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成吉思汗陵

2024-10-06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闻名遐迩的成吉思汗陵园,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的鄂尔多斯高原。陵园于1956年正式竣工。陵宫坐北朝南,由三个蒙古包式大宫殿连接而成,分正殿、西殿、东殿、寝宫、西廊、东廊六部分。正殿高二十四米,宫顶似蒙古包,用蓝黄两色琉璃瓦砌成的云纹图案。下面是双层蓝色八角形正檐。东西两殿高二十一米,顶部装饰与正殿同,一层屋檐。三个殿相互连通。宫殿门前有光洁典雅的台阶,周围是水泥栏杆。陵宫正殿前方三十米处,矗立着两根八米高的旗杆,旗杆上有牛毛大纛,蒙古语称苏勒德,即军徽之意。两个旗杆之间有绳索相连,挂着许多五色彩布旌旗,上面印着“天马图”和“九骏图”。两个旗杆中间放一鼎两米高的铸铁香炉,为人们进香所用。
        成吉思汗陵的寝宫里,正中央的蒙古包内安放着成吉思汗及其夫人孛儿帖的灵柩,左右两边是成吉思汗的两个胞弟;东西两侧的蒙古包内,分别安放着忽兰和也遂夫人的灵柩;东殿里的蒙古包内,安放着成吉思汗四子拖雷及其夫人的灵柩。
        元朝时,成吉思汗孙元世祖忽必烈曾明文规定,祭奠成吉思汗陵要分月祭、季祭两种。月祭定为农历每月初一、初三。季祭,春为农历三月二十一日,是大奠,也称马奶祭;夏为农历五月十五日,也称淖尔祭;秋为农历八月十二日,也称禁奶祭;冬为农历十月初三,也称皮条祭。每到祭日,蒙古族群众怀着虔恭的心情,不辞千里跋涉而来,跪在成吉思汗陵前进香洒酒、献哈达、全羊、乳酪、黄油、奶酒、果品、糕点、钱钞等祭品。
        传统的祭祀仪式,由陵户达尔扈特人主持。祭祀者首先在大殿外绕阿勒坦嘎达斯转三圈,阿勒坦嘎达斯就是金柱子,转完金柱,再绕金柱子旁边拴在桩子上的白骏转三圈,转完金柱和马后,在陵殿外献酒,达尔扈特人向香客诵祝词。殿外献酒毕,步入殿内,在成吉思汗陵柩前的白毡子上跪拜,再献哈达、珠兰、全羊、奶制品、香、钱钞、酒等祭品,这时达尔扈特人继续为祭奠者诵祝词。献完各种祭品后,向香案前的火盆投一块肥羊尾,烧哈达碎片,饮一杯白酒或奶酒,吃一小块祭祀的羊肉。祭毕,司祭者给祭奠人一小包鼻烟,一小条京嘎,即类似哈达的各种颜色的布条,再给几块乳酪或糖果。
        过去春祭大奠时,所有参祭者要同吃一锅饭,同饮一锅茶。距离成吉思汗陵较远的部落,以努图克为单位或次户为单位,就地祭奠。祭祀时,在成吉思汗像前放一张供桌,上面摆上羊肉、奶酪、奶油、奶酒等祭品,香炉里焚香,全家跪在像前,主祭人致祭词,然后叩头,洒酒祭拜。祭毕,全家吃手扒羊肉。
        在成吉思汗陵前举行祭祀活动,在鄂尔多斯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相传,当年成吉思汗率大军西征西夏王朝时,路经鄂尔多斯草原的宝尔陶勒盖时,看到这里河水清彻,牧草丰茂,山峦层叠,野鹿出没,在留恋赞叹之际失手将马鞭掉在地上。侍从下马正要拾马鞭时,被成吉思汗制止,随口吟诗一首:“花角金鹿栖息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接着对身边的人说:“我死后可葬此地。”说完又踏向征途。后来成吉思汗于1227年八月十八日在甘肃省清水县西江病逝。家族及其属下,将其灵柩运往蒙古故地克鲁伦河之源的不儿罕合勒敦山安葬。当灵车经过鄂尔多斯宝尔陶勒盖草原时,突然车轮陷入泥沼,五个部落的人推马拉,灵车纹丝不动。这时,大家便想起成吉思汗生前说的话,就将此地作为陵地埋葬,留下五百户达尔扈特人,作为陵户,世代祭祀成吉思汗陵。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成吉思汗遗体真正的葬地,并不在鄂尔多斯。据《扶桑蒙古史》记载,成吉思汗死后,葬于斡难、怯绿连、秃刺三水发源之不儿罕合勒敦诸山之一山中。这是无可置疑的。由于密葬的原因,所以很难寻觅。正如《草木子》一书所载:“国制不起坟垄。葬毕,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子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春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时,则以所杀骆驼之母为导,视其踯躅悲鸣之处,则知葬所矣。”从此可知,成吉思汗是按蒙古人的古俗,实行密葬的。所以葬地至今不明,也就不足为怪了。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