道场确定后,声名远播,四方信众纷至沓来,朝拜不已。关于五台山的传说,可参见本书上编第七章《天下名山僧占多》。
文殊的形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正规的菩萨形象:顶结五髻,胸饰璎珞;面目清秀,相好庄严;右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骑乘于一头青狮上。狮子为菩萨坐骑,表示智慧威猛。这种形象一般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与右胁侍普贤菩萨并侍佛的两旁。另外也有单独供奉的,尤以西藏佛教寺院多见,因为藏传佛教格鲁派认为宗喀巴大师是文殊菩萨化身。一种是千臂千钵文殊像。这一形象出自《千臂千钵大教王经》的记载:文殊菩萨“于佛前大众中,显丈六紫磨金色身,坐法界金刚性海,百宝莲台座,身现大印手二百二十二,有千臂千手,手中各持吠琉璃钵,钵中各各有一化佛,共千释迦同时出现”。寺院供奉这一文殊的形象是:顶结五髻,有一千只手臂,似千手千眼观音,但各只手中皆持一钵,这是他与千手千眼观音的明显区别。
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又称普贤大士,《华严经》说他行愿广大,所以有“大行普贤菩萨”的美名。他与“司智”的文殊菩萨相对应,专管如来的“理德”,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普贤,《大日经疏》说:“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愿行,遍一切处,纯一妙德,备具众德,故以为名。” 由此可见,普贤是将妙善、妙德、贤德普施一切众生之意,这个名号体现了菩萨的意义和功德。
同其他诸大菩萨一样,普贤也没有真实的来历,佛经中说法很多。《华严经》说:“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 有的典籍说:“有转轮圣王,名无诤念(阿弥陀佛),生有千子,第一太子名不眴,即观世音菩萨;第二王子名尼摩,即大势至菩萨;第三王子名王象,即文殊菩萨;第八王子名泯国,即普贤菩萨。”还有的典籍说:“妙庄士三女,长文殊,次普贤,次观音,一子即地藏。”如是等等。
按大乘佛教的理论,普贤是大乘行愿的象征。《华严经》记载,他曾在过去无量劫中修菩萨行,求一切智,修积了菩萨救护众生的无边行愿。在普贤的无边行愿中,最重要的有十愿,通称“十大行愿”,它们是:一、礼敬诸佛;二、称赞如来;三、广修供养;四、忏悔业障;五、随喜功德;六、请转法轮;七、请佛住世;八、常随佛学;九、恒顺众生;十、普皆回向。普贤的这十大行愿实际是普贤菩萨为修习菩萨行创立的十种法门。普贤常常以此行愿去接引修学之人。《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里就有他以广大行愿接引,开导善财童子,终使善财悟入如来性海的事例。
普贤的形象一般是着菩萨装,骑六牙白象。六牙白象是普贤形象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菩萨理德的重要象征。《普贤观经》称:“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欲如意、念如意、精进如意和慧如意)。”通常供奉于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右边,为释迦佛的右胁侍。左胁侍则为文殊。这组一佛二菩萨的供奉内容通称“华严三圣”。另外,普贤也有单独供奉和与其他大菩萨一起供奉的形式。
相传峨眉山是普贤菩萨应化中国的道场。关于峨眉山的情况,亦请参见本书上编第七章的记述。
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因《地藏十轮经》说他“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
地藏菩萨也是我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在四大菩萨中以“大愿”著称。据佛经称,他在忉利天宫受释迦牟尼佛的付嘱,要在释迦入灭、弥勒还未降生世间这段时间主管世间众生的化度。为此,他一直现身于人、天、地狱之间,还立下誓愿,表示一定要度尽六道的众生,然后再成佛。他曾发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所以在中国民间被当作是阴间的救苦菩萨。
据《宋高僧传》记载,我国唐朝时,新罗国(今朝鲜一部分)王子金乔觉出家为僧,法名地藏,时人称他“金地藏”。出家不久,金地藏仰慕汉地佛教,航海来到中国,四处参访游化,最后卓锡于号称我国“东南第一山”的九华山(在安徽省青阳县境内),结庐苦修。由于他道行高峻,深得当地信徒的敬仰。乡绅诸葛节率先发愿为他建寺。传说当时九华山地属于一位闵姓长者所有。闵公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听说有人要为地藏建寺,表示愿意出地支持。他问地藏要多少地,地藏答道:“一袈裟所覆盖地足矣。”闵公听罢同意了,哪知当用地藏袈裟铺地时,袈裟越扯越大,最后覆盖了整座九华山。闵公只好将山地全部施舍出来。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七月三十日,金地藏圆寂,因其生前笃信地藏菩萨,而且相传他的容貌酷似地藏瑞相,人们便说他是地藏菩萨转世。此后,我国佛教徒便将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这天奉为地藏菩萨的涅槃日,将安徽九华山奉为地藏菩萨应化中国的道场,千百年来崇奉不已,香火不衰。今天九华山的神光岭上有一座三层月(肉)身殿,又称肉身塔,相传供奉的就是金地藏的肉身,也是佛教徒朝拜九华山的重要场所。关于九华山的情况,请参见本书上编第七章。
地藏菩萨的形象共有两种:一种是头戴天冠,或立或坐,现菩萨本来形象。这种形象主要流行于南北朝时期,唐以后的各种佛画中也时有出现。一种是比丘形象,这是根据“金地藏”的形象而塑造的:右手持锡杖,表示爱护众生,也表示持戒精严;左手握如意宝珠,表示能满足众生一切愿望。菩萨两侧有时有两位胁侍,左为道明和尚,据传是闵长者的儿子;右为闵长者。菩萨有一坐骑,称“地听”或“善听”,相传是金地藏来华时从新罗随身带来的一条狗。
另外,在佛寺的各种艺术形式中,“地藏菩萨与冥府十王”的题材十分多见。这十王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伍官王、阎罗王、变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转轮王。他们的职责是审理或处罚死后的众生,故又称“十殿阎王”。每一王有具体的分工和所司: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伍官王、阎罗王、变成王、泰山王分别负责处理亡者死后自初七日至第七七日之事;平等王负责处理亡者死后第一百日之事;都市王负责处理亡者死后周年忌日之事;转轮王负责处理亡者死后第三周年之事。十王并非佛教神灵,十王之中只有阎罗王是印度的,其他皆为中国民间和道教崇奉之各路神仙。十王的形成是中国民间信仰、道教与佛教三者融合的产物。地藏菩萨与这十王也无关涉,也是人们主观附会的。由于地藏菩萨誓愿救度地狱众生,十王又与冥界或地狱有关,因此后来佛教徒、道教徒往往将他们合供在一起,并形成了寺院固定、流行的供奉题材。
大势至菩萨
在佛教西方极乐世界里,有两位最重要的菩萨,一位是观世音菩萨,象征慈悲;另一位叫大势至菩萨,象征智慧。这两位菩萨共同辅助阿弥陀佛,帮助接引念佛众生往生西方净土。其中,观音菩萨为世人普遍熟知,而对大势至菩萨,知其者却不多。
