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的“圆”文化
八月十五中秋节,在我国民间又叫团圆节,这一天人们希望家人都在一起团聚,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享受人间团圆之福,所以民间又叫“女儿节”。连吃的东西也要有团圆的意味,除圆圆的月饼之外,我国中原和西北一带的人家还兴做“团圆馍”。那馍有顶、底两层,中间夹芝麻,上层用大老碗拓一个圆圈,象征月亮。在“月亮”周围用顶针压出各种花纹,再把各种野花贴在上面,蒸熟了吃。吃时切成许多尖牙状,让全家每人一“牙”,这是分享月亮的“圆”。如有人缺期在外,要留下来;姑娘出嫁,要打发人送去。出外串门的媳妇能回婆家的都要回去过“团圆节”,民间有“宁留女一秋,不留过中秋”的俗语。在死去不到一年的亲人的灵位上,也要供上一块。表示活着的人还在想念着死去的亲人。
可见人类十分崇尚“团圆”“圆满”“圆全”等,这种民俗的深层次本质来源于人类早期对自然的观察和发现。在我国的民间,人们对“天”的抽象和信仰是在对“日”的信仰基础上发展过来的。原始心意信仰最初出现的是对日神的崇敬。《礼记·王制》云“天,谓日也”,这在《山海经》《淮南子》《尚书》中均有记载,民间在立夏、立秋,立冬之日还有“迎日于南”的习俗。人类早期对日、月、星辰的崇拜十分普遍,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月精蟾蜍或白兔,月仙嫦娥,力士吴刚,边砍边长不死的桂花树,以及拜月,看月华等习俗都在民间广泛流传。
对日、月的崇尚是人们对日、月的恐惧的表现。传说从前“十日并出”,万物枯焦,后羿射日,而留一日使万物存活。所以人们怕“日神”惩罚人类。同时,人类早期先民在同自然斗争中发现了“光”的作用,每当日、月光充芒满,万物生长就成熟饱满,所以民间对有光的黄的颜色为“吉祥”;没有光的黑色,为恐惧和灾难。在崇尚“圆”的同时,人类也崇尚“黄”的颜色。
圆在说文解字中为“全”,而全又是满和大的最极限词。天为日,日为圆,圆为天。有时天又以龙来代表。中国的龙文化也可说来源于“圆”文化。而“龙”字的古写就是今天的“九”字。“九”在数学中是大数,也是极限数,所以古时把天叫做九重天,地叫做十八层地狱。把九比成最大的万能数是有道理的。从几何学上说,三角最具有稳定性,是立于根基的起始;从力学上说,三角最能承受压力;从数学上说,三是奇数但不能变成偶数,是个“神秘”的数字,三个三就变成了九,也就是“天”,九是顶峰。从社会学上看,三最具有“经验性”和“过程性”,一而再再而三,从而获得经验。所以“三”是来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领域中的体会。同时,历代帝王将相也把崇“圆”崇“三”崇“九”推向顶峰。皇帝纳妾要“三宫六院”,朝见帝王要“三叩九拜”;北京的天坛,是祭天的场地,整个建筑布局与风格都以圆为基准中间一块石头,从第一圈开始是九块,二圈十八块,三圈二十七块,四圈三十六块……共40圈,三百六十块石头,而且形状是圆形,象征着“日”。
圆的东西,立起来可以向前运行,放下来可以平稳安固,这也是人们崇圆的一种科学起始。车轮是圆的;中国房屋的古建筑取圆顶,以防雪雨;唱京戏也讲究走圆场;人死了要圆坟;夜间做梦也要请人来圆梦。取圆取全是我们民族的一种心理需求。我国先人认为华夏民族生于“扶桑”之地,扶桑就是“日出”之处,古人崇拜太阳,观天察地,制造历法,这是以日的运转为依据的。民俗乃是历史的产物,华夏人是以太阳为标志的。当世界处于茫茫的洪水之中,仅存的大陆就是昆仑山。昆,在中国的汉语中意思是“大”,“仑”是地,就是大陆。直到中国的夏代,亚洲的东部平原仍是洪水泛滥,就出了人们崇敬的大禹这个治水的神灵。当洪水后退时,据有关专家考证,人类找到了“希纳”这个地方,这就是支那,就是“夏”(华夏),而四川就是“夏”的中心。四川,意思是“方洲”。中国的汉字中的“四”就是“方”,没有四就没有“方”和“圆”,以方取圆。人类最初的方圆意识在人类对大地的认识阶段,就这样从古老的中华民族出现了。
于是,人们由希望天上是圆圆的日、月,到希望人间也出现这种“圆”;这种人间的求圆超越了天上的意识,对人的生存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人类崇“圆”的习俗,这是人类在天地运转,季节气候变化的节律在一个大区域的人群中产生的文化行为模式,人类乞求团圆,亲人美满;恐惧别离和分散。我们中华民族早就懂得了要开拓自然,必须要很好地保存自己的道理;因之凡与人生存、温饱,团圆有关的活动,都在民俗节令中一再出现。这就是人类古民俗的源起。所以,中国民间崇尚“圆”的民俗发端,源于中华大地先民为维护自己的生存和种族发展的物质劳动与共同生活。一定地域的先民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为其目的而采取共同行动和同感意识,并表现出一定的规范和程式,常年累月,重复同一,便不知不觉地相沿成俗。这是我们的先民集体努力的结果,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光辉业绩。
