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木约会的鄂温克人

2019-05-30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过去,鄂温克人没有文字,他们也和其他原始民族一样使用“符号语言”。他们出没于深山密林中,虽然可借助于那些自然标志的山川来识别路途,但光凭这些,还是远远不够,因而,他们在数十代人的经验积累中,创造出一些通用的“符号”。当他们流徙移动时,往往在树上砍一些标记,供以后或他人识别。例如,鄂温克人冬季入山时,男子在前面走,边走边用砍刀在两边的树上都砍上刀痕,到第二年春天,便循着这些刀痕回到原来出发的地方。
        鄂温克人创造的“符号语言”中还有一些是较复杂的。比如,在一棵大树上砍出一道槽,里面再插进一根树枝,枝头上悬挂一柳树枝编的圆圈,圈是向着目的地的方向,圈和树干间的距离则表示此处距目的地的远近。别人若遇见这样的标记时,便可循着标记所指的方向、远近找到热情、好客的鄂温克主人。
        有趣的是由于过去鄂温克人没有历法,就连约会也要用木棍刻上“符号”的办法来帮助记忆。如,两个猎人约好八天后在某地会面,于是,每过一天后,他们便在木棍上刻一划,日出日落八次时,木棍上也刻了八划,他们知道约会的日子到了,便一同来到约会地点。
        尽管鄂温克人已知道用一些符号来表达思想,但他们的知识、经验的传授、学习却全靠言传身教才能传下来。具体说就是当孩子刚记事起,年老长者便给他们讲故事,代代相传;稍长,便跟随父母参加狩猎行围,直接接受社会道德的熏染和学习各种生产技术。因此,直到解放前,鄂温克人所运用的“符号语言”始终处于简单的原始阶段,没有发展成文字。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