大势至是梵语的意译,音译为摩诃那钵。《观无量寿经》说他的智慧之光能普照一切,使众生离苦得乐,所以得名大势至菩萨。据佛典记载,他与阿弥陀佛、观音二圣者有极深的因缘,在阿弥陀佛成佛之前,他就曾与观音菩萨共同为阿弥陀佛的侍者,在未来世,他也将在观音成佛之后成佛,名善住功德宝王佛。依《楞严经》记载,大势至菩萨在修行时主修念佛三昧,因此他也以念佛法门导引众生。
大势至菩萨与观音菩萨形象相似,身着华服,头戴宝冠,慈祥端庄。不同的是观音的宝冠中显现化佛(即阿弥陀佛),而大势至的宝冠中现宝瓶。从供奉的情况看,观音既可作为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同时又可单独供奉;而大势至菩萨则只作为阿弥陀佛的右胁侍形式出现,单独供奉极为少见。
相传江苏南通市的狼山为大势至菩萨道场。
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是药师佛的两大胁侍。《药师本愿功德经》称:“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无量无数菩萨的上首。”
日光菩萨又称为“日光遍照”、“日曜”等。据佛经记载,这位菩萨依其慈悲本愿,普施三昧,遍照法界众生,摧破三界闇暗,所谓“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所以取名日光菩萨。他住在东方净琉璃国土,任药师佛的左胁侍。
月光菩萨又称作“月净”、“月光遍照”等。他常以慈悲力量普济众生,犹如柔和的月光普照大地,故名月光菩萨。他也住在东方净琉璃世界,任药师佛的右胁侍。
日光和月光两菩萨的本身事迹都与药师佛有关。相传,在久远的过去世,电光如来教化世间时,古印度有一位梵士,养了两个儿子。梵士有感于世事混乱,乃出家修道,并决心修成正果,以拯救苦海众生。他的两个儿子也随他出了家。当时电光如来以神通威力得知梵士一家举动,大加赞赏。如来召来梵士父子三人,为之开示法语,并为梵士改名为“医王”,二子分别改名为“日照”和“月照”。蒙受电光如来教诲的这父子三人最后果然功成果满,得大成就。梵士成佛,二子皆成了菩萨。成佛的梵士便是药师佛,又称为“医王”、“大医王”,他的两个儿子就是日光和月光两大菩萨。
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通常作为药师佛的两大胁侍与药师佛合供一起,或供奉于大雄宝殿,或供奉于专门的“药师殿”中,没有各自单独的供奉形式。他们的形象皆为头戴天冠,上披天衣,下身著裙,满身饰物的菩萨形象,二者分别以手掌中或手中莲花上持日轮和月轮为标志。
维摩诘居士
维摩诘,简称维摩,意为“无垢称”、“净名”。据佛典说,他原是过去久远世中的金粟如来,为救度娑婆世界的众生,自妙喜国降迹到古印度的毗舍离城。他以居士身份辅佐释迦牟尼佛传教,是释尊座下的大菩萨。据说,他是印度毗舍离城中的大富翁,拥有娇妻美妾,田园地产,生活极富传奇色彩。他既虔心奉佛,常修梵行,常乐出离,智慧渊深,辩才无碍,深受佛陀的宠重和诸大弟子的敬畏;同时又积极入世,常常不拘小节参与各种世俗活动,出入酒肆、妓院等各种场所,并与外道交往甚密。他这种既出世、又入世的生活态度受到中国士大夫的普遍赏识,成为中国封建时代士大夫人生的楷模。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维摩诘信仰的兴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以维摩诘为题材的绘画和雕刻艺术作品。《历代名画记》卷二说:“顾生首创维摩诘像有清羸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陆(探微)与张(僧繇)皆效之,终不及矣。”顾恺之是我国绘画史上造诣极高的绘画大师,他参与画维摩诘像,说明当时朝野僧俗对维摩诘的崇拜已到十分普遍的地步。维摩诘的形象还出现在石窟中,敦煌最多,云冈、龙门、炳灵等石窟中均有。兴盛于宋代的四川大足石窟中也有这一内容的作品。石窟中的作品主要是以《维摩诘经》为依据而创作的“维摩诘经变相”(所谓变相就是根据佛经而绘制的佛教图画)。据说,炳灵寺第169窟中的“文殊师利问疾品”是现存最早有确切纪年的“维摩诘经变相”。
八大菩萨和十二圆觉菩萨
前面介绍的菩萨都是佛教里主要的菩萨,除这些大菩萨外,在等觉位的菩萨中,具有代表性的还有“八大菩萨”和“十二圆觉菩萨”。他们常以集体的形式供奉于佛寺殿堂中。
(1) 八大菩萨。
八大菩萨是佛经中记载的辅助佛陀弘化的八位大菩萨。八大菩萨的名号及排列顺序诸经所载不一,共有六种不同的说法:(1)《般舟三昧经》:陀和菩萨(贤护)、罗怜那竭菩萨(宝生)、㤭曰兜菩萨(星藏)、那罗达菩萨(仁授)、须深菩萨、摩诃须萨和菩萨(大善商王)、因坻达菩萨和伦调菩萨(水天)。(2)《药师经》: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3)《七佛八菩萨经》:文殊师利菩萨、虚空藏菩萨、观世音菩萨、救脱菩萨、陀和菩萨、大势至菩萨、得大势菩萨、坚勇菩萨。(4)《舍利弗陀罗尼经》:光明菩萨、慧光明菩萨、日光明菩萨、教化菩萨、令一切意满菩萨、大自在菩萨、宿王菩萨、行意菩萨。(5)《般若理趣经》:金刚手菩萨、观自在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才发意转法轮菩萨、虚空库菩萨、摧一切魔菩萨。(6)《八大菩萨曼荼罗经》: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妙吉祥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菩萨。以上六种说法中,一般以《八大菩萨曼荼罗经》所说为准。八大菩萨的造像也依此经。
八大菩萨出自密宗典籍,因唐武宗废佛的影响,密宗在内地没有传播开来,其造像与供奉流行甚少。四川大足石窟大佛湾“倒塔”第二层有八大菩萨完整的造像。
(2) 十二圆觉菩萨。
十二圆觉菩萨来源于唐朝佛陀多罗所译的《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简称《圆觉经》)。该经的内容是佛为文殊、普贤等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觉妙理和观行方法。经的开头在述说全经缘起时便举出了十二位菩萨的名号。经文曰:“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佛),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无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辨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由此可见,十二圆觉菩萨是因参与“如来平等法会”而得名的。
十二圆觉菩萨以集体的形式见之于经典,也以集体的形式受到佛教徒的供奉。他们通常出现在三种场所:一种是按《圆觉经》的内容布置的“圆觉道场”,又称“圆觉殿”。殿正中供应身佛释迦牟尼一尊或法、报、化三身佛三尊,两旁依此供十二圆觉菩萨。四川大足石窟宝顶大佛南崖的第二十九号窟“圆觉道场”供奉的就是一例。该窟正中为三身佛,各戴天冠,结跏趺坐,十二菩萨分列于两壁,左右各六尊,皆头戴花冠,结跏趺端坐。另一种供奉于大雄宝殿内,与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共同侍卫中央主佛,如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内的供奉就是这一形式。再有一种是供奉在卧佛旁边。北京西山十方普觉寺(俗称卧佛寺)的卧佛殿中,元代铸造的巨型铜卧佛周围环列有十二位头戴花冠的菩萨,据说是十二圆觉菩萨。但是这样布置尚不见经典依据,值得研究。