最早的崇圆文化习俗,在今天已摆脱了祈神阶段,而成为人们娱乐的文化民俗;八月十五中秋节也就成为人们的娱乐节日。这是人类从初期对自然的探索和愚味的崇拜阶段相告别的步伐。于是“圆”真正成了美好的象征,深深地留在勤劳勇敢的人民心间。
可见人类十分崇尚“团圆”“圆满”“圆全”等,这种民俗的深层次本质来源于人类早期对自然的观察和发现。在我国的民间,人们对“天”的抽象和信仰是在对“日”的信仰基础上发展过来的。原始心意信仰最初出现的是对日神的崇敬。《礼记·王制》云“天,谓日也”,这在《山海经》《淮南子》《尚书》中均有记载,民间在立夏、立秋,立冬之日还有“迎日于南”的习俗。人类早期对日、月、星辰的崇拜十分普遍,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月精蟾蜍或白兔,月仙嫦娥,力士吴刚,边砍边长不死的桂花树,以及拜月,看月华等习俗都在民间广泛流传。
对日、月的崇尚是人们对日、月的恐惧的表现。传说从前“十日并出”,万物枯焦,后羿射日,而留一日使万物存活。所以人们怕“日神”惩罚人类。同时,人类早期先民在同自然斗争中发现了“光”的作用,每当日、月光充芒满,万物生长就成熟饱满,所以民间对有光的黄的颜色为“吉祥”;没有光的黑色,为恐惧和灾难。在崇尚“圆”的同时,人类也崇尚“黄”的颜色。
圆在说文解字中为“全”,而全又是满和大的最极限词。天为日,日为圆,圆为天。有时天又以龙来代表。中国的龙文化也可说来源于“圆”文化。而“龙”字的古写就是今天的“九”字。“九”在数学中是大数,也是极限数,所以古时把天叫做九重天,地叫做十八层地狱。把九比成最大的万能数是有道理的。从几何学上说,三角最具有稳定性,是立于根基的起始;从力学上说,三角最能承受压力;从数学上说,三是奇数但不能变成偶数,是个“神秘”的数字,三个三就变成了九,也就是“天”,九是顶峰。从社会学上看,三最具有“经验性”和“过程性”,一而再再而三,从而获得经验。所以“三”是来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领域中的体会。同时,历代帝王将相也把崇“圆”崇“三”崇“九”推向顶峰。皇帝纳妾要“三宫六院”,朝见帝王要“三叩九拜”;北京的天坛,是祭天的场地,整个建筑布局与风格都以圆为基准中间一块石头,从第一圈开始是九块,二圈十八块,三圈二十七块,四圈三十六块……共40圈,三百六十块石头,而且形状是圆形,象征着“日”。
圆的东西,立起来可以向前运行,放下来可以平稳安固,这也是人们崇圆的一种科学起始。车轮是圆的;中国房屋的古建筑取圆顶,以防雪雨;唱京戏也讲究走圆场;人死了要圆坟;夜间做梦也要请人来圆梦。取圆取全是我们民族的一种心理需求。我国先人认为华夏民族生于“扶桑”之地,扶桑就是“日出”之处,古人崇拜太阳,观天察地,制造历法,这是以日的运转为依据的。民俗乃是历史的产物,华夏人是以太阳为标志的。当世界处于茫茫的洪水之中,仅存的大陆就是昆仑山。昆,在中国的汉语中意思是“大”,“仑”是地,就是大陆。直到中国的夏代,亚洲的东部平原仍是洪水泛滥,就出了人们崇敬的大禹这个治水的神灵。当洪水后退时,据有关专家考证,人类找到了“希纳”这个地方,这就是支那,就是“夏”(华夏),而四川就是“夏”的中心。四川,意思是“方洲”。中国的汉字中的“四”就是“方”,没有四就没有“方”和“圆”,以方取圆。人类最初的方圆意识在人类对大地的认识阶段,就这样从古老的中华民族出现了。
于是,人们由希望天上是圆圆的日、月,到希望人间也出现这种“圆”;这种人间的求圆超越了天上的意识,对人的生存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人类崇“圆”的习俗,这是人类在天地运转,季节气候变化的节律在一个大区域的人群中产生的文化行为模式,人类乞求团圆,亲人美满;恐惧别离和分散。我们中华民族早就懂得了要开拓自然,必须要很好地保存自己的道理;因之凡与人生存、温饱,团圆有关的活动,都在民俗节令中一再出现。这就是人类古民俗的源起。所以,中国民间崇尚“圆”的民俗发端,源于中华大地先民为维护自己的生存和种族发展的物质劳动与共同生活。一定地域的先民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为其目的而采取共同行动和同感意识,并表现出一定的规范和程式,常年累月,重复同一,便不知不觉地相沿成俗。这是我们的先民集体努力的结果,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光辉业绩。
最早的崇圆文化习俗,在今天已摆脱了祈神阶段,而成为人们娱乐的文化民俗;八月十五中秋节也就成为人们的娱乐节日。这是人类从初期对自然的探索和愚味的崇拜阶段相告别的步伐。于是“圆”真正成了美好的象征,深深地留在勤劳勇敢的人民心间。
今日更新
-
朝鲜人参拜祠堂习俗
[2020-04-02]
-
朝鲜人的忌四习俗
[2020-04-02]
-
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喇嘛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扬奶求福习俗
[2020-04-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