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巴族祭灶
珞巴族是信仰原始宗教的狩猎民族。珞巴族的米古巴部落,每次出猎之前和猎获猛兽之后,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一次又一次地向他们崇拜的灶神——猎狗,敬献牺牲,祈祷颂赞。
狩猎与狗有着不解之缘。但是,米古巴部落为什么狩猎要祭祀灶神,而又把猎狗视为灶神呢?一则神话讲道: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十分善猎的猎人。他有一条猎狗,跑起来可以追上黄羊和糜鹿。它忠诚能干,为猎人捕获了许多猛兽。一天,猎人对猎狗说:“地上的兽肉我都吃过了,你去给我撵一个从未吃过的东西来。”猎狗东奔西跑,一会儿对着地下叫,一会儿又仰天长嚎,撵来了一只满身都是眼睛的动物,“杂”(dza,流星)。猎人从未见过这种东西,不敢放箭;猎狗紧追“杂”团团转,主人仍吓得不敢射。眼看“杂”就要跑掉,狗对主人说:“快射吧,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你不敢看它射,就转过身去背对它射。”当猎物再一次被狗缠住时,猎人按狗的话背过身去用反手射了一箭,“杂”中了箭,恼羞成怒,狠狠咬了扑上来的猎狗一口,“杂”倒地死了,猎狗的嘴被咬掉了一半也奄奄一息。猎人十分难过,把狗抱在胸前,呼唤心爱的狗的名字。狗对主人说:“别难过,我还会同你在一起的,需要我时,就祭祀我,呼唤我的名字,我会帮你把猎物赶过来的。”三天后,猎狗死了。猎人伤心万分,坐在灶台前不思饮食,总念叨着狗的名字。有一天,灶里的炭灰上出现了狗的脚印,门口还发现了一只小狗,小狗对猎人说:“你的猎狗变成了灶神,你好好祭供它,会帮你猎到野兽,保你平安的。”从此,猎人便祭祀灶神,无论是外出狩猎,还是刀耕火种,均祭灶神,这个习俗相沿至今。
祭灶神仪式,珞巴语称“套拉虽”。“套拉虽”仪式要连续举行四次:第一次是在出猎前一天,在狩猎组织者家中举行。届时,要把过去所猎获的角、骨,如羚牛角、岩羊角、黄羊角以及其它猛兽的头骨等,摆在火塘周围,巫师将一只鸡或一头猪杀掉,将其血洒在兽角兽头上。巫师杀鸡问卜念咒毕,则率众猎人唱诵祈祷词。一首祈祷词唱道:
我的灶神啊,
我们把牺牲奉献;
保佑我们啊,
猎获更多的野兽。
我的灶神啊,
我们把牺牲奉献,
保佑我们啊,
获取更多向你祭献。
唱罢,将杀死的鸡或猪向灶石上撞几下,最好撞掉一些毛,又向灶神祷告:
保佑我们啊,
出猎平安,
满载而归。
第二次是在启程的时候,狩猎的组织者还须再向灶神祈祷。这次是在灶前放一点酥油,从火塘内拨出几块炭火放在酥油上,再在上面撤一些玉米面,在烟雾缭绕中迎请灶神出来。有一首迎请灶神的祈祷词唱道:
我们衷心祈祷啊,
灶神回来啊,
回到我们的身边吧!
我们衷心的祈祷啊,
灶神回来啊,
助我们去追赶野兽吧!
我们衷心祈祷啊,
灶神回来啊,
保佑我们顺利、平安吧!
第三次是在猎人们到了预定的猎场后,先砍三至七种带刺的绿叶青枝,用藤条把它们结结实实地捆在一起,象征捆住恶鬼,边捆边诵咒语:“饿鬼、死鬼、魔鬼、乱七八糟的鬼,统统把你们捆住,统统待在这里吧,不准进入猎区!”然后,把不能参加打猎的人家送的鸡、猪杀掉,将血涂在捆绑的刺树枝叶上和弓箭上,又要向山鬼、地灵唱诵祈祷词。如:
珍布(山鬼)啊,
斯金(地母)啊,
鸡和猪来之不易,
请你们享用吧!
山鬼啊,
地灵啊,
我们奉献鸡和猪,
请用你们的羚牛交换吧!
山鬼啊,
地灵啊,
保佑我们安全吧,
请赐给我们羚牛吧!
第四次是在猎归之后,仪式与第一次相同。无论收获大小,都要歌唱赞美的祈祷词。如:
感谢啊灶神,
保佑了我们!
感谢啊灶神,
给我们胜利!
感谢啊灶神,
给我们丰收!
感谢啊灶神,
猎物归于灶神!
