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畔的女神与生殖崇拜

2019-05-30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在尚保留母系制遗俗的云南泸沽湖畔的纳西族中,信奉干木女神、巴丁拉木女神和生育女神那蹄。干木山又称狮子山巍然耸立在风景优美的泸沽湖畔,被赋予女神形象。纳西语“干”是山,“木”为女,合称为永宁女山。按纳西人的生活方式、社会意识,也赋予干木女神以“阿注婚”的生活。说附近另一大山——哈瓦山是她的情人(阿注),同时还有几个阿注,都热恋着她,他们都是神仙。有一次她和这位情人哈瓦约游泸沽时,自己来迟了,两人攀谈,情意正浓,可惜天不作美,鸡已鸣,天已亮。天神原本只许他们在夜间幽会,如今暴露在阳光之下,于是日神勒令他们“永远留在人间,不许再回天上”。他们就变成了两座大山。干木山顶被想象为纳西族妇女的包头,山脚下形成的许多山梁和峡谷上细下粗,纹理齐列,远看像纳西妇女的百褶裙一样飘逸,而上者波村的一条峡谷还被想象为女神的生殖器,两侧山梁就是她的双腿。周围有四个大山被说成是她的阿注(或曰阿肖,情人),他们都围绕女神转来转去,但谁也不能独占她。纳西人崇拜她,于每年七月二十五日举行“干木古”祭祀(汉意为游干木山),以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收、人口兴旺。祭祀以母系家庭为单位,在东巴(巫师)或喇嘛主持下,点燃一堆松毛,缕缕白烟,直升云霄,以达神明。此时青年男女向女神献供品,往篝火中丢鲜花。祭毕大多绕干木山一周,或在泸沽湖畔游玩,有的在湖畔露宿、野会,也正是结识阿注的好机会,白天赛马跳舞,尽情狂欢,称为“转海活动”。在这种崇祀女神中,还明显地保留着古代群婚制的遗俗。
        另一位女神,是木里县屋脚村供奉的“巴丁拉木”。“巴丁”系普米族语,意为青蛙,象征龙;“拉木”是纳西语,义为母虎。“巴丁拉木”是纳西族和普米族共同信奉的女神。她被供在距尾脚村东南一公里的洞穴里,该洞称“屋脚尼可”,即尾脚神洞之意。巴丁拉木有画的偶像,上身着白上衣,下身穿裙子,背上披有白羊皮,骑一匹白骡。每年三月,附近各村的东巴,都带领青年男女到屋脚神洞朝拜女神,向她送供品,举行祈求生育的巫术。祭祀完结,举行赛跑。终点放置若干酒罐,优胜者到达终点时,可捧罐痛饮,因此又称这种祭祀活动为“跑罐子”。
        生殖女神那蹄,也是纳西族和普米族妇女崇拜的对象,据说那蹄为女人形象,主宰妇女生育,保佑婴儿健康,凡是人丁不旺或没有儿女的妇女都去祈祷。由东巴用树杖或麻杆编制的方框框,中央插一根竹竿,上拴若干彩色布条,此器称“那蹄底基”,即那蹄的房子。然后用糌粑塑成一个女人形象(那蹄),在其腹下放一个鸡蛋,大腹便便,象征多子,那蹄的特点是丰臀巨乳。阴部为女人特征,祭祀时把这个偶像放在小房子里,用麻布、鱼、肉、奶、蛋等供奉,请东巴诵经,祈那蹄保佑得子,或保佑产妇生子顺利。最后,还把“那蹄底基”挂在树上,于是这棵树被视为婴儿保护神,世代供奉(严汝娴、宋北麟《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制》)。
        剑川石宝山的女阴石刻,高一米多,白族名之曰“阿央白”,是女性生殖器崇拜的遗留。为使妇女顺利生产,至今还有人到这石刻上用铜钱划几下,或用香油涂抹,使其滑润,象征产妇能顺利生产。或无子妇女去乞子。笔者1984年去石宝山访游,到这里还能闻到香油味,见有身负佛装的“信女”们徘徊、叩拜于其下。在上者波背后的山沟里,也有打着火把驱赶灾祸去祭祀女性生殖器(石)的。
        此外,在前所提到的木里县俄亚乡卡瓦村居住的摩梭人,还完整地保留着石祖崇拜仪式。在该村西南有一座阿布流构山,山之东北坡有一个由喀斯特地形形成的岩洞,洞中水池中间有平台,其中有钟乳石突起的山峰,相传这就是女神“吉泽玛”的化身。传说她同情不会生孩子的妇女,就找一个石祖阴茎样石头供在山洞里,保佑妇女生子。这就是在附近洞口的平台上有一天然石柱,摩梭人称为“久木鲁”的生孩子的石头。此石柱颇像男性生殖器,高80厘米,上略尖,下部较粗,直径90厘米。顶部有浅坑,摩梭人称为“垮”(碗的意思),其上有下垂的钟乳石柱,并不断滴水,摩梭人把它和男性的精液联系起来,即祭祀此石此水。为了生育,妇女和其丈夫在巫师指导下,祝愿祈子,下跪在“久木鲁”前的火堆旁烧香、叩头(妇女)吸水(用通气的竹杆吸器中水)。仪式中不许杀牲,不能见血,东巴为之祷告。当晚夫妻必须同床,据说如此真能怀孕,播下新生命的种子。
        “阿央白”和“久木鲁”崇拜,正如远古时代女阴崇拜或石祖陶祖崇拜一样,是生殖器崇拜的活化石,它是原始信仰的重要方面。后者“久木鲁”崇拜说明人的作用已取代了图腾的地位,并由母权制向父权制转化。认识到男性在生殖上的作用。
今日推荐