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少数民族的抛绣球

2019-05-30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抛绣球,亦叫“甩糠包”。是壮、白、拉祜等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流行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抛绣球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宋时,朱辅著《溪蛮丛笑》就说:“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南宋时的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卷十中对此也作了介绍,不过时人称为“飞驼”。
        绣球的形状,传统的有圆形、方形、菱形等。现在还出现模仿动植物的形状,如花形、鱼形、鸭形等等。内塞满沙子或豆粒、棉籽等物填充球心,大如拳头,重约半斤左右。球的上端系着一条便于投掷的彩带,下系一束五彩缤纷一尺多长的丝坠,俗称“穗子”。抛绣球,一般在每年的农历春节、三月三或歌圩节期间举行。
        届时,一个村寨或几个村寨的姑娘聚集在一起,她们先商定抛绣球的时间和场地,然后分头去邀请村寨中的小伙子参加。姑娘们把这项活动看得比较神秘,所以地点多是选在村外的郊野或山中树林间。其活动形式有二种。一种叫“相抛法”:参加人数可多可少,但必须两队人数相等。一队为男青年,一队为女青年,分别站于歌棚两侧的空地,相距十五米左右,排成平行的两队。各队出一人为裁判。开始,姑娘手中每人一只绣球,抛向对方,对方接球后再抛回,来往进行。抛时,手执绣球彩绳,前后旋转,然后抛过棚顶,落入对方场地,对方抛接不住为负。每负一次,胜方俘虏一人。待一方最后一人被俘后,众人围上去问:“要风?还是要雨?”如答要风,则用斗笠往负者脸上扇风;如答要雨,则往负者身上淋水,互相戏耍,热闹有趣。
        另一种叫“越竿法”。在两队中间竖一高竿,作为抛球高度。双方各有一领队,先由女方领队拿绣球边唱歌边上下晃动绣球。等一首歌唱完即将绣球成弧线抛入对方场地。男方接住球即赢,女队淘汰一人;男方接不住球即输,男队淘汰一人。胜方继续发球,每发一次,先唱一支歌。如此轮流,直到某一方不剩一兵一卒。这时,胜方奔向负方,抢取对方头巾、手帕,相互追逐嬉戏,直到尽兴为止。
        有的地方还进行正式的抛绣球表演,即在场地中央立一根三丈多高的木竿,顶上拴一只直径一米左右的圆环,环中糊有红纸。比赛时,由一男一女作对手进行对投。投者对准竿顶圆环投去,只见彩穗飘舞,不时破纸而过,令人眼花缭乱,击掌称快。
        有趣的是,抛绣球不只是一项文体活动.它还是青年男女交往的一种手段。壮族情歌中,就有“哥拉绣球胸前挂,条条线把妹心牵”之句。绣球都是出自姑娘之手,她们精心制作,表面往往绣有花鸟或其他漂亮图案。若想知道某位姑娘是否聪明、能干,人们只要一看她所制作的绣球便知道了。
        在壮族三月初三赶歌圩时,姑娘们穿起节日盛装,她们每一群都穿同一颜色和式样的衣服,从里到外,一层比一层短,至少有三层以上。头上扎的是同一式样的印花毛巾,脚上一律穿绣花鞋。她们身着同样的衣服,为的是要让男歌手通过歌声而不是服饰去寻找中意人。抛绣球时,男女双方通过一番对歌考察后,姑娘就将自己绣的球抛给所喜爱的小伙子,如果小伙子认为合意,就在绣球飘带上系上赠物,抛回去,姑娘收到赠品,双方离开歌圩,找个僻静处互表衷肠。若小伙子无意,就不赠送礼物,抓住飘带再抛回去。
        这种活动,在云南地区的苦聪人则叫“甩糠包”。这是用五颜六色的花布缝制成的三角形小布袋,每个角上都拴有彩色布条。男女情人,相对互掷。这种抛法讲究其动作优美,糠包上下飞舞,来往穿梭,五彩缤纷。甩糠包作为一种谈情说爱的方法,真可谓别有一番情趣。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