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吃牯脏
吃牯脏是贵州东南部苗族一个盛大的祭祖仪式,因以牯牛内脏供祭而得名。吃牯脏的由来,传说系“再生始祖”姜炎因子女多病,种植无收,为祈求祖神祛病赐福而杀牛祭祀而兴起的。一般每十三年举行一次,每次连祭三年,以宗族为单位,祭的对象是象征祖先灵魂安息之所的枫木鼓,每个宗族都有个共祭的木鼓,即宗鼓,所以这个祭典又叫“宗鼓祭”。规模大小视宗族户数多少而定,一般规模都较大。
吃牯脏前,先推选正副“鼓主”,贫富不论,父母健在,多子多孙者均可入选。选好鼓主后,由鼓主召集各户代表到自己家杀猪吃酒,商议事宜。入席前推举一人敲锣、放鞭炮和吹芦笙,并代表大家向鼓主各敬一杯酒。太阳落山前各人务必返回自己家里。继而各家派人外出买水牯牛。牯牛买回来时,全村人到村边放礼炮迎接,给购牛者及牛各敬一杯酒。牯牛入圈后。举行祭圈仪式。牯牛的饲养极讲究:只能圈养,不能放牧山上,更不许用来拉犁耕地;属几户合买的,由各户轮流喂养,清晨灌喂酒糟,中午喂青草,昼夜各喂一次米饭和细糠。吃牯脏期间,举行四次娱神斗牛活动。斗牛前给牛灌米酒,牛身披挂大红布,牛颈系铜铃。斗胜者封为牛王,斗败者说它为子孙带金带银,重载富贵,无心恋战。斗牛后要牵牛去犁一下田土,表示有田耕种,有吃有穿。
吃牯脏为期三天,都选在农历十月的午日至申日或子日至寅日举行。各户主要提前通知其亲友。第一日,白天斗牛,夜里推举屠牛手。半夜鸡鸣时举行呼唤祖先和祭奠牛圈仪工。巫师一边焚香纸,一边念巫词:“忠心祭奠,祈求祖宗保佑,子孙健康成长,年年丰收,家家发财。”第二天,清早起来,人人都要带上一种叫“三百棒”的草药,家家门上都要挂荸荠草编的牛角式“驱鬼符”,然后牵牛去屠场宰杀。宰杀前,把牛鼻高高翘起,屠牛手将“三百棒”药水喷在刀口和牛身之后,朝牛颈上猛砍一刀,只许砍一刀,若牛未死,另由他人去杀。杀牛后,回家吃过早饭才来到剥皮割肉分给各家各户。当晚,各户宴请自家亲友。第一餐是名符其实的牛牯脏,除牛肉,猪肉、鸡鸭肉外,必须用牛心、肝、肺和肚肠等内脏来祭供祖先。主人焚烧香纸,酹酒献肉致祭毕,方邀亲友入席,陪伴祖先共吃牯牛肉脏。第三天,各户继续款待亲朋。第四天,亲友告辞,各户都拿出牛肉,糯米粑等礼物馈送。至此,吃牯脏祭祖即告结束。
吃牯脏前,先推选正副“鼓主”,贫富不论,父母健在,多子多孙者均可入选。选好鼓主后,由鼓主召集各户代表到自己家杀猪吃酒,商议事宜。入席前推举一人敲锣、放鞭炮和吹芦笙,并代表大家向鼓主各敬一杯酒。太阳落山前各人务必返回自己家里。继而各家派人外出买水牯牛。牯牛买回来时,全村人到村边放礼炮迎接,给购牛者及牛各敬一杯酒。牯牛入圈后。举行祭圈仪式。牯牛的饲养极讲究:只能圈养,不能放牧山上,更不许用来拉犁耕地;属几户合买的,由各户轮流喂养,清晨灌喂酒糟,中午喂青草,昼夜各喂一次米饭和细糠。吃牯脏期间,举行四次娱神斗牛活动。斗牛前给牛灌米酒,牛身披挂大红布,牛颈系铜铃。斗胜者封为牛王,斗败者说它为子孙带金带银,重载富贵,无心恋战。斗牛后要牵牛去犁一下田土,表示有田耕种,有吃有穿。
吃牯脏为期三天,都选在农历十月的午日至申日或子日至寅日举行。各户主要提前通知其亲友。第一日,白天斗牛,夜里推举屠牛手。半夜鸡鸣时举行呼唤祖先和祭奠牛圈仪工。巫师一边焚香纸,一边念巫词:“忠心祭奠,祈求祖宗保佑,子孙健康成长,年年丰收,家家发财。”第二天,清早起来,人人都要带上一种叫“三百棒”的草药,家家门上都要挂荸荠草编的牛角式“驱鬼符”,然后牵牛去屠场宰杀。宰杀前,把牛鼻高高翘起,屠牛手将“三百棒”药水喷在刀口和牛身之后,朝牛颈上猛砍一刀,只许砍一刀,若牛未死,另由他人去杀。杀牛后,回家吃过早饭才来到剥皮割肉分给各家各户。当晚,各户宴请自家亲友。第一餐是名符其实的牛牯脏,除牛肉,猪肉、鸡鸭肉外,必须用牛心、肝、肺和肚肠等内脏来祭供祖先。主人焚烧香纸,酹酒献肉致祭毕,方邀亲友入席,陪伴祖先共吃牯牛肉脏。第三天,各户继续款待亲朋。第四天,亲友告辞,各户都拿出牛肉,糯米粑等礼物馈送。至此,吃牯脏祭祖即告结束。
今日更新
-
朝鲜人参拜祠堂习俗
[2020-04-02]
-
朝鲜人的忌四习俗
[2020-04-02]
-
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喇嘛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扬奶求福习俗
[2020-04-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