菩萨的意义是觉有情,菩萨的宗旨也是利益一切众生。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大乘佛教主张“依止三心而修六度万行”。所谓三心,具体说就是:上求佛道心、下化众生心、无所得心。上求佛道是菩萨的最终奋斗目标;下化众生是菩萨的本愿和主要精神;无所得是指心不执于有,也不执于无,不执着世间,也不执着出世涅槃,以般若智慧行于中道,是菩萨度世的思想根基。这三心是菩萨行的基础,依此才能深入六度法门的修行之中。菩萨的修行法门很多,六度是大纲,是总摄。所谓六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种修行解脱方法。
实现菩萨的理想不仅需要艰难的宗教实践,而且还要经历复杂的位次和漫长的时间。依大乘佛教的说法,一个凡夫俗子从发菩提心到修成佛果前后要经历四十二个位次和三大阿僧祗劫长的时间。
关于“阿僧祗劫”,可以参见上编《佛教宇宙》章的介绍。菩萨所历的四十二个位次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佛果,这些位次既包括了因位,也包括了果位。为便于理解,兹示意如下:
菩萨造像与佛一样,也有相好、服饰、手印和量度的规定。菩萨的相好要求端庄慈祥,以体现菩萨济世度人的慈悲情怀。菩萨的服饰要求华美庄严,头戴天冠,身披璎珞,手贯环钏,衣曳飘带,为在家居士形象。菩萨的手印通常与手中所执法器相配合,如观音菩萨手持莲花或净瓶,天冠中有一化佛(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也手持莲花,天冠中有一宝瓶;文殊菩萨手持经箧;普贤菩萨手持如意钩;地藏菩萨手持摩尼珠和锡杖等。菩萨造像的量度也规定有若干成式。
佛经中关于菩萨形象的规定,是印度人的菩萨模式。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菩萨的形象有了极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菩萨的面相、体态以及服饰都溶进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特征,不同时代的菩萨呈现出不同的形貌特征:南北朝的清羸、飘逸,隋唐时丰满、端庄,宋代为朴实、自然,明清体态丰臃;菩萨的服饰也与塑造时代世俗流行的样式和图案基本相同。其二,菩萨的女性化,即大多数菩萨从衣饰、体态、相貌等各方面都根据女性的特点来构思和塑造。一般来讲,菩萨为法身大士,已经无男女之分。佛教为随顺世间,迎合众生,而让菩萨带上了世俗男女性别之特征。但在印度,菩萨皆以男身出现,佛经中称之为“善男子”、“猛丈夫”,古印度的各种佛教造像中,菩萨也都是长须男像。可在中国菩萨由男性逐渐变成女性。菩萨造像的女性化从南北朝开始,到隋唐基本定型。不过隋唐时还在菩萨面部画出蝌蚪形小髭,以示其猛丈夫特征。宋时小髭取消,一切完全是女性特征。初唐高僧道宣曾说:“造像梵像,宋齐间皆唇厚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相。自唐以来,笔工皆端严柔弱似妓女之貌,故今人夸宫娃如菩萨。”(《释氏要览》)菩萨形象在我国的这些变化,是佛教汉化的具体表现,同时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融合、改造外来文化的巨大潜能。
佛教里菩萨的数量同佛一样也是多得无以数计。如《阿弥陀经》所云东西南北上下各方,均有佛如恒河沙数,而每一佛土内又有难计其数的菩萨,可见菩萨之多也“非是算数所能知之”的。这么多的菩萨自然不可能为人们一一了解、信仰,人们只能根据自己的意趣、爱好选择其中一些来供养。那么,经过历史的筛选,究竟有多少菩萨进入了中国人的宗教生活中呢?
根据历代遗留下来的大量造像实物,我国历代信众所信奉的菩萨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四十二贤圣菩萨。大乘佛教认为,修习菩萨行,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家,只要能达到前述四十二个阶位中的某一个位,都可以称为菩萨。佛教艺术中经常用四十二个不同形状的造像来象征这四十二位的菩萨,称作四十二贤圣像。第二类是佛经中有具体名号的大菩萨。这些菩萨都是所谓等觉位菩萨,有“四大菩萨”、“八大菩萨”、“十二圆觉菩萨”,还有《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华严经》中的善财和龙女以及姚秦鸠摩罗什所译《仁王般若经· 受持品》中的五大力菩萨等等。其中四大菩萨之一的观音菩萨由于民间信仰之深广,又演化出许多不同名称的形象和种类,如六观音,十观音,三十三身观音等等。所以也有的研究者把观音单独归为一类。第三类是供养菩萨,是立于佛陀两旁供奉佛陀的菩萨,如乐音菩萨、献花菩萨、献香菩萨;还有一些是画家随意写画的菩萨像,如行道菩萨、亲近菩萨、思惟菩萨、思定菩萨、莲花菩萨、玩莲菩萨、狮子菩萨等等。
另外,有些研究文章中提到所谓“胁侍菩萨”,即近侍佛的两旁、辅佐佛陀弘化的大菩萨,如观音、大势至为阿弥陀佛两胁侍,文殊、普贤为毗卢遮那佛左右胁侍,日光、月光为药师佛左右两胁侍等等。“胁侍”一词是学术界的创造发明,它所指的也都是佛经中提到的有名号的等觉位大菩萨,实为第二类所摄。
观音菩萨
在佛教万神殿中,要说与中国人最有缘分,在中国民间影响最大,信仰者最多的神祗,首推观音菩萨。千百年来,观音深受中国社会各阶层人士的信奉和青睐,形成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人文景观。观音虽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影响十分深远,但人们对观音大多只知念他的名号,祈求他的保佑,至于观音的来历、宗教意义及深远的社会影响则知之甚少。因此,对观音这位佛教里的大菩萨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探讨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1)观音名号。
观音全称“观世音”,又称作“观自在”、“观世自在”、“光世音”等。不少研究者以为观世音简称“观音”是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其实不然。“观音”这一称呼早在公元185年就出现在支曜所译《佛说成具光明定慧经》中,也出现在两晋南北朝的译典中。另外,敦煌文献的南北朝时期抄本中也有出现。这些足以说明唐以前“观音”名号已经流传。
观世音的“观”是观照,观察,佛教认为这是以无漏的圆通大智观照、察看,不同于世俗意义的观和察。“世音”是菩萨观照的对象,境界,这里的“世”并不单指人世,它包括六道的众生;“音”是众生在苦难中称念菩萨名号的声音。关于“观世音”这个名号的意思在佛经里有详细解释。《妙法莲华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称:“观世音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由此可见观音是由于有“寻音救度”的能力,所以称为“观世音”。这一名称本身也蕴含了观音菩萨慈悲救世的功用。
(2)观音的来历。
观音是佛教里的大菩萨,可是佛经里并没有记叙他具体而又真实的生平,因此关于他的来历说法颇多。有的说他在过去无量劫前就已经成佛,名叫“正法明如来”;有的说他原是古印度人信奉的双马童神。后一种说法在西藏颇为流行,西藏佛教中的“马头观音”就是由此演化而来的。有的说他是转轮圣王无诤念的大太子,他与其弟尼摩发愿修行,同侍阿弥陀佛,成为“西方三圣”;有的说他是由莲花化生的,故有“莲花之王”的称号;还有说他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的大菩萨,佛陀的大弟子。如是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说法从佛教三世学说的观点看都是合理的,并不矛盾。但是作为现在身份的观音菩萨,它的履历应属于最后一种。
