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骑射

2019-05-30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古代的骑射,是带有军事性质的体育活动,它是骑术、射艺(弓射、驽射、弹射)的合称。
        自西周(约公元前11—8世纪)以来,马匹大量被应用于交通和军事方面。在《周礼》就有关于繁殖、饲驯、管理马匹方面的详细记载。由于马匹大量的应用和驯养,许多具有相马专长的人不断出现。其中以伯乐相马最为突出。相传伯乐就是孙阳,春秋秦穆公时人,他非常熟悉马的习性,精通于识别马的精劣。“有骐骥伏盐车下,见伯乐而长鸣,伯乐下车泣之。骥乃府而喷,仰长鸣,声闻天下。”这是对伯乐识马的精妙写照。
        随着马匹的广泛使用,人们对马的性能更加熟悉了,骑马的技术和技巧也不断提高,因此,逐渐地出现了赛马、马球、马术等活动。关于骑兵的出现,古代兵书中记载不少。对于骑士的挑选,也有十分严格的条件,那时还有了“选骑士之法”,其具体要求是:“取年四十以下,长七尺五寸以上,壮健捷疾超绝伦等。能驰骑弩射前后左右周旋退进,越沟堑,登丘陵、冒险阻、绝大泽、驰强敌乱大众者,名日武骑之士,不可不厚也。”(《六韬》)至于在近中原地区大规模地建立骑兵部队,那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的事了。
        赵武灵王乃赵国的第六个皇帝,他继位之后,国家处境艰难,常常受到北方异族的侵扰,就连比邻的小小中山国,也常肆无忌惮地向赵国进行挑战。面对这种现实,赵武灵王把本国的情况与邻国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赵国在军事上的致命弱点是:思想守旧,仍然采用从西周沿袭下来的那一套老办法,以步兵与战车相配合,将士身穿长袍重甲,簇拥于战车左右,而邻国异族却全是人人精于骑射的骑兵,身着胡服(短衣服),动作灵便。为了进行改革,发展骑兵,赵武灵王一方面向顽固坚持传统观念的守旧派进行说服,宣传改革的意义,另一方面,自己带头,亲自脱掉长袍,身着胡服,与战士们一起练习骑射。在他的带动下,国俗一改,赵国很快建立起了骑兵,同时,老百姓也广泛地开展了骑马射箭活动,使国家的军事力量大大加强了。有了强大的骑兵部队之后,赵国首先征服了中山国,继而又反击了常来骚扰的民族,使疆土扩大,国泰民安。赵武灵王主张胡服骑射,是一项重要的军事改革,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唐朝的统治者以至明清的一些帝王,都相当重视军队的骑射训练。这样,不仅强大了军事力量,而且还有力地推动了军事体育活动在卫国强兵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