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阏伯和“朝台”习俗

2022-10-22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阏伯是普罗米修斯式的中国的盗火英雄,民间奉为火神。豫东商丘的“火神台”(也称阏伯台),是祭祀火神阏伯的重要场所。
        传说在原始社会中,继颛顼帝以后,帝喾为商地的部落联盟酋长。帝喾看到商地人民没有火,就让自己的儿子阏伯到这里任“火政”。阏伯尽职尽责,辛辛苦苦地为保存火种做了许多事情。他死以后,人们就在他保存火种的土台上修了火神庙(或称阏伯祠),后来通称为火神台。阏伯是“火政”,为什么又成了普罗米修斯式的盗火英雄呢?流传在当地的另一则传说是这样讲的:阏伯原来是天上的“火神”,因偷着向人间投放火种而违反了天规,天帝要把他贬到凡间为民。商伯将要从天上下来的时候,孤注一掷,偷偷将火种藏在身上,带到了人间。时隔不久,阏伯盗火的事让天帝知道了,于是,天帝发了一场洪水,要淹没人间的火种,惩罚阏伯。
        地上的洪水像猛兽一样,吓得人们四处逃散。阏伯为了保存火种,筑起了高台,搭起了遮雨水的棚子,独自一人留在高台上看守火种。洪水退后,当人们从四面从方赶回来的时候,高台上的火种还燃烧着,阏伯却饿死在火种旁。
        这篇神话中的阏伯可以称得上是东方的普罗米修斯式的盗火英雄。
        因为火神居住在高台之上,所以,在豫东地区,人们也将朝拜火神阏伯俗称为“朝台”。“朝台”是一种群众性的祭祀活动,波及豫、皖、鲁、苏四省,影响很大。
        阏伯台(火神台)在商丘县西南隅,台底周长270米,高约30米,台上建有阏伯庙。因庙建在高台之上,有凌空欲飞之势,其景观奇特为中原鲜见。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曾在这里设立研究天文的机构,主要观察火星的运行规律。据说,这里原来还有金元时期所建的王母祠。现存阏伯庙为元大德年间(1297—1307)改建,后经历代官府多次修葺。阏伯台上除建阏伯庙敬奉火神以外,还有大殿、拜厅、东西禅房、钟鼓楼等清代建筑。这些建筑内多绘有彩色壁画,其人物造型形象逼真,生动活泼,充分显示出了民间画匠的高超技艺。阏伯台下建有戏楼、大禅门等。台西150米处有一大土冢,俗称老阏坟。
        朝拜火神的时间,一年之中有三次。第一次是正月初七,传说这一天是火神的生日。实际上,人们正月初一就开始往火神台聚集,直到二月初二方散。会期一个月,是一年中最大的朝拜活动。庙会期间,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的群众,纷纷涌向火神台,或带着各种社火来这里表演,以娱悦火神。第二次是四月初四,这是一个祭商星的日子,会期十天。第三次是在六月二十三日,传说这一天是火神阏伯死的日子,会期十天。像这样隆重、系统的祭祀活动在中国神话信仰民俗中是罕见的。
        关于这种隆重地、有秩序地祭祀火神的民俗活动的解释,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日月星辰的祭祀,说阏伯台是当年阏伯主持祭祀星辰的地方,现在的祭祀活动是当年祭祀活动的传承。另一种说法则认为现在人们的朝台习俗主要是源于历代人民对阏伯布火功德的追念。后一种说法在群众中的影响较大。火神祭祀在广大中原地区是主要的祭祀仪礼和习俗,特别是在商丘周围地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商丘的朝台活动,次数多,时间久,规模大,影响深,这在中原地区恐怕也只有太昊陵的朝祖活动能与其相比拟。朝台活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火的崇拜。因为在原始社会中,火所占据的位置很重要,人们对火有一种敬畏的心理,继而就是对管火的人产生一种崇敬的心理。所以说,商丘朝台习俗也带有一定的原始性。
        同其他“大神”一样,当阏伯被奉为一方神灵以后,他的神职也随之扩大了,在这一地区成了“全能神”。阏伯为“火政”,司火是其本职工作,是“天帝”授予的神圣使命。可是后来,随着朝拜阏伯习俗活动的兴盛,人们又授予了火神许多职能,同伏羲、女娲、盘古等大神一样,兼管了许多事情。在现今的朝拜活动中,人们所祈求的事情千奇百怪,有求子求孙保平安的,有祛灾免病求丰收的,也有求火神给找一个好媳妇或好婆家的,如此等等,大凡人间之事,都可以来找火神爷了。
        朝台习俗中还带有一定的神秘性,人们对火神爷不敢有丝毫冒犯。特别是在朝台期临近,人们说话做事都小心翼翼,不能有半句污言秽语,不然,就会被视为是对火神爷不诚不敬,就会受到火神爷的惩罚。这是一种浓厚的原始信仰的积淀在现行民俗中的反映。
        朝台期间形成的物资交流活动无疑是给人们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庙会期间用来娱神的民间艺术活动,不仅仅是娱神,同时也给长期忙碌的人们带来了欢乐和情趣,给四省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增进了友谊和团结。也正是因为这样,阏伯台的庙会文化才有了一定的社会价值,才得以流传和发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