作为释尊的大弟子、大菩萨,观音有自己专门的弘法道场。《华严经· 入法界品》对他的道场作了详细的介绍。观音道场叫补怛洛迦山,又称作普陀洛迦、布达拉等名,意译为光明山、海岛山、小花树山等。因山上长有小白花树,花香四溢,故名小花树山。据佛史记载,我国唐朝高僧玄奘、西藏优婆塞寂光、印度月官等人先后巡礼过此山,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还对此山的地形地貌等作了较详细的记载。根据玄奘的记载,此山位于今印度西高止山南段,秣刺耶山以东的巴波那桑山在提纳弗利县境内。今山形地貌依旧,但昔时佛教传播的盛况已成为过去,不复再现了。
马头观音菩萨坐像(西安碑林藏)
(3) 传播与发展。
随着佛教的传入,胸怀慈悲精神的观音从佛典里走进了我国社会,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中国佛教第一大菩萨。
观音在我国佛教菩萨中取得至尊的地位,与他在印度佛教里的情形有所不同。在印度佛教里,观音是第二大菩萨,位于文殊菩萨之后,那么,在两个不同的社会里,观音的地位何以有此变化呢? 我们以为这与菩萨自身的特征和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观音以慈悲见长,他的特征正好与提倡仁义道德的我国儒家文化相吻合,观音被我国人民接受、推崇是理之所至、顺乎自然的;而印度文化崇尚哲理、思辨,观音在印度自然要屈居“司智”的文殊菩萨之后。再说佛教传入汉地之初,正值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无聊赖,无所寄托,观音慈悲精神和济世功德犹如雪中送炭,正好满足了当时人民的迫切需要。这一时代背景无疑是使观音地位得以升级的一个重要增上因缘。
在佛国世界里,观音通常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辅佐阿弥陀佛弘化的形式,一种是单独的弘化形式。形式不同,其思想及接引众生的方法也不同。前一种形式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佛典传入;后一种形式随《法华经》、《楞严经》等佛典传入。前一种形式的观音传入稍早,约在两晋以前;后一种形式的观音传入稍晚,约在两晋之际。前一形式的观音居于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众生难以与之接近,故仅为净土学人信奉;后一种形式的观音走出莲台,遍历下界,主张寻声救苦,随类化度,受到社会各阶层人众的普遍信奉,其影响是极为广远的。比较而言,后一种形式的观音才是我国古代社会观音信仰的主要内容。
观音为我国人接受和信奉始于东晋之时。据传,东晋义熙四年(408),太原郭宣被关在狱中,心念观世音,遂被恩赦,出狱后遂为观音造像。这是观音信仰及观音造像见于文献的最早记载。由此可见,观音一开始便是以其救世功德博得人们信奉的。
南北朝时期是观音信仰全面发展的时期。如前所述,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为这种信仰的传播与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有关观音救苦救难灵验的书,如刘义庆的《宣验记》、王琰《冥祥记》、傅亮的《光世音应验记》、张演的《续光世音应验记》、陆杲的《系观世音应验记》等等。另外,敦煌石窟中有一幅这一时期的壁画《法华经变图》,图中绘有犯人念观音而枷锁自落、死囚临刑念观音名号而刀杖自折的情景。观音传播之广和人们对观音崇信之深由此可见一斑了。
隋唐以后,随着我国佛教的全面兴盛,观音信仰在民间更加深入人心,并且出现了他的独立道场——普陀山,从而使观音信仰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演变。人们不仅念观音的名号、称颂观音的功德,而且还虔信观音住在普陀山,心向往之,把朝拜普陀山作为一项重要的信仰内容。观音道场的出现对以后我国其他佛教道场的形成和我国佛教界朝山习俗的形成无疑具有一定的影响(关于普陀山的情况,参见本书上编《天下名山僧占多》)。与此同时,观音在民间显灵的传说更为繁多,并在一些显灵传说的基础上演化成许多新的观音信仰形态。如马郎妇观音、送子观音、鱼篮观音、施药观音、蛤蜊观音等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马郎妇观音。马郎妇观音的故事,有关史籍说法不一。据《释氏稽古略》卷三记载,唐朝元和十二年,陕右有个姿色艳丽的女子,常挎篮卖鱼,人见人爱,许多人竞相向她求婚。该女子对求婚者说,若有人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背诵出《法华经·观世音普门品》、《金刚经》,就嫁给他。结果只有一位马姓青年如期背出。马姓青年迎娶女子过门那天,贺喜的嘉宾尚未散去,新娘却突然一命归天。过了几天,有一位穿紫衣的老僧来到女子葬所,用锡杖拨开棺木,棺内只见黄金锁子骨一架。老僧便对众人说:这是观音大士怜悯你们业障深重,为度化你们示现的方便之身。类似这样观音应化的故事,民间流传还很多。
另外,随着净土宗的建立,作为西方极乐世界的观音在民间也开始活跃起来。净土经典宣称,观音与大势至菩萨一道,率领众多的大菩萨,组成有二十五位菩萨的队伍,专门负责接引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的众生。民间流行不少净土思想的艺术作品,如《西方三圣图》、《众圣来迎图》等等,就是反映观音协助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情形。
“佛殿何必处处求,处处观音处处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经过千百年的传播与发展,观音已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社会的土壤里。
(4) 观音的性别。
到寺庙旅游,常听有人问:观音到底是男是女?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按佛教的教理来说,菩萨是无漏(无烦恼)的圣人,是法身大士,本无所谓男性女性,亦无男女之分。但事实上无论是佛经或佛教造像中,总喜欢让菩萨随顺世间,带上世俗的性别。翻开佛经可以经常看到佛陀称菩萨为“善男子”、“勇猛丈夫”;在古印度各种风格的佛教造像中,菩萨也多是带髭须的男像。可一入汉地,菩萨即由男性变成了女性。在众多的菩萨中,观音则是这一改变最突出的代表。
作为菩萨女性化最突出的观音,其女性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对这一问题,历来研究者颇多,说法纷纭,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
其一,佛经中称观音具备圆通大智、能现三十二化身,救各种苦难,其变化身中就有不少为女身。如《楞严经》云:“观世音尊者白佛言:‘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我于彼前见(现)比丘尼身、女王身、国王夫人身、命妇身、大家童女身,而为说法。’”《法华经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亦云:“佛言:‘观世音见比丘尼身,优婆夷(女居士)、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这些记载为观音女性化提供了重要的经典依据。
