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嘎山与穆昆

2022-10-17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满语“嘎山”,也常写成“噶珊”,译成汉语就是“乡、屯”,在古代就是部落。早期的嘎山以血缘关系为主,组成嘎山的“穆昆”(氏族)之间多有亲缘关系,实际上,有的部落就是由一个古氏族中分化出来的女儿氏族组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地缘关系就超过了血缘关系,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穆昆仍是组成嘎山的基础。
        清代满族先后编入八旗,所以有“佛(旧)满洲”和“依辙(新)满洲”之分。边远地区的库雅喇人在清初设“嘎山”作为管理组织,至康熙朝前后编入旗籍,除了少数“巴拉人”不在旗外,绝大多数满族均为在旗人。所以,往昔的满族人都知道自己属于哪个旗,并属于该旗的哪个牛录(佐领)。牛录行使着国家行政职能,而日常的社会生活则由穆昆起作用。清朝政府对满族的穆昆制一直持支持态度。清中叶,有一批闲散的宗室觉罗回盛京落户,朝廷就特设族长,以加强对这些天潢贵胄的管理,穆昆制在今天的不少满族姓氏中仍存在。
        穆昆达,汉语意为族长,是穆昆制的代表,通常由本姓族人中公选产生,往昔多由族中德高望重的年长者担任。近年,有些精明强干的中年人也有被推为穆昆达。穆昆达不由官方任命,也不世袭,一般并无明确任期,老穆昆达在年迈体力不济或有其他特殊情况下,可召集本穆昆的族人重新推举。一般多在阖族的集体活动——如续谱、祭祀时进行。往昔,公选穆昆要举行简朴而庄重的礼式:常在代表祖先传统的宗谱前放上象征着子孙繁多的一架多叉鹿角和一张象征着族权的弓,老穆昆达率族众向宗谱焚香叩拜后,提出推荐人选,族人当场讨论,每个人都有充分的发言权,经过反复讨论,族众达成一致意见,新穆昆达就产生了。他双手接过老穆昆手里的弓,向族人宣读宗规族法,意味着新族长行使职权的开始。近代满族中也有用投票选举穆昆达的方法,有的姓氏已规定族长任期为十年或若干年。一般的满族宗族,除推选正族长外,还选举一、二名副族长,襄理族长的工作。人数较多的宗族,设总族长外,还设分族长若干人。这些分族长常是宗族中的一支的负责人,如其姓谱上的始祖有了三个儿子,这三兄弟的后代就称为三支。
        穆昆达在处理宗族事务中有至高的权威。他主持祭祀,主办续谱和族人的婚丧嫁娶,主管族中公共财务、调解和外族人的纠纷,执行族法等事项,但他不能借助族长的地位欺压族人,相反,他是执行族规的模范,秉公不阿,他要比别人多操劳宗族集体事务,自己却无任何个人特权和额外收入。他是传统的代表,集体意志的执行者,他靠自己的德行,建立起崇高的威望。如穆昆达违反族规,族人会议可以罢免其职,但这种情况是极为罕见的。满族的穆昆制维系了族人的群体意识,又保留了相当部分的部落时代的民主遗风和平等意识,因此,在满族的社会生活中仍保持悠久的生命活力。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