以上米古巴部落为狩猎的安全和取得丰收举行灶神、山鬼、地灵祭祀,把全部祈愿、渴望、不安和激情,蕴含在有限的唱词的背后,蕴含在深沉而又激越的仪式中。
平时,珞巴族对灶有严格的禁忌:不得碰摸灶塘和灶石。不得从灶塘上跨越或在灶塘上方挂放衣裤等。不得在灶塘内烧死畜或死兽毛。不准向灶塘或灶灰里吐痰或扔脏东西。修新灶时,要将旧灶石用布包好,妥为放置,严禁脚踩等等。
狗是灶神。因而祭灶、敬灶即是祭狗和敬狗,浓厚地表现出珞巴族的犬图腾崇拜的古老观念。对于长期以来主要从事狩猎生产的珞巴人来说,狗是他们不可缺少的助手和卫士,狗的忠诚,狗的敏捷,一句话,狗在人们生活中的特殊作用,使珞巴人视狗为亲,奉狗为神,把狗作为图腾加以崇拜。
狩猎与狗有着不解之缘。但是,米古巴部落为什么狩猎要祭祀灶神,而又把猎狗视为灶神呢?一则神话讲道: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十分善猎的猎人。他有一条猎狗,跑起来可以追上黄羊和糜鹿。它忠诚能干,为猎人捕获了许多猛兽。一天,猎人对猎狗说:“地上的兽肉我都吃过了,你去给我撵一个从未吃过的东西来。”猎狗东奔西跑,一会儿对着地下叫,一会儿又仰天长嚎,撵来了一只满身都是眼睛的动物,“杂”(dza,流星)。猎人从未见过这种东西,不敢放箭;猎狗紧追“杂”团团转,主人仍吓得不敢射。眼看“杂”就要跑掉,狗对主人说:“快射吧,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你不敢看它射,就转过身去背对它射。”当猎物再一次被狗缠住时,猎人按狗的话背过身去用反手射了一箭,“杂”中了箭,恼羞成怒,狠狠咬了扑上来的猎狗一口,“杂”倒地死了,猎狗的嘴被咬掉了一半也奄奄一息。猎人十分难过,把狗抱在胸前,呼唤心爱的狗的名字。狗对主人说:“别难过,我还会同你在一起的,需要我时,就祭祀我,呼唤我的名字,我会帮你把猎物赶过来的。”三天后,猎狗死了。猎人伤心万分,坐在灶台前不思饮食,总念叨着狗的名字。有一天,灶里的炭灰上出现了狗的脚印,门口还发现了一只小狗,小狗对猎人说:“你的猎狗变成了灶神,你好好祭供它,会帮你猎到野兽,保你平安的。”从此,猎人便祭祀灶神,无论是外出狩猎,还是刀耕火种,均祭灶神,这个习俗相沿至今。
祭灶神仪式,珞巴语称“套拉虽”。“套拉虽”仪式要连续举行四次:第一次是在出猎前一天,在狩猎组织者家中举行。届时,要把过去所猎获的角、骨,如羚牛角、岩羊角、黄羊角以及其它猛兽的头骨等,摆在火塘周围,巫师将一只鸡或一头猪杀掉,将其血洒在兽角兽头上。巫师杀鸡问卜念咒毕,则率众猎人唱诵祈祷词。一首祈祷词唱道:
我的灶神啊,
我们把牺牲奉献;
保佑我们啊,
猎获更多的野兽。
我的灶神啊,
我们把牺牲奉献,
保佑我们啊,
获取更多向你祭献。
唱罢,将杀死的鸡或猪向灶石上撞几下,最好撞掉一些毛,又向灶神祷告:
保佑我们啊,
出猎平安,
满载而归。
第二次是在启程的时候,狩猎的组织者还须再向灶神祈祷。这次是在灶前放一点酥油,从火塘内拨出几块炭火放在酥油上,再在上面撤一些玉米面,在烟雾缭绕中迎请灶神出来。有一首迎请灶神的祈祷词唱道:
我们衷心祈祷啊,
灶神回来啊,
回到我们的身边吧!
我们衷心的祈祷啊,
灶神回来啊,
助我们去追赶野兽吧!
我们衷心祈祷啊,
灶神回来啊,
保佑我们顺利、平安吧!
第三次是在猎人们到了预定的猎场后,先砍三至七种带刺的绿叶青枝,用藤条把它们结结实实地捆在一起,象征捆住恶鬼,边捆边诵咒语:“饿鬼、死鬼、魔鬼、乱七八糟的鬼,统统把你们捆住,统统待在这里吧,不准进入猎区!”然后,把不能参加打猎的人家送的鸡、猪杀掉,将血涂在捆绑的刺树枝叶上和弓箭上,又要向山鬼、地灵唱诵祈祷词。如:
珍布(山鬼)啊,
斯金(地母)啊,
鸡和猪来之不易,
请你们享用吧!
山鬼啊,
地灵啊,
我们奉献鸡和猪,
请用你们的羚牛交换吧!
山鬼啊,
地灵啊,
保佑我们安全吧,
请赐给我们羚牛吧!
第四次是在猎归之后,仪式与第一次相同。无论收获大小,都要歌唱赞美的祈祷词。如:
感谢啊灶神,
保佑了我们!
感谢啊灶神,
给我们胜利!
感谢啊灶神,
给我们丰收!
感谢啊灶神,
猎物归于灶神!
以上米古巴部落为狩猎的安全和取得丰收举行灶神、山鬼、地灵祭祀,把全部祈愿、渴望、不安和激情,蕴含在有限的唱词的背后,蕴含在深沉而又激越的仪式中。
平时,珞巴族对灶有严格的禁忌:不得碰摸灶塘和灶石。不得从灶塘上跨越或在灶塘上方挂放衣裤等。不得在灶塘内烧死畜或死兽毛。不准向灶塘或灶灰里吐痰或扔脏东西。修新灶时,要将旧灶石用布包好,妥为放置,严禁脚踩等等。
狗是灶神。因而祭灶、敬灶即是祭狗和敬狗,浓厚地表现出珞巴族的犬图腾崇拜的古老观念。对于长期以来主要从事狩猎生产的珞巴人来说,狗是他们不可缺少的助手和卫士,狗的忠诚,狗的敏捷,一句话,狗在人们生活中的特殊作用,使珞巴人视狗为亲,奉狗为神,把狗作为图腾加以崇拜。
今日更新
-
朝鲜人参拜祠堂习俗
[2020-04-02]
-
朝鲜人的忌四习俗
[2020-04-02]
-
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喇嘛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扬奶求福习俗
[2020-04-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