其二,观音寻声济度,一呼即应的济世方法,体现了菩萨大慈大悲的博大胸怀。这种精神与人间母亲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有相通之处。观音这一内在特征是观音女性化的重要因素。
其三,观音女性化是佛教在我国的传播中,越来越多的妇女信佛的结果。观音女性化开始于南北朝时期,当时我国佛教正处于全面发展的阶段,信佛者日渐增多,不少妇女也纷纷加入出家和在家信众的行列。大量妇女进入佛门自然希望一个与之性别相同的神祗来作为其修行的依止。然而在众多的佛教神祗中,几乎全是男性,因此,塑造一位女神,以满足女性的信佛要求便成了一时亟待解决的问题。观音以其慈悲的女性特征,善于变现女身的特长,又无需外求等种种自身的优越条件,自然成了塑造佛教女神的可选择的最合适的对象。于是,女性观音便应运而生了。
观音由男变女是逐渐完成的。南北朝时多从脸部与服饰上表现女性,不少观音还保留着原来不着僧衣而裸露上身,蓄髭须,留长眉的形象特征。这些特征到隋唐汇集一起,便出现了“非男非女相”:圆脸盘、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小嘴、三曲体形,外加蝌蚪形小髭……完全是唐代社会崇尚的美女模式。唐代以后,观音形象就完全女性化了。观音头戴凤冠,长发垂肩;面部丰满端庄,秀眉凤眼,高鼻樱嘴;体态丰润,天衣横披,项佩璎珞,宛若一位高雅娴静的贵族妇女。观音形象女性化后,观音的称呼也女性化了,民间最普遍的称呼为“观音娘娘”。
观音的女性化本是中国文化使然,但民间还是为女性观音编造了新的履历。关于女性观音的历史,北宋以前就有流传,宋末元初赵孟頫的夫人管道升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编写了一部观音家谱——《观世音菩萨传略》。书的大意说:观音原是过去劫妙庄王的三公主妙善,因一心事佛而违背父命,被逐出家门。她入香山修道,后修成正果,号“香山仙长”。为救父病,妙善献出自己的双眼和双手,此举感天动地,佛陀特赐她千手千眼,现千手千眼圣像。这个故事虽然是我国民间的编造,但它对观音成为中国各阶层共同崇奉的女神起到了重要宣传作用。
(5) 种类与形象。
在佛教诸神中,观音的种类及形象最多、最复杂。《法华经》中载有“三十三身”观音;佛教各宗派如天台宗、密宗等又各有自己信奉的观音;随着观音在我国社会的广泛流传,民间又演化出许多独立名称和形象的观音,通称“三十三观音”。在这些纷繁复杂的观音世界里,每个观音又都包含着深刻的佛教意蕴和中国文化内涵。因篇幅所限,这里只能对众多的观音作概括性的介绍。
(6) 圣观音。
圣观音,又称正观音,是观音最基本、最常见的形象。圣者意为端正、庄严、妙好。《无量寿经》描述圣观音的相好曰:“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余身相,众好具足,与佛无异。唯顶无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 其常见的形象特征是:头戴宝冠,上身赤裸或披天衣,肌肤白皙,项佩璎珞,腕臂戴钏,腰束裙,全身装饰华丽,俨然一贵妇。她的左手常持含苞未放莲花,表示一切本来自性清净;右手作出要打开莲花的姿势,表示众生本来清净的自性一时被无明覆盖,而不得显现。她有两种姿势:一为站姿,一为坐势。坐势呈游戏坐,即一脚盘起,一脚下垂,示现自在庄严之相。圣观音通常供奉于佛寺大雄宝殿后的圆通殿内。圆通是“大圆通智”的简称,是观音本具的智慧,所以圆通殿内的观音又称为“圆通大士”。同时,她还作为胁侍菩萨供奉于阿弥陀佛左边。
唐代观世音菩萨像(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英不列颠博物馆藏)
(7) 六观音与七观音。
六观音即六种不同名称与形象的观音,有两种说法: 天台宗认为六观音是大悲观音、大慈观音、狮子无畏观音、大光普现观音、天人丈夫观音、大梵至圣观音; 密宗所说的是千手千眼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胝观音、如意轮观音。七观音也是密宗所奉,是由密宗所奉六观音加上不空羂索观音组成。以上天台信奉的六观音和密宗信奉的六观音或七观音中,若论在民间(汉地)的影响,除圣观音外,要推千手千眼观音和十一面观音影响最大。
千手千眼观音,又称千眼千臂观音,简称千手观音。千手表示护持一切众生;千眼表示观照一切众生,都含有大慈大悲、法力无边的意思。千手观音的来历佛经里有记载。相传在久远的过去世,千光王静住如来为众生宣说《大悲咒》,观音参与谛听。观音原是初地菩萨,听法之后顿由初地上升至第八地,并发宏誓愿,要利益一切众生。因愿力所感,菩萨即时全身长出千手千眼。其常见的形象是:除本具的两手两眼外,左右各有二十只手,每只手上又各有一眼,两边共计四十只手、四十只眼,以此乘以二十五有(即二十五种众生生存的环境)即成千手千眼。可见这一菩萨的流行与《大悲咒》的广泛流传是分不开的。
十一面观音由《十一面观世音神咒》而来。十一个面都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十一面的前三面为慈悲相,是菩萨见到行善众生时生出慈心的乐相;左三面为嗔怒相,是见到行恶众生时生出悲心的大悲救苦相;右三面白牙上出相,是见到净业众生时所发出的赞叹;最后两面为暴笑相,是见到善恶杂秽众出,为使其改恶向善所作的怪笑相; 顶上的佛面是为修大乘的众生所作的说法相。
(8) 三十三身观音和三十三观音。
“三十三身观音”和“三十三观音”的所指是不一样的。三十三身观音是佛经中所说观音济世或说法时示现的三十三种变化身。《法华经》讲“三十三身”观音,《楞严经》讲观音“三十二应”。二经所说大同小异,区别在于前者加进了圣观音,而后者未加。三十三身观音是随缘应化的身形,所以没有固定的性别与特性。而三十三观音是民间流传的三十三种各具一定内涵、有固定形象和名称的观音,是唐宋以来观音深入民间,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产物。三十三观音皆具单独的个性,形象具体、生动,因而可信、可亲,深受世人的崇奉和青睐。现在将“三十三身”观音和“三十三观音”的内容罗列如下:
三十三身观音 | 三十三观音 |
佛身 | 杨柳观音 |
辟支佛身 | 龙头观音 |
声闻身 | 持经观音 |
梵王身 | 圆光观音 |
帝释身 | 游戏观音 |
自在天身 | 白衣观音 |
大自在天身 | 卧莲观音 |
天大将军身 | 泷见观音 |
毗沙门身 | 施药观音 |
小王身 | 鱼篮观音 |
长者身 | 德王观音 |
居士身 | 水月观音 |
宰官身 | 一叶观音 |
婆罗门身 | 青颈观音 |
比丘身 | 威德观音 |
比丘尼身 | 延命观音 |
优婆塞身 | 众宝观音 |
优婆姨身 | 岩户观音 |
长者妇女身 | 能静观音 |
居士妇女身 | 阿耨观音 |
宰官妇女身 | 阿摩提观音 |
婆罗门妇女身 | 叶衣观音 |
童男身 | 琉璃观音 |
童女身 | 多罗尊观音 |
天身 | 蛤蜊观音 |
龙身 | 六时观音 |
夜叉身 | 普济观音 |
乾闼婆身 | 马郎妇观音 |
阿修罗身 | 合掌观音 |
迦楼罗身 | 一如观音 |
紧那罗身 | 不二观音 |
摩睺罗迦身 | 持莲观音 |
执金刚神身 | 洒水观音 |
清代千手千眼观音像
五代绢本设色八臂十一面观音像(敦煌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其实类似三十三观音这种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而不见经传的观音还有若干,如四川大足石窟的“玉印观音”、“数珠观音”等,它们与三十三观音一样,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思想的升华、艺术的结晶。
