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嘉湖蚕花歌
在杭嘉湖蚕乡,老人们都会唱一首蚕花歌。当年,每年冬春,总有人专门挑了一付担子,担子一头供着小小的蚕神像,一面敲击小锣,一面沿村游唱。所到之处,总会有蚕农送他一些白米或糕团之类;他则捧着蚕神.到蚕农家中兜上一圈;也有的地方不进门,只站在门口,而一边嘴里则总要诵唱这首人人都熟悉的蚕花歌。开头先唱蚕花娘娘的神话故事,接下来十分形象地描述蚕丝生产全过程,最后再唱几句祈祷蚕丝丰收的颂词。人们称之为“唱花蚕”。
在海宁,有的地方是有人手执一块剪画成马头侧面状的硬纸板,到蚕农家中去边跳边唱,称为“跳马”,唱的也是这种蚕花歌。还有的地方甚至是由姑娘们装饰成马头灯,在元宵夜到各户蚕农家中去歌舞一番的。
而在海盐的城西乡,旧时的唱花蚕不是挑担串村,却是划一只小船,沿河划到各家的河埠头,一边唱蚕花歌,一边将小船划出各种好看的图形来,以吸引蚕农。
在德清.清明时节蚕农要打扫蚕室,在真正的打扫工作完成之后,还要请专门的民间艺人到蚕室里去“扫蚕花地”。艺人大多是女的,头戴蚕花,身穿红裙红袄,左手持绸手帕,右手持折扇,届时还要准备好蚕箪、秤杆、鹅毛、扫帚等小道具(其实都是养蚕生产工具,只是稍加装饰美化而已),艺人一边虚拟着上下左右打扫蚕室,并接着表演舞蹈化了的全部蚕丝生产过程,一边仍要唱这首人人熟悉的蚕花歌。在这里,艺人所扫的蚕花地,自然不是指一般的垃圾,而是所谓的晦气如一切可能在冥冥之中危害蚕丝生产的凶神恶煞。
《湖州府志》引《西吴蚕略》云:“招村巫禳蚕室。”又引《乌程刘志》云:“清明晚,则育蚕之家设祭以禳白虎,门前石灰画弯弓之状,盖祛蚕祟也。”说明这是一种古老的巫术信仰的残留。然而这种祛祟习俗流传至今,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谓“村巫”,而今竟演变成唱花蚕的民歌手或是扫蚕花地的民间艺人了;所谓“祛蚕祟”的种种巫术行为,也演变成世代传唱的蚕花歌了。这无疑是一种十分有趣的风俗嬗变现象。
在海宁,有的地方是有人手执一块剪画成马头侧面状的硬纸板,到蚕农家中去边跳边唱,称为“跳马”,唱的也是这种蚕花歌。还有的地方甚至是由姑娘们装饰成马头灯,在元宵夜到各户蚕农家中去歌舞一番的。
而在海盐的城西乡,旧时的唱花蚕不是挑担串村,却是划一只小船,沿河划到各家的河埠头,一边唱蚕花歌,一边将小船划出各种好看的图形来,以吸引蚕农。
在德清.清明时节蚕农要打扫蚕室,在真正的打扫工作完成之后,还要请专门的民间艺人到蚕室里去“扫蚕花地”。艺人大多是女的,头戴蚕花,身穿红裙红袄,左手持绸手帕,右手持折扇,届时还要准备好蚕箪、秤杆、鹅毛、扫帚等小道具(其实都是养蚕生产工具,只是稍加装饰美化而已),艺人一边虚拟着上下左右打扫蚕室,并接着表演舞蹈化了的全部蚕丝生产过程,一边仍要唱这首人人熟悉的蚕花歌。在这里,艺人所扫的蚕花地,自然不是指一般的垃圾,而是所谓的晦气如一切可能在冥冥之中危害蚕丝生产的凶神恶煞。
《湖州府志》引《西吴蚕略》云:“招村巫禳蚕室。”又引《乌程刘志》云:“清明晚,则育蚕之家设祭以禳白虎,门前石灰画弯弓之状,盖祛蚕祟也。”说明这是一种古老的巫术信仰的残留。然而这种祛祟习俗流传至今,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谓“村巫”,而今竟演变成唱花蚕的民歌手或是扫蚕花地的民间艺人了;所谓“祛蚕祟”的种种巫术行为,也演变成世代传唱的蚕花歌了。这无疑是一种十分有趣的风俗嬗变现象。
今日更新
-
朝鲜人参拜祠堂习俗
[2020-04-02]
-
朝鲜人的忌四习俗
[2020-04-02]
-
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喇嘛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扬奶求福习俗
[2020-04-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