三十三身观音通常供奉于圆通殿内两侧,以拱卫观音大士。但为便于左右对称,大多只供三十二身。他们的形象皆依各自的身份而塑造,佛身则为佛的庄严妙好形象,居士身则为在家居士形象。他们只能以整体的形式供奉,不能单独出现。三十三观音一般以图画和小型造像形式在民间流传,日本东京帝室博物馆就藏有清代卓峰所绘观音三十三幅应化图。
《白衣观音图》(张月湖作)
善财童子和龙女
禅宗寺院的大雄宝殿罩壁后,经常供奉一组“海岛观音”群塑。在观音像的左右可见一男一女两个天真烂漫的孩童,这就是善财和龙女。善财在左,龙女在右,他们是观音菩萨的两大胁侍。别看他们是孩童模样,他们的身份却不同凡响,他们都是已经成就佛果的大菩萨。
据《华严经· 入法界品》记载,善财生于古印度福城长者之家,由于前世广修供养,当他出生时,家里自然现出种种宝物,“五百宝器自然出现,又雨众宝及诸财物,一切库藏悉令充满”。因此,父母为他取名“善财”。由于他得道后常以童身出现,故世俗习惯称他“善财童子”。另外,童子的称呼在佛教里还有专门的意义。佛经中常称菩萨为童子,其义有二:首先菩萨将后补佛位,如王子将继承帝位;其次菩萨持戒清净,如童子没有贪欲,童真无邪。
善财是佛教里参学的典范。据佛经记载,文殊菩萨曾到福城弘法,善财参与听讲。他善根深厚,当听文殊讲到“求善知识,勿生费解;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皆应随顺;于善知识善巧方便,勿见过失”,顿时萌生四方参学之愿。文殊指示他参访南方胜乐国妙峰山德云比丘,他即前往参学。他从德云比丘那里得益后,又由德云比丘引荐去参访另一位名师。就这样,善财风尘仆仆,经历“百城烟水”,依次参访了五十三处五十五位善知识。所谓善知识,就是良师益友的意思。最终,他以坚强的毅力、虔诚的信愿感遇普贤菩萨,在普贤菩萨的开示下,获得“一切佛刹微尘数三昧门”,成就“菩萨行愿”。
善财“五十三参”中,第二十七参参访的是观音菩萨。禅寺中所奉“海岛观音”群塑便是表现善财第二十七参时的情景;我国佛教界把善财作为观音的胁侍也应源于这第二十七参的内容。
善财“五十三参”为后世佛教徒留下了一个修行的典范,受到佛教,特别是主张参学的禅宗的重视。
龙女,顾名思义,就是龙王之女。据《法华经·提婆达多品》记载,她是八大龙王之一娑竭罗龙王之女。她根性锐利,悟性惊人。八岁的时候,在龙宫里听文殊菩萨说法,顿悟佛理。于是独往灵鹫山(佛陀说法之地)礼佛,终于以龙身成就佛道。
龙女通过闻法而得道,方法既简便又快速,这在当时的确是空前的。因此,龙女成道之事在当时的佛教内部引起震动,一些有成就的佛教贤圣之辈也表示不解和不平,据说智积菩萨代表诸大菩萨首先出来驳斥龙女。智积站在大乘佛教的立场上,认为修成菩萨尚需累劫的修行,何况成佛更需长时间的修行方可成就。佛陀的上首弟子舍利弗站在小乘的角度斥责龙女为垢秽女身,不可能成佛。面对众圣的诘难,龙女毫不气恼,她不惊不慌地从怀里掏出一颗大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龙女把宝珠献给释迦牟尼佛,释迦佛马上接了过去。龙女随即对众圣贤说:我献宝珠,世尊马上接收了,我成就佛果就像佛接我的宝珠一样快速。说罢,她当众忽然间变为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花,成等正觉。众人目睹龙女的表现,无不目瞪口呆。龙女成佛终于得到了大众的信服。
龙女的成佛说明了两条佛教教义。第一,众生平等,具体地说就是男女平等,不论男女皆可成佛。小乘佛教本来认为女身不能成佛,释迦牟尼起初还不同意妇女出家。但大乘佛教宣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 基于此理,龙女当然可以女身成佛。第二,不仅通过累劫的修行可以成佛,而且可在一念之间开悟而成佛。前者称为“渐悟”,后者称为“顿悟”;小乘历来主张的是渐悟,现在大乘主张顿悟。大乘佛教认为,顿悟是渐修的结果,众生在往昔生中累劫修行,修得深厚根机(大乘根机),所以生到现世时,只要偶尔受到一点启发,便可一念点破,而悟入本体。龙女便是因前世修积了深厚的根机而于文殊的教化下一念悟入佛之真谛的。中国禅宗讲顿悟的理由也在这里。
善财和龙女是佛教里两个得大成就的菩萨,我国佛教界一般都把他们说成是观音菩萨的两大胁侍,其实在佛经中根本没有作这样的安排。从佛经中所叙善财和龙女各自的履历不难看出:在修成佛果的道路上,他们二人虽殊途同归,却毫无联系;他们生活的环境更有天壤之别,一个在人间,一个在龙宫;再者,虽然善财童子与观音菩萨有过师徒之缘,而龙女与观音则无任何瓜葛,他们根本没有成为观音胁侍的充分条件。既然在汉地佛教中把观音、善财、龙女硬凑到了一块儿,这自然有其一定的理由。善财作为观音胁侍的理由想必是因为他从观音有过一段参学因缘;龙女成为观音胁侍的理由大约有如下四条:(1)龙女与善财年龄相仿。既然善财被选定为观音胁侍,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自然应该为他匹配一个年貌相当的伴侣,那就非龙女莫属。(2)龙女是女性,善财为男性,两种性别相配或许体现了佛教众生平等思想。(3)龙女以顿悟成佛,善财以渐修成佛,二人相配又恰好体现佛教修学的两条重要途径。(4)龙女配善财,可以引起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对观音起到衬托作用,使观音如同一个慈祥的大家长,更觉和蔼可亲。综上四点可见,龙女是因为具备了与善财相对应的特征而成了观音的胁侍的。
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又称“文殊师利”或“曼殊师利”,意为“妙德”,“妙吉祥”。是大乘佛教中“司智”的菩萨,与“司理”著称的普贤菩萨共同作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胁侍。由于他在所有的菩萨中,辅佐释尊最为得力,因此又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位居诸菩萨之首。
文殊菩萨的来历也有多种说法。《首楞严三昧经》说他在过去无量劫前就已成佛,号称“龙种上尊如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等经说他是过去世无量诸佛的老师,曾经引导过无数修行者证得佛果,称他是“三世佛母”。但是,更常为人们引用的是《文殊师利涅槃经》的记载。该经称他生于公元前六世纪时古印度舍卫国一个婆罗门家庭,原来信仰婆罗门教,后皈依释迦牟尼,成为佛的弟子。这种说法符合文殊现在的身份。
由于文殊菩萨是大乘佛法中智慧的象征,因此佛典里有很多关于他以智慧开导修导者的故事。他曾经以“仗剑迫佛”的权宜示现,来晓喻那些疑惑不安、不能悟入如幻深法的菩萨;也经常用反诘、否定、突兀的问答、言语来警示众生。《华严经》中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就是由文殊菩萨的启迪而成行的。他的这些作法与他创导的善巧法门——“不二法门”是密不可分的。我国后世的禅宗对文殊菩萨十分推崇,就是因为禅宗的宗风与文殊开创的法门颇为相契。
相传我国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载说:“佛告金刚密迹主言:‘我灭度后,于南瞻部州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五顶。文殊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唐代华严宗四祖澄观大师,根据《华严经》和《文殊陀罗尼经》的记载综合研究,正式确定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道场。道场确定后,声名远播,四方信众纷至沓来,朝拜不已。关于五台山的传说,可参见本书上编第七章《天下名山僧占多》。
文殊的形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正规的菩萨形象:顶结五髻,胸饰璎珞;面目清秀,相好庄严;右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骑乘于一头青狮上。狮子为菩萨坐骑,表示智慧威猛。这种形象一般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与右胁侍普贤菩萨并侍佛的两旁。另外也有单独供奉的,尤以西藏佛教寺院多见,因为藏传佛教格鲁派认为宗喀巴大师是文殊菩萨化身。一种是千臂千钵文殊像。这一形象出自《千臂千钵大教王经》的记载:文殊菩萨“于佛前大众中,显丈六紫磨金色身,坐法界金刚性海,百宝莲台座,身现大印手二百二十二,有千臂千手,手中各持吠琉璃钵,钵中各各有一化佛,共千释迦同时出现”。寺院供奉这一文殊的形象是:顶结五髻,有一千只手臂,似千手千眼观音,但各只手中皆持一钵,这是他与千手千眼观音的明显区别。
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又称普贤大士,《华严经》说他行愿广大,所以有“大行普贤菩萨”的美名。他与“司智”的文殊菩萨相对应,专管如来的“理德”,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普贤,《大日经疏》说:“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愿行,遍一切处,纯一妙德,备具众德,故以为名。” 由此可见,普贤是将妙善、妙德、贤德普施一切众生之意,这个名号体现了菩萨的意义和功德。
千臂千钵文殊菩萨(铜像,山西五台山千钵殿)
同其他诸大菩萨一样,普贤也没有真实的来历,佛经中说法很多。《华严经》说:“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 有的典籍说:“有转轮圣王,名无诤念(阿弥陀佛),生有千子,第一太子名不眴,即观世音菩萨;第二王子名尼摩,即大势至菩萨;第三王子名王象,即文殊菩萨;第八王子名泯国,即普贤菩萨。”还有的典籍说:“妙庄士三女,长文殊,次普贤,次观音,一子即地藏。”如是等等。
按大乘佛教的理论,普贤是大乘行愿的象征。《华严经》记载,他曾在过去无量劫中修菩萨行,求一切智,修积了菩萨救护众生的无边行愿。在普贤的无边行愿中,最重要的有十愿,通称“十大行愿”,它们是:一、礼敬诸佛;二、称赞如来;三、广修供养;四、忏悔业障;五、随喜功德;六、请转法轮;七、请佛住世;八、常随佛学;九、恒顺众生;十、普皆回向。普贤的这十大行愿实际是普贤菩萨为修习菩萨行创立的十种法门。普贤常常以此行愿去接引修学之人。《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里就有他以广大行愿接引,开导善财童子,终使善财悟入如来性海的事例。
普贤的形象一般是着菩萨装,骑六牙白象。六牙白象是普贤形象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菩萨理德的重要象征。《普贤观经》称:“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欲如意、念如意、精进如意和慧如意)。”通常供奉于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右边,为释迦佛的右胁侍。左胁侍则为文殊。这组一佛二菩萨的供奉内容通称“华严三圣”。另外,普贤也有单独供奉和与其他大菩萨一起供奉的形式。
平安地藏菩萨(日本赠,西安大兴善寺)
相传峨眉山是普贤菩萨应化中国的道场。关于峨眉山的情况,亦请参见本书上编第七章的记述。
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因《地藏十轮经》说他“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
地藏菩萨也是我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在四大菩萨中以“大愿”著称。据佛经称,他在忉利天宫受释迦牟尼佛的付嘱,要在释迦入灭、弥勒还未降生世间这段时间主管世间众生的化度。为此,他一直现身于人、天、地狱之间,还立下誓愿,表示一定要度尽六道的众生,然后再成佛。他曾发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所以在中国民间被当作是阴间的救苦菩萨。
据《宋高僧传》记载,我国唐朝时,新罗国(今朝鲜一部分)王子金乔觉出家为僧,法名地藏,时人称他“金地藏”。出家不久,金地藏仰慕汉地佛教,航海来到中国,四处参访游化,最后卓锡于号称我国“东南第一山”的九华山(在安徽省青阳县境内),结庐苦修。由于他道行高峻,深得当地信徒的敬仰。乡绅诸葛节率先发愿为他建寺。传说当时九华山地属于一位闵姓长者所有。闵公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听说有人要为地藏建寺,表示愿意出地支持。他问地藏要多少地,地藏答道:“一袈裟所覆盖地足矣。”闵公听罢同意了,哪知当用地藏袈裟铺地时,袈裟越扯越大,最后覆盖了整座九华山。闵公只好将山地全部施舍出来。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七月三十日,金地藏圆寂,因其生前笃信地藏菩萨,而且相传他的容貌酷似地藏瑞相,人们便说他是地藏菩萨转世。此后,我国佛教徒便将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这天奉为地藏菩萨的涅槃日,将安徽九华山奉为地藏菩萨应化中国的道场,千百年来崇奉不已,香火不衰。今天九华山的神光岭上有一座三层月(肉)身殿,又称肉身塔,相传供奉的就是金地藏的肉身,也是佛教徒朝拜九华山的重要场所。关于九华山的情况,请参见本书上编第七章。
地藏菩萨的形象共有两种:一种是头戴天冠,或立或坐,现菩萨本来形象。这种形象主要流行于南北朝时期,唐以后的各种佛画中也时有出现。一种是比丘形象,这是根据“金地藏”的形象而塑造的:右手持锡杖,表示爱护众生,也表示持戒精严;左手握如意宝珠,表示能满足众生一切愿望。菩萨两侧有时有两位胁侍,左为道明和尚,据传是闵长者的儿子;右为闵长者。菩萨有一坐骑,称“地听”或“善听”,相传是金地藏来华时从新罗随身带来的一条狗。
另外,在佛寺的各种艺术形式中,“地藏菩萨与冥府十王”的题材十分多见。这十王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伍官王、阎罗王、变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转轮王。他们的职责是审理或处罚死后的众生,故又称“十殿阎王”。每一王有具体的分工和所司: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伍官王、阎罗王、变成王、泰山王分别负责处理亡者死后自初七日至第七七日之事;平等王负责处理亡者死后第一百日之事;都市王负责处理亡者死后周年忌日之事;转轮王负责处理亡者死后第三周年之事。十王并非佛教神灵,十王之中只有阎罗王是印度的,其他皆为中国民间和道教崇奉之各路神仙。十王的形成是中国民间信仰、道教与佛教三者融合的产物。地藏菩萨与这十王也无关涉,也是人们主观附会的。由于地藏菩萨誓愿救度地狱众生,十王又与冥界或地狱有关,因此后来佛教徒、道教徒往往将他们合供在一起,并形成了寺院固定、流行的供奉题材。
大势至菩萨
在佛教西方极乐世界里,有两位最重要的菩萨,一位是观世音菩萨,象征慈悲;另一位叫大势至菩萨,象征智慧。这两位菩萨共同辅助阿弥陀佛,帮助接引念佛众生往生西方净土。其中,观音菩萨为世人普遍熟知,而对大势至菩萨,知其者却不多。
大势至是梵语的意译,音译为摩诃那钵。《观无量寿经》说他的智慧之光能普照一切,使众生离苦得乐,所以得名大势至菩萨。据佛典记载,他与阿弥陀佛、观音二圣者有极深的因缘,在阿弥陀佛成佛之前,他就曾与观音菩萨共同为阿弥陀佛的侍者,在未来世,他也将在观音成佛之后成佛,名善住功德宝王佛。依《楞严经》记载,大势至菩萨在修行时主修念佛三昧,因此他也以念佛法门导引众生。
法身普贤像(西藏萨迦寺木板画)
大势至菩萨与观音菩萨形象相似,身着华服,头戴宝冠,慈祥端庄。不同的是观音的宝冠中显现化佛(即阿弥陀佛),而大势至的宝冠中现宝瓶。从供奉的情况看,观音既可作为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同时又可单独供奉;而大势至菩萨则只作为阿弥陀佛的右胁侍形式出现,单独供奉极为少见。
相传江苏南通市的狼山为大势至菩萨道场。
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是药师佛的两大胁侍。《药师本愿功德经》称:“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无量无数菩萨的上首。”
日光菩萨又称为“日光遍照”、“日曜”等。据佛经记载,这位菩萨依其慈悲本愿,普施三昧,遍照法界众生,摧破三界闇暗,所谓“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所以取名日光菩萨。他住在东方净琉璃国土,任药师佛的左胁侍。
月光菩萨又称作“月净”、“月光遍照”等。他常以慈悲力量普济众生,犹如柔和的月光普照大地,故名月光菩萨。他也住在东方净琉璃世界,任药师佛的右胁侍。
日光和月光两菩萨的本身事迹都与药师佛有关。相传,在久远的过去世,电光如来教化世间时,古印度有一位梵士,养了两个儿子。梵士有感于世事混乱,乃出家修道,并决心修成正果,以拯救苦海众生。他的两个儿子也随他出了家。当时电光如来以神通威力得知梵士一家举动,大加赞赏。如来召来梵士父子三人,为之开示法语,并为梵士改名为“医王”,二子分别改名为“日照”和“月照”。蒙受电光如来教诲的这父子三人最后果然功成果满,得大成就。梵士成佛,二子皆成了菩萨。成佛的梵士便是药师佛,又称为“医王”、“大医王”,他的两个儿子就是日光和月光两大菩萨。
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通常作为药师佛的两大胁侍与药师佛合供一起,或供奉于大雄宝殿,或供奉于专门的“药师殿”中,没有各自单独的供奉形式。他们的形象皆为头戴天冠,上披天衣,下身著裙,满身饰物的菩萨形象,二者分别以手掌中或手中莲花上持日轮和月轮为标志。
维摩诘居士
维摩诘,简称维摩,意为“无垢称”、“净名”。据佛典说,他原是过去久远世中的金粟如来,为救度娑婆世界的众生,自妙喜国降迹到古印度的毗舍离城。他以居士身份辅佐释迦牟尼佛传教,是释尊座下的大菩萨。据说,他是印度毗舍离城中的大富翁,拥有娇妻美妾,田园地产,生活极富传奇色彩。他既虔心奉佛,常修梵行,常乐出离,智慧渊深,辩才无碍,深受佛陀的宠重和诸大弟子的敬畏;同时又积极入世,常常不拘小节参与各种世俗活动,出入酒肆、妓院等各种场所,并与外道交往甚密。他这种既出世、又入世的生活态度受到中国士大夫的普遍赏识,成为中国封建时代士大夫人生的楷模。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维摩诘信仰的兴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以维摩诘为题材的绘画和雕刻艺术作品。《历代名画记》卷二说:“顾生首创维摩诘像有清羸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陆(探微)与张(僧繇)皆效之,终不及矣。”顾恺之是我国绘画史上造诣极高的绘画大师,他参与画维摩诘像,说明当时朝野僧俗对维摩诘的崇拜已到十分普遍的地步。维摩诘的形象还出现在石窟中,敦煌最多,云冈、龙门、炳灵等石窟中均有。兴盛于宋代的四川大足石窟中也有这一内容的作品。石窟中的作品主要是以《维摩诘经》为依据而创作的“维摩诘经变相”(所谓变相就是根据佛经而绘制的佛教图画)。据说,炳灵寺第169窟中的“文殊师利问疾品”是现存最早有确切纪年的“维摩诘经变相”。
《维摩图》(李龙眠作)
八大菩萨和十二圆觉菩萨
前面介绍的菩萨都是佛教里主要的菩萨,除这些大菩萨外,在等觉位的菩萨中,具有代表性的还有“八大菩萨”和“十二圆觉菩萨”。他们常以集体的形式供奉于佛寺殿堂中。
(1) 八大菩萨。
八大菩萨是佛经中记载的辅助佛陀弘化的八位大菩萨。八大菩萨的名号及排列顺序诸经所载不一,共有六种不同的说法:(1)《般舟三昧经》:陀和菩萨(贤护)、罗怜那竭菩萨(宝生)、㤭曰兜菩萨(星藏)、那罗达菩萨(仁授)、须深菩萨、摩诃须萨和菩萨(大善商王)、因坻达菩萨和伦调菩萨(水天)。(2)《药师经》: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3)《七佛八菩萨经》:文殊师利菩萨、虚空藏菩萨、观世音菩萨、救脱菩萨、陀和菩萨、大势至菩萨、得大势菩萨、坚勇菩萨。(4)《舍利弗陀罗尼经》:光明菩萨、慧光明菩萨、日光明菩萨、教化菩萨、令一切意满菩萨、大自在菩萨、宿王菩萨、行意菩萨。(5)《般若理趣经》:金刚手菩萨、观自在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才发意转法轮菩萨、虚空库菩萨、摧一切魔菩萨。(6)《八大菩萨曼荼罗经》: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妙吉祥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菩萨。以上六种说法中,一般以《八大菩萨曼荼罗经》所说为准。八大菩萨的造像也依此经。
八大菩萨出自密宗典籍,因唐武宗废佛的影响,密宗在内地没有传播开来,其造像与供奉流行甚少。四川大足石窟大佛湾“倒塔”第二层有八大菩萨完整的造像。
(2) 十二圆觉菩萨。
十二圆觉菩萨来源于唐朝佛陀多罗所译的《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简称《圆觉经》)。该经的内容是佛为文殊、普贤等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觉妙理和观行方法。经的开头在述说全经缘起时便举出了十二位菩萨的名号。经文曰:“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佛),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无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辨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由此可见,十二圆觉菩萨是因参与“如来平等法会”而得名的。
十二圆觉菩萨以集体的形式见之于经典,也以集体的形式受到佛教徒的供奉。他们通常出现在三种场所:一种是按《圆觉经》的内容布置的“圆觉道场”,又称“圆觉殿”。殿正中供应身佛释迦牟尼一尊或法、报、化三身佛三尊,两旁依此供十二圆觉菩萨。四川大足石窟宝顶大佛南崖的第二十九号窟“圆觉道场”供奉的就是一例。该窟正中为三身佛,各戴天冠,结跏趺坐,十二菩萨分列于两壁,左右各六尊,皆头戴花冠,结跏趺端坐。另一种供奉于大雄宝殿内,与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共同侍卫中央主佛,如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内的供奉就是这一形式。再有一种是供奉在卧佛旁边。北京西山十方普觉寺(俗称卧佛寺)的卧佛殿中,元代铸造的巨型铜卧佛周围环列有十二位头戴花冠的菩萨,据说是十二圆觉菩萨。但是这样布置尚不见经典依据,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